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自己的未婚妻都不願意娶了,這變卦也變得太厲害了吧?楊雨昭擡頭看了看溫仁,後方一臉無辜和姦計得逞的樣子。
楊雨昭心下里明白了,估計可能是那李媚兒這步棋走得太急了。竟然來求戰無雙去說這件事情,那戰連城雖然是個悶葫蘆,可是也不是一個任人擺佈的料,再加上最近的局勢不好,戰連城當然無暇顧忌。
一場家宴就這樣散了,簡直吃飯就是跟打仗似的讓人心累。
又過了幾日,楊雨昭正在自己的屋子裡看書。可是那戰千毅來勢洶洶的上門指責,“楊雨昭,你到底是站在哪一方的!”
楊雨昭被罵的一臉的矇蔽,茫然道:“你這是什麼意思?”
“什麼意思?你還好意思問我是什麼意思!東郊外老樹山裡的兵馬怎麼會一夜之間被大火圍剿!”
今天早晨他剛接到急報,說是京郊老樹山裡的幾千兵馬全部被大火圍困。整座山都被大火蔓延,那山上常年長着松柏,是最容易着火的,所以他的人逃出來的白不足一百人,要知道那裡可是暗藏着他今萬的兵馬。
而且這絕對是一場有很久預謀的防火,那山洞被人用乾柴堵住,外面又用了很大的石頭卡的嚴嚴實實。周圍無數個地方都有容易燃燒的油漬。當他知道這些的時候,想到的第一個兇手那就是戰連城,可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爲什麼會知道自己勢力的藏匿地點?
所以,他首當其衝的就是懷疑自己身邊有內奸。而除了楊雨昭之外,就根本沒有人知道那裡的藏兵了!那是他辛苦了五年才組建起來的,可是現在卻被一下子掏空了,這讓他怎麼能夠接受!
楊雨昭繼續一臉無辜,說:“你懷疑是我通風報信?那麼請問,我有什麼理由?如果要是我的話,這樣鋌而走險的棋子我是不會走的!我要是做事,又怎麼會讓你懷疑到我的頭上?”
戰千毅氣急,看着楊雨昭一臉坦然的樣子。他心裡也開始懷疑,但是一瞬間就被自己否定了,怎麼肯能不是她?除了她就沒有人還會這樣做。
然而事實卻是是楊雨昭把信息透露出去的,但是這其中的過程她並沒有任何一絲一毫的參與啊。所以,她也可以心安理得的去據理力爭。
戰千毅不想在這裡爭辯,他摔了摔袖子,轉身就走。
好,你要證據是吧?那麼,他就去查!他就不信了這麼大的山火會一點痕跡都沒有留下來。
彼時,整個京城的來百姓都知道了京郊的那處大火。實在是太引人注目了,官兵們開始派人去滅火,不能讓大火繼續燒下去。戰千毅自動請命去滅火,因爲他絕對不能讓皇上知道他在那裡私藏兵馬的事情。
即使是救援的及時,可是那大火仍然是燒了五天五夜。前去滅火的官兵累倒了一批又一批,那戰千毅一直在京郊外就沒有回來過。
期間,楊雨昭還前去探望,那慘不忍睹的場面真的讓她難以想象。
而將軍府這裡,戰連城在溫仁的計謀之下,總算是打擊了戰千毅掰回了一局。
這京外失火的事件還沒有結束,白國皇帝那裡就接到快報,說是前些日子運來京城的一批物資在半路上被一羣悍匪給截的乾乾淨淨。
白國皇帝大怒,想不到這國風治安是如此之差,竟然連管家的物資都敢去搶。於是就派了戰連城前去圍剿,奪回物資。
所以,戰連城一行人還沒有從這邊的喜悅之中回過神來,就接到了皇帝的命令,他們趕緊收拾一番,整裝待發!
