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昌平君的命運

bookmark

昌文君熊熾的到來讓武烈侯頗感意外,他馬上嗅到了一股危險的味道。

他好不容易和馮氏取得了合作意向,好不容易在關東系中打開了一道缺口,假如此刻熊氏外戚與秦王政妥協,那等於是秦王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在自己的利益集團中撕開了一道裂縫。

熊熾顯然考慮到了武烈侯會對自己的到來產生一系列的疑慮,所以也不敢有所隱瞞,把事情的原委詳細解釋了一下,最後還是說到了自己的來意,“如果你不去中原挽救危局,昌平君肯定要成爲替罪羊,王翦和楊端和也將因此受到責罰,至於公子扶蘇,理所當然要代父受過,承擔河北戰敗和中原大亂的全部責任。”

熊熾這話隱含威脅了。當初是武烈侯逼迫秦王政把公子扶蘇放出了咸陽,讓其坐鎮中原,本意是獲取功勳,爲登上儲君之位做準備,誰知現在形勢失控,尤其是接踵而來的大饑荒,讓武烈侯的中原謀劃出現了重大挫折。解鈴還需繫鈴人,此事只有武烈侯去解決。

寶鼎神情嚴峻,沉默良久,方纔勉強擠出一絲笑容,緩緩說道,“我是人,不是神,我現在去中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熊熾的臉色有些難看,他重重地“哼”了一聲,不滿地說道,“早在去年大饑荒的時候,武烈侯就曾預言大河南北會爆發第二次大饑荒。既然武烈侯有此預測,當然會有所準備。你總不至於告訴我,你拿出的新的西南策略就是爲了應對今日危局吧?”

寶鼎苦笑,搖搖手,“監御史陳祿已經設計出了既簡單又實用,還能大大節約財力和時間的開渠方案。目前實施西南策略的最大障礙已經解決,不出意外的話,三年之後我就能完成西南疆土的開拓,但是,假如我現在離開,你知道後果嗎?我一旦離開,誰能保證蓼園巨賈持續投入?誰能保證楚國持續遵守協定?誰能保證江南的穩定?西南策略只要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必定難以爲繼,甚至半途而廢,所以,我不能離開。”

熊熾有些激憤,眼裡掠過一絲惱色。現在大河南北的局面已經不可收拾,王翦和楊端和的軍隊陷在河北戰場上,公子扶蘇和昌平君被中原危局搞得焦頭爛額,而咸陽面對日益高漲的撤軍呼聲也是一籌莫展,至今拿不出任何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此下去,崩潰是遲早的事,而第一個崩潰的肯定是中原。

中原現在迫切需要武烈侯,中原人更是翹首期待武烈侯拯救他們於水火之中。

中原人對武烈侯非常尊崇。武烈侯以神奇手段滅亡了韓魏兩國,最大程度地保全了中原,讓韓魏兩國的庶民免於戰火的荼毒。其後武烈侯以諸多惠民之策穩定中原,讓中原人度過了最艱難的日子。再之後就是大災,面對天災人禍,面對呼嘯而下的河北災民,面對四周環伺的敵人,武烈侯從容應對,一一化解,自始至終沒有讓中原陷入混亂,更沒有讓中原人飽受災難的衝擊。

武烈侯離開中原不過一年時間,中原就天翻地覆了,不但烽煙四起,局勢混亂,更有成千上萬的中原人在災難中哀嚎,在天災人禍的夾擊下伏屍荒野。這種情況下,中原人當然懷念武烈侯,當然期待武烈侯能重返中原力挽狂瀾。

“武烈侯,中原和江南,孰重孰輕,難道你不知道?”熊熾言辭懇切地問道,“統一大業和西南策略相比,孰重孰輕,難道你掂量不出來?”

