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嫣現在的情況,確實已經很不錯了。可是成長的過程,卻難免有些坎坷。
禍水級別的容顏,在劉嫣成長的過程中,沒有給劉嫣帶來什麼好處。反而讓劉嫣走到哪,都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被班裡的女同學們,聯合起來排擠。
而男同學們,卻是圍繞着劉嫣持續性的競爭。
劉嫣說過了,自己短時間內,不準備找男朋友。可是學藝術、學表演的這些男生,能力不見得真有,但是一個個全部都是自詡風流。
其實算下來,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十幾二十歲的男孩子,誰不是個荷爾蒙旺盛的情況?
只是劉嫣走的是藝術特長生方向,班裡的同學都是類似的情況。一個個自詡才子,一個個自詡帥哥,一個個自詡浪漫,情況才更糾結了一些。
劉嫣不準備找男朋友。但是一個個小男生都是自詡白馬王子,信奉只要自己堅持,沒有任何人能抵禦的了自己的魅力。
普通人還懂得個“精誠所至金石爲開”來着,像我們這種先天上就優於別人的存在。只要肯下功夫,就不信劉嫣不會傾倒。
而這些男生越是對劉嫣發動攻勢,班裡的女生就越是排斥劉嫣。
而劉嫣拒絕的男生越多,其他人就越是會把征服劉嫣當做是一種榮譽看待。
你看,劉某某追求劉嫣失敗了。但是劉嫣卻爲我傾倒了。這不就證明,我的條件,確實是遠優於劉某某?
如果只是追求,只是排斥,劉嫣倒也不至於太糾結。
可是高中女生,其實並不見得就是什麼多善良的羣體。
在老師面前一個個的都是乖乖女,背後卻開始想方設法的對付劉嫣。
要是被老師發現她們和劉嫣之間有矛盾,一個個戲精就很是輕鬆的在老師面前哭了個梨花帶雨。
偏偏遇到的,還是個丈夫在外面養着小三的女班主任。對劉嫣這樣太過漂亮的女孩,從心底就有些記恨。
哪怕手裡沒有證據,也會下意識的偏向於那些心機婊。
所以劉嫣的成長之路,並不都是鮮花和笑容。
太小的時候,劉嫣就已經認識到了人心險惡。
高中還有大學,都是類似的情況。本來象牙塔裡應該很是純淨的地方,一個個看起來很是單純的姑娘,心裡卻一個比一個更有心機。
所以劉嫣,很早就意識到,根本不能輕易的相信別人。
象牙塔裡就已經是那樣了,在新聞媒體上天天見着別人說着娛樂圈太亂。劉嫣心裡,也就認定了這種情況。
在正式入行之前,劉嫣就已經養成了不會輕易相信別人的習慣。等到真正開始在娛樂圈闖蕩自己的事業之後,劉嫣比當初,更加謹慎。
如果不是劉嫣足夠謹慎的話,用不着上次那樣的危機,早以前的時候,劉嫣就該被別人吃得骨頭都不剩了。
劉嫣也發現了,自己確實很難相信別人。
可是等到楊凡出現在了劉嫣的生活裡面,這種情況,卻開始有了劇烈的改變。
劉嫣和楊凡最早認識的時候,楊凡就已經掌握了劉嫣最大的一個秘密。
在不短的一段時間之內,劉嫣一直還是很擔心楊凡會把這個秘密暴露出去。
是經歷了多次事情之後,劉嫣才確定楊凡確實是沒有傷害她的意思的這種情況。
這種感覺,對劉嫣來說,真的是太新鮮了。劉嫣下意識的就想多和楊凡相處一下,而不想回到自己原本有些複雜的世界。
劉嫣還發現了其他的情況,楊凡本職是個醫生,對娛樂圈的這些情況,根本沒有多大的衝動。
楊凡這個醫生,戰鬥力還很是強悍。尤其那一次獨闖龍穴,從天而降之後,一人衝進人羣之中迅速的碾壓。在極短的時間內,衝過人羣,在別人有機會用劉嫣威脅楊凡之前,楊凡就已經徹底解決了問題。
在劉嫣心裡,什麼白馬王子,什麼腳踩七色雲彩從天而降,也絕對不會比楊凡當時的表現更帥了。
事後,楊凡迅速的陷入了一種手腳癱軟的極度衰弱。當時的情況,楊凡確實挺慘的。
可是就算見證了這樣的情況,楊凡在劉嫣心中的形象也沒有任何的衰弱。反而,楊凡爲了救劉嫣,把身體拼到油盡燈枯的地步。
每次想到這一點,劉嫣都總會更加感動。
幾個方面綜合起來,楊凡和劉嫣認識的其他男人,確實是有太多的不同,優秀了太多太多。
而楊凡反正已經掌握了劉嫣太多的秘密,無論是不是再透露給楊凡更多自己的心事,對結果,也已經沒有多大的影響了。
所以在楊凡跟前的時候,也正是劉嫣最放鬆的時候。
本來的話,劉嫣是沒準備用自己的煩心事兒,給楊凡添堵的。
可是這一晚,兩人之間是那麼的溫馨。在煙花之後,劉嫣躺在那裡,還是忍不住把自己醉酒幾天忍不住有點心煩的理由,和楊凡說了一下。
她倒不是想要楊凡幫忙什麼的,只是當時氣氛挺溫馨的,劉嫣一時忍不住吐露了自己的心聲。劉嫣對於楊凡,其實也沒有全部的瞭解。在劉嫣心裡,楊凡也就是個會打架還會唱歌的醫生了。
劉嫣開始說話,楊凡看了劉嫣一眼。
шшш¸тт kΛn¸C〇
之後,劉嫣一直雙眼朦朧的講述自己的事情。楊凡聽在耳朵裡,卻沒有做出多大的迴應。
楊凡也知道,劉嫣此時,也就是想找一個可以信賴的人,傾述一下自己的心事罷了。
沒有說話,但是楊凡卻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有些人啊,稍微有點權力,就像肆意騎在別人的頭上。說到底,楊凡是真的聽看不慣這種人的。
劉嫣說的這種情況,楊凡也瞭解。
一個衛視頻道的高層,很厲害麼?
對於普通人,當然很厲害。如果是沒什麼背景的圈內人的話,人家就是頂級的實權人物。
可是真要算下的話,真的是很扯的一種情況。
說到底,華夏的電視臺、電臺這些公共新聞媒體,是不允許輕易實現私有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