第二日,天氣才微濛濛的亮,戰連城就帶着大軍一路向江北趕去。
這一路上風餐露宿,一直到了七日之後,才趕到了江北,與那裡當地的帶頭人匯合。聽了當地人的描述和彙報之後。
戰連城這才明白,那羣劫匪已經在這裡窩藏了十餘年了,老巢就在一處深山裡,平時沒少幹過打雜燒殺搶掠百姓的事情。
當地的知府也很是頭疼,派人多次圍剿都束手無策。那羣悍匪仗着自己對山裡地形的熟悉,所以想要把他們一網打盡,那還真是難辦。
戰連城的大軍一隻駐紮在城外,這幾日他派人去摸索地形,繪製出了一張簡易的地圖出來。
那羣劫匪也就幾百號人,但是他這次帶了三千大軍過來,這還不加當地的兵力,所以就算他們佔據有利的地勢。那麼,只要好好的布測,那還是勝券在握的。
兵書裡常說,擒賊先擒王。聽說那羣劫匪的大當家的名字就叫惡霸!戰連城就派了廉子薦前去山上打探。
之所以派他,是因爲他讀書多,見識廣。而且看起來文弱無公害的樣子,只要是假裝一個書生的身份混進那羣劫匪的老窩裡,然而他們就來個裡應外合。
那廉子薦以前在邊疆也經常這麼愛演戲的幹這個行業。可謂是老手上路,從來沒有出錯過,對待一羣莽夫,他還是有把握的。
所以,一切都按照原計劃進行,過了一個星期之後。城外駐守的大軍在這個期間一直不斷的騷擾山上的土匪,把那羣人搞得人心惶惶的,分散了他們的注意力。
而廉子薦那邊已經成功混進了敵人內部,時不時的還會出點主意對付山下的官兵。但是這一切都是虛張聲勢罷了,直到接連一個星期的騷擾下來,山上得那羣劫匪被搞的疲憊不堪,哭爹喊孃的。
本來人少經不起這樣的折騰,然後廉子薦趁機下藥。這次戰連城已經不再心軟,他既然能火燒老樹山,把戰千毅的近萬兵力全部燒死,那麼下藥毒死一羣土匪那又有什麼呢?
就像是以前楊雨昭所說的,他不能再心慈手軟的,不然那樣永遠成不了大氣候。
也就是在下毒的那晚,戰連城帶着兵力上了山,把那羣土匪一舉殲滅!
那江城的老百姓們聽說禍害自己多年的土匪,終於被朝廷派來的人端了老窩。心裡別提有多高興,家家戶戶張燈結綵
,竟然弄的比過年還要熱鬧。
那當地的知府也請了戰連城一行人到城內歇腳。一個星期的抗戰下來,城外的日子當然的是不好受。
戰連城也欣然接受了,那些個老百姓圍着他,感謝他。他的心裡很是高興,同時他也明白了,壞人就該死,只有壞人死了,那麼好人才能過上好日子。
他終於理解了當初楊雨昭對付蠱毒之人的辦法。這一年過去了,自己確實改變了好多,要是這樣的方法擱在一年前,他是說什麼都不會同意的。
只是在不知不覺間,是什麼改變了自己?是現實麼?他也這樣問過溫仁,他變成這個樣子,真的是應該麼?
那溫仁反問道:“不然將軍以爲呢?說實話,要是以前仁慈的將軍,那樣的做法只會讓更多的人受牽扯,所以,有時候做事情就必須有那股子連根拔起的狠勁!”
戰連城覺得亦是有道理。他希望自己這樣做是對的,而自己的改變也是朝着正確的方向。
一行人在城內歇了一日,養精蓄銳。第二日便告別了當地的知府和百姓,班師回朝了。
又是經過一個星期的長途跋涉。只是那勝利的消息已經要就傳送到了京城之內,皇帝的耳朵裡。
只等着戰連城回來之後,給他加功進爵。
只是一路上溫仁都是若有所思的,戰連城一開始沒有注意,後來才發現了。於是他也很疑惑,就去問溫仁:“軍師,我看你這幾日像是有什麼事情?我們這次旗開得勝,難道你不高興麼?哈哈”
他戰連城的心裡自然是高興,好久都沒有打仗了,這次雖然只是小小的戰鬥,但是好歹也過了把癮。
溫仁沒有馬上回答,而是轉頭看向後面騎着馬跟上的廉子薦。
廉子薦接收到了他的目光,也說出了心中的疑惑:“軍師疑惑的可是那羣土匪裡還有其他身份的人?”
一句話戳中了重點,戰連城立馬來了興趣,問道:“什麼其他身份的人?”
“巫蠱之人。”
“巫蠱之人。”
溫仁和廉子廉異口同聲的說道。
兩人彼此之間心照不宣的互相看了一眼。溫仁繼續說道:“我有觀察過那羣土匪之間,有的人身上有那種特殊的記號,而這種記號就是巫蠱之人才會有的,就跟當初我們在邊疆剿滅的那些人一樣。”
“那你的意思是說,當年之事其實巫蠱之人並沒有全部被剿滅,而是還逃竄了出來一些?”戰連城追問。
廉子薦回答:“是的,我和軍師是同樣的看法。我想,既然是逃出來了,這次雖然也沒有留下活口,但是若是別的地方還有幸存者,那真是……”
聽到廉子薦的疑慮,王莽大大咧咧的插嘴道:“哎,管他是有多少呢!反正來一個老子殺一個!來兩個老子殺一雙!”
衆人爲王莽這樣的口氣所逗笑,當下裡也就把這件事情拋擲腦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