第六十九章 朱武到了

“朱先生客氣了,你們是徒步而來,這速度已經夠快了。陳達和楊春兩位兄弟先在新兵營練好體能,然後跟咱們的總教頭王軍學習一下槍棒武藝,然後再安排職務。至於朱先生就直接出任咱們團練的第二位軍師,和吳先生一起參贊軍機。”晁蓋道。

吳用道:“朱先生帶來那批人素質還是不錯的,按照新兵選拔標準有二十人通過,比咱們平時招兵的比例高不少。”

朱武笑道:“哈哈,兩位莫把我朱武當成小氣人,咱們士兵素質如何一看就知道了,哪裡會專門爲難我帶過來的人呢。”

“今天晚上給五位新來的兄弟接風,咱們的隊伍又壯大了。”晁蓋大喜。

“還有兩位兄弟是?”朱武問。

“是卞祥和石秀。”晁蓋說。

吳用去檢查軍營新建軍糧倉庫設施,晁蓋則帶了朱武去梁山島。晁蓋、朱武,還有焦挺等幾個親衛,一行人騎馬到了蘆花村,然後轉乘蜈蚣船。阮小二帶人駕船,一路之上朱武感慨頗多,世事難料,誰能想到原來還在遙遠的少華山,居然來到了水泊梁山。

晁蓋道:“朱先生,感覺這八百里水泊梁山如何?”

朱武四下裡打量,只見這水泊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端的是無邊無際的大湖。

“少華山只是一山險峻,容易被圍困。這水泊梁山有山有水,水面廣大,山勢險峻,岸邊又有不盡的蘆葦,港汊橫生。如果再此藏兵十萬完全是可以的。”朱武道。

阮小二笑道:“你們讀書人的眼光真厲害,我原來看不起讀書人,認爲不過是些書呆子。在我看來這水泊梁山就是山高水深,蘆葦蕩多,撈魚容易,其他的還真想到,也就跟了哥哥之後才知道讀書原來那麼有用。”

朱武道:“讀書自然是很有用的,漢唐的時候讀書人都是隨身帶着寶劍的,除了知識豐富,本領也是極好的。可謂是下馬爲相,上馬爲將。”

朱武爲人謙和,又是草莽出身自然很快和阮小二這樣的人談的來,二三十里水路轉眼就到了。

梁山島上,原來一片荒蕪,現如今變成了一個軍馬場,兩千匹馬四處奔跑,龍騰虎躍的煞是喜人。

晁蓋朱武等人從金沙灘下了船,阮小二等在船上。

朱武感嘆道:“很難想象這島嶼竟然是個養馬場,我觀這島嶼草地不多,如何能養的了這麼多馬匹。”

“自從和朱先生少華山別後,我又去了趟大名府,買來了三千匹馬。這島嶼上是挑選出來的好馬,主要是母馬和少量的公馬,作爲繁殖用的。這島上草地只有萬餘畝自然是不夠馬匹吃,不過每天都有船運草料過來,這個島嶼實際就是個運動場,別說兩千匹,就是上萬匹都養得了。”晁蓋解釋說。

朱武聽了頻頻點頭,道:“兩千匹馬對朝廷來說微不足道,但是對咱們來說意義重大啊。”

晁蓋又介紹了,段景住、馬靈等北地豪傑販運馬匹的事情,雖然量很少,但是一次五百匹總是有的,更何況馬市的慢慢發展陸續的有更多的馬販子來賣馬,朱武很高興,這個時代騎兵是當之無愧的的陸戰王者。

朱武道:“哥哥,我有一件事情不明白。”

“什麼事情?”

