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出王師,伐不臣!

bookmark

民間的輿情很是洶涌,

大明朝如今國強民富萬國來朝,何至於被區區東瀛小國給欺負?

因此,在朝堂上經歷了三日爭執之後,最後各方妥協做出了決定

先遣使去東瀛見一見東瀛的天皇並去申飭下東瀛幕府讓他們不要自誤,如果東瀛幕府不聽,那麼朝廷就出兵伐之。

做出了決定就要選擇使者人選,以禮部爲主,兵部、翰林院、督察院爲輔,其中正使二人,副使六人,正使爲三品,副使爲四品,可以說陣容非常豪華。

兩位當朝三品大員,加六位四品,具是緋袍,可以說朝廷非常重視東瀛問題,這關乎着今年朝廷是否會有戰事。

人員選定,拿到聖旨之後即可帶着儀仗出行,在天津府外有朝廷水師大船送他們渡海前往東瀛。

京師之中因爲出使東瀛一事在民間又多了不少風聲,而朝中那些真正的重臣們卻並沒有把此事放在心上。

在京師某處園子裡,黃立極和喬允升正在看戲,那戲臺之上戲子咿咿呀呀唱着火燒博望,戲臺之下二人顯得非常悠閒。

黃立極端着茶盞喝了口茶,隨即拿起一塊果脯塞進嘴裡慢悠悠嚼着:“事情到這算是出了個結果了。”

“姑且算是吧,且由那些人去施爲,事成與否反正也不是看他們。沒見京師裡最近動作不少麼。”喬允升叉起塊新鮮的果子,相較於果脯他更喜歡新鮮的水果,而他的地位也足夠他一年四季不缺各種水果。

黃立極笑了笑:“常熟那位,最近可是有點急。”

朝鮮使者找來了,而很快不少小國使者也都聞風找上來了。

顯然,劉鴻訓是清楚今日叫他來的目的,很直接的回答了自己的立場。

能以內閣大學士的身份致仕對子孫後輩也有一份蒙蔭在,而且這幾年黃立極和喬允升表現的不爭不搶,這在張好古等新黨大佬面前也有一份人情在,將來他倆退下去,子孫後輩自有人照顧。

張好古笑着:“東瀛小國,狼子野心,其心胸狹隘又有吞天之志,永樂年間便曾覬覦我大明疆土,足以見其勃勃野心。若假以時日任其發展,必成我大明一害。”

如今真正急的人,不是他們,是錢謙益。

張瑞圖笑道:“嗨,就是想問問元輔,咱們要不要先動一動。既然這一仗按元輔您說的免不了,又要把主動權握在手裡,是不是讓下面先預備着點?”

所以這幾天錢謙益沒少找人也沒少查詢事情來龍去脈。

喬允升也是忍不住感慨,是啊,如今局勢對舊人老人來說太難了。

張好古點點頭:“不錯,周圍那些江戶的親藩都不在臣的計劃之內。”

說完擴軍的事,朱由校問道:“既然決定要打了,內閣打算出兵多少。”

“這一戰對朝廷有利,那打就是了,一些宵小妄圖生事,朕倒是不在乎。”

黃立極也是嘆了口氣:“喬相啊,咱們就莫要管那麼多了,未來就算有爭執,也爭不到你我頭上。都說內閣是滔天權勢,位極人臣,但真正有滔天權勢,能治國的又有幾人?”

至於那些外樣外藩,還有關西、天皇,他們也各有各的心思,整個東瀛必然會成爲羣雄逐鹿的戰場,如今有三五百萬戶百姓,修生養息了十幾年的東瀛必然會亂成一鍋粥,這是對大明來說最好的局勢。

一朝天子一朝臣,總有新人替舊人,而東林黨也還沒有後世那衆正盈朝的好時候,如今新黨死死壓着那些舊人,內閣真正說話的就是張好古,張瑞圖,盧象升三人。

張好古的想法是,在現有鎮的基礎上,把每鎮的人數擴大一些,這樣的話簡簡單單增添十萬兵是沒什麼問題的,至於後續是編練新鎮還是其他,完全可以慢慢來。

“劉尚書快坐,今日就是閒談。”張瑞圖笑着拉着劉鴻訓坐下,小廝立刻送上茶水。

而盧象升則是手裡拿着一本書時不時翻一翻喝些茶水,桌子上的果脯點心,瓜子零嘴根本沒動。

天下各地也好,朝中也好,朱由校不可能隨心所欲把所有人都換成新人,那不是清理朝堂,那是清理他自己了。

“如今內閣七人,可真正說起來,能說話管事的,不也就四個?孫相可算半個,這加起來也不過四個半而已。”

