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點兵出征

自河北、關中、徐州而來的三份奏報同時遞到了司空曹操和我面前。

河北公孫瓚再次敗於袁紹之手,而他先前害死幽州牧劉虞的惡劣影響也逐漸擴大。劉虞生前對東北少數民族採取懷柔政策,因此各族部落感其恩德,公推燕國勇士閻柔爲烏丸司馬,集漢族、烏丸、鮮卑數萬義軍,配合袁紹的行動;幽州舊部騎都尉鮮于銀,從事鮮于輔、齊周等人也紛紛舉兵響應,驅逐公孫瓚任命的官員。公孫瓚一方面集結兵馬退至先前築造的易京城堡,另一方面主動聯絡黑山軍首領張燕。袁紹與幽州舊部聯手對抗公孫瓚與黑山軍的同盟——河北戰事已到了決戰時刻。

另一方面,謁者僕射裴茂持節入關後,以段煨、王邑爲首的關中諸將紛紛響應,加之鐘繇的調度,各路兵馬儼然對長安形成了包圍之勢。李傕、郭汜缺乏糧秣部卒離散,在圍困之下漸漸不支這兩個禍國元兇的末日已爲期不遠。

與此同時,赴任廣陵的陳登大展其才,徵用徐宣、陳矯等名士,開墾荒田播恩百姓,進而寬嚴並用,兵不血刃使大賊梟薛州率領海盜萬餘戶解甲歸降,廣陵郡兵勢大振。再加上不斷的招誘呂布部下,至此,自以爲得朝廷信任的呂布不知不覺已陷入了包圍圈。

仔仔細細看罷奏報,曹操頗感滿意,各地事態發展都與先前預料的差不多。他將這三份奏報放在桌案之上,圍着它們溜達了好幾圈,用心思量下一步的打算;荀攸則一聲不響坐在旁邊,呆呆注視着奏報出神。過了好半天,曹操才定下腳步,緩緩道:“袁紹雖強無法脫身,關中諸將兵向長安,呂布蠢才已入掌控,袁術暴虐陷於窘境,現在沒人再顧得上咱們了。我有意趁此機會剷除張繡以絕後患,不知公達以爲如何?”他原先視張繡如草芥,如今又觀之似臥虎。地盤不足一個郡的小賊,竟然討而不滅,痛折他長子,這令曹操久久不能釋懷。荀攸不以爲然,搖了搖頭道:“以在下之見,張繡不可再討。”

“哦?”曹操對他這樣的答覆頗感意外。

荀攸二目曈曈注視着桌案上的奏報,解釋道:“張繡與劉表相恃爲強,而繡以遊軍仰食於表。劉表若不供張繡糧草,張繡的兵馬必然離散。咱們不如緩軍以待之,天長日久,必能使張繡窮篤而降。現在若是急於攻伐,張繡、劉表迫於形勢又將再次聯合,咱們未必能勝。”

曹操擺了擺手道:“中原局勢已變,劉表不會再幫張繡了。如今我已與荊州重新修好,先是遣還鄧濟,劉表也釋放趙岐回朝,此等形勢頗爲難得,劉表最重朝廷名節,必不會再跟咱們翻臉了。再者,我豈爲區區一張繡所懼,袁紹若破公孫瓚,河北四州則定,許都險矣!”

這話雖然有些道理,但荀攸捻髯搖頭道:“我看也未必如您所想。公孫瓚驍勇之徒,困獸猶鬥尚可支持;張燕坐擁亂民十餘萬,雖烏合之衆亦足以爲害,昔年袁紹斬殺於毒、壺壽,破黃巾別部十餘支,此與黑山乃不共戴天之仇;閻柔、鮮于輔等本劉虞舊將,非與袁紹同心;另外幽州之北還有三郡烏丸,遼東太守公孫度擁兵爲害、自號平州牧;幷州之地有黃巾餘寇張白騎流竄劫掠;青州沿海有臧霸、吳敦、孫觀等豪強侵擾爲亂,這些人也都是袁紹的隱患啊。”

“現在的局勢真是微妙。”曹操嘆了口氣道:“倘若咱們現在攻戰四方,袁紹恐我做大,必然急於向咱們索戰,而咱們實力不敵。倘若咱們經營舊地不爲攻戰,袁紹固然不會急於找咱的麻煩,可是他又能勘定河北羣豪,到時候咱們依舊不是他的對手。我是左右爲難啊……”想了一會兒,曹操倏然攥住劍柄,凝眉道,“大丈夫生於世間自當有所作爲,我寧要短痛不要長痛!”