寶鼎苦嘆。熊熾這句話說到要害了,他之所以不敢離開江南,原因其實就在如此。不管是咸陽還是江南,也不管是蓼園一系的官員還是正在南嶺開鑿大渠的水師和工匠們,始終沒有人正確認識到西南策略對未來中土的重大意義。大家雖然嘴上都支持,行動上也積極,但都是出於各種各樣的目的,真正像他一樣把西南策略放在關係到王國興衰中土存亡高度的人,可以說自始至終就沒有。

這不能怨怪他們。寶鼎穿越而來,知道歷史軌跡的發展,爲了拯救未來帝國,他當然會做出針對性的措施,而這個時代的人看不到未來,更對未來帝國的發展無從預測,所以他們無法像寶鼎一樣高瞻遠矚。像西南策略這種基本上無利可圖的事情,要求他們重視,要求他們把此策放到關係到王國興衰和中土存亡的高度上,事實上根本不可能。

既然如此,那麼當寶鼎離開江南,西南策略的命運就無從把握了。延誤耽擱是必然的事,假如出現意外變故,半途而廢甚至就此廢棄也不是沒有可能。

至於中原危機,寶鼎其實並不重視。

從歷史上來看,河北戰場上,秦軍和趙軍在長期對峙之後,秦軍最終還是利用邯鄲的矛盾完成了離間計,趙王誅殺了李牧,然後趙軍兵敗如山倒,邯鄲失守,國祚敗亡。現在的局面對秦國還是有利,假如咸陽有決心放棄中原部分郡縣,把全部力量放在河北戰場上,此仗必勝。

歷史上這場大饑荒幫助了秦國。這場大饑荒給了趙齊魏三國致命一擊,齊魏兩國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最終還是無力救援趙國,只能任由趙國敗亡。雖然如今秦國先行吞併了魏國,拿下了全部的中原,但在這場大饑荒面前,這種局部的歷史軌跡的變化對整個歷史發展的大軌跡產生不了根本性的改變作用。

在寶鼎看來,局勢繼續發展下去,和原來的歷史軌跡基本一致。大饑荒讓大河南北人的餓殍遍野,大饑荒讓齊國遭到嚴重打擊,無法持久支援趙國。只待齊國和燕國到了無能爲力的時候,合縱必然破裂,然後形勢驟然一邊倒,秦國將取得最後的完勝。

寶鼎感到痛苦的是,他無力拯救無辜生靈,他只能眼睜睜地看着他們死去。今年的大饑荒比去年嚴重,今年大河南北的形勢也比去年惡劣,在各種不利因素的聯合作用下,在這場大饑荒和決定中土命運的戰爭中死去的人應該是個非常恐怖的數字。

寶鼎不想去中原,不想看到餓殍遍野的慘狀,更不想做個屠殺無辜生靈的劊子手。

熊熾滿懷期待,然而,寶鼎還是搖頭,神情非常堅決,這令熊熾心如重鉛,失望之致。

“武烈侯,你到底需要什麼才能重返中原?”熊熾無奈說道,“你告訴我,你說給我聽聽,我們一起商量,好不好?你這樣一口回絕,能解決什麼事情?於事無補嘛。”

寶鼎想了一下,說道,“你不要擔心中原,更不要擔心公子扶蘇和昌平君。在這裡,我可以向你做一個保證,再過幾個月,等到隆冬來臨,大饑荒爆發到極致的時候,形勢必然會發生變化,而這種變化肯定對我大秦有利。勝利最終還是我們的。大秦受到這場災難的衝擊最小,雖然目前趙齊燕三國合縱反擊異常兇猛,但你必須看到,趙齊兩國是這場災難的主要承擔者,他們堅持不了多久。”說到這裡他停了片刻,問道,“你當真以爲咸陽那幫人都是酒囊飯袋,一個個尸位素餐,看不清局勢?”

熊熾纔不會上當。齊國休養生息四十年,儲備之豐厚可想而知。齊國現在之所以全力救助趙國,就是想讓趙國和秦國打個兩敗俱傷,然後好漁翁得利。秦國指望齊國後力不繼,純粹是癡心妄想,相反,秦國如果這麼想,正中齊國的下懷,齊國正指望秦國被這一仗活活拖垮呢。

熊熾冷冷一笑,“既然如此,武烈侯爲什麼不重返中原?”

