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進擊的朱厚照

第284章 進擊的朱厚照

廣告,廣而告之。

一聽就不是什麼好事。

www_ t tkan_ c o

但是叢蘭沒有辦法呀,難不成真讓他這個通政使自己出銀子補貼工作嗎?

開什麼玩笑!

他叢蘭一向潔身自好,家中並無餘財,就算是真有那也壓根就不夠用啊!

按照皇帝陛下的這個外刊新報設計,不只是要刊印新報,還要在地方上面設置分部,更是要在鄉野之中設置宣政吏,通政司需要爲此付出海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一點點銀子根本就填不滿這個窟窿!

嗯,粗略估算之下,少說每年都得耗費數十萬兩銀子,而且還是至少!

這麼龐大一筆資金,他叢蘭不招商引資打廣告,難不成指望焦芳那個卑鄙小人掏銀子嗎?

就算皇帝陛下開了口,焦芳這種小人也肯定不會多給,說不得會惹出些蠅營狗苟。

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自力更生,叢蘭對商賈雖然沒有什麼好印象,但這是爲了國事爲了百姓,所以與這些卑賤商賈打交道,也不是不可以。

你看先前那戶部實行納銀開中的時候,戶部一衆官員不是跟商賈處得多開心嗎?

所以啊,只要可以拿到銀子,爲國朝做事,其他都可以忍受。

然而當事人都同意了,張敷華這位老大人卻不樂意了。

“陛下,國家大事,豈容那些卑賤商賈摻和?”

“這大明新報一旦創辦,即便是針對百姓發放,但不管如何那也是朝堂公器,怎麼能讓滿身銅臭的卑賤商賈參與其中?臣請皇帝陛下三思!”

什麼狗屁“招商引資”!

這大明新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是朝廷的新政!

皇帝陛下讓一羣卑賤商賈參與其中,那不是變了味道了嗎?

朝廷發行天下的大明新報,上面竟然出現商賈打的小廣告,張敷華只要一想起就覺得膈應人!

而且這件事情,已然成爲了皇帝陛下的新政,新政嘛不管什麼時候阻力都是最大的,萬一士紳縉紳拿這一點抹黑攻訐新政,甚至誣陷皇帝陛下勾結商戶攫取民利,那纔是真正的顏面盡失了。

“商賈怎麼了?他們滿身銅臭又怎麼了?難道商賈就不是我大明子民嗎?”

朱厚照冷笑了一聲,對張敷華的說法嗤之以鼻。

可惜五朝元老怕什麼,直接據理力爭道:“陛下,商賈不知忠義不事生產,他們爲了錢財四處遊走流竄,就是一羣唯利是圖之輩,朝廷允許他們做生意養家餬口已經算是天大的恩德了,怎麼還要助其發展,讓他們藉助朝堂公器打廣告……”

此話一出,朱厚照都快被氣笑了。

不過他也沒沒有發怒,畢竟這不只是張敷華一個人的看法,而是整個大明朝的看法。

這古代的商賈,無論有錢還是沒錢,那地位可以說是比狗都不如。

如那元末明初的江南鉅富沈萬三,富甲江南甚至富可敵國,結果還不是被朝廷想收拾就給收拾了。

士農工商士農工商,這些士大夫們,那可是誰都看不起,尤其是這些卑賤商賈。

但諷刺的是,這些士紳縉紳貪腐受賄置辦產業的時候,偏偏還不願自降身段,所以驅使豢養這些商賈爲他們經商謀利攫取民利!

“張老,在你們這些名教子弟眼中,天下商賈都是不知忠義、看重利益的卑鄙小人,對吧?”

“那爲何你們這些名教子弟卻要豢養商賈爲你們自身打理產業?不是嫌棄人家嗎?爲什麼還要重用人家?”

“中山侯有句話說得好,當了婊子還要立牌坊,說的就是你們這些名教子弟!”

婊子?

牌坊?

狗賊中山侯!

安敢如此羞辱我們名教子弟?

叢蘭和張敷華氣得滿臉鐵青。

他們是不敢怪罪陛下的,陛下是不可能有錯的。

那麼問題就在於陛下身旁的人,以前是那權閹劉瑾,現在就變成了這個中山侯!

