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看門去了

bookmark

口女君熊熾和內史贏騰日夜疾馳。火諒趕到敵

寶鼎的速度更快,他已經把所有的人犯、供詞和罪證移交給了馳車庶長贏豹。

在贏豹到來之前,他並沒有完全準備妥當。按照他的要求,所有供詞必備雙份,以防萬一。屬吏們雖然覺得工作量太大,但還是夜以繼日,畢竟這些畫着血手印的供詞至關重要,在楚系隻手遮天的情況下,供詞的安全並沒有保障,一旦被毀,這備份的供詞隨即就成爲救命稻草了。

寶鼎要求屬吏們對此事絕對保密,但這些備份供詞還沒有完成的時候,贏豹和李斯就趕到了鹽池。衆人無奈準備放棄,哪知寶鼎一怒之下把廷尉卿李斯打傷了,打得昏迷不醒。李斯隨即被緊急送往安邑城,這樣寶鼎就給自己的手下爭取了整整一天的時間。

這事贏豹知道。贏豹因此知道了寶鼎暴戾性格的另件一面,他沒有想到寶鼎小小年紀竟然還有此等慎密的心思。不過想想寶鼎所做的事,哪一件不是謀定而後動?只不過大家都被他表明上的瘋狂暴戾所吸引,完全疏忽了隱藏在其瘋狂暴戾背後的慎密,而這種慎密纔是寶鼎真正的致命武器。

這些供詞集中到一起需要幾十輛擡車才能運走。贏豹再次幫忙,他不聲不響地調撥了擡車,並命令自己的短兵配合虎烈衛,連夜將供詞運往修山舊城,由水路運到夏陽,秘密藏於於司馬氏。

當這些擡車急速馳往修城的時候,熊熾和贏騰到了。所有人犯、供詞和罪證就此被楚系所控制,雖然名義上這些都由贏豹和贏騰看管,但過了黃河就是楚系的天下,耳目衆多,贏豹和贏騰根本保證不了這些供詞和罪證的安全。

從晉陽南下的車隊直接到了蒲津橋,準備渡河。贏豹在安邑坐鎮。寶鼎在鹽池查案。

熊熾和贏騰則在兩地調查謀反大案從發生到現在的詳細經過,並急報咸陽。

河東局勢異常緊張,大家都在忐忑不安地等待咸陽的詔書,而咸陽更是博弈激烈。

秦王政贏得了主動,他拿着蘇湛、衛廖和熊璞的供詞跑去找華陽太后。華陽太后看完之後,黯然苦嘆。先不說謀反的事,就說鹽鐵這一塊,這可是王室財富的主要來源,君王、後宮和宗室的用度都要從這裡開支,另外碰到諸如災荒、打仗等大事的時候,還要用以貼補國事需要,這些錢關係到王國的生死存亡啊,但家裡的子孫竟然置大秦利益於不顧,肆無忌憚地盜竊鹽鐵之利。

老太后非常失望。家裡的子孫享盡了榮華富貴,他們不思報恩,不想着爲國效命,竟然貪贓枉法,損毀大秦的國詐。子孫墮落到這種令人髮指的地步,完全出乎她的意外。她把王室的金庫託付給他們,是因爲他們都是自己的親人,她相信他們,雖然她知道某些時候難免會有些小問題,但一家人嘛,順手牽羊佔到小便宜也情有可原,沒有功勞還有苦勞嘛,算是打賞了,但誰知道他們貪婪到這種地步,最瘋狂的時候竟然有一半的鹽鐵之利落入了他們的腰包,這還不包括被商賈賺去的錢財,王國的稅利損失,千千萬萬庶民遭受的損失。如果合計起來,那是一個令人恐怖的數字。

老太后感覺心痛,心痛如絞啊。想當年,咸陽有四貴,援侯魏冉、華陽君熊戎、高陵君公子惶、涇陽君公子市,雖然也是權傾一時,但他們不做貪贓枉法之事,他們都憑自己的功勳備正言順地賺取財富,所以宣太后辭世之後,昭襄王和相國範睢雖然有心清除楚系外戚,但實在找不到什麼確鑿的把柄,只好強行把他們趕出了咸陽。如果他們像現在的子孫一樣貪得無厭貪贓枉法,早被昭襄王和範睢斬草除根了,哪裡還有今日楚系外戚的無限風光?