“請你相信我一次。”寶鼎苦笑道,“這場大饑荒比你想像的要嚴重。這一仗持續打下去,生靈塗炭,田地荒蕪,民不聊生,等到明年,天災演變成人禍,大饑荒會越來越嚴重,波及的範圍會越來越大,到了那個時候,被天災和戰爭拖垮的是趙國和齊國,而不是我大秦。”

“既然如此,武烈侯有什麼理由拒絕重返中原?”熊熾緊追不放。

“我不能離開江南。”寶鼎實話實說,“我一旦離開江南,西南策略的實施必定出現變故。”

熊熾實在忍耐不住了,“武烈侯,西南策略不過是個權宜之計,現在局勢變了,它還有實施的必要嗎?再說了,江南現在穩定了,西南策略也開始步入正軌,即便你不在江南,這一策略也不會出現變故,你到底擔心什麼?”

“你已經說出答案了。”寶鼎嘆道,“沒有人認識到西南策略的重大價值,這就是我不能離開江南的唯一原因。”

熊熾氣苦,不知道說什麼好。

“你當真不願意離開江南?”熊熾眼神凌厲,口氣也變得冷肅了。

寶鼎面露痛苦之色,雙手緩緩掩住面孔,長長嘆息,“我很疲憊,真的很疲憊,江南已經讓我心力交瘁,我再也無法承受這樣的重壓了。”

熊熾徹底無語,他能感受到寶鼎心裡的痛苦,他也理解寶鼎所承受的重壓,一個年輕的封君能做到這一步,已經是奇蹟了,如果繼續逼迫甚至脅迫,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熊熾急稟咸陽,同時急告中原,請公子扶蘇寫信給武烈侯,看看能否打動武烈侯。

昌文君熊熾的到來在江南官員中引起了震動。很明顯,咸陽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要調武烈侯去中原了。

中原纔是建功立業的大舞臺,吞併趙國的驚人功勳讓所有人爲之瘋狂,相比起來,江南不過是蠻荒之地,而西南策略更是水中花井中月,它能帶給大傢什麼利益?如果不是武烈侯的堅持,西南策略早就壽終正寢了。

江南官員們既興奮又激動。追隨武烈侯南下的官員們開始準備重返中原,而江南本土官員卻積極奔走,試圖追隨武烈侯北上中原。至於河北人,心情很複雜,他們當然不會離開,武烈侯也不會帶他們走,但他們更不希望武烈侯重返中原。武烈侯的離開必然影響到十八方鎮的發展,而武烈侯重返中原必然會加速趙國的敗亡,這都是河北人所不願看到的事。

十八方鎮迅速陷入惶恐焦慮之中,很多十八方鎮的軍政官員打算組織一次萬民請願,阻止武烈侯的離開。

南山子和蓋聶意識到問題嚴重,當即趕赴邶陽行轅,當面詢問武烈侯。

寶鼎對近期發生的事一清二楚,但他無力阻止,他也意識到自己想留在江南的願望恐怕要落空了,身不由己啊。

“如果我走了,誰來主持西南策略的實施?”寶鼎沒有直接回答南山子和蓋聶,而是提出了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他想過很多遍了,但答案讓他極度不安。

歷史上大秦開拓西南之後,始皇帝遷徙五十萬人戍守。這五十萬人應該就是南下的軍隊。寶鼎提前開拓西南,並吸取歷史教訓提前開鑿南嶺大渠,那麼接下來對西南的征伐就很輕鬆,要不了許多軍隊,十幾二十萬人馬就能解決。不過西南蠻荒,若要發展就要遷徙人口,將來西南肯定有一支龐大的戍邊隊伍,而這支戍邊隊伍對未來帝國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寶鼎的西南策略從萌發到擬製,到實施,說到底就是要讓咸陽能夠實際控制這支南疆大軍,這樣將來中土腹地如果爆發戰亂,咸陽可以同時從南疆和北疆調集大軍進行戡亂,不至於重演歷史上南疆大軍背叛咸陽,割據稱霸的一幕。

現在南疆大軍的構成已成定局,就是這批從河北遷徙而來的趙人。趙人和秦人之間的仇怨不可能因爲一次救助,或者短短十幾年的光陰就能徹底化解。未來,帝國一旦深陷困境,這支南疆大軍會不會長途跋涉北上支援?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這也是寶鼎不願意離開江南的原因之一,他必須牢牢控制十八方鎮,否則將來肯定是個可怕的隱患。

