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bookmark

“朕必須與周國皇帝私下會晤,向開封傳訊之事,三位愛卿可有良策?”

“皇上,此事不難,只要皇上親筆寫信一封,臣可用信鴿傳至開封府,然後使人設法傳進宮去。”徐世銘奏道,他麾下的軍情局雖然對北方的遼國、阻卜刺探力度不足,但對於周國,徐世銘胸有成竹,也許,徐世銘早已將周國看作囊中之物了。

“不妥,此事緊急,遼國的奸細遍佈明、周兩國,信件傳至開封,必須有相當地位的周國官員方纔能順利傳進宮中,稍有差池,就會走漏消息。”百里無忌搖搖頭道。

徐世銘想想也是,將信傳到周國皇帝手中,要想神不知鬼不覺,確實不易。

場中四人一起沉默,突然,馮道開口道:“臣倒有一法。”

百里無忌字精神一振,道:“馮相,快講來聽。”

“周國使者王樸就羈押在宮中,聖上可以想一策,令其能名正言順歸國,如此,皇上就能順利將信件傳至周國皇帝手中。”

“馮相果然狡猾。”百里無忌一時興奮,竟將心中的真實想法衝口而出,令馮道滿臉激憤,而徐世銘二人卻忍俊不禁,偷偷在那顫抖着。

“咳……咳。”百里無忌一陣乾咳,“馮相睿智,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可以令王樸名正言順迴歸周國?”

馮道雖然心中生氣,但此事體大,也不至於真的記恨百里無忌。

但馮道確實也沒有什麼好方法可以使王樸脫罪,名正言順而歸。

血案未結,王樸嫌疑在身,何況百里無忌將學子看得特別重,如何使王樸脫罪,令在場四人煩惱。

這時,親衛來報,鴻臚寺奏報。周國使者兵部尚書張昭請求皇上召見。

百里無忌聞之樂了,道:“來得正好,三位愛卿,讓王樸回開封的方法來了。”

徐世銘三人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正待詢問。

卻被百里無忌阻攔道:“諸位先退下,明日朝堂之上,就明白了。”

轉頭令親衛傳話。道:“命周國使者今日先在驛館休息,等明日朝會時朕會召見。還有,將周國王樸帶到書房。”

徐世銘三人隨即告退。

一會兒,親衛將王樸帶到,轉身帶上門出去了。

“王郎中,這兩天過得可好?”百里無忌笑問道。

王樸一臉霧水。自己還是嫌疑、待罪之身,這皇帝怎會用如此隨意的語調對自己發問。

“回明國陛下,外臣一直都在回憶、思索當日血案的情景,不敢有一絲懈怠。”

“哦,不知道王郎中有何進展?”

“回明國陛下,雖然再也想不起任何有用的疑點,但臣有一些分析想稟告明國陛下。若有不妥之處。還請明國陛下恕罪。”

“王郎中但說無妨。”

“外臣想,單以血案本身而言,其結果,不管是明國還是周國,皆毫無利益可言,那就說明,此事不會是明、周兩國朝廷想要達到的目的。從這一點上來看,最大利益獲得者十有八九是最大嫌疑者。讓外臣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外臣想不出哪一方能從血案中獲利。”

百里無忌心中不覺對王樸高看了一眼,其身處圇圄之中,卻還能如此頭腦清晰,實屬不易。而他的分析距離真實也就一步之差。

“王郎中以爲,血案發生之後,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是什麼?”

王樸小心看了百里無忌一眼。

“無妨。大膽直說便是。”

“明國陛下恕外臣枉言之罪,外臣以爲,最有可能造成明、周交惡,甚至同盟破裂也有可能。”

百里無忌道:“如此結果。與誰最爲有益。”

“遼、阻卜……。”王樸衝口而出,隨即心中一凜,明白百里無忌的意思。

王樸顫抖着說道:“明國陛下已有發現?”

百里無忌道:“朕也是偶然中,聽一熟悉契丹語的臣子說起,王郎中屬下的兇手,行兇前喊出的那句話之中,其中兩字應屬契丹語。”

王樸問道:“可是若統二字?”

百里無忌點頭道:“是,其意思是福佑,應該是兇手行兇前自我激勵之類的話語。”

王樸輕籲出一口氣,忽然,王樸急道:“明國陛下,既然此事牽扯遼國,而兇手卻出自周國鴻臚寺,如此,我國朝中必然已經有遼國奸細,外臣懇請明國陛下,放外臣迴歸開封,外臣要向皇上稟明此事,切不可讓契丹人得逞。”

百里無忌舉手輕擺,道:“王郎中莫急,先靜下心來,朕有話對你說。”

王樸深吸一口氣,壓下快要蹦出喉嚨的心跳。

百里無忌道:“王郎中以爲,除了周國有遼國奸細,明國就沒有?”