難怪皇帝陛下一直對名教儒學充滿了厭惡,合着問題根源就是出在這個中山侯湯昊身上,當真是無恥至極!

“陛下,名教子弟中只是部分人與商賈勾結罷了……”

張敷華想要挽回一下名教子弟在皇帝陛下心中的惡劣印象,然而朱厚照聽後更是大笑不止。

“部分?是少部分還是大部分?張老何必自欺欺人呢?這滿朝公卿不論文武,誰家府上名下沒有一大片大業,而這些公卿又要上朝議政又要處理公務,那他們這些家業是誰打理的呢?”

“真以爲朕什麼都不知道嗎?就好比壽寧侯和建昌伯,朕這兩個好舅舅,家中就豢養了朱達、周洪、杜成、譚景清這四個商賈,可是侵吞了不少國利啊,鹽引一口氣可就是好幾萬引!”

面對皇帝陛下毫不遮掩地道出實情,張敷華一張老臉都有些掛不住了。

他沒想到短短五年時間,這位皇帝陛下竟然成長到了如今的地步。

遙想當初,皇帝朱厚照剛剛即位的時候,遇到文臣縉紳的刻意刁難掣肘,立刻就會勃然大怒,顯得稚嫩無比。

可是五年時間過去了,眼前這位正德皇帝陛下,卻是成長爲了足以洞悉朝臣目的的大明帝王!

中山侯啊中山侯,這就是你的功績嗎?

朱厚照也不願苛責張敷華這位五朝元老,人家不但爲大明操勞了一生,而且還在最後時刻替他朱厚照打造出了一個清廉高效的都察院!

所以不管怎麼說,這位張老大人都是值得朱厚照尊敬的。

“老大人,這先賢不是也說過一句話嗎?”

叢蘭靜靜地聽了良久,立馬補充道:“法家先驅管仲有言:‘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柱石)民也’。”

朱厚照掃了他一眼,對叢蘭的上道很是滿意,繼續道:“叢愛卿說的不錯,士農工商,乃是國家柱石,缺一不可。”

“國家要興旺,社會要繁榮,工、農、商的發展,同樣缺一不可!”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再加上王朝根基之士,士農工商缺一不可,這纔是正道!”

“這句中山侯告訴朕的醒世真言,你們要銘記於心!”

無農不穩!

無工不富!

無商不活!

再加上王朝根基之士!

果真是……醒世真言!

這句話如同一記驚雷,響徹在三人耳畔。

畢竟這話意思粗淺易懂,沒有農業,王朝就不穩定;沒有工業,國家就不富足;沒有商業,經濟生活就不活躍。

叢蘭眼睛一亮,暗自讚歎皇帝陛下這話精闢。

他到底還是年輕,所以相比於張敷華可以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張敷華兀自呢喃了幾遍,同樣琢磨出了些許味道。

不過因爲他壽命走到了盡頭,三觀早就定型了,所以對於新事物,也沒那麼容易接受。

朱厚照見狀笑了笑,當初湯昊告訴他這話的時候,他何嘗不是這樣,直接愣在了原地。

所以啊,野人這個該死的傢伙,很多時候當真是讓人又愛又恨,偏偏還充滿了……哲理。

“舉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大學士丘濬先前呈上的貢品龍吉米。”

“在龍吉米沒有成爲貢品之前,澄邁縣老城鎮龍吉村只是一個貧瘠的小山村。”

“即便龍吉村百姓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從不敢有絲毫懈怠,可是他們依舊生活得窮困潦倒,很是艱難。”

“因爲我們方纔說過的賦稅攤派問題,所以他們的負擔只會越來越重,到了最後就會逼得成爲佃戶流民。”

朱厚照順着湯昊這個例子,眼睛越說越亮。

因爲聽別人說,和自己在腦子裡面過一遍,親口說出來,那對此事的理解完全就是不一樣得。

朱厚照笑着解釋道:“可龍吉米成爲貢品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丘濬大學士將這龍吉米推薦給了先帝爺,先帝爺聽後大悅,因爲龍代表皇帝,吉代表吉祥,寓意爲皇帝龍體吉祥的意思,因此龍吉米也被成爲宮廷的貢米,終年不絕。”

“龍吉村的男女老少,都因此而大力種植龍吉米,無數商賈蜂擁而至,從他們手中收購這皇室貢米,龍吉村百姓的日子也漸漸地好了起來,爲了提高龍吉米的產量,地方百姓大力專研種植技術,最後成功做到了家家戶戶都能種出龍吉米,都可以憑藉這貢米改善生活,這就是‘無工不富’!”