如果武烈侯走了,誰來代替武烈侯實施西南策略,控制十八方鎮?蓋聶是趙人,不可能主掌江南。魏起根本不願意留在江南。莊翼和朱英是楚人,都不能給予絕對信任。剩下可以託付的就是監御史陳祿,偏偏陳祿是韓人,又屬於關東系官員,再說他威望嚴重不足,其本人的能力也無法主政一方。

武烈侯找不到繼任者,他就不可能離開江南,這就是他給南山子和蓋聶的答案。

“咸陽會不會派一個人來?”南山子問道。

“誰會來江南?”武烈侯苦笑,“這裡雖然地處邊陲,但事實上它是風口浪尖,風險太大,稍一不慎就有玉石俱焚之禍。”

南山子和蓋聶面面相覷,心裡的危機感不約而同地驟然高漲。

武烈侯如果走了,江南所託非人,未來必定一片黯淡。

蓋聶想了半天,小心翼翼地問道,“假如咸陽一定要武烈侯重返中原,那麼在武烈侯看來,最終誰來代替你坐鎮江南?”

“一個你們根本想不到的人。”寶鼎以手撫額,表情看上去非常困擾。

“誰?”南山子好奇地問道,“誰會代替你坐鎮江南?”

“武烈侯可以告訴我們嗎?”蓋聶也是急切問道。

寶鼎遲疑了半天,緩緩說道,“昌平君。”

昌平君熊啓?南山子和蓋聶互相看了一眼,兩人眼裡都是一片驚訝,但旋即恍然大悟。

秦王政好厲害的手段,怪不得通過後宮夫人向熊氏施壓,逼迫熊氏督請武烈侯重返中原,原來這裡面竟然有如此曲折。熊氏若要保住公子扶蘇安然無恙,就必須讓武烈侯重返中原,而武烈侯這時候重返中原,肯定要熊氏在政治上做出讓步。

這是秦王政的態度。你我兄弟要妥協,而妥協的前提是,你我兄弟聯手進一步打擊熊氏外戚。熊氏外戚徹底沒落了,楚系遭受重創,秦王政隨即可以進一步控制朝政。武烈侯卻因爲失去熊氏外戚的有力支援,實力有減無增。

在寶鼎的謀劃中,的確要把老一輩熊氏外戚徹底打下去,從而扶持一個絕對可靠的新熊氏做爲自己的忠誠盟友,同時以此舉贏得秦王政的好感,緩和兄弟之間的矛盾。只是時機不對,現在把昌平君貶黜到江南,正好與歷史軌跡相重合,這是寶鼎絕對不願看到的事。

歷史上昌平君就是被貶黜到郢(Ying),也就是南郡首府江陵,然後在秦軍第一次南下徵楚的時候,舉兵叛亂,結果造成李信、蒙武首尾不能兼顧,被項燕擊敗。

寶鼎把公子扶蘇和昌平君一起“請出”咸陽,算是改變了歷史,誰知突然間,形勢大變,昌平君竟然又走上了他原有的歷史軌跡,雖然這比他貶黜江陵的時間提前了好幾年,但假如寶鼎不能在此期間再一次改變昌平君的命運,那昌平君的叛亂十有八九還是會發生,而且其規模可能更大,後果可能更嚴重。

