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楊一清

第311章 楊一清

湯昊成功了。

皇帝陛下金口一開,正式重建五府。

說是重建,其實並不恰當,因爲五府官署衙門等機構還是存在的,先前只是形同虛設罷了。

五軍都督府分領在京除親軍指揮使司外的各衛所和在外各都司衛所,主要職責即領軍作戰、訓練軍隊、管理屯田、掌管軍籍、推選將領等等。

凡武職世官、流官、土官之襲替、優養、優給等項,所屬皆上報於府,府再轉送兵部請選,選定後,經府下達都司衛所,首領官之選授和給由,皆由吏部。

其它如武官誥敕、水陸步騎之操練,軍伍之清勾替補,俸糧、屯費與屯種之器械、舟車,軍情聲息,邊腹地圖文冊、薪炭荊葦諸事,移與相關機構會同處理,各府只有統兵權,調兵之權在兵部,每逢戰事發生,由皇帝命將爲帥,調領五軍都督府所轄衛所之兵佩印出徵,軍還即歸印於朝,兵回衛所。

總而言之,五府本身就是一個專門爲武勳將士服務的軍事機構,尤其是五府執掌武將勳貴的任免升遷,擁有推薦的資格,配合六部百司維持朝堂的正常運轉。

這纔是當初太祖朱元璋設立五軍都督府的意義所在。

湯昊率領新任都督官們走進了五府衙署,然後毫不客氣地坐在了主位上面。

隨之是英國公張懋、保國公朱暉等高等武勳,他們本身也有着都督官身份在身,其次再次仇鉞、安國、常闊海等人,湯木此刻還在鎮守濟州島,等待朝鮮方面同意進行東海貿易。

湯昊掃視衆人,然後開始了任務安排。

“先不要急着高興。”

“兵部是否會從中作梗,我們還不知道!”

這句話,直接給衆人潑了盆冷水,先前的欣喜也變成了憂慮。

文臣縉紳的手段,他們可是親眼目睹過。

哪怕皇帝陛下開了金口要重建五府,但只怕文臣縉紳不會這麼乖乖地交出手中權力,首當其衝者就是兵部。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將五府應有的權柄一一收回。”

領軍作戰這是特殊情況,只有遇到戰事的時候,由皇帝命將爲帥,調領五軍都督府所轄衛所之兵佩印出徵。

訓練軍隊這屬於朝廷的特派任務,如洪武十九年帝命前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商翯,往河南、山東二都司訓練軍馬,這種特派任務還有其他諸如工程營建、地方屯田、募兵、軍糧調運等等事務,都是爲戰事而服務。

所以除開這二者外,五府的基本職權,主要在後面三項。

“第一步,抓屯田!”

湯昊看向了馬永和鄧伯顏。

“屯田乃軍隊利益的保障。”

“軍屯可以確保將士們的利益,而今天下軍屯大多被權貴士紳所侵佔,所以希望二位可以狠抓此事,本侯會向皇帝陛下請旨,任命二位出巡天下清查軍屯,不管是誰膽敢侵佔軍屯田地,要麼還田,要麼抄家,明白了嗎?”

馬永和鄧伯顏急忙躬身領命,沒有任何意見。

他們二人此次能夠封侯,全賴中山侯之功,這侯爵可是世襲侯爵,不是什麼阿貓阿狗啊!

從今以後,二人也算是步入大明中樞權力核心層了,足以光宗耀祖的那種。

馬永還好,畢竟他們家先前沒什麼傳承,但是鄧伯顏不一樣,他可是開國名將鄧愈後人。

鄧愈天生魁梧,勇武過人,十六歲領兵抗元,後率所部萬餘人從盱眙投奔太祖朱元璋,太祖賜其名爲鄧愈。

後這位名將追隨太祖朱元璋渡過長江,攻克太平、集慶,直取鎮江,屢立戰功,升爲廣興翼元帥。後轉戰浙西,屢敗元軍。累積軍功屢次升官,歷任僉行樞密院事、江西行省參知政事、江西行省右丞、湖廣行省平章、右御史大夫、太子右諭德。

