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險渡渭水

張遼、周冷夜渡蒲阪津,力退樑興紮下營寨,這不啻在黃河以東楔進一顆釘子,打出一個入口,此後大軍開拔到蒲阪津暢通無阻,可以順利到達敵軍以北了。程閔聞訊下令佯攻叛軍大營,韓遂等部誤以爲程閔有意兩面夾擊,於是謹守營寨。如此叫囂兩三日,程閔料想敵人不敢輕易出動了,這纔開始部署渡河。

如今程軍營寨森嚴旗幟林立,透着威武煞氣,可這只是表面現象,殊不知大部隊早已無聲無息自後寨門撤走,只有少數人虛設旌旗,敲鑼打鼓以爲疑兵。六萬大軍渡河絕非易事,需要周密佈置,更須防備敵人趁亂進攻。

程閔統領中軍之士坐鎮渭水岸邊親自殿後,督促大軍過河。程軍舟楫雖不多,但軍令嚴明列隊整齊,加之臨時打造了一些浮板,速度倒也不慢。一天一夜時間,趙雲、陳到、黃忠等部皆已渡河,輜重糧草也已運過大半,只要中軍再盡數渡過,程軍就可以揚長而去了……

程閔身披白狐裘穩坐胡牀之上,衆謀士左右相陪;郭奕也侍立在他身旁,望着波瀾壯闊的渡河場面甚是激動。不過程閔本人卻不怎麼欣喜,雖然眼下這場仗已撥雲見日,但在他心目中,韓、馬之流不過是無關痛癢的小角色,袁紹和孫權也不過爾爾,真正的對手卻是曹丕和諸葛亮。

“主公快看!”郭奕一聲呼喚打破了程閔的沉思,“田宇在對岸朝咱們招手呢!”田宇是個好熱鬧的,哪裡耐得住性子?郭奕等人一個沒留神,他便躥上了船,跟着前軍先渡了河。

程閔遙望對岸縱馬馳騁朝自己揮手的田宇,笑道:“這傻小子早些過去也是好事,他若留在這邊更不讓人放心。”說話間只聽衆人齊聲讚歎——原來天上有隻失羣孤雁,寒風中打着盤旋正不知飛往何方,田宇搭弓在手竟將此雁射了下來。

“好箭法!”衆人不禁誇讚。

不得不說這田宇還真給力,文不成但是勇武還是有的,跟他勞資田豐不一樣,他勞資文人一個,沒想到他兒子居然是個武夫,別說這武力還是可以的,年僅十八居然能跟老將徐榮手上來上幾十回合,估摸着在遊戲裡至少也有70以上的武力值了。

程閔誇獎道:“古人云:‘將不仁,則三軍不親;將不勇,則三軍不銳。’依我觀之,郭奕這小子忠孝可親,佔一仁字,田宇這小子武藝出衆,佔一個勇字,皆是治軍之才。”

郭嘉卻不給程閔面子,直接反駁道:“主公所言謬矣,爲將者需仁勇兼備,他們倆一則以仁,一則以勇,難道打仗的時候要他們倆一起爲帥?”

連郭奕自己都樂了:“真要是讓我倆一同爲帥,軍營非亂了不成!”

大家說笑間,鄧先與陳猛縱馬自後面趕來。鄧先下馬道:“我等已派兵收起旌旗軍帳,少時便可運來。”陳猛卻總是一番憂慮之色:“我軍虛張聲勢而渡河,因而賊不敢出,今收起軍帳,只恐賊兵探得我動向過來騷擾。”

程閔冷笑道:“他們這會兒得知已經晚了。大部隊已渡河,少時中軍也渡完了,即便趕來只能隔水而嘆。你們做好準備也過去吧。”

這會兒高順已經帶着不少士兵上了船,並空出兩條稍大的請程閔以及衆謀士登船。程閔婉拒道:“將乃兵之膽,兵乃將之威,我若渡去,只恐剩下人心中不安。你們先去吧。”他不肯走,別人也不好意思走,彼此推讓一番,最後還是田豐與郭嘉、還有郭奕、田宇等人先上了船。

