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武烈侯的利劍

bookmark

熊氏陷入兩難之境,昌文君熊熾和魏起急速趕到江陵與昌平君商議,楊端和在離開東南之前也特意趕到江陵。

昌文君熊熾和魏起堅決不同意熊氏全面退讓,而楊端和則支持武烈侯的建議。現在一退到底事實上掌握主動,可以以不變應萬變,靜待復起時機,如果一味強硬到底,激怒武烈侯,那熊氏就陷入兩大勢力的夾擊之中。以熊氏目前的處境,對付武烈侯都力有不逮,更不要說與咸陽抗衡了。

誰能想到華陽太后薨亡僅僅幾年時間,大秦第一豪門熊氏竟然衰敗到這種任人宰割的地步,實在是讓熊氏無法接受。

“如果因爲東南戰場的原因導致中原決戰戰敗,那熊氏就是大秦的衆矢之的。牆倒衆人推,到那時武烈侯即使出面,也無法拯救熊氏。”

楊端和從軍事層面給熊氏做了一番詳細分析,但誰也不知道中原決戰的結果是什麼,武烈侯的判斷也不過是一家之言,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原決戰如果打敗了,咸陽肯定要把責任推給東南戰場,如此一來熊氏首當其衝,所以武烈侯要求熊氏主動退出這場政治風暴是明智的,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給武烈侯拯救熊氏贏得足夠的時間。

“武烈侯奏請咸陽,把我調到北方戰場,事實上就是傳遞給你們一個訊息,那就是武烈侯和熊氏的聯盟還是牢不可破。”

楊端和看看神色凝重的熊啓、熊熾和魏起,言辭懇切地說道,“咸陽把長平侯調到東南戰場,授予長平侯統兵大權,等於把長平侯的未來和熊氏的生死捆綁到一起,這導致武烈侯極度被動。現在他懇請熊氏全面退出,應該是目下唯一的可以暫時扭轉被動局面的辦法。”

熊啓等三人沉默不語。

“我覺得你們應該站在武烈侯的立場,全面權衡一下利弊得失。”楊端和繼續說道,“當前對我們威脅最大就是巴蜀人。隗氏已經徹底倒向咸陽宮,假如中原決戰失敗,熊氏前景黯淡,那麼楚系力量會在這個關鍵時刻做出選擇,不出意外的話,大部分會轉投隗氏,一部分會轉投武烈侯。”

熊啓等三人暗自驚凜。

楊端和這話說得非常明白了。南陽楊氏不會給熊氏陪葬,關鍵時刻,楊氏會投奔武烈侯。

熊氏在軍中有兩大力量,一個是桓齮,一個是楊端和。桓齮所屬已經投靠武烈侯,現在和老秦人合作愉快。假如楊端和所屬力量也棄熊氏而去,那熊氏“損失慘重”,咸陽宮會毫不猶豫的下手,輕而易舉地吞噬熊氏。

武烈侯請奏咸陽,把楊端和調到北方戰場,而秦王政果斷下令調楊端和北上,其根本原因就在這裡,就是要“釜底抽薪”。

事情明擺着,武烈侯說服了楊端和,楊端和從南陽楊氏的生存出發,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楊端和匆匆離去。

關中和荊宛兩地的熊氏主要人物以最快的速度傳遞書信,商討“退出”事宜,但爭論依舊激烈。荊宛熊氏已經動搖,而關中熊氏則強烈反對。

關中熊氏以華陽君熊戎的後人爲主要力量,包括華陽太后的弟弟陽泉君,華陽大姐所屬的蘇氏家族,中樞裡面的熊布、熊璞等人,還有涇陽君公子市和高陵君公子悝的後人。

昭襄王時代的四大豪門穰侯魏氏、華陽君熊氏和宗室涇陽君、高陵君的後人在華陽太后主政時期紛紛復出,遍佈朝堂和地方。這四大豪門通過血緣、聯姻和利益結盟構築了強大的楚系,在過去的十幾年時間裡重新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牢牢控制了朝政。

桓齮大敗於河北是這一代熊氏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假如沒有這一仗的失敗,秦王政就無法把關東人、老秦人和巴蜀人拉到一起建立一個抗衡楚系的聯盟,並利用這一仗的失敗和隨後的鹽鐵大案重創熊氏。就在熊氏節節敗退之際,蒙武又大敗於河北,這給了熊氏反擊的機會,於是武烈侯公子寶鼎和老秦人趁機崛起,咸陽朝堂上於是出現了三股大勢力鼎足而立的局面。

