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鼎革(十)

那臺灣船廠此時規模已遠遠超過當初。當初張偉何斌二人忍痛從腰中掏了銀子出來,建造戰艦並小型炮船。後來爲了與南洋及日本貿易,日日趕工建造商船,規模越來越大。此時張偉又令在臺富商可自行造船,參加海外貿易,這買船造船一事,頓時在臺灣風行開來。船廠雖是擴大數倍,卻仍不敷使用。數以萬計的工匠不分日夜的在船廠之內打造修理船隻,一艘艘嶄新的商船造將出來,被那些商人提將出去,開往海外貿易。

張偉卻因顧及未來海上爭執,不顧商人反對,禁造三百噸位以下的小船,且設計之時要便於改裝成武裝戰船,雖不能和正規戰艦相比,卻也能以俟日後事急時使用,總歸是聊勝於無。

他下定決心要派船去庫頁島捕鯨之後,便令人將十幾艘俘獲的原荷蘭、西班牙及鄭芝龍的小型戰艦改裝,艦上留下幾門火炮,一來可以防備清軍和島上土著襲擾,二來這些戰艦噸位夠大,也省得爲了捕鯨另造新船。

在海堤上目送捕鯨船離去,張偉轉身向那桃園兵營而去。大陸局勢已然亂象紛呈,他雖然每日間做堰武修文狀,實則再無人比他更關注內地局勢。此時張獻忠雖被優勢官兵圍攻,竟然能抵擋的住,李自成與高迎祥在陝西局面大好。就是革左等營,亦是在山西河南交界橫行,明軍也只是依城而守,不敢出戰。崇禎皇帝急的跳腳,卻也知當務之急是要圍死張獻忠,不使其坐大,擊攻高迎祥、李自成部,穩定陝甘局勢,方能騰出手來收拾革左諸營。

臺灣原有龍武、神策、金吾、龍驤四衛,每衛三軍一萬二千人,四衛合計約五萬人、飛騎衛六千人、萬騎一萬二千人、再加上水師一萬五千人,獨立的神威將軍炮隊六千餘人,連同張偉的兩千親兵,加上巡城將軍的巡捕兵力,仍是不到十萬人。雖雲兵貴精不貴多,不過要防守呂宋、日本長崎,還有臺北臺南駐防,算來將來用到內地爭霸的兵力,左右不過七八萬人,再加上內地廣袤,這點兵力,若不收羅降兵土兵之類,只怕攻下城池,也無法分兵去守。

是以從崇禎三年二月起,張偉未離開臺灣之際,便已令各衛重新招兵。雖然臺灣兵民比已是頗高,但就是招至二十萬人,軍民比方到十比一,以臺灣的財力也還承受的住。

四月時佔了呂宋,七月時局勢已穩,留守的八千神策衛漢軍並漢軍水師船隻將呂宋牢牢守護在手心。呂唯風四處巡行,又得了張偉派去的官學子弟爲輔,用分化利誘,四處建立堡壘扼制交通要道,以當地漢人爲倚托任下層官吏,幾個月間呂宋已是恢復如常。除了不能直接將貨物賣向南美,又時刻提防西班牙並葡萄牙人的艦隊來攻之外,呂宋已再無他事。因局勢已穩,張偉便命呂唯風徵集了大批當地土著,四處搜尋金礦,雖暫時沒有找到,卻也找到數處優質的銅礦,也補臺灣缺銅之憾。大量的銅礦提練出來後,用以鑄造生活用具出售,又可以鑄造成銅錢。自然又是臺灣的大筆財源。只是那優質鐵礦卻仍是搜尋不到,呂宋雖有鐵礦,卻不能用來鑄炮鑄槍,只可用來生產農具之類,也只是聊勝於無罷了。

張偉因呂宋重要,雖大陸戰事將起,卻也只得忍痛將周全斌留下駐守。若非解除了西葡兩國危脅,暫不調那八千神策軍回來。卻將曹變蛟與肖天調回,署理徵兵擴軍一事。至崇禎三年八月,大股明軍開向陝西四川湖北之時,臺灣的漢軍已擴軍至每衛兩萬人,神策衛因有一萬二千人駐外,又特意多招募了六千五百人,整個漢軍已近十四萬人。雖然財力吃緊,到也還供養的起。只是臺灣青壯男子已近三分之一入伍當兵,軍民之比甚高。風調雨順時也罷了,若是遇着颱風或是洪水地震,只怕對農事和工廠礦山都大有影響。好在除了罪民之外,原本的礦工都由呂宋和日本招募而來,到也省了幾萬勞力。