荀攸見他這般決絕,已無法撼動他出兵的打算,只好點了點頭道:“明公若是堅決出兵,在下也不阻攔。若是能破張繡固然是好,但若是遷延日久戰事不利,還望明公早日回師以防北地之變故。”

於是曹操決然道:“好!我這就傳令,調遣兵馬十日後許下典兵,南下直搗穰縣!”

曹操一聲令下,緊張的戰前準備又開始了。各營將官調配軍卒,典農中郎將任峻準備糧草,夏侯惇把新近選拔的賈信、扈質、史渙、牛蓋、蔡楊等將薦入曹操軍中效力。又逢喜訊傳來,騎都尉徐晃掃滅卷縣、原武等地餘寇。而坐困河東的白波軍也因與匈奴離心日漸衰敗,其首領李樂病死、胡才被部下謀害,至此白波軍解體,逐鹿天下的勢力又少了一支。曹操即刻加封徐晃爲裨將軍,招致麾下聽用。

曹操再次討伐張繡。經過前次征戰,南陽大部分縣城已歸入朝廷管轄,張繡僅保有穰縣一城,兵馬不過數千,糧草全靠劉表賙濟。以這樣微弱的實力,莫說阻擋朝廷大軍前進,能不能守住城池還未可知。可是張繡恆定一顆心,不逃不降就在穰縣深溝高壘以待曹軍。

曹操督率大軍長驅直入,不過數日工夫便至穰縣,將城池圍了個水泄不通,他把部下兵馬分作數隊,日夜攻城不給張繡喘息餘地。那張繡、賈詡也真了得,在缺兵少糧的情勢下,僅憑城池之險奮死抵抗。搭雲梯、射火箭、挖地道、造衝車,無論曹操使出何種高招,他們總能巧妙應對。這一場攻城對持,自三月打到六月,曹軍仍然不能攻克城池,士氣漸漸低落。

曹操心緒煩亂,召集軍師、祭酒商議下一步的對策,荀攸、郭嘉力勸他快些收兵。曹操依舊不肯道:“我師雖靡,制彼則有餘。穰縣幾經戰亂,城內殊無百姓,張繡兵士大損,還靠何人爲他堅守?再者其城池破損糧草將盡,西涼武士本以騎射馳名天下,如今他們連馬匹都殺了充飢,還能支撐幾日?”

荀攸皺眉道:“明公此言不假,然困獸猶鬥,彼爲堅守吾爲仰攻,縱敵已疲乏,咱們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軍士疲乏日後又當如何呢?”

“小疾不醫養成大患,今日不除張繡,日後決戰河朔,必然掣肘於後。”曹操心中忌憚的還是袁紹。

郭嘉站起身來,未曾講話先施一禮道:“恕在下直言,明公與張繡本非仇敵,皆誤於意氣之爭。與其說張繡胸懷割據之志,還不如說他是故意跟咱們賭氣,在下看您……您也有幾分賭氣的意思。”說着他低着腦袋,上翻眼皮瞅着曹操。

曹操聞聽此言撲哧一笑,郭嘉確是能洞悉上意。不過曹操還是擺了擺手道:“事已至此唯有一戰,既然來打了就要打到底。”

郭嘉直起身道:“如今張繡兵勢頹敗,已不能再掀風浪,且容他坐守此間又能如何?即便咱們拿下穰縣梟首張繡,所得不過是廢城一座、殘兵數百,可謂得不償失啊……況且劉表近在襄陽,倘若起兵則先前修好之功盡棄,連此危城亦不能得。”

曹操不以爲然道:“襄陽與穰縣近在咫尺,若是騎兵急進,朝出襄陽日落便可來至此間。我圍城三月有餘,倘若劉表有意救張繡,此刻就是十仗也都打完了,豈能拖到現在仍無動靜?放心吧,劉景升已無意前來……”

他這話還未落音,突見貼身侍衛王必未打招呼便闖進帳來,抱拳拱手道:“啓稟主公,有斥候來報,劉表起兵一萬救援張繡,大隊已出襄陽!”荊州牧劉表本無征戰天下之心,只願坐守荊州爲霸一方,助張繡立足南陽也只不過是借爲阻擋北方兵鋒的屏障。但張繡與曹操結怨連番征戰,反倒把劉表拖下了水,不得不跟着他打仗。自湖陽之役曹操遣回鄧濟,劉表頗有感念之意,再不想爲了一條看家狗與鄰居結怨,遂復與許都通使、放回西京使者趙岐,後又容留禰衡南下。彼此關係大有好轉,劉表便有意捨棄張繡,曹操兵困穰縣之前,賈詡曾差人到襄陽求救,劉表不置可否草草打發,實際上就是坐觀張繡覆亡。哪知張繡心志堅如鐵石,曹軍圍城三月不能奪取,劉表漸漸又生僥倖之心,憶起張繡的種種好處,躊躇再三還是派出了援軍。

