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無心插柳

感謝書友大萬的打賞!

……

趙廣德話一出口,又有些後悔了。他訥訥地看向無恤,生怕他其像自家父親那樣,對他加以斥責,嘲笑。

因爲,君子遠庖廚,是這時代的共識。身爲高貴的卿大夫,鐘鳴鼎食之子,怎能親手割烹?做那和庖廚豎寺等小人才做的低賤行當?

然而,趙無恤的反應卻讓趙廣德意想不到。

無恤靜靜地聽他言志,隨即拊掌而笑,說道:“鳥有鳥道,魚有魚道,而人也各有志向興趣,在我看來,卻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堂弟不必惶恐,來,快坐下。”

趙廣德撓了撓頭,坐下後嘿嘿訕笑,爲方纔的失態有些不好意思。

卻聽無恤沉吟片刻後說道:“日後堂弟就經常跟我回成邑來,在這個院子裡,庖廚之事,任你施展,只是不要認爲我怠慢了你即可。”

趙廣德心中一喜:“堂兄所言,當真?”

“自然是真的,何況,弟也不必自卑,入於庖廚的君子,從古至今數都數不過來。昔有燧人氏,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之;又有庖犧氏,養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其後神農、后稷、伊尹等,更是不必贅言。而近世以來,周朝守藏室的史官老聃也是其中之一,不然,他怎麼會有‘治大國如烹飪小鮮’的比喻呢?”

“堂弟若能做出讓萬民共享的美食,也是與民同樂的一種啊。”

無恤作爲後世之人,對趙廣德的想法倒是不會鄙夷和奇怪。而君子遠庖廚這句話,在原本的歷史上,孟子就加以詮釋過:“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雖雲不忍,但端上來後卻“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說白了,就是假仁假義。如同齊桓公小白那般明面上自詡爲仁義明君,可暗地裡啖食嬰兒之肉卻絲毫不感到愧疚,而當世的許多諸侯卿大夫更加不堪,苛政殘民勝過虎狼食人。

食人之肉亦如此坦然,何必在對待幾隻禽獸的性命上惺惺作態?

何況,春秋貴族們興趣愛好稀奇古怪的多了去:有喜歡搞土木工程的,有喜歡殺活人獻祭的,有喜歡假扮成女人的,有喜歡夫人給自己戴綠帽的,有喜歡在朝服下穿着情婦**上朝的,甚至還有換……妻玩耍的。

趙廣德的愛好,只是下個廚房而已,人畜無害,與之相比,算得了什麼?

案几對面的趙廣德聽後,有些感動,他說道:“堂兄此言讓弟深省,真乃我之知己也!”

趙無恤笑道:“堂弟既然有意於庖廚之藝,這豆花,還可以繼續做成硬豆腐,更是別有一番風味啊,你再去試試?”

且不提趙廣德對無恤這種一套工序,就能做出三種口味不同食物的奇思妙想嘖嘖稱奇。那邊的穆夏和薇、媛二侍女也跟着享受了一把熱豆腐花,隨即又被無恤使喚着把柔軟的豆腐花倒在鋪有麻布的木格內,把水擠出,壓制成滷水豆腐。

有了堂兄的包容,趙廣德大起膽子來,在無恤指點下,親自入庖廚煎熬膾脯,調和滋味。

於是,在傍晚時分,無恤在鄉寺內招待鄉吏們的宴饗裡,各人的案几上就多了豆鬲盛放的小蔥拌豆腐、油炸豆腐、葵菜豆腐羹等新穎菜式。讓計僑、成巫、竇彭祖等人讚不絕口,紛紛讚歎無恤屋內人的廚藝。

當然,無恤早已囑咐兩個侍女,不可告訴別人這些是趙廣德所爲。

因爲小胖子的廚藝,也讓他刮目相看,暗道自己倒是撿了個偏才,後世的各種美食,以後就由他口述,讓對庖廚之道熱情無比的趙廣德來製作吧。

這也算無心插柳柳成蔭了。

……

第二天一早,雞初鳴,國人念着昨天趙無恤的承諾,便從榻上起來,洗盥過後,帶着大袋的菽豆,或扛或輿(用人力拉的雙輪車),出門前往鄉寺。

在成氏四里,卻有那麼幾個鬼鬼祟祟的成氏族人,混在人羣裡,陰陽怪氣地說着一些對趙無恤不利的話。

“今年菽豆收成不錯啊。”

“是不錯,多虧了君子的代田法。”

“二三子這就上當了,只看到眼前的增收,沒看到趙氏君子今年將加大稅賦。”

事關自己的利益,國人們臉色驟變:“你這是從何處聽來的?”

那成氏族人煞有其事地說道:“往年成翁做主時,採摘的菽豆都是自己留着即可,不必上交。如今倒好,那趙氏君子在鄉中到處修造土木器械,開挖溝渠,讓桑竇甲三裡和野人氓隸獲利,卻讓我等族人睏乏。好不容易,這菽豆增收,居然還要帶去鄉寺,真是雁過也要拔毛。”

有國人爭辯道:“妄言!昨日君子就拒絕了吾等獻禮,今日前去,反倒是要有一份禮物要送予吾等。”

那成氏族人嗤之以鼻:“愚!趙氏君子昨日在蹴鞠場婉拒,實則是嫌棄爾等獻上的太少,打算狠狠宰割一把。若不信,爾等帶去的這些菽豆,一粒都拿不回來,全都得進了鄉寺府庫!”