大明立國之後,鄧愈跟隨徐達遠征甘肅,擊敗北元軍隊,招降吐蕃、烏斯藏諸部,晉封爲榮祿大夫、右柱國,封衛國公,後於洪武十年病逝於壽春,追封爲寧河王,諡號武順,並配享太廟。

說實話,鄧愈功績無疑是開國名將裡面都可以排進前列都那一批。

老鄧家也因爲鄧愈的開國之功而位列公爵世家,子孫世代承襲,可以說是走上了人生巔峰。

然而傳承到了第二代,鄧愈子鄧鎮承襲申國公爵位時,受到李善長牽連,鄧鎮因爲是其外孫女婿奪爵被殺。

至此,衛國公曆一世一代;申國公曆一世一代,老鄧家徹底失爵。

直到此刻,因爲中山侯的鼎力扶持,鄧伯顏憑藉掃平倭國之功,得以封爵濟寧侯,這對來說意義太重大了。

因此哪怕到了現在,鄧伯顏眼眶都是紅的,看向湯昊的目光裡面充滿了狂熱。

屯田一事交給了馬永和鄧伯顏,湯昊也可以暫時放心。

其次就是這軍籍管理了,湯昊則是看向了仇鉞和張懋。

“祖父,軍籍一事,想來還要您親自出手了。”

“我會親自去找那楊一清,所要各都司衛所軍籍,然後仇鉞你負責清查這些衛所軍籍,天賜和繼祖他們會配合你,揪出那些害羣之馬,不管是冒領吃空餉的還是隱瞞不上報的,我們必須弄清楚各個都司的具體兵力情況!”

仇鉞下意識地點了點頭,然後看向了老國公張懋。

這種清理軍籍的事情,自然還是交給老傢伙來做比較好,反正他閒着也是閒着,更別提人家以前還主持過修史這種讀書人的活兒,也算是經驗豐富了。

張懋沒好氣地瞪了湯昊一眼,連他的壯丁都抓,這個孫女婿真是一點不尊老。

不過他也能夠理解,畢竟現在五府缺人,尤其是可以獨當一面的人。

諸如馬永、鄧伯顏他們,可都是湯昊一次次征戰沙場培養出來的年輕武勳,要說軍功這方面還是差點意思,資歷就更不用提了,所以還是需要他們這些老牌勳貴坐鎮,才能讓人放心。

至少張懋和朱暉等人也感受到了湯昊對他們的尊重,沒有直接將他們老牌勳貴給直接架空。

隨即就是最後一項,推選將領。

“這一次有功將士名單,包括先前數次征戰等,你們儘快擬定出一份詳細名單,本侯負責跟吏部交涉,最好給這些兒郎掙一個衛所軍官的位置,各都司都需要安插進我們自己人。”

“重建五府不是隻有一箇中樞這麼簡單,天下各都司都必須聽從五府號令,認可五府的領導,不然我們重建五府就沒有任何意義!”

衆人聽後連連點頭,這是應有之理。

以往五府形同虛設,文臣縉紳已經將手伸進了地方衛所裡面。

比如那個山東都司指揮使邊雄,就是出身官宦世家,得了背後的河間邊氏相助,這才一步一步爬到了山東都司指揮使的高位,後面更是與文臣縉紳勾結在一起貪腐謀利,甚至暗中與倭寇進行走私貿易。

最後,湯昊看向了一衆心腹。

“今日之後,你們大部分人都會有自己的職責,或是獨當一面,或是鎮守一方。”

“不管是封侯還是拜將,這都是你們追隨本侯南征北戰這麼多年應得的,但是有一點本侯希望你們記住,不要忘記初心,不要勾結士紳,否則休怪本侯不念舊情!”

初心是什麼?

自然是打垮士紳縉紳!

這是湯昊不能容忍的一條紅線。

他不希望自己帶出來的武勳,剛剛有點出息了,就爲了錢財利益而勾結士紳縉紳!

如果真有人這麼做,湯昊也不介意,親手宰了他!

一衆武勳下意識地點了點頭,將此事牢牢記在了心裡。

“日子還很長!”