張好古說道:“臣的意思是,儘量控制在五萬以下,甚至最好控制在三萬左右。”

喬允升有些不屑:“他和我們不一樣,他是江南東林出身,一步登天又是依仗的那位,如今聖眷正隆,權勢滔天。那些老人都漸漸以他爲首,東南沿海那些士紳官宦也都仰他鼻息。可眼下出了這檔子事,雖說新黨那邊表示不在意,但臨清那位的想法,誰能弄得清楚?畢竟若說真正的聖眷,權勢,誰能比得上臨清那位?”

眼下限制朝廷新軍數量的,其實不是沒人願意參軍,相反願意參軍的人多了,朝廷是寧缺毋濫加上如今正在大發展,需要最多的不是軍人而是工人。

“哼,他們倒是做得好夢!”

沒一會兒功夫,兵部尚書劉鴻訓就到了,看到新黨三位大佬都在,劉鴻訓顯然有些拘謹。

點了點頭,朱由校說道:“此事,就這樣吧。先看看東瀛戰事情況,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四省的民兵也都有個預備,若是真有什麼差池,這三省的民兵能編練十個鎮出來。”

“三個鎮?東瀛可不弱。”朱由校說道。

起碼士紳商賈本來就有底蘊在,其子嗣讀書識字,進入軍中起步更高,將來也是進入朝廷中樞的正道。

朱由校點了點頭,張好古的思路更穩妥些。

“去歲朝廷才從南洋戰事裡脫身出來,眼下在南洋還有一鎮兵馬留守,今年又要對東瀛開戰,事情太急了,若不是抓緊籌備,等戰事真要開始了匆匆上陣,那就麻煩了。”

誰說不是呢,關東的那些親藩和譜代肯定會爲了將軍位置打的頭破血流,尤其是當他們知道大明朝廷根本無心東瀛,只是爲了開海而來之後,必然會毫無顧忌打的人腦子變成狗腦子。

朝鮮使者哭的是聲淚俱下,在朝會之上對着朱由校哐哐磕頭,把被壞人欺負的小媳婦形象展現的非常鮮活,着實讓朱由校滿意。

之前朝中諸人言戰,最反對的就是黃立極和喬允升,他們倒不是在乎大明如今穩定上升的勢頭是不是會被打斷,而是在乎穩定的朝廷局勢會不會出什麼岔子。他們纔是最在乎穩定的人,他們需要的是穩定的致仕退休,而不是惹上爛攤子。

因此錢謙益天生在內閣就有皇權和地方的支持。

“外使還請放心,我朝已經遣使去東瀛申飭其幕府了,若其置之不理,自有大明爲你做主。”張瑞圖說道。

張瑞圖聽着戲臺上那說書人講着自己寫的天啓微服私訪記的戲文,手裡拿着個扇子輕敲着,時而點點頭非常投入,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

劉鴻訓連忙說道:“去歲一戰,朝廷動用了三個鎮,但真正打起來的戰事也不過半月,消耗最大的是水師方面,大批火藥炮子被打了出去。但去歲年末就已經補充完畢,如今水師的力量還有增強。”

朱由校狐疑的看着張好古:“師父想要東瀛之地?”

如今他更是肯定了這一點。

所以黃立極和喬允升不爭了,他們已經看清楚了,如今朝廷維持這個局勢對他們來說沒什麼壞處,就算他們真有了幾分權勢,那就能變的更好?

別開玩笑了,他們但凡做不上首輔,那有那幾分權勢還不如沒有來的安心。

在錢謙益忙着自證清白時,張好古等人也沒閒着。

正如光暗相隨,新老相伴,有新就要有舊,錢謙益就是提上來的舊人代表,是東南諸省,那些官宦士紳的領頭人。

北方各省是新黨和朱由校的基本盤,以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這四省加上直隸來算,朝廷輕輕鬆鬆可編練超過三十萬以上有一定軍事素養的新兵出來。

“此事到底和那邊有關係,如今追究起來有何意義?想那些作甚呢,不管他是陰風還是火燎,我自巋然不動便是了。”張好古笑着拿起幾粒瓜子在手中慢慢撥着。

畢竟如今大明是優軍政策,高地位高待遇高福利,傷殘還有榮養,新軍就是朝廷自己人,是皇帝的自己人,新軍子嗣無論是當官還是做什麼都有優待,因此朝廷的募兵制度制度下,各地別說百姓了,就是士紳商賈也是想參軍。

張好古笑道:“東瀛小國寡民,土地貧瘠,要來何用?臣不過是看上了東瀛那幾百萬戶人罷了。”

朝鮮使者聽到後大喜,當即再次叩頭:“外臣叩謝大皇帝陛下!”