如今大部分中軍將士也都上了船。只數百陷陣營保護程閔,那旁高順也張羅士卒搬運軍帳、糧草還有牲畜牛馬,六萬大軍馬上就要盡數渡完了。

程閔默然坐於胡牀之上,他想了想這些年輕人,郭奕、田宇、張虎(張遼的兒子)、許議(許褚的兒子),這幾個年輕人跟他們爹比差了太多,許議跟他爹一樣有勇無謀,可武力值卻不高;田宇跟他爹差遠了,勞資文臣兒子習武他爹都看不起他;郭奕倒是聰明一點,不過跟郭嘉一樣有點營養不良,不堪大用;恐怕也只有張虎是有勇有謀,所謂虎父無犬子可堪大用。

程閔浮想聯翩,全然沒有注意到身邊的騷動,許褚、高順上前將他攙起,大呼道:“賊兵來了!”他這才注意到,陷陣營已行動起來。眨眼間征塵驟起吶喊震天,有一隊關中騎兵赫然殺到岸邊,旌旗之下閃出一將,三十出頭白淨臉膛,頭戴亮銀盔,身披亮銀甲,外罩素白袍,坐騎大白馬,手執一杆馬槊,渾身煞氣八面威風——正是馬超!

原來關中諸將未知程軍動向,不敢擅自出營,唯有馬超自恃驍勇屢屢請戰,皆被韓遂勸阻。剛纔斥候回報,程營偃旗息鼓收拾軍帳,諸將方悟程閔已暗中渡河。馬超氣不過,即刻提一萬兵馬直撲程營,果見寨牆空空營壘皆撤,更覺怒火中燒,馬不停蹄繞過關山追到河邊。

千防萬防還是被敵人切了個尾巴,此刻程閔身邊僅數百陷陣營,哪抵禦得住?馬超猛催坐騎恰似一道白光扎入程軍之中,後面衆騎兵也勢不可當,將程兵衝得七零八落;陷陣營勇則勇矣,卻寡衆懸殊,霎時間死傷過半。馬超自舉兵以來未嘗交鋒,今日殺得興起,正耀武揚威,忽見河畔有一老將,身披狐裘頭戴兜鍪,被武士簇擁着倉皇而逃。他雖未見過程閔,但也曾聽人描述模樣,八九不離十,況且此將明顯是統帥,即便不是程閔,也是程營高官,想至此立刻舉槊嚷道:“擒賊擒王!先誅此老賊!”

眼看大禍臨頭,許褚、高順架起程閔狂奔河畔,一邊逃一邊幫他解去裘衣拋之於後。原指望棄了這件顯眼的衣服就能混於兵中,哪知馬超心明眼亮早已看個真切,槊尖往這邊一指:“速速放箭!”

箭雨一來避無可避,天大本事也逃不脫了,高順舉目四顧,運兵的船還沒過來,但在不遠處有一葉小舟,似是運牛馬牲口的。這會兒也管不了許多,二人幾乎是抱着程閔上了船;使船的一篙尚未撐開,箭雨已到——十餘名貼身護衛喪於河畔。

這船實在太小,恰容下三人,只有一個搖槳的船工。這船工死命猛劃欲脫虎口——這不光是救程閔,也爲救自己啊!馬超哪裡肯依?督促將士追至河岸殺散殘兵,眼見兵刃不及這船,再次傳令放箭。

箭枝似飛蝗般直奔這隻船,許褚、高順各抽兵刃護在程閔與船伕身前,程閔身子幾乎縮成一團,死死貼着船板,但覺飛箭嗖嗖而過,如雨點般墜入河中,濺起陣陣水花。許褚一身鎧甲尚能支應;高順只穿着軟甲武弁,全憑掌中佩劍撥打鵰翎,不多時已身中兩箭,痛若鑽心;回頭一望,三軍將士翹首觀望,已有十幾艘船趕來接應。

高順頓感希望,低頭嚷道:“主公稍忍一時,咱們的船就快……”話未說完又覺右臂一痛,佩劍立時脫手。突然又是晃了兩晃,身子一歪栽入河中。

“高順……”曹操痛叫一聲,想去拉扯又怕中箭,眼睜睜瞅着他被河水捲走。

沒了一個護駕的,許褚更照應不過來,緊接着又一陣箭雨,船工登時喪命。渭水流淌湍急,對面的船將將就要迎上,哪知船工一死,小船立時失去控制,搖搖擺擺順流而去。此刻程閔萬念俱灰,俯在船板上只覺天旋地轉。許褚一腳把船工死屍踹入河中,見船舷角落有一具破馬鞍,隨手拾起,佩劍也不要了,一手抄起船槳,一手舉着馬鞍護在程閔身前。