“北虜尚未平定,我等仍需努力!”

“本侯不希望看到,將來出兵北虜時,少了你們其中任何一個!”

衆將聽後熱血澎湃,全都神情狂熱地看向中山侯。

或許,追隨中山侯湯昊,是他們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選擇!

正當這個時候,有人前來稟報,兵部尚書楊一清親自過來了。

湯昊聞言嘴角一抽,不過見還是要見的。

畢竟不管怎麼說,五府想要重建,還得看這位大司馬的意思。

人家要是鐵了心地從中做梗,那麻煩可就大了。

很快衆人識趣離開,前去忙着各自的任務。

湯昊在衙署值房接見了兵部尚書楊一清,這位大司馬臉色鐵青地走了進來。

“本官要喝茶!”

“沒有!” “湯昊,你這個豎子!”

“這個真沒有!”

湯昊無奈地攤開了手。

“五府剛剛重建,啥都沒有,不是我不給伱喝啊!”

聽得這話,楊一清也嘆了口氣,默默地坐了下去。

“你還真打算重建五府?”

“土木之前的府部之爭,想來你也清楚,爲什麼非要這樣做呢?”

府部之爭,府就是五軍都督府,部則是六部之一的兵部。

洪武和永樂兩朝,都是重武輕文,畢竟受到戰事影響,武將勳貴發揮着更重要的作用。

而永樂之後,仁宣兩朝罷兵休戰與民更始,武將勳貴就失去了作用,先前太宗文皇帝朱棣設立內閣,軍權被掣肘,而且還失去了調兵的權力,而明宣宗朱瞻基去世後,內閣以明英宗年幼爲由,將部分軍權收爲內閣所有,而內閣監管六部,兵部自然從此獲利頗多,在品嚐到掌握軍權的甜頭之後,兵部自然就有了更大野心,那就是掌握更多軍權,甚至於謀求控制軍權。

一個大好機會隨即而來,土木堡之變,在明英宗朱祁鎮和權宦王振的帶領下,大明朝數十年積攢的精銳傾巢而出,隨着皇帝御駕親征。

這裡面,自然就包含了軍中的幾位重要人物,也就是當時還能掌控軍隊的幾位重要武將和武官勳貴,即是以英國公張輔爲首的,包括泰寧侯陳贏、駙馬都督井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以及他們打造和統領的二十萬精銳大軍,在土木堡因爲王振的瞎幾把指揮,最終全軍覆沒。

接下來就是北京保衛戰,京師空虛,五軍都督府名存實亡,兵部手握調兵的權力,于謙臨危受命,調來直隸和山東的衛所部隊,在北京附近,佈置起了一道強力防線,最終擊退了也先的瓦剌騎兵,保衛了大明的半壁江山。

自此之後,衛所官員的選拔任命,衛所操練,乃至於鎮戍、邊防皆由兵部統轄。由於五軍都督府乃是祖制,兵部還是象徵性地給了些面子,讓他們名義上管理軍戶戶籍和屯田,但其實毫無實權可言,簡而言之,就是有名無實。

“府部之爭,其實就是文武之爭。”

湯昊接過了話茬,道:“歷朝歷代朝堂之上都存在文武爭鬥,這是正常的也是健康的。”

“所以哪怕存在府部之爭,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但五府廢了,武將勳貴跟着也廢了,結果是什麼呢?”

“文臣縉紳把持朝政執掌大權,結果又是什麼呢?”

結果是什麼?

早就有人說過了。

天下軍民窮困,民窮財盡!

這就是文臣縉紳把持朝政的結果!

楊一清也明白這個道理。

無非就是士紳縉紳攫取了太多民利,侵吞了太多國利,所以纔會出現這種困境。

“那你準備怎麼做?”

“本官是擔心你莽撞行事,平白破壞了眼前這局勢。”

“大明朝現在,真的是經不起折騰了啊!”