和東瀛做生意的可不僅僅是朝鮮和大明,這些小國都有份啊,貨丟了就算了,如今連人帶貨都被扣下,什麼消息也傳不出來,這讓他們怎麼能甘心?

之前沒動靜,他們也無力對付東瀛,但如今朝鮮找大明求援成功了,這些人自然一窩蜂的都涌來了。

而他黃立極和喬允升,原本加上魏廣微三人還能佔據一份根基,如今就老老實實當個隱形人就好了,沒看見出鎮遼東壓着那十幾萬遼東軍閥的孫承宗都一句話不說麼。

正如黃立極所說的那樣,眼下最急的就是錢謙益,他必須要證明自己,不僅僅是在張好古面前證明自己無心和新黨較量以維持如今新舊結合的穩定局面,更要在皇帝面前證明自己沒什麼小心思。

明面上朝廷是那些兵馬,但在北方各省,包括甘陝,兩湖,江浙一線,朝廷隨時可以擴充更多的兵馬,只是如今沒這個必要罷了。

朱由校恍然,繼而忍不住指着張好古笑道:“若是旁人知曉師父你的想法,不知道未來要怎麼評判啊。”

張好古想了想說道:“陛下,即便要擴軍,也不是眼下。如今朝廷在北方有十五鎮,遼南三鎮,甘陝三鎮,南方十三鎮,西南五鎮,加起來已經有三十九鎮,草原上還常備着四鎮蒙古騎兵,這些已經足夠了。與其再擴充鎮,不如擴充人。”

不過朱由校有這個想法也正常,若是朝廷再多個二十來萬兵馬,那這天下還真就沒什麼魑魅魍魎了。

“大明朝兩京二十四省,三千八百餘萬戶百姓,莫說眼下這四十七萬兵馬,就是再翻個幾倍,朝廷也供得起!”

至於最後誰會贏,大明還真不在乎,因爲大明必定會去幫快輸的那個。

一陣閒談之後,衆人分開,張好古沒有回家,而是去了皇宮。

張好古看向盧象升:“盧相也是這個想法?”

是啊,兩位當朝三品,六位四品,具是朝廷重臣,可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從應天府剛剛來到京師的啊,他們背後主要支持力量可是東南那些人,需要維持的也是南方的利益。

朱由校說的雲淡風輕,其神情自有一份霸氣在:“他們不就是覺得朝廷手裡就這些人馬,其中還有半數在邊關塞外,南北直隸加起來不過二十餘萬兵馬,若是折損了一半,朝廷就過不下去了?”

“因此與其任其發展,不如加以引導,馴養得當了,未嘗不可變成我大明的海外之地。”

“東瀛閉關鎖國,我朝不少商賈子民被連人帶貨困在東瀛,局勢岌岌可危。我朝小國寡民,能苟延殘喘至今全依仗上國威嚴,如今子民被困異地,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雖然屢次派遣使者去東瀛卻如同泥牛入海毫無音訊,如今只能依靠上國。我朝王上祈望上國施以援手,救出我朝鮮子民於水火啊。”

張好古則是一臉坦然:“臣不是什麼聖人,也不是什麼好人,臣只是漢人。”

朱由校算是看清楚了,草原上三萬,甘陝三邊三萬,遼南三萬,交祉五萬,還有南洋..

新軍四處需要坐鎮,留在南北直隸的可用之兵也就只夠維穩了,手裡不再多出些兵馬來,朱由校都感覺心胸裡有股氣不順暢,理不通順。

盧象升點點頭:“自古以來,兵家大事,就以事先籌謀爲主。從未有今日言戰今日便開戰的說辭。都是經年累月籌備完畢,方纔言戰開戰。”

等劉鴻訓坐下後,張瑞圖笑着問道:“劉尚書,去歲朝廷在南洋打了一仗,各種消耗不小吧?”