“哥哥是想編練騎兵稱霸一方,那理應把馬匹都養起來留作種用。可是又爲何把上千匹上好的母馬都賒銷給農戶,而且又安排用公驢配種,如此生產下來不就是騾子了嗎?”朱武問。

晁蓋看看四下裡無人,只有焦挺跟着旁邊,說道:“在少華山的時候咱都說了,要編練一支強大的軍隊,能支撐咱們稱霸一方,就連朝廷也拿我們沒辦法。這樣只要有步兵、騎兵、水軍就夠了。可是朱先生沒有發現嗎,當今官家重用高俅、蔡京、樑思成等奸佞之徒,又欲聯合剛剛興起的大金結盟對付大遼,你認爲這會是什麼結果。”

朱武沉思了一會道:“新興的金國雖然還只是個大部落,但是戰鬥力及其強悍,已經搶佔了遼國東北的大片領土。遼國和咱們大宋一樣,吏治腐敗,軍隊腐化,戰鬥力不堪一擊。如果大宋聯合金一起向遼發難,三五年的時間遼國就滅亡了。遼國一旦滅亡金國得隴望蜀,對我中原的花花世界流涎三尺,定然會發兵南下,以官軍的戰鬥力金國打到了東京也不是什麼稀奇事啊。”

晁蓋吃驚的說:“朱先生大才啊,竟然分析的如此透徹。金國入侵就是咱們建功立業的最好時機,但是時間已經不多了,五六年的時間朱先生認爲咱們能佔京東多少地方?”

“在不至於和朝廷公開翻臉的情況下能佔三到五個州府已經是極限了,人口亦不過三五百萬,兵不過十萬左右,這還得藏着,一旦朝廷得知定然發兵剿滅。”朱武說。

“這就是爲什麼要賒銷母馬,讓農戶還騾子駒的原因。既然兵不能太多那就往精銳了發展,咱們需要大量的騾子拉輜重,所以騾子要很多,現在的打算是兩年內在濟州內賒銷一萬匹母馬。另外我這有一種新糧食作物,叫做天王米,肥沃田地畝產可達千斤,這米金黃如玉,既能食用又能飼養牲畜,就連秸稈都是喂牛馬的好飼草。還有一種叫做花生的作物,榨油最好,能適應貧瘠的土地,花生收穫後的秧子比苜蓿草都有營養,是上等的馬草料。這些都是咱們大規模發展馬匹的基礎。”晁蓋說。

朱武這人精明的很,晁蓋一點就明白了,把馬匹賒銷給百姓同樣還能讓馬匹不那麼集中,免得數萬只馬匹太過顯眼,引起官家的注意。

晁蓋又帶着朱武參觀了天王米、花生等高產作物,朱武讚歎不已,要知道盛世的珠寶,亂世的糧草,糧草什麼比一切都重要。

“現在軍營中正在修建大糧倉,目標是屯糧一千萬斤,作爲應急糧食使用。杜遷監督糧倉建造。除此之外咱們糧行也在存糧。”晁蓋笑微微的說。

朱武吃驚道:“如何能屯那麼多糧食,得多少地的收成啊。”

“到時候你就知道了。”晁蓋並不說破,“走吧,再跟我去看看咱們的養鵝場,你會大吃一驚的。”

一行數人又騎馬趕奔孔家村,原本死氣沉沉的村子如今是熱鬧非凡了,外出逃荒的年青人都回來了,老弱病殘每個月有晁蓋提供的三十斤糧食,吃喝倒也不愁。村裡人見到晁蓋來了紛紛問好,挽留晁蓋去自家吃飯,晁蓋一一推託了。

出了村,朱武問:“知道哥哥在鄆城口碑好,沒想到如此的受歡迎啊,是如何做到的?”

“咱們的老百姓是最善良,最樸實的了。修學校、建醫館、老弱病殘無勞動能力,又無收入來源的每個月發放三十斤糧食,還可以去施藥局免費領取一些便宜的草藥。整個縣一共才一千多人領這糧食,一個月不過三萬斤而已。”晁蓋道。

朱武搖頭道:“哥哥說的輕巧,普天之下恐怕也只有哥哥願意把這到手的錢糧往外出了。那些個官吏一個個敲骨吸髓都來不及,又哪裡會爲老弱病殘發放糧食,巴不得老弱病殘早點死了纔好呢。”

往前走沒多遠,經過一片茂盛的柳樹林,出了柳樹林就是大片大片的鵝舍。旁邊的草地上白花花的全是鵝,往湖裡看水面上遊動的也是鵝。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藍天白雲綠水白鵝煞是好看。