湯昊聞言心中一嘆。

他當然清楚,楊一清不是什麼貪官污吏,相反這位一直以家國大義爲己任。

二人看似平日裡水火不容,不過都是有着共同的目標,希望大明能夠重回正軌,這纔是二人此刻能夠坐下來談話的基礎。

“其實也簡單,那就是重建五府,確保將士兒郎的利益,以此振奮三軍將士,重新恢復衛所軍的戰鬥力。”

“文臣縉紳把持朝政,那是想方設法地削弱大明軍隊戰鬥力,再加上他們刻意壓制武將勳貴升遷,將士眼見升遷無望,賞賜也少得可憐,誰還願意爲大明徵戰沙場搏殺拼命呢?戰鬥力每況愈下那纔是常態!”

這一點楊一清也無法反駁。

他曾經可是三邊總制,對九邊軍鎮再熟悉不過。

因爲文臣縉紳的刻意打壓,軍械輜重這些都是劣質產品,錢糧軍餉也經常沒有按時發放,所以九邊將士對朝廷早就起了不滿之心,反倒是擁戴支持這些軍鎮的將軍。

至少將軍可以確保我們的利益,而朝廷卻不管我們的死活,這就是人心所向。

長此以往下去,九邊肯定會出大亂子,甚至出現類似於那雲南沐氏一樣尾大不掉的割據藩鎮!

“我之所以重建五府,就是爲了讓將士兒郎再次看到希望。”

“五府會確保他們的利益,保證立功有賞賜、戰死有撫卹,如此三軍將士纔會對朝廷歸心。”

“繼續任由文臣縉紳這些搞下去,遲早會引發一場場兵變,天下將士不管是衛所軍還是邊軍,都對朝廷失去了希望,都對朝廷感到不滿,那大明立滅亡也就不遠了!”

湯昊神情凝重地看向楊一清。

“大司馬,你是帶過兵打過仗的,想來你心中也清楚,底層軍士的處境有多麼艱難。”

“這樣的大明,永遠都只能龜縮在長城以內,面臨蒙古蠻夷的劫掠襲擾,永遠沒有出塞的資本與底氣。”

“因爲,將士沒有軍心,他們也不願爲大明而戰!”

你連將士最基本的利益都無法保證,連將士死後的撫卹的都沒法保證,誰還願意給你拼命呢?

楊一清沉默着點了點頭,隨即再次問出了那個問題。

“說說你的措施!”

“若合理,本官會盡力配合。”

湯昊點了點頭,道出了自己的計劃。

“第一步,抓屯田。”

“軍屯是將士養家餬口的保證,卻早已被士紳縉紳權貴豪強侵佔一空,我意先行將這些軍屯給奪回來,不管是誰要麼還田要麼抄家!”

“可!”楊一清點了點頭。

軍屯田地,這是衛所軍安身立命的根本。

衛所軍三分耕種七分屯田,沒有田地他們拿什麼養家餬口?

“第二步,清軍籍!”

“因爲衛所軍官貪腐役佔等問題,致使大量衛所出現了逃亡現象,而這些衛所軍官卻趁機冒領空餉,我意藉此機會清理掉一批衛所軍官殺雞儆猴,再將有功將士分別安插到這些衛所裡面!”

楊一清深深地看了湯昊一眼。

“陛下可否知情?”

說句不好聽的,湯昊這麼做,等同於是在安插黨羽啊!

“當然!”

湯昊自然聽出來了楊一清的話外之音。

“大司馬可以放心,此次重建五府一應事宜,正是我與陛下精心商議過的。”

既然如此,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反正皇帝陛下無比信任這個中山侯,都願意將天下都司交給中山侯執掌,楊一清也懶得去做這個惡人,平白觸怒皇帝陛下。

“第三步,那就是九邊軍鎮了。”

“我意採取一些措施,振奮九邊軍民士氣,至少讓他們看到,皇帝陛下一直都記得他們。”

“比如那些被擄走後救回來的流民,如果無父母妻室,直接聽編入軍伍,調用殺賊;有家業者,仍聽寧家,先發寧家而願入伍者,直接聽編入軍……”

