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勝利

晚上,鄧正來帶着一千士兵來到西北山谷,照楊成風意思,依谷下寨,佔領要地,不理對方挑撥,只守不攻,而且夜夜擂鼓三通,蒙古軍一出鼓剛好停下,回到寨休息還沒幾分鐘,又擂鼓三通,弄的蒙古人疑神疑鬼,苦不堪言。

……

三天後,武威城下,早就已經填滿了護城河的蒙古人開始了對威武城的零距離攻擊。

只見每個蒙古士兵的身後,都有一條攻城專用的繩索,繩索的一頭綁着鐵鉤。蒙古士兵迅速取下身上繩索,將鐵鉤甩上來鉤住城牆,然後手腳麻利地攀爬而上。

楊成風還是第一次見識到蒙古人的城索,看到大量的城索拋到城牆上,楊成風命令道:“刀斧手上前,砍索,拋雷石,倒滾油。”

巨大的刀鋒落在原本不是十分粗大的城索之上,竟不能一刀而斷。楊成風大吃一驚,命令道:“倒滾油,拋火把。”

一桶桶的熱油傾倒而下,蒙古人士兵們被燙得哇哇慘叫,一具具身體從半空之中飛落而下,重重的摔在地面,隨後被城上拋下的火把點???。渾身着火的士兵慘叫着拼命地在地上翻滾,想要撲滅身上的大火。

前面士兵的慘狀並沒有阻止後面士兵的瘋狂,無數蒙古士兵仍是拼命地向前衝,向城上爬。經過幾天的戰鬥,威武城守軍雖然損失不大,但是早已筋疲力盡,加上蒙古人的瘋狂攻擊,已經有不少蒙古士兵冒着雷石、滾油爬上了城牆。”

孔召文見情況緊急,早就拿着自己的鋼刀迎了上去,每刀下去,必有一條繩索斷裂。那繩索是用曬乾的牛筋所制,普通士兵力量不夠,一刀難以砍斷,對他這樣的武將來說倒不算什麼。

楊成風看着城西的戰鬥越來越兇險,這樣下去蒙古人有些會在今天攻破武威城,臉色一變,匆匆向武威城中的軍營跑去。

“快,王祖威,給寡人集合三千騎兵。”來到軍營,楊成風就對王祖威着急的叫道。

“殿下,你這是……?”王祖威不解的看着楊成風。

“騎兵出城,攻擊蒙古人。”

“殿下,不能啊!蒙古人的鐵騎的戰鬥力不是我們能比的。”王祖威身爲御林軍的萬騎長,保護楊成風纔是他的職責所在。

“沒時間解釋了,快給寡人集合三千騎兵。”

……

赫連鐵樹得意洋洋的看着武威城的戰鬥,突然感到了大地振顫,轟鳴的馬踢聲響起。赫連鐵樹臉色一變,向旁邊的親衛問道:“這是怎麼回事?那裡來的騎兵?”

赫連鐵樹的親衛和他一樣,不知道是什麼東方來的騎兵。就在這時,楊成風率領的三千鐵騎趕到了城西戰場,楊成風嘴角露出一絲冷笑,率領騎兵一涌而上,巨大鋼槍吞噬着士兵的生命,馬踢碾碎士兵的屍體,鮮血染紅整個戰場,四處是士兵撕殺,人喊馬嘶,亂成一團。

騎兵輾轉有兩個回合,攪亂了蒙古人的陣型,在用人疊成的方陣中是騎兵對步兵的屠殺,而在四周圍是組成攻擊陣型的攻殺,三千萬對八萬,騎兵對步兵,在不成比例的戰鬥中,士兵們沒有憐憫,盡多的是仇恨、憤怒,是揮舞手中的屠刀。