曹操剛剛還說劉表不會來,這會兒就被眼前現實狠狠抽了一個嘴巴,甚感臉上無光,喃喃道:“劉景升反覆無常,真真庸人也!此番可是他親自領兵前來?”

王必道:“劉表坐守荊州並未親來,差都督蔡瑁統率兵馬,張允爲先鋒,蒯良爲參謀。”

曹操心頭一顫,不禁悲從中來——他與蔡瑁乃是孩提時的玩伴,不想世事流轉,童年鬥雞走馬的朋友如今變成疆場上的敵人了。其實這也無怪,劉表正妻早亡,蔡瑁之妹嫁與劉表作爲續絃,他們是郎舅的關係,常言道是親三分向,更何況臣僚之屬,蔡瑁當然得替人家出力。即便如此曹操還是不知不覺嘆了口氣,又覺自己有些失態,隨即譏諷道:“如此緊要之戰,劉表竟不能親帥,可見他不諳用兵之道!”這話其實沒什麼道理,想當初劉表單騎入襄陽,後來之所以能立足荊州聲勢做大,文靠着蒯良、蒯越兩兄弟,武靠着蔡氏宗族威震一方。現在蔡德珪爲將,蒯子柔當參謀,充任先鋒的張允是劉表的外甥,這支部隊實是荊州的精銳之旅,戰力非同尋常。

郭嘉趕緊就坡下驢:“明公不妨就此收兵務保全功。”所謂“務保全功”不過是一句場面話,穰縣未奪又有什麼功勞可言。

曹操自然聽得出來,冷笑道:“現在收兵徒叫荊州人恥笑。王必傳我將令,分兵駐防南路,我看看他們有什麼本事救穰縣。哼!蔡德珪啊蔡德珪,我鬥雞鬥不過你,打仗可不怕你!”

郭嘉、王必可不知他們倆是什麼交情,聞聽此言都糊塗了。荀攸卻連連搖頭道:“若是動仗倒也不懼,就怕他來到近前卻不跟咱們打,那可就不好辦啦!”

事實果如荀攸所慮,蔡瑁統領大軍進逼穰縣,卻紮下大營做坐觀之態,似乎無意與曹操見仗。可這樣的舉動比真刀真槍還叫曹操難受,既要攻城又要防備他突襲。倘若穰縣到了千鈞一髮的時候,蔡瑁必然傾全軍而至;倘若曹操撤軍,他又能在後追擊;即便是穰縣攻克,這座城池損毀至極不堪再守,他照樣能趁亂給曹操重創——蔡瑁用的是以逸待勞之法,意欲坐收漁人之利。

曹操也改變戰略,意欲再次招降張繡以御蔡瑁,可是仇怨結得太深,似乎也不易辦到。張繡雖不歸降,但怕曹操攻入屠城;蔡瑁其實也有一怕,怕張繡突然降曹,兩家並勢來襲荊州軍必敗。張繡怕曹操,曹操怕蔡瑁,蔡瑁又怕張繡。誰也沒料到戰事會發展到這步田地,三方面相互剋制,眼見又成了僵局!