待他趕到兵營,卻見各衛各軍的漢軍士兵都在各級主官的帶領下訓練體能與格鬥術。這火槍兵與弓箭兵不同,一個好的弓箭手總得十年八年的功夫,才能箭不虛發。而一個火槍手從舉槍到瞄準開槍,只需一柱香的功夫便可。至於精確描準,裝彈速度、隊形隊列,亦是最多兩三個月,便足夠成軍。是以當時雖然弓箭和硬弩的威力不下於火槍,歐洲各國卻已是淘汰了冷兵器,改爲純火器的軍制。張偉雖有鑑於攻城做戰和臨敵肉搏時刺刀太過吃虧,建立了龍武軍這樣的冷兵器兵種。其餘三衛卻是不改初衷,仍是以純滑膛槍裝備士兵。除了體能訓練之外,做戰隊列和瞄準射擊都是極簡單的事,想來那些新兵已然盡數掌握。

因見張偉趕來,料想他要來校閱。各衛及各軍的主將立時奔來,環伺左右。因周全斌不在,此時的四衛將軍中以張鼐最得信重。因見張偉若有所思,看向場中的士兵,張鼐便向他笑道:“大人,這些兵士最早不過入伍半年,除了身上沒有殺氣,沒有那股子味道之外。一切都與老兵無甚差別。大人若是想看,不妨令大隊集結,校閱一番?”

張偉搖頭道:“不必了。左右不過是這樣,有你們在,我也放心的很。我此番過來,是要把軍制改動的事,向你們說一下。”

因見各人凝神細聽,張偉笑道:“不必緊張。此番變動的是漢軍編制,與各位的職銜無關。”

他帶着諸將步入節堂之內,坐定之後,皺眉道:“五人爲伍,十伍爲果,五百人爲一都尉,兩千人爲一營,由校尉統管。這樣的分法,太過粗疏。伍長手下只有五個人,到也罷了。一個都尉指揮五百人,太多了,指揮不便,手底下的兄弟都認不過來。自此之後,十人爲一分隊,由什長領、百人爲一果,由果尉領、三百人爲一營,由一都尉領、千人爲一旅,由一校尉領、三千人爲師,由衛尉領。六千五百人爲一軍,由將軍領。待將來再行擴軍,將軍可領萬人爲一軍。如此這般改制,可如腦使臂,運動自如。”

西方軍制的三三制原來自古代羅馬,乃是世界上最精細,也最能發揮指揮官效能的兵制。張偉雖仍在官職上仿古制,其內裡卻已改原本的粗疏,使得軍隊越發細化,易於指揮。

待他宣佈成立參軍部,設作戰、機要、情等處;又設後勤部、情報部、行政部等現代軍隊的輔助部門,整個漢軍已是完全現代軍制化。再輔助以軍爵、軍銜、撫卹,以及精良的訓練、嚴明的軍紀、優厚的軍餉待遇,漢軍中又有甚多打過幾次惡戰的老兵,若是正面交戰,別說是陝北義軍,或是明軍,哪怕是八旗精兵,亦不能輕言能擊敗這支強軍了。

待他將諸事交待已畢,至節堂外上馬,本欲直回臺北。卻見校場內士兵已是整隊完畢,分列兩瑞。張偉無奈,只得向諸將道:“我本不欲大閱,你們非要如此麼?”

張鼐與劉國軒展顏笑道:“難得大人來一次,不校閱一下,鼓鼓軍心士氣,也太過可惜。”

張偉近日來心中總影着一事,原本想立時回府,卻是拗不過他們,也只得勉爲其

難,騎馬向前,在八萬大軍前風馳電掣般巡行一遭。那些兵士見他向前,卻是興奮不已,各自在主官帶領下山呼萬歲,雖然僭越違制,形同造反,誰又肯去理會?