張好古解釋着:“陛下,東瀛是不弱,但朝廷也不是要和整個東瀛開戰,而僅僅是和幕府開戰。主要的不是打敗東瀛,是打敗幕府,讓幕府恢復通商貿易,這就足夠了。”

一旁的小廝上來添上熱茶後識趣的退開,張好古終於是再度開口了:“說起來,今日二位請我來這,可不僅僅是放鬆吧?”

“師父,朕打算讓新軍再編練十幾個鎮。朝廷手裡,起碼要再多出二十萬可用的兵馬。”

“朝會之上,有句話說的倒是頗符合臣的心意。”

讓他們這些人去東瀛問責,顯然朝廷就沒打算能談出些什麼來,劉鴻訓在朝會上就意識到,內閣是想打的。

張好古默默聽着朱由校的想法,再編練十來個鎮,倒不是什麼難事。

張好古微微頜首:“稍微等等,我還請了人來。”

在朝廷使臣出使東瀛沒幾日後,朝鮮遣使來大明求援了。

當朝首輔、當朝次輔,加上吏部、禮部、戶部在手,新黨權勢滔天,舊人老人已經在朝中站不穩跟腳了,這也是爲什麼朱由校把錢謙益提上來的原因,舊人不能全部消失。

朱由校笑了:“滅了幕府,留下那些親藩,讓他們爭奪新的幕府將軍位置,那些譜代們各有支持的親藩,關東這就得亂起來,加上那些外樣,整個東瀛都要亂成一鍋粥啊。”

武英殿中,朱由校今日難得沒去西苑查看他那些機械,臨戰之前,朱由校自然是更關注戰事。

“而東南沿海各省的倉儲,消耗也不大,如今各庫都是滿的,南北直隸的各處軍需庫存也都點檢過了。戰事只要維持住規模,朝廷就不會有壓力。”

朱由校立刻理解了張好古的意思:“既然如此,師父的打算是隻對江戶動兵?”

這一戰是必須要大的,劉鴻訓已經意識到了,從派去東瀛的人選中他就意識到了。

這麼多小國使節都來哭訴東瀛的殘暴,明明東瀛鎖國與否都是其自身國策,但如今看來彷彿東瀛鎖國就是什麼天怒人怨之事,一時之間東瀛是人人喊打,真成了被唾棄的存在。

顯然,這些小國都是跟風過來的,他們只是想趁機討點好處,但朱由校不在乎,有這些小國在,大明日後的行動那就是順天應人,萬衆景從的正義之舉。

雖說出王師以伐不臣,王道就握在大明手裡,但一些外在名聲大明也是要的,不能讓人說成是貪婪小國土地財貨吧,不然今日東瀛打一仗,明日南洋打一仗,那周圍小國人人自危之下,大明對外的策略可就不是那麼好執行了。

很快,前往東瀛的使者返回了,使者們沒有成功與東瀛幕府完成談判交涉,對幕府的申飭也毫無作用。

鑑於東瀛幕府的冥頑不靈,大明朝廷決定採取一些激烈的動作來喚醒昏了頭的東瀛幕府:

出王師,伐不臣。

第361章 鬧劇收場,一網打盡!第106章 朕,要大開殺戒!第51章 祖制不徹底,就是徹底不祖制!第306章 大明如果換個皇帝,是不是就沒有這第524章 新政四年,國運昌隆!第410章 什麼叫人民的軍隊啊?(後仰)!第676章 造反頭子朱由校!第257章 東林黨大潰敗,凌遲王化貞!第133章 東林黨人大分裂,葉向高和趙南星打第278章 你也配儀仗?囚車耳!第386章 父辭子笑,炮轟努爾哈赤!第84章 上架感言第460章 張皇后和張好古統一戰線:你見過王第796章 神兵天降, 目標:江戶!第715章 擋着大家的財路,你死定了!第421章 史可法無罪,有功,擢升三邊總督!第125章 大仁不仁,朕放過一個狗官就是對着第545章 事情鬧大了,扯到張好古身上了!第820章 顛倒黑白:蜀王不是死在野狗嘴裡的第890章 造反?不是解放大明!第457章 槍斃孔尚明!第848章 劍履上殿 入朝不趨 贊拜不明!第382章 遼西,努爾哈赤叫門!第643章 不肯給朕賣命的蒙古人,朕不認他這說明一下情況!第336章 大震撼,天啓五年的收入——一億五第25章 不裝了,我是皇帝,我攤牌了!第201章 來,吾弟當爲堯舜!第168章 張好古砸盤子,糧價跌了,集體傻眼第797章 島國鬼子的震驚,這他媽是大明的水第181章 丹書鐵券?朕覺得它沒用!第894章 下克上,孫傳庭被部下綁架投靠大同第43章 張黨,魏公公上門送黃金?第799章 全面壓制,勝負已定!第529章 京師四大水庫完工,豐功偉績!第368章 蒸汽機初步成功,天啓大爆炸!第521章 當場打臉,什麼叫國之棟樑啊!(後第9章 天啓求教!第316章 城頭之上斬阿敏,張皇后要生產了!第727章 朱由校的野望,朕要看看全世界!第177章 錦衣衛辦案,抓捕武定侯!第640章 打吧,死吧,死的越多,對大明越有第393章 震撼的戰損比,0:2000第869章 魏公公招了,張好古科舉舞弊!第336章 大震撼,天啓五年的收入——一億五第868章 你農民爺爺教你做人了!第176章 你祖宗的臉,全都讓你丟盡了!第418章 陝西驚變,史可法殺瘋了!第208章 朱由校:艹……怎麼這麼有錢?第304章 左光斗三觀碎了一地,張好古竟是真第259章 抄家,抄出了八百萬兩銀子!第793章 東邊的鄰居不聽話,那就往死裡打!第510章 朕之肱骨,重重有賞!第659章 王師出征乃平四夷,討不臣,弔民伐第24章 聖人怎麼就教出來你們這羣東西?第890章 造反?不是解放大明!第281章 狠狠羞辱,福王遊街!第228章 聖旨,大清算!第452章 親至山東,把孔家連根拔起!第691章 揚州知府:皇上和首輔可憐啊,他們第877章 暴怒的崇禎:羣臣誤朕!第368章 蒸汽機初步成功,天啓大爆炸!第498章 埋給皇太極的大雷,大明的禍害開始第78章 千秋之後,吏筆如刀又如何?第68章 噩夢開始!第36章 天子之怒!第590章 皇太極大戰袁崇煥第51章 祖制不徹底,就是徹底不祖制!第145章 暴怒的朱由校:狗日的趙南星,你就第218章 衍聖公分地,開天闢地!!第457章 槍斃孔尚明!第286章 真廢了,怎麼樣,刺不刺激,意不意第656章 改土歸流,西南驚變,蠻夷入侵!第835章 皇太極請降:小國蠻王向大明乞降第699章 刺王殺駕!第794章 小國膽大欺天,狼子野心,當遣王師第906章 孤家寡人!第575章 爾等都是國朝賢才,去挑糞吧第578章 此生唯有竭盡全力,效死而已!第486章 今日之責任,全在《東林報》!第119章 公審,認罪,衣冠禽獸!第760章 一百億的融資!大手筆,南洋諸國震第486章 今日之責任,全在《東林報》!第737章 海上絲綢之路,風波起!第201章 來,吾弟當爲堯舜!第721章 國有聖君,朝有能臣,大明中興!第35章 魚兒上鉤!第266章 抄乾淨了,傾家蕩產葉向高!第418章 陝西驚變,史可法殺瘋了!第553章 主審當場變成階下囚!第168章 張好古砸盤子,糧價跌了,集體傻眼第603章 重重有賞!三軍盡歡顏!第570章 畝產四百斤,全場震驚!第592章 遼東何人不通明,瀋陽城中有內應!第184章 朝廷來了給分地,何必給武定侯賣命第440章 《誰,是大明的脊樑》第452章 親至山東,把孔家連根拔起!第644章 草原決戰,明軍威武第860章 反了反了,出山海關找張相爺去了第659章 王師出征乃平四夷,討不臣,弔民伐