關中軍眼見小船順流向東而去,兀自不饒,打馬揚鞭邊追邊射。許褚護主心切,手持馬鞍將程閔擋得周全,自己卻已身被數箭,所幸鎧甲厚實未有重傷,只要把臉護好,渾身上下敞開叫他們射吧!可他一心二用,腳下小船已成隨波逐流之勢。

馬超隱隱約約已聽到程兵呼喊“主公”,情知此人就是程閔,更不肯舍,催促將士馳馬狂射。可就在這時,又見東面一陣混亂,百餘頭牛馬亂哄哄朝這邊撞來——原來督運輜重的,大半已渡過,只剩零星的旗幟軍帳和這百餘頭牲畜,都由繩子圈在後面。馬超一到,他自以爲大禍難逃,領着十幾個兵撒腿便逃。哪知敵人的注意力都被程閔吸引了,竟無人朝他們下手。糧官已尋到三四隻小船準備逃脫,卻見關中軍士屢屢放箭,情急之下有了辦法,割斷繩索將百餘頭牲口盡數放出,逐入馬超陣中。關中之兵本匪類出身,搶東西比打仗更在行,一見這麼多牲口送上門來,立時舍了程閔來搶牛馬。

馬嘶牛吼人聲嘈雜,陣中一片大亂,糧官趁亂駕上小船便跑了。馬超情知中計,連聲呵斥:“不許搶!先殺程閔,違令者斬!”可人人都搶,誰聽他的?連喝數聲仍不能止,擡頭再看,程閔的小船已隨着急流漂出一里之外了;有意傳令再追,程軍十幾只船已到河中央,反而張弓搭箭朝這邊射來,只得後退收兵。

馬超是不再追了,但程軍還得趕,岸上的快馬、水中的船一股腦向下遊追去,卻不見那小舟的蹤影;直尋出四五里外,才見那船泊在北岸一棵歪脖樹下。程閔、許褚席地而坐,皆已氣喘吁吁。

小將陳到一馬當先,跳下馬來連滾帶爬到程閔身前:“主公!”

程閔臉色蒼白,強自擺了擺手:“沒事。”看來受驚不小;許褚已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兀自拔着鎧甲上的箭枝。

後面衆文武都陸續趕到了,一個個摘盔下馬,呼啦啦跪倒一大片:“主公受驚,我等之罪!”趙雲以膝代步跪爬到程閔面前,死死抓住他手腕,再也不撒開。

程閔見大家神色關切,強撐着擠出一絲笑容,“是我一時不慎,幾爲小賊所困,非爾等之過。”

衆人鬆了口氣,這才陸續起身簇擁到他跟前說着勸慰話。程閔嘴上雖硬,心裡仍不免後怕,他愴然望着茫茫東流的河水,卻再也尋不到高順了……

程閔雖在北渡時遇到意外之險,受傷的高順還是安全的回來了,但大軍順利轉移到渭北,緊接着又從蒲阪津西渡黃河,與張遼所部會合。兩軍對峙的局面徹底打破。

由於東西對峙驟然變成南北對抗,關中諸軍原先的佈置被打亂。韓遂與馬超作爲叛軍絕對主力,不得不從重點防守的西邊移至北邊,兩個人還在用兵策略上發生了分歧。馬超主張傾全軍北渡,轉移陣地與程閔長久相持;韓遂則力主借渭水爲屏障抵禦程軍。結果各部將領大多數贊成韓遂的策略,於是關中軍稍稍北移,沿渭水南岸紮營,就連原先尚在渭北的樑興都退了過來——殊不知正中程閔下懷!