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三將此時領着龍武衛,明軍盔甲原本簡陋之極,只是着小紅襖罷了。除了將官,甚少有全身披甲者。此時的漢軍卻是不同,雖然臺灣無有鐵礦,卻是想盡辦法爲兩萬龍武軍裝備了全身的仿唐的明光甲。不但遠強過明軍,就是裝備了多層棉鑲嵌鐵葉甲的八旗兵,也是遠遠不如。至於那些過人高的鐵盾、長矛、陌刀,其打造之精良,亦是三人前所未見。雖然只兩萬兵,這些裝備的費用,只怕不在明朝二十萬軍之下。再加上中下層軍官全然是漢軍老兵調來,對新入伍的新兵嚴加訓練,軍紀軍法都比當年的皮島明軍不可同日而語。三將感嘆惕厲之餘,對張偉的敬佩和猜度,卻又更加深了一層。

此時三人見手下士兵不住呼喊萬歲,而張偉坦然受之,不以爲意。皆各自在心頭嘆氣,只怕將來戰事一起,不知道前途如何。只是此時已歸順張偉,身家性命全然在這島上,此時縱是別有他意,也是脫身不得。思來想去,只得也跟隨着張鼐、劉國軒等人同呼萬歲,雖仍是彆扭,多喊了幾聲,到也變的坦然了。

卻見那張偉騎於白馬之上,巡行一遭後意氣風發回來,原本有些鬱郁之色的他卻

瞬間變的神采飛揚。這樣的場面便是有些魔力,可以瞬間將人的心理改變。

只聽得張偉向張、劉兩人笑道:“孔將軍是老成人,張載文和王煊成日裡跟隨於我身側,山呼萬歲這一出,定是你二人弄出來的鬼!”

見二人嘻笑,絲毫不以爲意,張偉乃正容道:“諸位將軍,玩笑耍樂也就罷了。這適才的萬歲聲若是傳到北京真萬歲的耳朵裡,只怕我也只好要了你們的腦袋,給皇帝陪罪去。”

見各人仍是全不當真,張偉知道這些人眼裡只有自已,全然不把皇帝放在眼裡。便是尚耿等遼東諸將,適才自已在馬上看了,也是萬歲萬歲喊個不停,此時這麼呼喊雖是不妥,卻也不好太過訓斥,只得又吩咐幾句,便待撥馬出營。

“大人,末將有事稟報。”

“喔,孔將軍有何事?”

因見孔有德恭身行禮,張偉笑道:“孔將軍有事便說,不需多禮。”

“大人,末將想請大人校閱龍武軍,這些時日來每日訓練不止,將士思戰,前些

時日龍武軍與金吾軍曾有對戰演練之議,今日大人過來,到正好可以演練給大人

看。”

因見龍武三將與金吾諸將神色都不自然,頗有些憤憤之色。張偉心中略想一想,便已知道定是火槍兵與龍武軍起了爭執,諸將爲手下出頭,爲了證明自已手下都是強兵,方有這對攻演練一說。”

因笑道:“這又何必。不發實彈,火槍兵威力不顯,發射實彈,又無法演練。”

卻聽那孔有德亢聲道:“末將願親率五百龍武精兵,與五百金吾火槍兵對陣,以

三裡爲距,按照估算好的發射距離和威力來對攻便是了。”

張偉見諸將堅持,雖是無奈,卻也只得應允。只見一龍武軍小軍跑上前來,以草人裝備了龍武軍的全身鐵甲,又放置鐵盾於其身前。令一金吾小兵試射,先兩百米,未中;一百五十米,彈丸擦射而過;百米,正中鐵盾、五十米,彈丸擦於鐵甲之上,叮噹做響,卻只有寥寥幾粒鑽進了鐵甲之內;直到三二十米,方有鐵丸擊中草人要害,只是數量仍是不多,並不足以致命。

張偉神色鐵青,心中只是在想:“龍武軍全是步兵,身着鐵甲防護力雖高,若是

遇着大股的火槍兵,死傷仍是慘重,若是五百對五百,金吾兵必是慘敗無疑。”