第361章 鬧劇收場,一網打盡!第106章 朕,要大開殺戒!第51章 祖制不徹底,就是徹底不祖制!第306章 大明如果換個皇帝,是不是就沒有這第524章 新政四年,國運昌隆!第410章 什麼叫人民的軍隊啊?(後仰)!第676章 造反頭子朱由校!第257章 東林黨大潰敗,凌遲王化貞!第133章 東林黨人大分裂,葉向高和趙南星打第278章 你也配儀仗?囚車耳!第386章 父辭子笑,炮轟努爾哈赤!第84章 上架感言第460章 張皇后和張好古統一戰線:你見過王第796章 神兵天降, 目標:江戶!第715章 擋着大家的財路,你死定了!第421章 史可法無罪,有功,擢升三邊總督!第125章 大仁不仁,朕放過一個狗官就是對着第545章 事情鬧大了,扯到張好古身上了!第820章 顛倒黑白:蜀王不是死在野狗嘴裡的第890章 造反?不是解放大明!第457章 槍斃孔尚明!第848章 劍履上殿 入朝不趨 贊拜不明!第382章 遼西,努爾哈赤叫門!第643章 不肯給朕賣命的蒙古人,朕不認他這說明一下情況!第336章 大震撼,天啓五年的收入——一億五第25章 不裝了,我是皇帝,我攤牌了!第201章 來,吾弟當爲堯舜!第168章 張好古砸盤子,糧價跌了,集體傻眼第797章 島國鬼子的震驚,這他媽是大明的水第181章 丹書鐵券?朕覺得它沒用!第894章 下克上,孫傳庭被部下綁架投靠大同第43章 張黨,魏公公上門送黃金?第799章 全面壓制,勝負已定!第529章 京師四大水庫完工,豐功偉績!第368章 蒸汽機初步成功,天啓大爆炸!第521章 當場打臉,什麼叫國之棟樑啊!(後第9章 天啓求教!第316章 城頭之上斬阿敏,張皇后要生產了!第727章 朱由校的野望,朕要看看全世界!第177章 錦衣衛辦案,抓捕武定侯!第640章 打吧,死吧,死的越多,對大明越有第393章 震撼的戰損比,0:2000第869章 魏公公招了,張好古科舉舞弊!第336章 大震撼,天啓五年的收入——一億五第868章 你農民爺爺教你做人了!第176章 你祖宗的臉,全都讓你丟盡了!第418章 陝西驚變,史可法殺瘋了!第208章 朱由校:艹……怎麼這麼有錢?第304章 左光斗三觀碎了一地,張好古竟是真第259章 抄家,抄出了八百萬兩銀子!第793章 東邊的鄰居不聽話,那就往死裡打!第510章 朕之肱骨,重重有賞!第659章 王師出征乃平四夷,討不臣,弔民伐第24章 聖人怎麼就教出來你們這羣東西?第890章 造反?不是解放大明!第281章 狠狠羞辱,福王遊街!第228章 聖旨,大清算!第452章 親至山東,把孔家連根拔起!第691章 揚州知府:皇上和首輔可憐啊,他們第877章 暴怒的崇禎:羣臣誤朕!第368章 蒸汽機初步成功,天啓大爆炸!第498章 埋給皇太極的大雷,大明的禍害開始第78章 千秋之後,吏筆如刀又如何?第68章 噩夢開始!第36章 天子之怒!第590章 皇太極大戰袁崇煥第51章 祖制不徹底,就是徹底不祖制!第145章 暴怒的朱由校:狗日的趙南星,你就第218章 衍聖公分地,開天闢地!!第457章 槍斃孔尚明!第286章 真廢了,怎麼樣,刺不刺激,意不意第656章 改土歸流,西南驚變,蠻夷入侵!第835章 皇太極請降:小國蠻王向大明乞降第699章 刺王殺駕!第794章 小國膽大欺天,狼子野心,當遣王師第906章 孤家寡人!第575章 爾等都是國朝賢才,去挑糞吧第578章 此生唯有竭盡全力,效死而已!第486章 今日之責任,全在《東林報》!第119章 公審,認罪,衣冠禽獸!第760章 一百億的融資!大手筆,南洋諸國震第486章 今日之責任,全在《東林報》!第737章 海上絲綢之路,風波起!第201章 來,吾弟當爲堯舜!第721章 國有聖君,朝有能臣,大明中興!第35章 魚兒上鉤!第266章 抄乾淨了,傾家蕩產葉向高!第418章 陝西驚變,史可法殺瘋了!第553章 主審當場變成階下囚!第168章 張好古砸盤子,糧價跌了,集體傻眼第603章 重重有賞!三軍盡歡顏!第570章 畝產四百斤,全場震驚!第592章 遼東何人不通明,瀋陽城中有內應!第184章 朝廷來了給分地,何必給武定侯賣命第440章 《誰,是大明的脊樑》第452章 親至山東,把孔家連根拔起!第644章 草原決戰,明軍威武第860章 反了反了,出山海關找張相爺去了第659章 王師出征乃平四夷,討不臣,弔民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