關鍵時刻外部環境成了決定性因素。蔡瑁的後方是荊州,東面的孫策戡亂未定,西面的劉璋閉關自守,毫無後顧之憂。可是曹操後方卻有袁紹、呂布兩個勁敵。

第339章 火燒赤壁第146章 拿下昌黎第84章 無獨有偶第241章 程閔登機第98章 安撫關中第244章 紫禁城第280章 呂布的抉擇第189章 蒲阪之戰2第192章 離間計第153章 軍事會議二第145章 處置俘虜第1章 男主出世第300章 特種任務(下)第218章 鄧採兒身死第216章 鄧家莊大屠殺第213章 鄧艾第59章 張繡還是叛變了第232章 聯合安息第320章 瘴氣林第1章 男主出世第218章 鄧採兒身死第307章 用我鮮血換弘威復生第32章 入主兗州第119章 有奸細?第183章 西蜀形式第159章 揚州戰事第130章 大福船圖紙第246章 登基大典第34章 穩定兗州第131章 機械師馬鈞第341章 大軍登陸第207章 誘敵之計第236章 超級大糉子第1章 男主出世第154章 軍校第154章 軍校第376章 要搶就去搶華夏第8章 曹操也來了第290章 一追一逃第106章 賈詡出馬第322章 劇毒泉水第336章 詐降書第264章 白虎戰魂第367章 被迫投降第214章 男兒當有爲第46章 聯合許褚第106章 賈詡出馬第213章 鄧艾第343章 弘威大帝第163章 收服田豐第373章 二罪並罰第85章 下邳大勝第120章 將計就計第331章 反間計第119章 有奸細?第23章 斬殺華雄第259章 夜襲烏巢第47章 拿下豫州第163章 收服田豐第190章 險渡渭水第82章 呂布神威第341章 大軍登陸第178章 白狼之巔第188章 蒲阪之戰第268章 誘敵出擊第228章 又見貴霜第82章 呂布神威第325章 挖墳掘墓第187章 遊說第69章 擊退鄧濟第152章 軍事會議第167章 混亂的局勢第127章 二顧茅廬第371章 邪惡與正義第235章 包糉子第22章 搶個戰功第323章 如有神助第348章 奇襲波斯港第4章 陳登做代理第246章 登基大典第325章 挖墳掘墓第264章 白虎戰魂第284章 諸葛亮之謀第258章 烏巢第177章 鮮卑境內第287章 豬哥的屎路第191章 築寨之法第27章 盟軍解散第21章 董卓之亂諸侯會盟第26章 追擊董卓第71章 禰衡出鏡第229章 對抗貴霜第293章 三楊獻城第11章 長社得救,匯合朱雋第173章 通渠運糧第151章 黃月英來了第227章 突發其變第208章 水淹袁紹第135章 大和民族第27章 盟軍解散
第339章 火燒赤壁第146章 拿下昌黎第84章 無獨有偶第241章 程閔登機第98章 安撫關中第244章 紫禁城第280章 呂布的抉擇第189章 蒲阪之戰2第192章 離間計第153章 軍事會議二第145章 處置俘虜第1章 男主出世第300章 特種任務(下)第218章 鄧採兒身死第216章 鄧家莊大屠殺第213章 鄧艾第59章 張繡還是叛變了第232章 聯合安息第320章 瘴氣林第1章 男主出世第218章 鄧採兒身死第307章 用我鮮血換弘威復生第32章 入主兗州第119章 有奸細?第183章 西蜀形式第159章 揚州戰事第130章 大福船圖紙第246章 登基大典第34章 穩定兗州第131章 機械師馬鈞第341章 大軍登陸第207章 誘敵之計第236章 超級大糉子第1章 男主出世第154章 軍校第154章 軍校第376章 要搶就去搶華夏第8章 曹操也來了第290章 一追一逃第106章 賈詡出馬第322章 劇毒泉水第336章 詐降書第264章 白虎戰魂第367章 被迫投降第214章 男兒當有爲第46章 聯合許褚第106章 賈詡出馬第213章 鄧艾第343章 弘威大帝第163章 收服田豐第373章 二罪並罰第85章 下邳大勝第120章 將計就計第331章 反間計第119章 有奸細?第23章 斬殺華雄第259章 夜襲烏巢第47章 拿下豫州第163章 收服田豐第190章 險渡渭水第82章 呂布神威第341章 大軍登陸第178章 白狼之巔第188章 蒲阪之戰第268章 誘敵出擊第228章 又見貴霜第82章 呂布神威第325章 挖墳掘墓第187章 遊說第69章 擊退鄧濟第152章 軍事會議第167章 混亂的局勢第127章 二顧茅廬第371章 邪惡與正義第235章 包糉子第22章 搶個戰功第323章 如有神助第348章 奇襲波斯港第4章 陳登做代理第246章 登基大典第325章 挖墳掘墓第264章 白虎戰魂第284章 諸葛亮之謀第258章 烏巢第177章 鮮卑境內第287章 豬哥的屎路第191章 築寨之法第27章 盟軍解散第21章 董卓之亂諸侯會盟第26章 追擊董卓第71章 禰衡出鏡第229章 對抗貴霜第293章 三楊獻城第11章 長社得救,匯合朱雋第173章 通渠運糧第151章 黃月英來了第227章 突發其變第208章 水淹袁紹第135章 大和民族第27章 盟軍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