祖上留下豐厚蔭澤,但子孫不孝,轉眼就給敗光了。

老太后當天就病倒了,躺在病榻上,一句話都不說,只是默默地流淚。她能說什麼?她沒有孩子,所以她非常疼愛孩子,一味的縱容慣溺,結果孩子們就這樣報答她。她捨不得殺,她下不了手,那都是自己的孩子,但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有些事是必須要做的,她只能保持沉默,黯然流淚。秦王政親自端着湯藥伺侯。他至忠至孝,牢記父王的囑咐。父王駕崩前說過,寡人之所以能做大王,都是因爲華陽母后,沒有華陽母后,寡人早就死在邯鄲了。你能做太子,同樣因爲她,如果沒有她的堅持,哪裡輪得到你?秦王政當時就發誓,終其一生,孝敬華陽太后,絕不忤逆。

他說到做到,只要是華陽太后說出來的,他絕對照辦,只要是華陽太后的意思,他也一樣辦妥,只要能讓老太后高興的事,他樣樣都做。華陽太后非常喜歡他,常常勸他,做大王要有自己的主張,不要事事都來問,哪一天我不在了,你問誰啊?但秦王政一如既往,每天早晚都去請安,請安的時候徵詢一些國事,尤其關係到楚系外戚的事,他事無鉅細,一一稟奏,由老太后拿主意。秦王政親政以後,老太后就不再發號施令了,她也沒那個精力了,一般都是一推了之,但秦王政做得非常好,讓她事事滿意,事事順心。

這樣的日子並不多,因爲在秦王政做大王的十三年裡,風暴不斷,僅與王室有直接關聯的就有成蛟;,,磐葬山川點大後也是操碎了心,五十多,四。鬼,在養尊處優的情況下,竟然已經是半頭白髮,可見她這個奶奶太后的確不好當。秦王政沒有冠禮成人之前,她內要管後宮,外要主政事。等到秦王政冠禮成人了,連續兩個大風暴撲面而至,她理所當然要竭盡全力守護君王。

好不容易咸陽才穩了下來,但僅僅過了兩年,孃家又出事了,而且還是大事,貪贓枉法也就算了,竟然是謀反的大罪。老太后實在承受不了這個突如其來的沉重打擊,心力交瘁,難以爲繼。

“都是一家人,寡人會妥善處置。”秦王政主動安慰老太后。

老太后緊緊抓住了秦王政的手,抓得非常緊。秦王政跪坐於榻邊。握着老太后乾瘦的手,靜靜地陪在她的身邊,直到她沉沉睡去。秦王政下詔,公子寶鼎目無法紀,罪不可赦,削其爵個,貶爲庶民。蒙恬降爵一級,率軍即刻返回太原。

寶鼎目前還在軍中,貶爲庶民後,他在軍中就是最低一級的卒。叫小夫,但秦王政猶不解恨,半日後又追加了一道詔書,即日返回咸陽,到咸陽長陽門做小夫門監。

門監就是看大門的。小夫門監就是站在大門門口,手拿長戈,一站就是幾咋。時辰的最低一級的小卒子。這種小卒子最可憐,日曬雨淋,塵灰滿面,白天看太陽,晚上看星星,苦不堪言。長陽門是咸陽東大門,最熱鬧繁華的一道大門,叫公子寶鼎站在那裡看大門,說白了就是糟踐他。你不是猖狂嗎?好,寡人叫你看大門去,叫你站在咸陽人流最多的大門門口,讓南來北往的人都看看,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公子寶鼎,如今淪落爲看大門的小夫了。

寶鼎接到第一道詔書還無所謂,貶爲庶民?直娘賊,榮華富貴就是過眼雲煙,果然不假啊,一眨眼的功夫,老子就從天上掉到地下。無所謂了,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很正常嘛。我出來也有半年了,正好回家看看老孃去,老子不伺侯你了。

“收拾收拾,回烏氏吧。”寶鼎興高采烈,下面人卻是一臉愁苦。雖然大家知道寶鼎遲早都要回咸陽,這次不過是大王讓他暫避一下風頭而已,但世事無常,誰知道咸陽會發生什麼?假如寶鼎真的就此一去不復返,那大家怎麼辦?跟着寶鼎在烏氏放羊啊?