華陽太后的薨亡給了熊氏致命一擊,熊氏只能把東山再起的希望寄託在王統上,這時候他們就不得不和武烈侯結盟,共抗咸陽宮了。

熊氏之所以要結盟武烈侯,看中的不是武烈侯的蓼園力量,而是武烈侯背後的老秦人。熊氏和老秦人有仇怨,老秦人會反對公子扶蘇繼承王統,所以必須通過武烈侯這個宗室來從中斡旋。

荊宛熊氏以熊氏和魏氏爲主,主要是地方力量,而關中熊氏則以宗室爲主,主要是中央力量。地方力量較弱,所以成爲秦王政第一個要打擊的對象,一旦熊氏的地方力量給秦王政摧毀了,楚系必然快速分裂,接下來對付熊氏的中央力量就比較容易了。

中央力量有它的優勢,宗室更是強橫霸道,所以形勢發展到今天,當武烈侯要求熊氏從政治風暴中全面退出的時候,武烈侯的動機已經值得懷疑,熊氏在中央的力量當然堅決拒絕。

昌平君、昌文君雖然是熊氏外戚的領袖人物,但自從華陽太后不在了,昌平君和昌文君先後離開中樞,兩人在熊氏中的地位急劇下降,說話不算數了。

武烈侯公子寶鼎再度來書。

這一次寶鼎說得更透徹。對於咸陽來說,政治第一,戰爭第二,統一大業最多隻能排在第三位。戰爭是爲政治服務,是爲了實現統治者的政治目的。

咸陽的政治目的是什麼?當然是中央集權,是掌控朝政。從這個目的出發,咸陽宮要抓住一切機會摧毀政治上的對手。

咸陽宮的政治對手是誰?無疑就是武烈侯和熊氏外戚。摧毀了武烈侯,摧毀了熊氏外戚,則咸陽宮就消滅了對手。

武烈侯和熊氏外戚相比,哪個更容易打倒?武烈侯的後面有宗室和老秦人,有龐大的軍隊支持,而熊氏外戚在失去華陽太后的支撐後已經變成一隻沒有爪牙的老虎,所以熊氏外戚是更容易被打倒的對手。

熊氏外戚有中央力量和地方力量,無疑,地方力量更容易打倒。

綜上分析,咸陽之所以急不可耐地發動中原決戰,其實質上是藉助統一大業來摧毀政治對手,主要目標是荊宛熊氏。

國策變革已經開始,國策變革的主導權被咸陽宮的政治對手所控制,假如咸陽宮不能以最快速度摧毀這些政治對手,那麼咸陽宮失去的不僅僅是國策變革的主導權,還失去了實現中央集權制的可能,失去了“法治”立國這個根本。所以,中原決戰的勝負對熊氏來說沒有任何意義,熊氏的當務之急是生存,是從咸陽宮的利劍下逃出來,因此,熊氏必須馬上做出抉擇,必須立刻退出這場政治風暴。

武烈侯明確告訴昌平君,你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假如你至死不願意放棄眼前利益,非要把我拖進敗亡的深淵,那我就要下手了,我會親手摧毀你,拿你的頭顱與咸陽宮討價還價。

這是赤-裸-裸的威脅,而更可怕的是,長平侯公子扶蘇和虎烈軍已經到了,距離江陵只有一天的路程,也就是說,這封信不是武烈侯從代北送過來的,而是長平侯公子扶蘇送來的。

想想也很正常,這樣一封信通過驛站千里迢迢地送到江陵,途中需要冒多大的風險?這封信一旦落到秦王政手裡或者內容遭人偷窺,其後果誰能承擔?不用懷疑,這封信肯定是公子扶蘇到了江陵地境之後纔派人送來。

此刻江陵基本上就是一座空城,軍隊都在雲夢前線,而虎烈軍的強悍無人不知,假若昌平君未能在一天內做出決策,那麼公子扶蘇就要帶着虎烈軍屠戮熊氏,拿熊氏的人頭討好秦王政,繼而把自己從絕境中拯救出來。