“而等到龍吉米徹底爆火之後,不只是澄邁縣,鄰近州府的商賈都嗅到了商機,所以纔會馬不停蹄地趕來,想要倒賣龍吉米賺取差價利潤,而也正因爲大量商賈的涌入,給龍吉村注入了難以想象的活力,這個先前窮困潦倒的小山村,此刻也變成了一個熱鬧繁華的集鎮,這就是‘無商不活’!”

“至於‘無農不穩’,這就不需要朕多說什麼了,華夏自古以來便首重農桑,因爲農桑是王朝的根基,而糧食則是王朝的命脈,所以這一點沒什麼好說的。” “士農工商,此四民乃是朝廷的基石,四民缺一不可,朝廷一味打壓商賈輕賤工匠,並不是一件好事!”

話音一落,全場皆寂。

震撼人心!

張敷華心頭劇震。

他從未想過,工匠與商賈還有如此能力。

古往今來,歷朝歷代都是打壓商賈輕賤工匠,大明王朝自然也不例外。

畢竟只有安安分分地耕田種地,這纔是朝廷需要的良善百姓!

而不是如商賈這般遊走四方追逐利益,反倒會給官府帶來不安因素。

總言而之,朝廷想要江山穩固,那老百姓就必須老老實實地在鄉野耕田種地!

所以商人不事生產也就罷了,還時常躥到外省經商貿易,故而官府對其一直持打壓態度。

至於工匠,那更是無人在意了。

工匠隸屬於匠籍,地位只比商賈好出那麼一點。

因爲工匠乾的都是最苦最累的活兒,他們乃是朝廷徭役的主力軍,所以誰會在意這些卑賤的苦力勞力?

打壓商賈,輕賤工匠,重視農桑,這是歷朝歷代都在做的事情。

可問題在於,眼前這位正德皇帝陛下,卻是給出了全新的四民解釋。

而皇帝陛下提及的那個繁華富庶的龍吉村,正好可以恰恰證明他這番理論!

無農不穩!

無工不富!

無商不活!

張敷華自詡博覽羣書,卻對這套理論聞所未聞!

但偏偏事實就擺在眼前,他想要反駁也找不到什麼理由!

龍吉村以前只是個貧瘠的破敗小山村,正是因爲龍吉米變成了皇室貢米,給龍吉村百姓提供了其他生存下去的希望,然後他們抓住機會鑽研龍吉米的種植技術,並且將之推廣到整個村子裡,這才大大地改善了他們的生活!

這不就是“無工不富”?

而因爲龍吉米的爆火,各地州府商賈蜂擁而至,去往那龍吉村購買龍吉米,給龍吉村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活力,以致於形成了現如今這般繁華喧鬧的盛世景象!

這不就是“無商不活”?

至於耕田種地的農戶良民,那更是歷代王朝的根基命脈,只有農戶良民老老實實地耕田種地,歷代王朝的大好江山纔會穩固!

這不就是“無農不穩”?

還能怎麼反駁?

壓根就反駁不了!

張敷華深吸了一口氣,怔怔地看着面前的皇帝陛下。

如果說皇帝陛下說的都是真理,那豈不是意味着大明王朝歷代帝王都做錯了,甚至是華夏王朝的歷代都做錯了?

這怎麼可能?

然而龍吉村的事實就擺在眼前!