放羊就放羊吧,反正現在是一根繩子上的螞炸,回咸陽純粹找死,還不如先跟着公子去北疆看看大河沙漠,閒暇時縱馬草原,打打狼,射射鳥,也是逍遙快活。

衆人隨即放開心懷,打包收拾行李,正在大談射鳥打狼的時候,第二道詔書到了,公子回咸陽看大門。

衆皆暈倒。

大王這太過了吧?俗話說打人不打臉,但大王不但打公子的臉,還天天打,日日打,還讓天下人都來打,這個實在是太過了。

寶鼎還是無所謂。他的最大目的就是回咸陽,而大王也是一樣,只要寶鼎回到了咸陽,就算是一個看大門的小夫,那也就是一根刺,深深刺在楚繫心口上的一根刺,他們會生氣,會瘋狂,最後肯定有人忍不住要跳出來,要痛打落水狗,豈不知這就是陷阱啦,只要楚繫有個白癡跳進這個陷阱,那接下來的事就好辦了。寶鼎又能橫衝直撞大打出手了。

秦王政需要寶鼎,更需要寶鼎在咸陽打開局面,尤其需要寶鼎這個誘餌,只有這個誘餌才能把更多驕怨跋扈的楚系白癡誘進一個更大的陷阱。

“公子,算了,咱不丟那人,還是回烏氏吧。”唐仰本來不想去烏氏的,現在一看,如其回咸陽受辱,還不如去烏氏放羊,好歹圖個心情。

衆人也是你一言我一語,爲寶鼎打抱不平。

寶鼎笑了起來,他不知道是自己太聰明,還是這些人無聊拿自己窮開心,這麼簡單的事他們都看不出來?如果大王真的把自己趕回烏氏,那纔是天大的麻煩,相反,只要大王能把自己弄回咸陽,那說明大王沒有放棄,大王還要繼續鬥下去,眼前這點小小的勝利根本滿足不了他的胃口。

寶鼎從懷裡掏出黑鷹令牌,放在案几上,煞後背着手施施然走了。

衆人望着那面金光燦燦的黑鷹令牌,眼睛頓時發亮了,就像一羣看到羔羊的惡狼,一個個興奮地嚎叫起來。

黑鷹令牌,手拿金質黑鷹令牌的小夫門監,大王真的太風趣了,哈哈”

唐仰一把抓起黑鷹令牌,幾步追上寶鼎,一把抱住他,把他高高舉了起來,扯着嗓子激動地連身狂吼,“咸陽,咸陽,我們回咸陽了”

咸陽震動。

公子寶鼎受到了嚴厲的懲罰。到咸陽看大門了,這無論對怒不可遏的楚系來說,還是對老秦人、關東人來說。似乎都交待得過去,畢竟這小子太瘋狂了,如果不把他狠狠打擊一下,將來咸陽必定深受其害。當年公孫豹驕橫跋扈,怒闖咸陽宮大罵老王,拎着寶劍大鬧相國府,這個寶鼎肯定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估計一怒之下,就直接拎着寶劍殺進咸陽宮了,所以要打擊,要狠狠地打擊。

大王嚴懲公子寶鼎得到了咸陽上下一致歡呼。

但老秦人憤怒了,他們毫不猶豫,一馬當先殺了出來。…王剪、將軍羔原心、王賁等老秦武人,典客王綰。酬、太僕承西知士、御史大夫王戌等老秦文臣幾乎在同一時間上奏彈劾,就連解甲歸田的老將軍王陵,剛剛被解除軍職的庸加。公,都上奏彈劾,而彈劾的對象主要集中在三位大臣身上,一個是郎中令陽泉君熊客,他的兒子就是河東鹽官長熊璞;一個是衛尉大上造蘇築,他的兒子就是河東郡守蘇湛;一個是內史右承衛庭,他的兒子就是河東府都尉衛廖。

咸陽沒想到率先攻擊楚系的竟是老秦人,尤其讓他們意外的是,在家養老六年的老將軍王陵都出馬了,這說明老秦人豁出去了,發誓要利用這次機會重創楚系。王陵在奏章中甚至主動請纓,願意爲大王衝鋒陷陣,主審河東郡守蘇湛謀反一案。

這個案子的主審至今沒有結果,楚係爲了避嫌,不好爭;關東人屬於王系,也不好爭,誰讓大王是個至孝之人?唯獨就剩下老秦人了,但楚系無論如何都不會讓老秦人主審,如果老秦人主審,這個謀反的案子肯定給他們辦成了鐵案,想翻都翻不了。

秦王政有些感動。考慮到老太后的心情,他不好指使關東人衝在最前面。蜀系是他的暗棋,不到關鍵時夏不能用,就在他躊躇不定的時候,老秦人義無反顧地衝了上來。秦王政頗爲感慨,在大秦國,若要說忠誠,唯有老秦人對大秦國最忠誠,這次的事就足以說明老秦人的耿耿忠心了。