說句不客氣的話,靠着熊氏的人頭,公子扶蘇可以贏得秦王政的信任,儲君之位距離他更是近在咫尺。

熊啓、熊熾和魏起從這封信裡聞到了濃烈的血腥味,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武烈侯情急之下,當真要下手殺人了。

公子扶蘇到了江陵城外,一邊安營紮寨,一邊準備進城拜見昌平君。

昌平君是他的舅祖父,也是他的老師,雖然現在公子扶蘇已經是一等爵侯,封國封君,但於情於理都要執弟子禮進城拜見。

公子嬰攔住了他,並遞給他一封信,武烈侯的親筆信。

公子扶蘇暗自疑惑,急忙打開書信,尚未看完,已經是臉色大變,極度震駭。

武烈侯在信中告訴他,紮營城外,等待昌平君。要求昌平君馬上上奏咸陽,請辭一切職務。一個月內,東南熊氏的地方大員,必須全部去職。昌平君如果拒絕,則斷然誅殺,以此來脅逼東南熊氏遵從退出命令,凡拒絕者,一律格殺。

扶蘇痛苦不堪。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怪不得叔父對自己大發雷霆,怪不得叔父把烈日秋霜送給自己,怪不得叔父讓趙高和朱英輔佐自己,怪不得叔父把一萬虎烈軍交給自己,原來都是爲了置熊氏於死地。

自己殺了昌平君,鎮制了熊氏,全面控制東南,贏得的不僅僅是秦王政的信任,擺脫的不僅僅是這場政治漩渦,還踩着親人的鮮血和屍體大踏步地走向了儲君之位。這太殘忍了,太血腥了,這就是王統之爭,這就是權力博弈嗎?

扶蘇無力坐下,心神亂到了極致。我怎麼辦?我該怎麼辦?趙高和朱英就在外面,曝布和虎烈軍就在外面,如果昌平君拒絕了武烈侯的條件,我當真要屠戮熊氏嗎?

書信從扶蘇手中滑落,掉到了地上。

公子嬰俯身撿起書信

,小心翼翼地收進懷裡。

扶蘇望着他,目露求助之色。

公子嬰搖搖頭,“你知道我父親的下場,你也知道我從生下來開始就是一名隸臣(奴隸),我和母親飽受苦難,如果沒有叔父相救,我和母親至今還在驪山修陵,過着生不如死的日子。你也想過這樣的日子嗎?”

扶蘇無助地看着公子嬰,心痛如絞。

“我恨他們。”公子嬰冷聲道,“如果你下不了手,我來。”

公子嬰不再說話,轉身就要離去。

“大兄……”扶蘇急忙喊了一聲,“如果昌平君答應了呢?”

公子嬰停下腳步,猶豫了片刻,然後扭頭對扶蘇說道,“叔父說,送到南陽,交給甘羅羈押。”

“爲什麼?”扶蘇一躍而起,“既然昌平君答應了,爲什麼還要羈押他?”

公子嬰冷笑,“如果你想看到他被咸陽殺死,那你就把他放在江陵,等着給他收屍吧。”

昌平君沒有選擇,不是說熊氏沒有反擊之力,而是熊氏一旦反擊,公子扶蘇就完了,熊氏也徹底完蛋。

武烈侯是個瘋子,爲了達到目的完全瘋狂了。

熊氏如若反擊,絕不能傷害公子扶蘇,畢竟公子扶蘇是他們最後的希望,在事情沒有絕望之前,熊氏不可能傷害扶蘇,但現在扶蘇在虎烈軍的控制之中,虎烈軍完全可以設下一個陷阱,讓事態演變成熊氏殺了公子扶蘇,熊氏舉兵叛亂,如此一來虎烈軍就可以聯合江南的公子騰屠戮熊氏。

東南因此大亂,接着這場風暴馬上就會蔓延到關中,秦王政會在雷霆震怒之下,把中央熊氏力量一掃而空。

血雨腥風沖天而起,大秦內亂,中原決戰也就無法進行了,但大秦放棄攻擊,並不代表齊楚韓魏就會錯失良機,合縱軍會展開進攻,中原會烽煙四起,秦軍十有八九要敗北。

大秦內憂外患,形勢危機,不出意外的話,秦王政必然要立公子高爲儲君,以贏得老秦人的支持,讓王翦到中原收拾殘局,同時催請武烈率軍南下以扭轉中原危機。

等到秦王政屠戮了熊氏,穩定了咸陽,武烈侯也完成了整個佈局,接下來的中原決戰,必定是武烈侯和老秦人聯手展開攻擊。中原決戰打贏了,武烈侯和老秦人建下蓋世功勳,再加上各封國的宗室力量,武烈侯完全有實力與咸陽正面抗衡。