程閔分兵打破了原先的僵持,但也讓出了通往幷州的要道,關中諸軍固然不敢忽視程軍貿然進犯幷州,但幷州對於程軍的補給也斷了,改由東北方向的河東郡供給糧草。河東離渭北較遠,運糧還要渡過黃河,比並州麻煩許多。若關中諸軍依馬超之計北渡相持,只怕曠日持久程軍糧道困難,可他們一旦讓出渭北,程軍便可以肆無忌憚大展身手了。程閔動員將士砍伐樹木,栽鹿角,挖壕溝,自蒲阪津起沿着黃河修建甬道,直通到渭水岸邊,把糧道護了個嚴嚴實實,關中諸軍再想耍什麼花招已無從下手了。渭水以北黃河東西皆已落入程軍控制,程閔已掌握戰事的主動權。

但程閔要想進一步取得有利形勢,就必須再次南渡渭水與敵交鋒,馬、韓有了上次的教訓,這次南渡就不容易了。程閔人數衆多,戰船卻有限,因而依舊採取偷渡之法,在南岸再立營寨。周冷在蒲阪津力戰有功,程閔讓他自帶一軍,並授予其三千士卒自統一部。程閔大受鼓舞,決心趁熱打鐵再立新功,自請率先渡河。程閔也正有此意,當即撥付船隻趁夜行動。

周冷立功心切信心滿滿,而且有了跟隨張遼的經驗,對立寨之事胸有成竹。夜半子時他率領三千士卒依次渡河,所有輜重完全按上次的經驗佈置,等藩籬、轅車運到了南岸,一動手立寨可就傻了眼——沙地!

渭南渭北不過一川之隔,兩邊的地貌卻大不相同。黃河乃是南北流淌,兩岸土地堅實,甚至有大片樹林;可渭水由西向東水流湍急,尤其潼關以西是一望無際的關中平原,多年征戰土地荒漠,風沙又特別大,渭水南岸幾乎是一踩就陷的沙地。寨牆立不住,轅門架不起,溝塹修不出,可把周冷急壞了,動員將士挖了一個多時辰沙子,好不容易見着夯實的土地,寨牆還沒豎立又颳起大風來了。沙塵飛揚漫天蓋地,挖好的沙坑全都白乾。周冷有心前行幾裡另擇別處下寨,又恐離北岸太遠接應不過來,只得耐着性子重新開始……

三千士卒折騰了一宿,直到東方破曉也沒把營寨紮好,倒把敵人招來了。馬超率領數千騎兵奔馳而來,程軍寨子沒立穩又辛苦一夜,哪還抵禦得住?馬孟起勇不可當,一杆大槊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他麾下愛將龐德也有萬夫不當之勇,那幫西涼騎士也驍勇善戰,殺得程兵丟盔棄甲哭爹喊娘。柵欄也倒了,帳篷也挑了,轅車也翻了,帶的那點兒乾糧全歸人家了。周冷空有一身氣力,被敵人殺得團團轉,最終帶着殘兵撤回北岸,剛領的這三千士卒折損大半。

周冷回到營中述說經過,程閔並未多加斥責,再遣張遼渡河下寨。哪知張遼也敗了,再換陳到也不能成功。渭南地形不利,敵人又防禦謹慎,程軍每渡一部,馬超都率騎兵前往突擊,一連幾日皆是如此,程軍死傷六千,輜重損失不計其數。程閔見此法不行,又調集所有船隻,在上面鋪木板搭設浮橋,哪知敵人又來騷擾,從對岸放箭干擾,浮橋沒鋪一半士兵就被亂箭射散了。程軍冥思苦想,仍不能越渭水一步……

雖然是九月天,但因爲有一個閏八月,實際上已步入冬季,天地間一片肅殺之氣。程閔身披裘皮佇立渭水北岸,望着對面哀聲嘆氣。廣袤無垠的大地上連荊棘石崗都沒有,零星有幾棵孤樹峭拔而立,還離河岸甚遠。幹黃的沙土橫亙原野之上,一陣西北風吹過,漫漫黃沙卷着枯草飄來飄去,盡顯荒涼之感。

田宇和郭奕一左一右伴着程閔。田宇即便到了這會兒依舊鬥志不減,嘟囔個沒完:“主公爲何不派我去?要是我去,即便立不起營寨,也能將馬超擊退!憑我之勇,即便關中諸部盡來又有何懼?”