一時間,張敷華心亂如麻。

叢蘭倒是不以爲意,他聽完這個鮮明的例子之後,已經收起了對商賈的輕視之心。

畢竟皇帝陛下說的對,如果不是因爲這些商賈,龍吉村自然富不起來,那裡的百姓也不會像現在這般富庶,過上好日子。

再者他從未接觸過財政方面的工作,與其糾結皇帝陛下這話有沒有道理,不如繼續商討自己接下來的辦報紙工作。

“陛下,您剛纔說讓通政司於各地州府設立分部,還要設置什麼‘宣政吏’遊走鄉野,這方案看似沒什麼問題,可是……”

“可是什麼?但說無妨!有問題就提出來,畢竟這是你通政司接下來的主要任務!”

叢蘭也沒有遲疑,索性提出了自己的憂慮。

“如此大幅度設置官吏,地方官的數量將會大大增加,這會給朝廷帶來極大的負擔!”

“而且這樣大肆擴編地方官員隊伍,倉促之下極易造成某些人投機取巧,給了他們入仕爲官的機會,屆時只怕我大明將會有前宋的三冗之患啊!”

三冗之患!

朱厚照沒有想到,叢蘭會提到這個問題。

所謂“三冗”,通俗點講就是就是“冗兵”、“冗費”、“冗員”。

前宋的軍隊因爲防止軍隊作亂,所以時長調任主帥,而最高的指揮權則在樞密院的文官手中,又因爲正規軍也就是禁軍被三衙(殿前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分開管理,所以各個分開的衙門也就在各自擴張。

而且除去禁軍外還有廂兵,這些地方上的武裝依然快速擴張,雖然兵員越來越多,但財政還是依靠中央的。

長此以往下去,兵員的戰鬥力低下,裝備也越來越差,但他們上報的軍費卻是越來越多。

朝廷如果想要裁軍,就會侵害一些靠着當兵吃飯的軍戶的利益,激起將士譁變,同時也會引起一些守舊派的不滿。

這就是前宋的“冗兵”。

“冗員”指的就是文官,前宋的行政體系其實比較先進,職能部門衆多,而且被層層細化,每一個部門都有好幾個官員。

例如如有的負責審批,但蓋章不屬於他管,得着其他人。

這樣細化的衙門帶來的問題就是辦事拖沓,且互相推諉踢皮球。

而且前宋是帝與士大夫共天下,越來越多的官員士大夫互相抱團,形成了朋黨派系黨同伐異,最終結果就是尾大不掉,吏治腐敗!

“冗費”就簡單多了,就是“冗兵”、“冗員”等諸多原因下來產生的經費越來越多。

前宋的稅收在所有王朝裡面那都可以說是驚爲天人,雖然支付了周圍蠻夷外爹大哥的歲幣歲貢,但這點錢通過海上貿易是可以賺回來的。

然而前宋末年依然國庫空虛,其根本原因就是冗費。

叢蘭這話雖然說得有些誇大其詞,但不可否認,這樣做還真有可能導致“冗員”的問題。

“這事兒可以放到明日的朝會上議一議,關於通政司的擴張問題,朕只是有這個想法,到時候讓朝臣們拿出個章程來。”

“不過外刊新報伱們現在就可以着手去辦了,必須落到實處!”

聽到這話,叢蘭總算是放心了。

二人繼續興致勃勃地大明新報的細節,張敷華在一旁越聽越覺得心慌,終於忍不住開口道:“陛下當真打算……開啓民智?”

“嗯?難道有什麼問題嗎?”

“陛下,一旦開啓民智,朝廷沒了威嚴,皇上沒了威嚴,那百姓自然就會不滿於現狀!”

“老臣說句大逆不道的話語,憑什麼坐在這龍椅上面的人,不是他們自己?”

“這種想法一旦蔓延開來,那我大明危矣,天下亂矣啊……”

張敷華這話意思很簡單,人人都開啓了民智,那些老百姓意識到你老朱家也沒什麼了不起,那爲何還要聽你號令服從於你?

心如溝壑,后土難填!

這句話並非沒有道理!

只是他這話太過直白了些,不過他是五朝元老,所以也不好追究什麼。

朱厚照聞言也不發怒,而是笑問道:“張老,我老朱家是如何坐上九五之尊這個位置的?”