朱武長大了嘴巴半天沒有合攏,吃驚道:“這,這也太多鵝了吧,數都數不清。”

旁邊焦挺道:“朱先生還不知道哥哥的許諾呢,哥哥說,明年讓鄆城百姓家家都能吃上肉,徹底消滅貧窮。”

“今年剛剛起步,這麥穗湖方圓十來裡有四個養鵝場,一共不到三萬的大鵝,晁家村那還有五六萬只鴨子。至於養雞場就更多了,都是滿山跑散養的。咱們自己養了十萬只。”晁蓋解釋說。

朱武不住的點頭,這年頭的主打肉就是羊、鵝、鴨。尤其是鵝,生病少,能吃草,長得快,實在上好的肉食來源。

朱武指着幾十個放牧鵝的人問:“這裡一望無際,水草又很多,爲何要幾十人放牧鵝啊。”

“濟州多水,養鵝鴨是最好的選擇,養鵝雖然簡單,但是多多少少有些技巧,因此養鵝場要對有意養鵝的農戶進行培訓。只有掌握了技巧才能養的好,養的肥大。這樣家裡靠水的農戶養個二三十隻大鵝不耽誤農活,還能增加收入。”

晁蓋帶着朱武轉了許久,直到天黑時刻纔回去。這一天下來朱武對晁蓋的實力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未來也充滿了信心。

食堂,軍官餐廳內。除了有事情執勤的人之外基本都已經到期了。

晁蓋、吳用、朱武、劉唐、王進、李逵、牛皋、晁然、焦挺、石秀、史進、陳達、楊春、杜遷、宋萬,只有華雷、晁彰兩人執勤未到。水軍的阮小七、阮小五、孔陽也到了,阮小二、晁熊留下執勤未到。執勤未來的等換班後也會過來聚聚。

炊事兵上菜,每個桌子上標準四菜一湯,兩葷菜兩素菜,還有美酒,這在軍中可不多見。晁蓋舉杯道:“雖然大家都已經認識了,但是還得爲大家隆重介紹一下四位新兄弟,希望大家能在以後的戰鬥中並肩戰鬥,生死與共。”