程閔耳朵都快磨出繭子了,早懶得搭理他,只揣着手不住搖頭。郭奕卻道:“兵法有云‘欲戰者,無附於水而迎客’,馬超馳於河岸阻我立寨,表面看是英勇,實也是心懷怯意。若真想與我軍決一死戰,何不任由我軍渡過,一舉而殲之?足見他心裡還是懼怕主公。”

“你能瞧破這一層,很有長進。”程閔一陣苦笑,“只要咱們一過河,賊衆必然軍心大潰。但問題是如何才能過這條河呢?前日已得到軍報,益州劉璋遣使結好諸葛亮,還派了數千叟兵協防荊州,江東孫權西進無望,轉而謀劃奪取交州。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咱們若不能早定關中,勢必要受他們牽制。”真正令程閔心煩的並非眼前的戰事,他還有實力增兵,實在不行再調人馬西出,兩面夾擊,韓、馬還不敗?問題根本沒到那一步,他腦子盤算的是怎麼兼顧東方的局勢,韓、馬並不可怕,若爲了對付他們而耽誤防禦曹丕和諸葛亮,可就得不償失了。

正說話間寒風襲來,程閔頓覺刮在臉上似小刀子一般,伸手摸了摸,幾顆晶瑩的小冰粒掛在鬍鬚之上:“下雪了……”

郭奕仰頭觀看,倒看不見什麼雪花,天空一片碧藍:“我看這雪下不大,可能就是隨風颳刮。河邊風大,咱還是回帳吧。”程閔無奈地瞥了眼對岸,垂頭喪氣迴歸大帳。哪知剛到帳口,就見郭嘉正揣着手笑呵呵地與許褚聊天呢。

“奉孝,有事嗎?”曹操緊了緊裘衣,隨口問了一句。

“說有事就有事,說沒事也沒事,聊聊天而已。”

這叫什麼話?程閔心下詫異,卻道:“有事進來談。”親手掀起帳簾與老朋友共入。

郭嘉一落座便道:“你可知孫權已插手交州之事?”

“相隔路遠剛剛聽說。”曹操也坐下了,在炭盆前烤着手。

шшш .ttκǎ n .C〇

“孫權遣心腹步騭爲交州刺史,士燮兵馬薄弱已表示歸順。劉表以前派去的交州刺史賴恭與蒼梧太守吳巨不睦,賴恭北投零陵,聽說投降了諸葛亮。吳巨此番又要驅逐步騭,但這次步騭有士燮支持,恐怕成功不了,交州之地遲早落入孫權手中。”說到這兒樓圭一陣壞笑,“你可要注意了,只要交州一定,孫權就該掉過頭來北上了。我若是你,就該早做準備。”

若是眼前戰事順利,程閔早做準備了,還用得着他提醒?這不是故意氣人嘛!不過程閔察覺到郭嘉笑得很詭異,而且不經意間又帶出“我若是你”這樣的話,想必無事不登三寶殿,絕非是來聊閒天的。程閔眼珠一轉,問道:“莫非奉孝已有破敵之策?”

郭嘉並不直接回答,反而搓着手閒話道:“這天可真冷啊,滴水就上凍。”

程閔咂摸這話的滋味,沉吟道:“莫非奉孝叫我等渭水結冰引兵而過?那要耗到什麼時候?再者我已打聽清楚,渭水結冰很薄,騎兵根本行不過。”