叢蘭聞言神情一振,慷慨激昂地高喝道:“當然是因爲太祖高皇帝驅逐勒虜、恢復中華,救萬民於水火,拯救黎民於傾倒!”

“自古得國之正,無出其右者!”

這句話,是對太祖朱元璋一生功績最大的肯定!

“既然如此,我老朱家還需要怕什麼?”

“叢蘭,大明新報的頭版頭條,就刊登太祖高皇帝的生平與功績,堂堂正正地告訴天下百姓,我老朱家有資格坐在這個位置上面,從來不是因爲什麼‘君權天授’,而是因爲我老朱家驅逐勒虜、恢復中華,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自古得國之正,唯我泱泱大明,無出其右者!”

“這一點,要讓天下百姓都知道,要讓整個大明都知道!”

第236章 鐵廠第20章 苟延殘喘?絕地反擊!第161章 他竟是中山侯!要麼煮鹽要麼死!第118章 馬踏司馬府!本侯要一樣東西!第90章 好一位聖君明主!第17章 勳貴武臣要給人當狗咯!第148章 老國公的請求!突如其來的噁心!第296章 收尾與京師第245章 遣將第299章 利益動人心第114章 小皇帝發威!劉大夏致仕!第139章 退而求其次!湯昊的真正目的!第61章 太后召見!孰是孰非!第46章 調教張永!第137章 無妄之災!李東陽氣得吐血!第61章 太后召見!孰是孰非!第18章 勳貴武臣的豪賭!第149章 大朝儀!正德朝堂的變化!第68章 鹽政!快去請中山侯!第144章 船隊規模!湯侯要剿倭!第98章 操練新軍!演武真正意義!第265章 宗藩新制第192章 衛所第204章 弱小即原罪第132章 兵圍會同館!抓了條大魚啊!第101章 大逆不道!歪理邪說第一人!第301章 興王朱祐杬第189章 俸祿微薄?那是你們貪婪成性!第194章 出海第280章 大喜與別離第100章 緊急情況!小皇帝病了!第47章 組建班底!第193章 倭寇第166章 停擺!他這是在逼迫朝廷改制!第5章 小皇帝的心思很深啊!第149章 大朝儀!正德朝堂的變化!第304章 嫡長子湯拓第300章 添丁進口第190章 剝皮實草!王鏊抵達戰場!第202章 濟州牧胡!第267章 諸王進京第75章 感謝元輔大人送來的大禮!第109章 大司馬!立場在九邊軍民!第149章 大朝儀!正德朝堂的變化!第310章 五府重建!第199章 因地制宜第206章 血洗對馬島!第143章 江南士紳!那藏銀上億的銀礦!第155章 中山侯的禮物!帝師楊廷和!第194章 出海第17章 勳貴武臣要給人當狗咯!第23章 莽夫挖的坑!第190章 剝皮實草!王鏊抵達戰場!第221章 剝離權柄第39章 激烈交鋒!第233章 霸道兇狂第78章 天下大弊!所謂的弘治三君子!第210章 硬闖宮禁第226章 弱小即原罪第20章 苟延殘喘?絕地反擊!第257章 狗賊第129章 除夕將至!祖祠搬過來了!第83章 上架感言!第296章 收尾與京師第132章 兵圍會同館!抓了條大魚啊!第162章 你敢出兵嗎?給本侯封了整個天津衛第75章 感謝元輔大人送來的大禮!第176章 打草驚蛇!地方三巨頭!第13章 嚴刑拷打!劉瑾又支棱起來了!第26章 緹帥牟斌!第247章 利刃第5章 小皇帝的心思很深啊!第15章 閣老之謀!悍然出手!第272章 宗室造反第196章 血戰第50章 再次交鋒!請立新軍!第115章 新任大司馬!割裂文臣縉紳!第100章 緊急情況!小皇帝病了!第175章 備倭都司!錯的人不是你!第131章 小事放大化!湯侯再調兵!第85章 那個剃髮除須的莽夫!第51章 五年計劃!第61章 太后召見!孰是孰非!第231章 羞辱第256章 震動第260章 恐懼第149章 大朝儀!正德朝堂的變化!第114章 小皇帝發威!劉大夏致仕!第260章 恐懼第22章 湯昊入殿!第18章 勳貴武臣的豪賭!第59章 驍狂中山侯!第274章 謠言四起第38章 風水輪流轉啊!第22章 湯昊入殿!第305章 粉墨登場第322章 爲什麼第312章 天下震動第262章 獎懲措施第43章 利害得失