“誰能夠告訴我,這是怎麼回事?該死的大秦鐵騎是從什麼東方出現的?”赫連鐵樹在這個時候失去了應有的冷靜。在這幾天的戰鬥中,武威城的大秦軍隊只是晚上對他的軍營進行騷擾,從來沒有出城作戰過,爲此,爲了儘快的攻破武威城,他把所有的蒙古騎兵變成了步兵,把所以的戰馬留在了軍營中,面對大秦鐵騎的衝擊,讓他們領略了騎兵對於步兵的戰鬥。

赫連鐵樹的中軍在騎兵第一次攻擊時就成爲了重點,高高的帥旗告訴楊成風敵人主帥的位置,只有殺死赫連鐵樹,蒙古人的這次攻擊就土崩瓦解。五百名藍羽軍團出身的鐵騎跟隨在楊成風的身後,黑色的鋼槍閃着寒光,吞噬着一個又一個生命。

赫連鐵樹親衛拼死抵抗,楊成風沉着臉,眼裡閃動着令人顫抖般凌厲精光,手裡大槍幻起一個個槍花,在士兵身上不停地吞吐,殺開血路,不斷地向前進。

……

“是殿下?”城牆上的孔召文看見了戰鬥的楊成風,大驚失色。如果楊成風有什麼不測的話,他萬死難辭其咎。

孔召文慌忙道:“來人,集合所有人馬,隨我殺出城去。”

“是。”

……

赫連鐵樹遠遠地看着楊成風,英雄出少年,想不到這樣的少年居然是這支大秦鐵騎的統帥,大秦帝國果然能人倍出,長嘆一聲,上馬提刀,大喝一聲:“閃開!”

僅存的百十個親衛士向兩旁一閃,赫連鐵樹催馬而出,直奔楊成風。

楊成風聽得喝聲,閃目光向前看,見赫連鐵樹催馬而來,帥旗也在緩緩移動,他精神一振,忽然提起全身功力,凜然的氣勢暴漲,眼中精光閃射,跨下戰馬並不停留,帶着沖天的霸氣與殺氣,人馬合一,嘴裡沉喝一聲:“呵”,撲向赫連鐵樹。

沉雷般喝聲使赫連鐵樹戰馬一驚,前蹄暴起,楊成風馬急槍快,大槍從赫連鐵樹馬頭穿入,透過他的胸前吐出,楊成風雙肩叫力,連人帶馬挑起撕成兩半,摔出有十米,轟然倒下。

“赫連鐵樹已死,降者不殺!”楊成風高聲喊道。

“赫連鐵樹已死,降者不殺!”

“赫連鐵樹已死,降者不殺!”

跟着楊成風的騎士們聽了楊成風的話立刻就明白了楊成風的用意,立刻高聲喊道。

而就在這個時候孔召文帶着武威城中的一萬鐵騎和兩萬步兵打開城門殺了出來,將士們聽到赫連鐵樹已死的消息立刻士氣大脹。

而蒙古人因爲這幾天連續不斷的攻城和晚上受到鄧正來的騷擾,身心疲憊不堪,現在聽到他們的主帥赫連鐵樹已死,士氣土崩瓦解,在孔召文和楊成風的夾擊下降的降,逃的逃。

此次武威攻防戰以赫連鐵樹的被殺而莫名其妙的結束了,八萬蒙古鐵騎除了逃跑的一萬餘人外,不是被殺,就是被俘。而大秦僅傷亡一萬,此外繳獲戰馬十萬匹,就數十年來大秦帝國對於北方遊牧民族最輝煌的勝利。