武烈侯太狠了,既然熊氏已經不可利用,那就乾脆摧毀熊氏,以摧毀熊氏爲代價來贏得中原大戰的失敗,從而給武烈侯和老秦人贏得王統,贏得統一大業的功勳。

昌平君、昌文君和魏起三人聯袂趕赴虎烈軍大營,拜會長平侯公子扶蘇。

扶蘇臉上的痛苦表情讓三人不得不面對現實。

“南下前,你去拜會了武烈侯?”昌平君問道。

扶蘇點頭,把見面的經過詳細說了一下。武烈侯怒不可遏,足以說明一切了。

“我們這是自縛手腳,把自己的性命交給咸陽。”昌平君苦笑道,“武烈侯是不是決心要背棄諾言?”

“武烈侯至今沒有背棄諾言。”扶蘇黯然說道,“武烈侯請你們到宛城,甘羅會保證你們的安全。”

“只要你才能保證我們的安全。”昌文君熊熾撫須嘆道,“你必須贏得東南戰場的勝利,假如你在東南戰場打輸了,你也就失去了問鼎儲君的機會,這對我們來說纔是致命的打擊。”

“我知道。”扶蘇躬身爲禮,“我會抱着以死殉國的決心,指揮大軍打贏這一仗。”

熊啓等三人欣慰而笑,扶蘇這句話讓他們的心情稍稍好了一點。

“我們肯定會退下去,但熊氏若要東山再起,就必須大力培植下一代。”魏起說道,“我們會安排熊氏的下一代追隨你作戰,所以這一場能否打贏,實際上直接關係到我熊氏的未來,也關係到你的未來。”

扶蘇遲疑了片刻,問道,“東南之地還能控制嗎?”

“我們在咸陽還有相當大的實力,再說武烈侯和老秦人也不會輕易讓出東南的控制權,所以你不必擔心,東南之地始終還是控制在我們手上。”魏起安慰道。

扶蘇看看他們,輕輕嘆了一口氣,“章邯馬上就會趕到東南戰場,但武安侯公子騰,江南的莊翼和南山子,還有十八方鎮的蓋聶和荊軻,他們未必會聽從我的指揮。”

昌平君笑了起來,“你不需要考慮這些東西。你的未來在咸陽,你是未來的大秦之王,雖然這一仗是你的人生轉折點,但不需要你去衝鋒陷陣,更不需要你去排兵佈陣,你只要相信武安侯公子騰就行了。在東南戰場上,不管是章邯、莊翼還是蓋聶、荊軻,都會遵從公子騰的命令,因爲這一仗同樣關係到武烈侯的未來,武烈侯會安排好一切,請他的這些手下悍將們全力以赴地支持公子騰,支持你。”

昌文君熊熾也微笑說道,“你不要把目光侷限在東南,侷限在中原戰場上,你要像武烈侯一樣時時刻刻站在整個中土的高度去俯瞰這個世界,這樣你才能始終掌握主動,始終控制自己前進的方向。”

