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下定決心,朕要分地!
小太監傻眼了。
這簡直就是大逆不道。
他已經是下意識的想要喊人直接拿下這兩個大逆不道的傢伙了。
就聽到朱由校道:“師傅,陪朕走走吧!”
“朕?”
小太監頓時魂飛魄散,噗通一聲,跪在了朱由校的面前:“奴婢該死,奴婢該死!”
“起來吧!”
朱由校擺了擺手,慢吞吞的開口道:“朕不怪你們!”
小太監已經是滿頭大汗了,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朱由校有些沉默。
心中醞釀着詞彙,卻是發現張好古在東張西望。
朱由校不由得好奇了起來:“師傅在看什麼?”
“皇上,你看!”張好古指了指不遠處的一個方向道:“如果能在這裡修建一條水渠,想必肯定是能灌溉更多的田地!”
朱由校不由得微微一愣。
他並不懂水利,只是,忍不住皺起了眉頭:“在哪裡?”
張好古道:“這裡距離永定河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若是要用水,就得是需要畜力拉車,從永定河當中把水給拉過來,如此一來,費事費力,可是,如果能夠修建一條水渠,就可以把永定河的水給引到這裡來來,灌溉土地!”
“這可是十幾裡的路啊!”朱由校忍不住道:“這,可不是一個小工程!”
張好古則是笑着開口道:“皇上,灌溉可以讓糧食的產量成倍提高,這樣的工程絕對不是任何一個士紳,乃至於任何一個村落都是無法完成的事情,只有全縣合作才能完成此事,從前沒有人管這些事情,可是,臣也在想,日後,皇上給他們分了田,是不是可以改善這裡的生活環境!”
“朕,朕可沒有說要分地!”朱由校道:“師傅,你怎麼可以擅自做主?”
“皇上,臣瞭解皇上!”張好古道:“皇上心中裝着的是九州萬方,是天下蒼生,而非是個人私利!”
這話,若是說給崇禎聽,只怕崇禎想要一刀剁了張好古。
揣測君王的心思這本身就是大罪。
不過,對於朱由校來說,卻沒有那麼多的心思,聞言,朱由校也只是輕輕的嘆息了一聲:“朕,也是不曾想過事情竟會是如此!”
“皇上是什麼看法?”張好古問道。
“朕最開始也很憤怒,這些太監,欺上瞞下!”
朱由校搖了搖頭道:“可是,朕也明白,這些太監之所以這麼做,究其原因還是朕,是朕,要看到皇莊土地增加,也是朕要看到銀子的,朕,從前被矇蔽了雙眼,只是現在,才忽然間明白,原來,朕纔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張好古道:“皇上所言極是!”
“師傅以爲,朕應該如何處置這些太監?”朱由校詢問道。
“皇上,臣倒是有些想法,只是,還想要聽聽皇上的想法!”
朱由校微微一愣,而後忍不住道:“師傅,莫不是要考校一下朕?”
張好古道:“皇上以爲如何?”
朱由校收斂了目光,而後道:“師傅曾經跟朕說過,永定縣的百姓爲何擁護朕,是因爲朕讓他們吃飽了飯,是因爲朕給了他們活下去的希望,所以,他們會擁護朕,忠誠於朕!”
說到這,朱由校繼續道:“太監也是一樣,就如同剛纔那個小太監一般,所求者,也無非就是年老體衰的時候,有一個棲息之所而已,若是朕懲罰了他們的,處置了他們,這也不許,那也不許,他們必定是要狠朕的!”
難得!
張好古覺得自己這個徒弟沒白帶,他已經有了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了。
能意識到太監也是人,這也是相當不錯了。
“皇上,臣以爲抓大放小!”
張好古道:“對於太監當中的首惡,鉅貪嚴懲不貸,殺一儆百,以儆效尤,可是對於這些小太監,沒有犯錯,又或者說被迫犯錯的,就要給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
“皇上就應該用制度來約束他們,勒令他們,不得擾民,不的欺辱百姓,不的欺上瞞下,此外,朝廷給各級官吏養廉銀,臣以爲對太監也要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纔是!”
“如何解決?”朱由校來了興趣。
“若是這些太監年齡大了,願意回鄉的給他們一塊地,不得買賣,可以僱傭的百姓給他們幹活,一旦病死,老死,朝廷自然回收這一塊土地,若是不願意回鄉,就在京城附近專門劃一塊地給他們養老,甚至於給他們入土爲安,當然,這個細節方面,還是需要完善一下!”
大明現役太監大概是十萬左右,每年退休的數量並不多。
安頓他們並不是什麼問題。
朱由校極爲認同的點點頭道:“這個想法倒是不錯!”
“就是,皇上多少也要擔待一些罵名!”張好古道。
“什麼罵名?”朱由校反問道。
“大概就是皇上對太監太好了吧!”張好古笑了笑道:“少不得一個親宦官,遠賢臣的罪名!”
“無妨!”
朱由校擺了擺手道:“朕是昏君!”
說到這裡,朱由校看着張好古道:“師傅,如你所言,看來,朕還真是要把皇莊的地給分了?”
張好古道:“皇上聖明!”
朱由校卻沒有接過話茬,而是開口道:“只是,師傅你說,這地,朕要是分了,這荒地他們也能種植好嗎?”
“當然可以!”
張好古笑了笑道:“皇上,之前這土地,是皇上你的,爲了維持糧食價格自然是不肯多種,可是這個地要是自己家的,他們還不得拼了老命的把能種糧食的地方全都給你種上糧食?”
朱由校點點頭道:“有道理,有道理!”
“除此之外!”張好古想了想道:“臣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在這裡設立農莊!”
“農民們要耕地,需要耕牛,需要鋤頭,可是他們並沒有錢來購買,如此一來,就要建立農莊,同時以農莊的名義來借貸,從而促進生產!”
朱由校則是微微一愣:“農莊?”
張好古點點頭道:“皇上少了土地,可以做點借貸的生意,個體農民的實力不夠,可是若是以農莊的名義來借貸那麼對於農民來說壓力就會大大的減少,而且,他們償還的能力也會大大增加!”
朱由校皺眉:“真的可以?”
“當然,不過,這錢,臣倒是要跟皇上好好的分一分!”張好古比劃了一下道:“戶部要拿七成,內帑拿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