事實果真如此,待雙方對陣完畢,按照預先算好的折損,五百鐵甲龍武軍只傷損

下去二三十人,餘者皆衝至火槍兵大陣之內。以龍武軍的格鬥術及裝備,這五百

第58章 呂宋(五)第73章 南洋(十一)第66章 北伐(十)第61章 伐明(三)第60章 鼎革(九)第七十 間決戰七第6章 結交(上)第56章 返臺(一)第54章 反間(一)第45章 設縣(中)第62章 江南(一)第67章 激戰(十)第70章 決戰(十六)第23章 閱兵(下)第67章 激戰(三)第49章 鎮倭(十一)第60章 鼎革(十八)第50章 和談(一)第69章 相峙(一)第47章 遼東(三)第42章 圍城(上)第73章 南洋(十一)第62章 江南(四)第22章 新竹(上)第50章 和談(二)第55章 偷襲(七)第60章 鼎革六第60章 鼎革(十八)第37章 會晤(上)第70章 決戰(八)第61章 伐明(二)第56章 返臺(二)第17章 亂起(上)第25章 宗族(下)第45章 設縣(中)第71章 定鼎(四)第58章 呂宋(六)第62章 江南(八)第70章 決戰(九)第71章 定鼎(六)第55章 偷襲(七)第11章 北港(下)第70章 決戰(十五)第60章 鼎革五第63章 倭亂(八)第49章 鎮倭(三)第62章 江南(六)第36章 崇禎(下)第49章 鎮倭(一)第68章 滅明(二)第63章 倭亂(十)第47章 遼東(六)第70章 決戰(十六)第71章 定鼎(七)第64章 關寧(七)第16章 綁架(上)第61章 伐明(九)第30章 械鬥(中)第35章 兵制(中)第25章 宗族(上)第60章 鼎革(九)第42章 圍城(下)第73章 南洋(八)第56章 返臺(四)第七十 間決戰七第73章 南洋(十二)第63章 倭亂(二)第42章 圍城(下)第46章 制約(下)第49章 鎮倭(九)第61章 伐明(二)第63章 倭亂(八)第69章 相峙(六)第51章 騎射(一)第21章 招兵(上)第47章 滅鄭(一)第69章 相峙(四)第41章 大員(上)第64章 關寧(八)第15章 臥龍(上)第20章 會議(上)第51章 騎射(一)第39章 賄賂(上)第70章 決戰(十二)第61章 伐明(七)第10章 赴臺(上)第73章 南洋(一)第44章 定臺(下)第46章 制約(下)第60章 鼎革(十)第47章 遼東(十一)第49章 鎮倭(十二)第56章 返臺(四)第37章 會晤(下)第54章 反間(二)第23章 閱兵(下)第70章 決戰(三)第58章 呂宋(二)第60章 鼎革四第8章 宴客(上)
第58章 呂宋(五)第73章 南洋(十一)第66章 北伐(十)第61章 伐明(三)第60章 鼎革(九)第七十 間決戰七第6章 結交(上)第56章 返臺(一)第54章 反間(一)第45章 設縣(中)第62章 江南(一)第67章 激戰(十)第70章 決戰(十六)第23章 閱兵(下)第67章 激戰(三)第49章 鎮倭(十一)第60章 鼎革(十八)第50章 和談(一)第69章 相峙(一)第47章 遼東(三)第42章 圍城(上)第73章 南洋(十一)第62章 江南(四)第22章 新竹(上)第50章 和談(二)第55章 偷襲(七)第60章 鼎革六第60章 鼎革(十八)第37章 會晤(上)第70章 決戰(八)第61章 伐明(二)第56章 返臺(二)第17章 亂起(上)第25章 宗族(下)第45章 設縣(中)第71章 定鼎(四)第58章 呂宋(六)第62章 江南(八)第70章 決戰(九)第71章 定鼎(六)第55章 偷襲(七)第11章 北港(下)第70章 決戰(十五)第60章 鼎革五第63章 倭亂(八)第49章 鎮倭(三)第62章 江南(六)第36章 崇禎(下)第49章 鎮倭(一)第68章 滅明(二)第63章 倭亂(十)第47章 遼東(六)第70章 決戰(十六)第71章 定鼎(七)第64章 關寧(七)第16章 綁架(上)第61章 伐明(九)第30章 械鬥(中)第35章 兵制(中)第25章 宗族(上)第60章 鼎革(九)第42章 圍城(下)第73章 南洋(八)第56章 返臺(四)第七十 間決戰七第73章 南洋(十二)第63章 倭亂(二)第42章 圍城(下)第46章 制約(下)第49章 鎮倭(九)第61章 伐明(二)第63章 倭亂(八)第69章 相峙(六)第51章 騎射(一)第21章 招兵(上)第47章 滅鄭(一)第69章 相峙(四)第41章 大員(上)第64章 關寧(八)第15章 臥龍(上)第20章 會議(上)第51章 騎射(一)第39章 賄賂(上)第70章 決戰(十二)第61章 伐明(七)第10章 赴臺(上)第73章 南洋(一)第44章 定臺(下)第46章 制約(下)第60章 鼎革(十)第47章 遼東(十一)第49章 鎮倭(十二)第56章 返臺(四)第37章 會晤(下)第54章 反間(二)第23章 閱兵(下)第70章 決戰(三)第58章 呂宋(二)第60章 鼎革四第8章 宴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