王樸再驚。

“驛館之外,學子、百姓聲討周國使者之事,你我都知道這非朕授意,那受何人煽動?學子、百姓圍困驛館時間不短,金陵府尹等官員爲何不設法攔截,縱然考慮到朕看重學子,那也應該向朕稟報,很可惜,血案發生前,朕未接到任何奏報。”

王樸點點頭道:“明國陛下英明,但不知陛下所說與外臣迴歸開封有何關聯?”

百里無忌笑笑道:“王郎中乃周國皇帝心腹。”

王樸躬身道:“奉皇上錯愛,不敢自承爲心腹。”

“王郎中應該知道,朕剛與二弟決定在龍、劍、壁州一線對阻卜軍發起反擊之事。”

王樸再次躬峰道:“外臣略有耳聞。”

“如果明、周兩國之遼國奸細將此事傳至遼國,王郎中以爲,遼國會做出何應對之策?”

“一則轉達於阻卜,使阻卜再派遣大軍支援龍、劍、壁州一線,二則調重兵會合阻卜軍,對抗反擊之明軍,三則令南路遼軍從寧州南下,側擊反擊之明軍的右翼,如此,可達到三面圍攻之目的。”

百里無忌點頭讚賞道:“王郎中文武雙全啊。”

王樸應道:“明國陛下謬讚了,外臣一介書生,僅是紙上談兵,濫竽充數而已。”

“王郎中既然也明白遼國的反應,那麼朕就不多解釋了,朕的用意是將計就計。”

“請明國陛下明示。”

第三十一章第18章 醉仙樓的秘密第32章 以武立威第71章 蜀軍來犯第一百九十六章第60章 南平王遺詔第34章 就醫失敗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二百七十章第33章 滅楚戰爭(十)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二十五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55章 何須再守第69章 驅虎吞狼第2章 逃婚(二)第66章 彭士愁降服第2章 石敬塘的無奈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一百十六章第二百六十三章第二百一十四章第55章 何須再守第一百五十二章第四十五章第31章 滅楚戰爭(八)第三十四章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二百八十七章第十八章第一百三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七章第81章 盧詩韻的眼淚第87章 特戰都第四十九章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第29章 滅楚戰爭(六)第八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22章 正式上任第一百三十五章第六章第二十三章第4章 初見蓉兒第一百零三章第二十七章第六十五章第八十四章第九十四章第11章 世子謀反第9章 四海鹽鋪第三十章第六十九章第二十七章第81章 盧詩韻的眼淚第二百五十五章第一百七十章第二百七十三章第一百十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一百零七章第40章 閩國兄弟鬩牆第53章 戰前軍備第6章 布衣樑震第一百零九章第18章 醉仙樓的秘密第八十二章第八十三章第九十五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八十一章第五十五章第92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七十六章第93章 慶州暴亂(五)第四十二章第一百章第七十六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五十五章第一百一十八章第29章 南平王的苦惱第二百六十八章第88章 七年的等待第86章 醫署衛隊第一百零二章第二百二十九章第三十八章第二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二百四十八章第二百三十六章第16章 王佐之道第53章 戰前軍備第四十九章
第三十一章第18章 醉仙樓的秘密第32章 以武立威第71章 蜀軍來犯第一百九十六章第60章 南平王遺詔第34章 就醫失敗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二百七十章第33章 滅楚戰爭(十)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二十五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55章 何須再守第69章 驅虎吞狼第2章 逃婚(二)第66章 彭士愁降服第2章 石敬塘的無奈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一百十六章第二百六十三章第二百一十四章第55章 何須再守第一百五十二章第四十五章第31章 滅楚戰爭(八)第三十四章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二百八十七章第十八章第一百三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七章第81章 盧詩韻的眼淚第87章 特戰都第四十九章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第29章 滅楚戰爭(六)第八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22章 正式上任第一百三十五章第六章第二十三章第4章 初見蓉兒第一百零三章第二十七章第六十五章第八十四章第九十四章第11章 世子謀反第9章 四海鹽鋪第三十章第六十九章第二十七章第81章 盧詩韻的眼淚第二百五十五章第一百七十章第二百七十三章第一百十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一百零七章第40章 閩國兄弟鬩牆第53章 戰前軍備第6章 布衣樑震第一百零九章第18章 醉仙樓的秘密第八十二章第八十三章第九十五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八十一章第五十五章第92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七十六章第93章 慶州暴亂(五)第四十二章第一百章第七十六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五十五章第一百一十八章第29章 南平王的苦惱第二百六十八章第88章 七年的等待第86章 醫署衛隊第一百零二章第二百二十九章第三十八章第二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二百四十八章第二百三十六章第16章 王佐之道第53章 戰前軍備第四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