“還可在九邊招募土著之兵,用以協助官兵殺敵,原則就是願報效者,驗其年籍,人給銀三兩及馬匹器械,編成隊伍與官軍協力殺賊,有功照例升賞。事定歸農者,聽其願留者,寄名近衛,月給糧一石,老則除之……”

“另外當明晰賞罰,邊鎮軍民,斬虜首一級者給銀三十兩,願升者如例加升,民餘給冠帶,名爲義勇,復其徭役,若糾集鄉丁斬首五級以上,爲首者升署所鎮撫,其奪回被擄頭畜,以十之四充賞,事寧停止不爲例……”

湯昊與楊一清聊了很長時間,等到這次談話結束之時,天色都黑了下來。

楊一清神情複雜地看着這位中山侯,隨即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湯侯,莫要辜負陛下信任!”

“兵部會全力配合你行事!”

第320章 攻打鎮撫司第232章 大婚!第219章 反擊開始第206章 血洗對馬島!第241章 暗流第49章 冥府神兵!小皇帝氣壞了!第121章 海禁國策!鄭和下西洋的意義!第153章 世道不公!湯昊再殺人!第242章 涌動!第172章 殺人!臨清鈔關!第15章 閣老之謀!悍然出手!第225章 帝師第282章 通政司第303章 信息交換第127章 要麼恢復大明律,要麼就革除功名!第184章 狠辣毒計!衛璋戰死!第162章 你敢出兵嗎?給本侯封了整個天津衛第273章 虛與委蛇第76章 血腥選鋒!戰兵哪有不見血的!第176章 打草驚蛇!地方三巨頭!第316章 湯侯遇刺身亡?第215章 削髮明志第168章 籌碼!學習做一名成熟的帝王!第201章 謀劃倭國!第143章 江南士紳!那藏銀上億的銀礦!第253章 奴顏婢膝第275章 一場鬧劇第95章 恢復舊制!再踹劉瑾!第245章 遣將第71章 這內閣個個都是人才啊!第105章 名聲臭了?我莽夫要什麼名聲?第206章 血洗對馬島!第277章 老好人生氣了第117章 反腐政策!都察院的第一把火!第53章 與內閣首輔的對話!第185章 血債血償!第35章 司禮監的職責!第277章 老好人生氣了第274章 謠言四起第43章 利害得失第297章 善後與歸國第247章 利刃第174章 抄家!士紳纔是王朝最大的毒瘤!第60章 鬧大咯!皇帝的束縛!第272章 宗室造反第183章 收攏兵權!你們這是在找死!第317章 各方反應第237章 鍊鋼第94章 要麼恢復舊制!要麼本侯繼續查下去!第4章 你太看得起自己了!第47章 組建班底!第230章 以德報怨第209章 危局第166章 停擺!他這是在逼迫朝廷改制!第323章 利慾薰心第224章 楊一清第325章 罪有應得第297章 善後與歸國第176章 打草驚蛇!地方三巨頭!第291章 卑劣本性第32章 證據確鑿!閹人之罪當死!第220章 御前對質第206章 血洗對馬島!第258章 末日第247章 利刃第269章 心比天高第154章 隨便折騰!等朝廷來人!第267章 諸王進京第95章 恢復舊制!再踹劉瑾!第60章 鬧大咯!皇帝的束縛!第321章 幕後黑手終現身第142章 天官與首輔!劉希賢的請求!第183章 收攏兵權!你們這是在找死!第233章 霸道兇狂第99章 思想改造!記得多讀書!第130章 倭國使團!殺了又如何?第121章 海禁國策!鄭和下西洋的意義!第291章 卑劣本性第284章 進擊的朱厚照第91章 朝堂巨鱷!完人徐溥!第32章 證據確鑿!閹人之罪當死!第2章 鬥惡虎!哪裡來的小屁孩?第204章 弱小即原罪第177章 興風作浪!好陰損的手段!第163章 屠!雞犬不留!第39章 激烈交鋒!第146章 出師表?被黑得最慘的大明雄主!第269章 心比天高第32章 證據確鑿!閹人之罪當死!第219章 反擊開始第128章 退讓與妥協!湖廣鄉黨淪爲犧牲品!第257章 狗賊第56章 爭鋒!你真是一條好狗啊!第14章 磨刀!小皇帝開始用腦子了!第190章 剝皮實草!王鏊抵達戰場!第174章 抄家!士紳纔是王朝最大的毒瘤!第75章 感謝元輔大人送來的大禮!第199章 因地制宜第200章 屠戮第63章 中興之主!京營糜爛的真正原因!