寶鼎有一種心力交瘁的感覺,秦王政的凌厲手段打亂了他的佈局,讓他一時間也是茫然無策。

=V

第347章 被動防禦第267章 大災?第380章 否第64章 紈袴小少主第310章 不打了第350章 威懾第127章 夜郎國公主第232章 鳥獸散第233章 步步進逼第388章 甘羅第273章 那片蠻荒之地第228章 牛刀第202章 無法拒絕的**第355章 出塞作戰第200章 歷史把我吞噬了第263章 人荒馬亂第228章 牛刀第164章 黑暗裡的秘密第153章 卻月大陣第25章 太子出事了第261章 虛實之間第164章 黑暗裡的秘密第447章 理想至上第231章 定計第254章 荊軻求助第421章 連騙帶唬第27章 插翅難飛第70章 再加一把火第409章 決策者的變數第35章 痛扁第430章 翻雲覆雨第113章 致命弱點第107章 再起波瀾第360章 傳承第272章 選擇第315章 師生相見第79章 斬首第325章 退一步第409章 決策者的變數第237章 攻魏第265章 擊掌爲誓第16章 紫銅鑰匙第416章 公孫老矣第104章 一生的使命第357章 大秦直道第323章 咸陽的挑戰第6章 白衣張良第25章 太子出事了第265章 擊掌爲誓第256章 回家第304章 此分封非彼分封第12章 荊軻給我做陪練第452章 不當言論第228章 牛刀第4章 最大內奸第171章 我不怕對手多第218章 兩手空空第350章 威懾第109章 把天撞塌第364章 序幕第331章 掘堤之人第263章 人荒馬亂第288章 河北人的野心第168章 我命不由天第319章 禮遇范增第260章 攻楚?第366章 兵制變革的背後第228章 牛刀第88章 麃公危矣第104章 一生的使命第340章 代北之地第85章 走進死地第209章 有人搶我的錢第56章 又一個秘密第110章 烹第46章 老秦人的憤怒第311章 大王東巡第416章 公孫老矣第184章 韓非有難第137章 鼓風機第103章 絕地反擊第320章 項燕憤怒了第198章 誰是魚肉?第148章 劍道大師第6章 白衣張良第290章 開鑿一條大渠第239章 各懷鬼胎第61章 恍若一夢第381章 世襲第177章 寂靜的刁斗巷第99章 動靜太小了第55章 琴氏大匠第323章 咸陽的挑戰第434章 放手一搏第363章 又是新年第89章 李牧的致命一擊第234章 李園來了第50章 巴蜀寡婦清第273章 那片蠻荒之地第23章 刺殺
第347章 被動防禦第267章 大災?第380章 否第64章 紈袴小少主第310章 不打了第350章 威懾第127章 夜郎國公主第232章 鳥獸散第233章 步步進逼第388章 甘羅第273章 那片蠻荒之地第228章 牛刀第202章 無法拒絕的**第355章 出塞作戰第200章 歷史把我吞噬了第263章 人荒馬亂第228章 牛刀第164章 黑暗裡的秘密第153章 卻月大陣第25章 太子出事了第261章 虛實之間第164章 黑暗裡的秘密第447章 理想至上第231章 定計第254章 荊軻求助第421章 連騙帶唬第27章 插翅難飛第70章 再加一把火第409章 決策者的變數第35章 痛扁第430章 翻雲覆雨第113章 致命弱點第107章 再起波瀾第360章 傳承第272章 選擇第315章 師生相見第79章 斬首第325章 退一步第409章 決策者的變數第237章 攻魏第265章 擊掌爲誓第16章 紫銅鑰匙第416章 公孫老矣第104章 一生的使命第357章 大秦直道第323章 咸陽的挑戰第6章 白衣張良第25章 太子出事了第265章 擊掌爲誓第256章 回家第304章 此分封非彼分封第12章 荊軻給我做陪練第452章 不當言論第228章 牛刀第4章 最大內奸第171章 我不怕對手多第218章 兩手空空第350章 威懾第109章 把天撞塌第364章 序幕第331章 掘堤之人第263章 人荒馬亂第288章 河北人的野心第168章 我命不由天第319章 禮遇范增第260章 攻楚?第366章 兵制變革的背後第228章 牛刀第88章 麃公危矣第104章 一生的使命第340章 代北之地第85章 走進死地第209章 有人搶我的錢第56章 又一個秘密第110章 烹第46章 老秦人的憤怒第311章 大王東巡第416章 公孫老矣第184章 韓非有難第137章 鼓風機第103章 絕地反擊第320章 項燕憤怒了第198章 誰是魚肉?第148章 劍道大師第6章 白衣張良第290章 開鑿一條大渠第239章 各懷鬼胎第61章 恍若一夢第381章 世襲第177章 寂靜的刁斗巷第99章 動靜太小了第55章 琴氏大匠第323章 咸陽的挑戰第434章 放手一搏第363章 又是新年第89章 李牧的致命一擊第234章 李園來了第50章 巴蜀寡婦清第273章 那片蠻荒之地第23章 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