老秦人衝在最前面了,關東人自然要跟上。郎中令熊客和衛尉蘇築隨即成了攻擊的重點,狼狽不堪,但他們還在強撐着,因爲大王說了不算,老太后還沒有發話,但秦王政對郎中令和衛尉勢在必得,他絕不會丟掉眼前的機會。

郎中令和衛尉同爲九卿,統領君王的侍從警衛部隊。郎中令統率的是君王的貼身侍從郎官,主要負責禁中省內的宿衛,皇帝出巡時作爲侍從儀仗,而衛尉統領的是皇帝的親軍衛士,這些衛士分八屯駐紮於咸陽宮內的四周,負責守衛和巡值王宮。

這兩個位置對秦王政鞏固王權的垂要性可想而知。咸陽的權力之爭說白了就是王權和相權之爭。王權由君王所控,相權由相國主掌,而秦王政至今連自己的咸陽宮都不能完全控制,他還爭什麼爭?

老太后保持沉默,至今還是不說話,也拒絕楚系親族的探視,就連華陽大姐都不見。這是一種態度,對楚系親族極度不滿的態度。但她不說話,秦王政也不好與半川氏直接翻臉逼着熊震和蘇築避嫌讓位。

事情僵持兩天後,半氏終於堅持不住了。人可以無恥,但不能太無恥,老太后已經把態度拿出來了,如果半氏還是不知進退,那老太后根本就沒辦法向秦王政求情,如此一來,蘇湛、衛廖和熊璞不但死定了,半氏家族的主要成員都要受到牽連,遭到重創。這個國還是大秦國,大秦國的王是贏姓秦氏。大秦國的宗室也是贏姓秦氏,贏姓秦氏纔是這個王國的主宰,如果半氏熊姓連這一點主次輕重都分不清,那距離滅族的日子也就近在咫尺了。

郎中令陽泉君熊震、衛尉大上造蘇築、內史右承衛庭以避嫌爲由上書請辭。

秦王政准奏。熊客、蘇築和衛庭停職避嫌,停職期間,由治粟內史院狀出任郎中令。魄狀是楚系蜀人,與半氏關係親密,大王如此安排,讓老太后和楚系都非常滿意。

馮去疾錢領治粟內史,爲九卿之一。

衛尉的人選則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大王下詔,太原郡守馮劫急速返京,代領衛尉一職。接下來,太原郡守申老秦人出任,河東郡守還是楚系半氏,而內史右承則由庸公出任。滕公恢復少上造爵位,又出任京師行政副官長,這算是大王還了老秦人一個人情。

一系列人事安排完了,秦王政終於達成了心願,控制了咸陽宮。楚系的損失看上去很慘重,但大家都知道,這是暫時的,因爲謀反大案一旦未能坐實,楚系必定全面反撲,到時候有仇的報仇,有怨的抱怨,一個也跑不掉。

楚係爲什麼退一步?目的就是要控制謀反大案的審理。

相國熊啓要求把謀反案和鹽鐵案併案審理,但老秦人堅決不同意。朝議上典客王綰、太僕承西知士、御史大夫王戊御據理力爭,擺出了一副老子寧願賠上腦袋,也要把你半姓熊氏拉下馬的無敵氣勢。

這次,老太后終於說話了,她相信老秦人會秉公審案,親自卓名,由老將軍王陵主審謀反大案。

老秦人傻了?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了,早知道老太后來這一招,還不如在朝會上縮着腦袋。老秦人怎能審這個案子?這個案子現在就是楚系公開挖的一個陷阱,老太后把誰扔進去,誰就死定了。

就在老秦人束手無策的時候,公子寶鼎晃悠悠地到了咸陽的長陽門外,審視着這咋,自己即將開始的新工作,小夫門監。

註釋:

典客,大秦九卿之一,漢時叫大鴻驢。

主掌諸侯與少數民族部族首領朝覲事務、接待諸郡縣上計吏。

第324章 斡旋第353章 白馬教誨第177章 寂靜的刁斗巷第115章 秦王政的憤怒第377章 措手不及第53章 這年代太難混了第333章 縱虎第253章 因勢利導第57章 再現傳說第373章 反擊第349章 臨危受命第419章 吃人老虎第103章 絕地反擊第310章 不打了第189章 李園不死第435章 餘波未息第377章 措手不及第248章 公開反間第61章 恍若一夢第131章 泡溫泉第115章 秦王政的憤怒第219章 誰做統率第400章 選擇蒙氏第117章 滾出去第187章 封邑南陽第167章 有人要滅我烏氏第408章 我不再是我第219章 誰做統率第159章 誰殺了休旬王?第289章 風雲變幻第316章 神仙家第403章 輕賦薄徭第305章 拋出去的誘餌第215章 楚都謀劃第78章 無間道第356章 扭轉第77章 一等黑鷹令牌第184章 韓非有難第358章 “直道”背後的博弈第30章 人間蒸發第299章 災難再臨第35章 痛扁第129章 武烈侯的雄心第12章 荊軻給我做陪練第241章 圍攻大梁第174章 誰是陰謀家?第369章 決戰之前第81章 賺錢最快的路子第375章 心若無私天地寬第150章 現實很殘酷第146章 與寡婦清共宴第265章 擊掌爲誓第62章 老將王翦第219章 誰做統率第346章 青陂第203章 兄弟反目第37章 割發代首第239章 各懷鬼胎第102章 我要爲君侯第246章 天災第283章 渾身解數第165章 到了家門口第122章 遇刺第432章 要出手了第203章 兄弟反目第212章 古老的陳第366章 兵制變革的背後第39章 湮沒在歷史中的真相第86章 九死一生了第425章 何謂統一?第235章 坑殺?第100章 他爲什麼要逃?第338章 走投無路第382章 拭目以待第254章 荊軻求助第452章 不當言論第208章 出武關第322章 速回咸陽第122章 遇刺第227章 三個貴胄第401章 最強烈的欲.望第398章 舉賢不避親第113章 致命弱點第427章 輸了一局第319章 禮遇范增第136章 趙高出現了第441章 北疆的冬天第279章 黑暗中的張良第378章 決戰開始第47章 武安君是大丈夫第38章 武安君白起引發驚天風暴第206章 十年不回第211章 水力鼓風第145章 替你打開這道門第332章 趙高的恐懼第162章 謀劃第409章 決策者的變數第323章 咸陽的挑戰第69章 囂張就要捱打第231章 定計
第324章 斡旋第353章 白馬教誨第177章 寂靜的刁斗巷第115章 秦王政的憤怒第377章 措手不及第53章 這年代太難混了第333章 縱虎第253章 因勢利導第57章 再現傳說第373章 反擊第349章 臨危受命第419章 吃人老虎第103章 絕地反擊第310章 不打了第189章 李園不死第435章 餘波未息第377章 措手不及第248章 公開反間第61章 恍若一夢第131章 泡溫泉第115章 秦王政的憤怒第219章 誰做統率第400章 選擇蒙氏第117章 滾出去第187章 封邑南陽第167章 有人要滅我烏氏第408章 我不再是我第219章 誰做統率第159章 誰殺了休旬王?第289章 風雲變幻第316章 神仙家第403章 輕賦薄徭第305章 拋出去的誘餌第215章 楚都謀劃第78章 無間道第356章 扭轉第77章 一等黑鷹令牌第184章 韓非有難第358章 “直道”背後的博弈第30章 人間蒸發第299章 災難再臨第35章 痛扁第129章 武烈侯的雄心第12章 荊軻給我做陪練第241章 圍攻大梁第174章 誰是陰謀家?第369章 決戰之前第81章 賺錢最快的路子第375章 心若無私天地寬第150章 現實很殘酷第146章 與寡婦清共宴第265章 擊掌爲誓第62章 老將王翦第219章 誰做統率第346章 青陂第203章 兄弟反目第37章 割發代首第239章 各懷鬼胎第102章 我要爲君侯第246章 天災第283章 渾身解數第165章 到了家門口第122章 遇刺第432章 要出手了第203章 兄弟反目第212章 古老的陳第366章 兵制變革的背後第39章 湮沒在歷史中的真相第86章 九死一生了第425章 何謂統一?第235章 坑殺?第100章 他爲什麼要逃?第338章 走投無路第382章 拭目以待第254章 荊軻求助第452章 不當言論第208章 出武關第322章 速回咸陽第122章 遇刺第227章 三個貴胄第401章 最強烈的欲.望第398章 舉賢不避親第113章 致命弱點第427章 輸了一局第319章 禮遇范增第136章 趙高出現了第441章 北疆的冬天第279章 黑暗中的張良第378章 決戰開始第47章 武安君是大丈夫第38章 武安君白起引發驚天風暴第206章 十年不回第211章 水力鼓風第145章 替你打開這道門第332章 趙高的恐懼第162章 謀劃第409章 決策者的變數第323章 咸陽的挑戰第69章 囂張就要捱打第231章 定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