第320章 攻打鎮撫司第232章 大婚!第219章 反擊開始第206章 血洗對馬島!第241章 暗流第49章 冥府神兵!小皇帝氣壞了!第121章 海禁國策!鄭和下西洋的意義!第153章 世道不公!湯昊再殺人!第242章 涌動!第172章 殺人!臨清鈔關!第15章 閣老之謀!悍然出手!第225章 帝師第282章 通政司第303章 信息交換第127章 要麼恢復大明律,要麼就革除功名!第184章 狠辣毒計!衛璋戰死!第162章 你敢出兵嗎?給本侯封了整個天津衛第273章 虛與委蛇第76章 血腥選鋒!戰兵哪有不見血的!第176章 打草驚蛇!地方三巨頭!第316章 湯侯遇刺身亡?第215章 削髮明志第168章 籌碼!學習做一名成熟的帝王!第201章 謀劃倭國!第143章 江南士紳!那藏銀上億的銀礦!第253章 奴顏婢膝第275章 一場鬧劇第95章 恢復舊制!再踹劉瑾!第245章 遣將第71章 這內閣個個都是人才啊!第105章 名聲臭了?我莽夫要什麼名聲?第206章 血洗對馬島!第277章 老好人生氣了第117章 反腐政策!都察院的第一把火!第53章 與內閣首輔的對話!第185章 血債血償!第35章 司禮監的職責!第277章 老好人生氣了第274章 謠言四起第43章 利害得失第297章 善後與歸國第247章 利刃第174章 抄家!士紳纔是王朝最大的毒瘤!第60章 鬧大咯!皇帝的束縛!第272章 宗室造反第183章 收攏兵權!你們這是在找死!第317章 各方反應第237章 鍊鋼第94章 要麼恢復舊制!要麼本侯繼續查下去!第4章 你太看得起自己了!第47章 組建班底!第230章 以德報怨第209章 危局第166章 停擺!他這是在逼迫朝廷改制!第323章 利慾薰心第224章 楊一清第325章 罪有應得第297章 善後與歸國第176章 打草驚蛇!地方三巨頭!第291章 卑劣本性第32章 證據確鑿!閹人之罪當死!第220章 御前對質第206章 血洗對馬島!第258章 末日第247章 利刃第269章 心比天高第154章 隨便折騰!等朝廷來人!第267章 諸王進京第95章 恢復舊制!再踹劉瑾!第60章 鬧大咯!皇帝的束縛!第321章 幕後黑手終現身第142章 天官與首輔!劉希賢的請求!第183章 收攏兵權!你們這是在找死!第233章 霸道兇狂第99章 思想改造!記得多讀書!第130章 倭國使團!殺了又如何?第121章 海禁國策!鄭和下西洋的意義!第291章 卑劣本性第284章 進擊的朱厚照第91章 朝堂巨鱷!完人徐溥!第32章 證據確鑿!閹人之罪當死!第2章 鬥惡虎!哪裡來的小屁孩?第204章 弱小即原罪第177章 興風作浪!好陰損的手段!第163章 屠!雞犬不留!第39章 激烈交鋒!第146章 出師表?被黑得最慘的大明雄主!第269章 心比天高第32章 證據確鑿!閹人之罪當死!第219章 反擊開始第128章 退讓與妥協!湖廣鄉黨淪爲犧牲品!第257章 狗賊第56章 爭鋒!你真是一條好狗啊!第14章 磨刀!小皇帝開始用腦子了!第190章 剝皮實草!王鏊抵達戰場!第174章 抄家!士紳纔是王朝最大的毒瘤!第75章 感謝元輔大人送來的大禮!第199章 因地制宜第200章 屠戮第63章 中興之主!京營糜爛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