郭嘉聽罷白了他一眼,起身便往外走,手都掀起帳簾了,纔回頭悻悻道:“河是死的,人是活的。河裡的水不結冰,那岸上的水難道也不結冰?”說罷揚長而去。

第197章 滅馬韓第336章 詐降書第329章 抓到奸細第107章 出事了?第161章 陳登撤退第190章 險渡渭水第181章 田疇離去第341章 大軍登陸第76章 袁紹使者第381章 皇上來了1第190章 險渡渭水第21章 董卓之亂諸侯會盟第98章 安撫關中第43章 收服張遼第277章 許昌大戰第137章 戰前準備第298章 對豬哥宣戰第163章 收服田豐第238章 帝國的覆滅第143章 公孫恭歸順第149章 青州攻伐戰第240章 針對程閔的陰謀第367章 被迫投降第348章 奇襲波斯港第82章 呂布神威第137章 戰前準備第45章 許家莊第78章 割發代首第163章 收服田豐第383章 攻入羅馬第144章 處置俘虜第14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326章 殺豬哥收孟獲第29章 回徐州結婚第188章 蒲阪之戰第369章 四十萬俘虜第214章 男兒當有爲第72章 專治狂病第175章 出兵烏丸第358章 開銀行第273章 卑鄙的夏侯惇第327章 兵臨東吳第260章 將計就計第30章 黃巾餘孽作亂第7章 進入洛陽第245章 程氏江山第378章 瘋狂的羅馬喪屍第21章 董卓之亂諸侯會盟第150章 收服管亥(上)第117章 血腥的戰場第368章 開戰吧第253章 騎兵對抗第334章 再打周瑜第343章 弘威大帝第180章 蔡昭姬第339章 火燒赤壁第288章 吃屎吧你第256章 又見投石車第151章 黃月英來了第21章 董卓之亂諸侯會盟第262章 坑死曹丕第156章 官渡蛻變第147章 遇見龐統第306章 裝死被拆穿第61章 兵敗而歸第382章 皇上來了2第82章 呂布神威第90章 曹操重傷第8章 曹操也來了第92章 臧霸來降第143章 公孫恭歸順第317章 諸葛逃亡第12章 張曼城死了第239章 天下大勢第24章 戰神呂布第22章 搶個戰功第350章 議和人選(上)第321章 防毒法器第129章 重新規劃第53章 設計誅劉備第276章 大戰即將開始第245章 程氏江山第300章 特種任務(上)第189章 蒲阪之戰2第146章 拿下昌黎第221章 叢林奇襲第370章 國際軍師法庭第26章 追擊董卓第220章 憤怒的袁紹第307章 用我鮮血換弘威復生第64章 拉攏呂布第216章 鄧家莊大屠殺第102章 袁術末日第174章 郭嘉之疾第85章 下邳大勝第175章 出兵烏丸第206章 程閔來了第72章 專治狂病第249章 科舉情況
第197章 滅馬韓第336章 詐降書第329章 抓到奸細第107章 出事了?第161章 陳登撤退第190章 險渡渭水第181章 田疇離去第341章 大軍登陸第76章 袁紹使者第381章 皇上來了1第190章 險渡渭水第21章 董卓之亂諸侯會盟第98章 安撫關中第43章 收服張遼第277章 許昌大戰第137章 戰前準備第298章 對豬哥宣戰第163章 收服田豐第238章 帝國的覆滅第143章 公孫恭歸順第149章 青州攻伐戰第240章 針對程閔的陰謀第367章 被迫投降第348章 奇襲波斯港第82章 呂布神威第137章 戰前準備第45章 許家莊第78章 割發代首第163章 收服田豐第383章 攻入羅馬第144章 處置俘虜第14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326章 殺豬哥收孟獲第29章 回徐州結婚第188章 蒲阪之戰第369章 四十萬俘虜第214章 男兒當有爲第72章 專治狂病第175章 出兵烏丸第358章 開銀行第273章 卑鄙的夏侯惇第327章 兵臨東吳第260章 將計就計第30章 黃巾餘孽作亂第7章 進入洛陽第245章 程氏江山第378章 瘋狂的羅馬喪屍第21章 董卓之亂諸侯會盟第150章 收服管亥(上)第117章 血腥的戰場第368章 開戰吧第253章 騎兵對抗第334章 再打周瑜第343章 弘威大帝第180章 蔡昭姬第339章 火燒赤壁第288章 吃屎吧你第256章 又見投石車第151章 黃月英來了第21章 董卓之亂諸侯會盟第262章 坑死曹丕第156章 官渡蛻變第147章 遇見龐統第306章 裝死被拆穿第61章 兵敗而歸第382章 皇上來了2第82章 呂布神威第90章 曹操重傷第8章 曹操也來了第92章 臧霸來降第143章 公孫恭歸順第317章 諸葛逃亡第12章 張曼城死了第239章 天下大勢第24章 戰神呂布第22章 搶個戰功第350章 議和人選(上)第321章 防毒法器第129章 重新規劃第53章 設計誅劉備第276章 大戰即將開始第245章 程氏江山第300章 特種任務(上)第189章 蒲阪之戰2第146章 拿下昌黎第221章 叢林奇襲第370章 國際軍師法庭第26章 追擊董卓第220章 憤怒的袁紹第307章 用我鮮血換弘威復生第64章 拉攏呂布第216章 鄧家莊大屠殺第102章 袁術末日第174章 郭嘉之疾第85章 下邳大勝第175章 出兵烏丸第206章 程閔來了第72章 專治狂病第249章 科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