第236章 鐵廠第20章 苟延殘喘?絕地反擊!第161章 他竟是中山侯!要麼煮鹽要麼死!第118章 馬踏司馬府!本侯要一樣東西!第90章 好一位聖君明主!第17章 勳貴武臣要給人當狗咯!第148章 老國公的請求!突如其來的噁心!第296章 收尾與京師第245章 遣將第299章 利益動人心第114章 小皇帝發威!劉大夏致仕!第139章 退而求其次!湯昊的真正目的!第61章 太后召見!孰是孰非!第46章 調教張永!第137章 無妄之災!李東陽氣得吐血!第61章 太后召見!孰是孰非!第18章 勳貴武臣的豪賭!第149章 大朝儀!正德朝堂的變化!第68章 鹽政!快去請中山侯!第144章 船隊規模!湯侯要剿倭!第98章 操練新軍!演武真正意義!第265章 宗藩新制第192章 衛所第204章 弱小即原罪第132章 兵圍會同館!抓了條大魚啊!第101章 大逆不道!歪理邪說第一人!第301章 興王朱祐杬第189章 俸祿微薄?那是你們貪婪成性!第194章 出海第280章 大喜與別離第100章 緊急情況!小皇帝病了!第47章 組建班底!第193章 倭寇第166章 停擺!他這是在逼迫朝廷改制!第5章 小皇帝的心思很深啊!第149章 大朝儀!正德朝堂的變化!第304章 嫡長子湯拓第300章 添丁進口第190章 剝皮實草!王鏊抵達戰場!第202章 濟州牧胡!第267章 諸王進京第75章 感謝元輔大人送來的大禮!第109章 大司馬!立場在九邊軍民!第149章 大朝儀!正德朝堂的變化!第310章 五府重建!第199章 因地制宜第206章 血洗對馬島!第143章 江南士紳!那藏銀上億的銀礦!第155章 中山侯的禮物!帝師楊廷和!第194章 出海第17章 勳貴武臣要給人當狗咯!第23章 莽夫挖的坑!第190章 剝皮實草!王鏊抵達戰場!第221章 剝離權柄第39章 激烈交鋒!第233章 霸道兇狂第78章 天下大弊!所謂的弘治三君子!第210章 硬闖宮禁第226章 弱小即原罪第20章 苟延殘喘?絕地反擊!第257章 狗賊第129章 除夕將至!祖祠搬過來了!第83章 上架感言!第296章 收尾與京師第132章 兵圍會同館!抓了條大魚啊!第162章 你敢出兵嗎?給本侯封了整個天津衛第75章 感謝元輔大人送來的大禮!第176章 打草驚蛇!地方三巨頭!第13章 嚴刑拷打!劉瑾又支棱起來了!第26章 緹帥牟斌!第247章 利刃第5章 小皇帝的心思很深啊!第15章 閣老之謀!悍然出手!第272章 宗室造反第196章 血戰第50章 再次交鋒!請立新軍!第115章 新任大司馬!割裂文臣縉紳!第100章 緊急情況!小皇帝病了!第175章 備倭都司!錯的人不是你!第131章 小事放大化!湯侯再調兵!第85章 那個剃髮除須的莽夫!第51章 五年計劃!第61章 太后召見!孰是孰非!第231章 羞辱第256章 震動第260章 恐懼第149章 大朝儀!正德朝堂的變化!第114章 小皇帝發威!劉大夏致仕!第260章 恐懼第22章 湯昊入殿!第18章 勳貴武臣的豪賭!第59章 驍狂中山侯!第274章 謠言四起第38章 風水輪流轉啊!第22章 湯昊入殿!第305章 粉墨登場第322章 爲什麼第312章 天下震動第262章 獎懲措施第43章 利害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