第30章 論禮第18章 守軍第2章 西北事變第8章 祁連山脈第82章 屠殺第22章 覆滅第17章 無恥背叛第43章 白熱化(二)第9章 馬氏家族第34章 長途奔襲第14章 朝議第10章 籠絡商人第12章 劍拔弩張第37章 交易第5章 慘烈攻防第3章 毛遂自薦第11章 勝利第37章 交易第9章 馬氏家族第12章 建軍第34章 大軍南下第80章 嘉峪關第18章 高壓手段第75章 孤軍深入第69章 周信江第25章 党項羌第76章 楊成威到達第24章 直搗黃龍第42章 白熱化第26章 王氏家族第43章 白熱化(二)第29章 皇莊(下)第五十四章第26章 最後一擊第47章 破敵第42章 弩兵第4章 選官制度第22章 敲詐勒索第12章 鐵衣顯威第27章 羌族第五十七章第38章 攻如鑿穿第29章 實力擴張第18章 高壓手段第20章 軍政改革第五十三章第23章 主動出擊第16章 交州狼煙第38章 攻如鑿穿第46章 尚福林第31章 血流成河第5章 潛龍顯形第49章 污衊第48章 騎兵對決第15章 寧王占卜第83章 兵臨城下第4章 朝議第19章 突襲第30章 論禮第32章 寧王使者(中)第13章 暗流涌動第26章 憤怒第75章 孤軍深入第30章 朝廷震動第44章 兵進隴西第8章 伏擊第20章 慘烈第48章 騎兵對決第29章 皇莊(下)第34章 長途奔襲第五十四章第36章 騎兵第26章 王氏家族第59章 包圍狄道第32章 提前籌劃第38章 改革前夕第71章 返回武威第25章 党項羌第21章 朝廷決定第1章 武威建設第30章 論禮第24章 直搗黃龍第18章 守軍第26章 憤怒第50章 論兵第13章 蘭州第4章 選官制度第五十五章第50章 論兵第11章 宗教隱患第31章 血流成河第27章 王樸的抉擇第18章 路見不平第39章 軍政改革第25章 激烈戰鬥第33章 處置第1章 遼王成風第7章 組建黑鷹第13章 雷霆震怒
第30章 論禮第18章 守軍第2章 西北事變第8章 祁連山脈第82章 屠殺第22章 覆滅第17章 無恥背叛第43章 白熱化(二)第9章 馬氏家族第34章 長途奔襲第14章 朝議第10章 籠絡商人第12章 劍拔弩張第37章 交易第5章 慘烈攻防第3章 毛遂自薦第11章 勝利第37章 交易第9章 馬氏家族第12章 建軍第34章 大軍南下第80章 嘉峪關第18章 高壓手段第75章 孤軍深入第69章 周信江第25章 党項羌第76章 楊成威到達第24章 直搗黃龍第42章 白熱化第26章 王氏家族第43章 白熱化(二)第29章 皇莊(下)第五十四章第26章 最後一擊第47章 破敵第42章 弩兵第4章 選官制度第22章 敲詐勒索第12章 鐵衣顯威第27章 羌族第五十七章第38章 攻如鑿穿第29章 實力擴張第18章 高壓手段第20章 軍政改革第五十三章第23章 主動出擊第16章 交州狼煙第38章 攻如鑿穿第46章 尚福林第31章 血流成河第5章 潛龍顯形第49章 污衊第48章 騎兵對決第15章 寧王占卜第83章 兵臨城下第4章 朝議第19章 突襲第30章 論禮第32章 寧王使者(中)第13章 暗流涌動第26章 憤怒第75章 孤軍深入第30章 朝廷震動第44章 兵進隴西第8章 伏擊第20章 慘烈第48章 騎兵對決第29章 皇莊(下)第34章 長途奔襲第五十四章第36章 騎兵第26章 王氏家族第59章 包圍狄道第32章 提前籌劃第38章 改革前夕第71章 返回武威第25章 党項羌第21章 朝廷決定第1章 武威建設第30章 論禮第24章 直搗黃龍第18章 守軍第26章 憤怒第50章 論兵第13章 蘭州第4章 選官制度第五十五章第50章 論兵第11章 宗教隱患第31章 血流成河第27章 王樸的抉擇第18章 路見不平第39章 軍政改革第25章 激烈戰鬥第33章 處置第1章 遼王成風第7章 組建黑鷹第13章 雷霆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