第二百零四章 建造福船第二百五十九章 軍事大改編第一百零七章 剿滅清風山第四百二十七章 遼人要打草谷第一百五十四章 研發蒸汽機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遇程婉第二百九十九章 時遷偷牛第二百五十八章 軍隊擴張第二十七章 結識馬靈第十四章 金龍吞天戟第四百零九章 收服二馬第一百五十五章 牛二發跡第一百九十章 小農經濟第四百八十八章 激鬥第四百章 牢房裡的老酋長第二百八十三章 橫槊賦詩第四百三十二章 市場經濟的萌芽第八十九章 真定遇豪傑第三百一十三章 攻打桃花山第五百零三章 滹沱河對持第六十九章 朱武到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河北招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養馬場選址第二百五十二章 商船遭遇戰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路大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公孫勝的策略第三百三十九章 增兵黑龍島第四百七十二章 遼兵南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城中風波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兵一處第二百九十六章 歸途遇險第二百八十八章 井陘防禦工事第三百八十章 馬匹被奪第三百五十九章 佔領黑龍城第三百二十七章 出行濟州島第一百一十章 痛打海盜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荒和水利第四百零二章 毒殺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打桃花山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炮鉅艦第三百一十章 旱災又起第四百二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五百三十章 再次鬥法第二百六十九章 黑龍島初攻略第五十一章 華雷戰史進第四百九十九章 發動百姓第二百九十五章 張擇端第二百六十四章 棉服熱銷第二百一十三章 故佈疑陣第二百一十九章 靈壽遇田彪第一百四十三章 年夜飯第四百四十六章 濟州起戰火第二百五十二章 商船遭遇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黃驊鹽場第三百三十九章 增兵黑龍島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破遼兵第九十七章 傾心相交第四百四十三章 勝利返回第四百七十八章 火燒蘆葦蕩第三十三章 清風山劫道第一百章 雪中送炭第三百七十八章 石寶加盟第三百五十一章 出營迎接第一百六十三章 喪門神第一百九十章 小農經濟第三百一十八章 牤牛陣第四十九章 私走鄆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黃驊鹽場第四百三十六章 遠洋返航第五百五十五章 收服黑風寨第四百四十八章 各路分兵第四百二十六章 治理東平第一百零三章 入雲龍第十六章 弓箭和畫戟第二百一十六章 喝酒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賽開幕第四百八十一章 先鋒軍初戰第六十二章 伐樹造船第四百六十九章 反間計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戰沒羽箭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秋慰問第三百二十一章 林沖落難第二百五十九章 軍事大改編第八十八章 巧遇許貫忠第五百三十八章 蒸汽巨弩第三百四十二章 爬牆攻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遇程婉第一百二十二章 退敵第一百三十四章 商討對策第三百三十三章 援兵來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青面獸大戰索超第一百三十一章 馬家村第三百四十六章 交換俘虜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戰白狼第二百七十四章 暫時和平第一百四十四章 移民出海第二百四十一章 程知府來訪第三百六十二章 越獄第三百二十六章 青面獸入獄第一百二十二章 退敵
第二百零四章 建造福船第二百五十九章 軍事大改編第一百零七章 剿滅清風山第四百二十七章 遼人要打草谷第一百五十四章 研發蒸汽機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遇程婉第二百九十九章 時遷偷牛第二百五十八章 軍隊擴張第二十七章 結識馬靈第十四章 金龍吞天戟第四百零九章 收服二馬第一百五十五章 牛二發跡第一百九十章 小農經濟第四百八十八章 激鬥第四百章 牢房裡的老酋長第二百八十三章 橫槊賦詩第四百三十二章 市場經濟的萌芽第八十九章 真定遇豪傑第三百一十三章 攻打桃花山第五百零三章 滹沱河對持第六十九章 朱武到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河北招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養馬場選址第二百五十二章 商船遭遇戰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路大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公孫勝的策略第三百三十九章 增兵黑龍島第四百七十二章 遼兵南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城中風波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兵一處第二百九十六章 歸途遇險第二百八十八章 井陘防禦工事第三百八十章 馬匹被奪第三百五十九章 佔領黑龍城第三百二十七章 出行濟州島第一百一十章 痛打海盜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荒和水利第四百零二章 毒殺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打桃花山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炮鉅艦第三百一十章 旱災又起第四百二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五百三十章 再次鬥法第二百六十九章 黑龍島初攻略第五十一章 華雷戰史進第四百九十九章 發動百姓第二百九十五章 張擇端第二百六十四章 棉服熱銷第二百一十三章 故佈疑陣第二百一十九章 靈壽遇田彪第一百四十三章 年夜飯第四百四十六章 濟州起戰火第二百五十二章 商船遭遇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黃驊鹽場第三百三十九章 增兵黑龍島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破遼兵第九十七章 傾心相交第四百四十三章 勝利返回第四百七十八章 火燒蘆葦蕩第三十三章 清風山劫道第一百章 雪中送炭第三百七十八章 石寶加盟第三百五十一章 出營迎接第一百六十三章 喪門神第一百九十章 小農經濟第三百一十八章 牤牛陣第四十九章 私走鄆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黃驊鹽場第四百三十六章 遠洋返航第五百五十五章 收服黑風寨第四百四十八章 各路分兵第四百二十六章 治理東平第一百零三章 入雲龍第十六章 弓箭和畫戟第二百一十六章 喝酒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賽開幕第四百八十一章 先鋒軍初戰第六十二章 伐樹造船第四百六十九章 反間計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戰沒羽箭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秋慰問第三百二十一章 林沖落難第二百五十九章 軍事大改編第八十八章 巧遇許貫忠第五百三十八章 蒸汽巨弩第三百四十二章 爬牆攻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遇程婉第一百二十二章 退敵第一百三十四章 商討對策第三百三十三章 援兵來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青面獸大戰索超第一百三十一章 馬家村第三百四十六章 交換俘虜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戰白狼第二百七十四章 暫時和平第一百四十四章 移民出海第二百四十一章 程知府來訪第三百六十二章 越獄第三百二十六章 青面獸入獄第一百二十二章 退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