扶蘇躬身受教。叔父是個可怕的存在,尤其這一次的事情對他的衝擊太大,他現在畏懼這位叔父遠遠超過了他的父王,他自認自己永遠也達不到叔父的高度。

第279章 黑暗中的張良第450章 獨斷專行第230章 合縱出擊第292章 絕不屈服第391章 到江南第176章 相信我第330章 打算動手了第18章 太子丹的人質危機第87章 立威第211章 水力鼓風第215章 楚都謀劃第203章 兄弟反目第322章 速回咸陽第318章 身不由己第188章 屈草自履第388章 甘羅第377章 措手不及第127章 夜郎國公主第306章 中原變局第237章 攻魏第128章 新年新氣象第350章 威懾第194章 爲什麼是章邯第379章 給面子第203章 兄弟反目第450章 獨斷專行第300章 重大變故第65章 地地道道的小菜鳥第379章 給面子第306章 中原變局第379章 給面子第45章 你的心亂了第436章 爲何恐懼?第357章 大秦直道第73章 老子的隊伍來了第151章 渡河之困第403章 輕賦薄徭第162章 謀劃第8章 云溪谷地第450章 獨斷專行第260章 攻楚?第35章 痛扁第234章 李園來了第92章 桓齮笑了第260章 攻楚?第236章 贖買第146章 與寡婦清共宴第18章 太子丹的人質危機第347章 被動防禦第349章 臨危受命第243章 得人心者得天下第350章 威懾第285章 殺出一條活路第111章 還有沒有王法了第27章 插翅難飛第172章 我想和你做朋友第174章 誰是陰謀家?第152章 大薩滿第423章 新變化第129章 武烈侯的雄心第440章 艱難的起步第396章 烏雲壓頂第381章 世襲第46章 老秦人的憤怒第318章 身不由己第224章 張良計第51章 打造一個新權貴第89章 李牧的致命一擊第328章 寶鼎的真面目第18章 太子丹的人質危機第335章 環環相扣第443章 養寇方能自重第108章 心狠手辣第144章 初見趙高第189章 李園不死第115章 秦王政的憤怒第43章 魏人張耳第398章 舉賢不避親第69章 囂張就要捱打第28章 我要吃肉,大塊肉第84章 初見麃公第15章 田光來了第301章 昌平君的命運第437章 彪悍李斯第265章 擊掌爲誓第341章 代北的未來第50章 巴蜀寡婦清第298章 咸陽和江南第289章 風雲變幻第185章 吶喊第178章 牢籠?第234章 李園來了第349章 臨危受命第437章 彪悍李斯第190章 救贖未來的秦三世第52章 這是一場決戰第153章 卻月大陣第162章 謀劃第110章 烹第215章 楚都謀劃
第279章 黑暗中的張良第450章 獨斷專行第230章 合縱出擊第292章 絕不屈服第391章 到江南第176章 相信我第330章 打算動手了第18章 太子丹的人質危機第87章 立威第211章 水力鼓風第215章 楚都謀劃第203章 兄弟反目第322章 速回咸陽第318章 身不由己第188章 屈草自履第388章 甘羅第377章 措手不及第127章 夜郎國公主第306章 中原變局第237章 攻魏第128章 新年新氣象第350章 威懾第194章 爲什麼是章邯第379章 給面子第203章 兄弟反目第450章 獨斷專行第300章 重大變故第65章 地地道道的小菜鳥第379章 給面子第306章 中原變局第379章 給面子第45章 你的心亂了第436章 爲何恐懼?第357章 大秦直道第73章 老子的隊伍來了第151章 渡河之困第403章 輕賦薄徭第162章 謀劃第8章 云溪谷地第450章 獨斷專行第260章 攻楚?第35章 痛扁第234章 李園來了第92章 桓齮笑了第260章 攻楚?第236章 贖買第146章 與寡婦清共宴第18章 太子丹的人質危機第347章 被動防禦第349章 臨危受命第243章 得人心者得天下第350章 威懾第285章 殺出一條活路第111章 還有沒有王法了第27章 插翅難飛第172章 我想和你做朋友第174章 誰是陰謀家?第152章 大薩滿第423章 新變化第129章 武烈侯的雄心第440章 艱難的起步第396章 烏雲壓頂第381章 世襲第46章 老秦人的憤怒第318章 身不由己第224章 張良計第51章 打造一個新權貴第89章 李牧的致命一擊第328章 寶鼎的真面目第18章 太子丹的人質危機第335章 環環相扣第443章 養寇方能自重第108章 心狠手辣第144章 初見趙高第189章 李園不死第115章 秦王政的憤怒第43章 魏人張耳第398章 舉賢不避親第69章 囂張就要捱打第28章 我要吃肉,大塊肉第84章 初見麃公第15章 田光來了第301章 昌平君的命運第437章 彪悍李斯第265章 擊掌爲誓第341章 代北的未來第50章 巴蜀寡婦清第298章 咸陽和江南第289章 風雲變幻第185章 吶喊第178章 牢籠?第234章 李園來了第349章 臨危受命第437章 彪悍李斯第190章 救贖未來的秦三世第52章 這是一場決戰第153章 卻月大陣第162章 謀劃第110章 烹第215章 楚都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