去年趙無恤對成氏的打擊太過強橫,讓不少成氏小宗的國人心存忌憚,於是被這族人一說,一些人不由得有些猶豫起來,甚至有幾個扛着麻布袋又返回去了。

不過,竇、桑、甲氏那邊,可沒人敢這麼慫恿,所以當成氏四里稀稀疏疏的人羣到達鄉寺外時,這裡已經極爲熱鬧。三里民衆都排成了長隊,前方圍了個圈,似乎在觀看什麼,時不時傳來一聲驚奇的嗟嘆聲。

成氏族人們面面相覷,一問之下,才知道是趙氏君子先前讓匠人採石打造的那些個古怪石器,正在展示用法。

衆人湊進去一看,也挪不開眼睛了。

六七個石磨同時開工,飽滿的菽豆倒進去後,產出的是粘稠的豆汁,一旁有用葛、麻布過濾的;有蹲在陶釜前燒火熬煮的。

乳白的滾燙豆漿香氣撲鼻,衆族長、里胥們各自端了一碗,喝得滿脣白沫,紛紛讚不絕口。一旁還有點鹽滷的,有壓制豆腐的,讓旁觀的人們眼花繚亂。

那些進過新絳,見過世面的國人覺得,簡直比齊地倡優表演的把戲還要神奇啊!

原來,昨日在場的人,不算趙廣德的話,穆夏,薇、媛二女已經將此套工序記熟,無恤讓他們再傳授給成邑的國人,便將這製作豆漿豆腐的工藝發揚光大了。

有竇、桑、甲三裡族長帶頭試嘗後,鄉三老成巫又身穿裘服,站在土丘上向衆人宣稱道:“這便是君子送予爾等的禮物!今日所磨菽豆,全部免費,一粒報酬都不取!”

……

求收藏,求推薦……

第1166章 夫差之亡第34章 巡視鄉里第727章 跳樑小醜第645章 大風(2)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195章 三日將寤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745章 爲何而戰?第879章 虎狼之師?第1205章 萬里關河第388章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第103章 囹圄隸妾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921章 鄰人失火第939章 嘎嘣脆第621章 來自知伯的友誼第186章 束手無策第724章 張孟談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1114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上)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240章 刺客列傳第766章 宥之?殺之?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86章 汔可小康第957章 合縱(下)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第873章 王孫勝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609章 衛國太子第744章 濟濟多士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291章 焚劵市義第61章 姍姍來遲第993章 鳴條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437章 時也運也第67章 大都無防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第1181章 近而示之以遠第23章 君子如玉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第104章 照打不誤第88章 伊尹之志第12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440章 靈鵲(下)第406章 爭渡,爭渡!第1183章 白公勝變法(上)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1092章 天子致胙(上)第615章 天倫之樂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789章 太陽照常升起(下)第1196章 列禦寇第12章 呦呦鹿鳴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710章 陶朱第1188章 東臨碣石有遺篇第503章 外援第47 2章 學校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610章 我的兄弟姐妹(上)第559章 十九歲的卿(上)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番外12 《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下)第1096章 濟北第136章 大射儀(中)第995章 叔侄第162章 狄服騎射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1095章 無題番外3 上帝之鞭第249章 克敵制勝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446章 折衝樽俎第277章 前進的方陣第892章 過河卒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994章 楚王親征第942章 刑人(上)第7章 車騎之爭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778章 美哉室!其誰有此乎?第422章 兩難抉擇
第1166章 夫差之亡第34章 巡視鄉里第727章 跳樑小醜第645章 大風(2)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195章 三日將寤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745章 爲何而戰?第879章 虎狼之師?第1205章 萬里關河第388章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第103章 囹圄隸妾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921章 鄰人失火第939章 嘎嘣脆第621章 來自知伯的友誼第186章 束手無策第724章 張孟談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1114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上)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240章 刺客列傳第766章 宥之?殺之?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86章 汔可小康第957章 合縱(下)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第873章 王孫勝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609章 衛國太子第744章 濟濟多士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291章 焚劵市義第61章 姍姍來遲第993章 鳴條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437章 時也運也第67章 大都無防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第1181章 近而示之以遠第23章 君子如玉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第104章 照打不誤第88章 伊尹之志第12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440章 靈鵲(下)第406章 爭渡,爭渡!第1183章 白公勝變法(上)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1092章 天子致胙(上)第615章 天倫之樂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789章 太陽照常升起(下)第1196章 列禦寇第12章 呦呦鹿鳴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710章 陶朱第1188章 東臨碣石有遺篇第503章 外援第47 2章 學校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610章 我的兄弟姐妹(上)第559章 十九歲的卿(上)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番外12 《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下)第1096章 濟北第136章 大射儀(中)第995章 叔侄第162章 狄服騎射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1095章 無題番外3 上帝之鞭第249章 克敵制勝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446章 折衝樽俎第277章 前進的方陣第892章 過河卒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994章 楚王親征第942章 刑人(上)第7章 車騎之爭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778章 美哉室!其誰有此乎?第422章 兩難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