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三百五十章 古寧伊族叛亂

bookmark

慶恕請客的酒樓看上去頗爲破舊,如果在蜀都連三流都算不上,但在西寧這個窮鄉僻壤,已經是最好的酒樓了,也難怪慶恕不願意住在這裡。拾級而上,趙守宏很快來到了二樓,這裡已經被慶恕包場,沒有其他客人了。

在二樓的大廳之中,剛纔在火車站迎接的官員們早就在座了,見到趙守宏、慶恕和馬福祥這三個西寧最大的官員一起到來,他們紛紛起身迎賀。幾人在席中就座,慶恕首先舉起杯來笑道:“今天是我爲趙大人接風,同時祝賀大人接任西寧辦事大臣,今後諸位都要在趙大人之下工作,可要盡心辦事啊。”

“自當如此。”下面的人紛紛答應着。

“來咱們就乾了這一杯,算是爲趙大人接風,也算是我的離別酒了。”慶恕舉杯道。

“多謝大人。”衆人紛紛喝光了自己的杯中酒。

趙守宏又站了起來笑道:“諸位都是西寧的俊傑,爲西寧的安定和青原的繁榮付出了不少心血,今後趙某人還要多多仰仗各位,我先乾爲敬。”

趙守宏舉杯就想喝下,卻被馬福祥攔住了。他起身道:“剛纔說的好好地,趙大人要和我拼酒,可是如今你只顧着用這小杯喝怎麼能夠盡興。”

馬福祥這句話,聽得所有人臉色都有些發白。他如此駁趙守宏的面子,一旦雙方衝突起來,在場官員恐怕都要擔上些責任。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趙守宏一點也不生氣,他放下酒杯道:“馬總兵說的對,來人給我換大碗倒酒。”

趙守宏的話聽得馬福祥眼中一亮,他並非一個莽撞的人,之所以今天這樣說實際上只是一種策略而已。馬福祥早就聽說趙守宏治下不分民族,人們全都安居樂業,甚至連猛族、蕃族的人也有當官的機會,沒有人會歧視他們,這讓馬福祥心中好奇。

作爲伊族人,馬福祥在官場上可謂受盡了白眼,許多金族官員都對他有着很大成見。其實這樣不能怪別人,原因是在五十年前,西高兩省曾經爆發過一次大規模的伊民起義,史稱古寧回亂。

伊族實際上是唐代波斯人於華蘭人通婚的後代,他們信奉伊教。華蘭伊族有着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格局,由於與華蘭族同處一地,生活習俗的不同,致使雙方矛盾日深。

有些地區伊華之間的大規模械鬥時有發生,但因爲朝廷的民族政策有失偏頗,加上地方官往往都是華蘭族人,所以他們偏袒華蘭人而歧視回民就是常事,這讓伊族人往往有冤難伸。

歷史上的歷代皇帝對伊族還是頗爲優待的,伊民也能參加文武科舉考試出仕,儘管這些職位通常並不算高。但從1862年開始,後金政府卻是風向陡轉,頒佈了一個歧視伊民相當嚴重的法律。例如高原省和西域省的伊民犯了盜竊和搶劫罪必須充軍到交趾和貴黔兩省,有時還處以終生戴枷,這比其他華蘭人在犯同類案件時輕責的笞刑要重得多。

正因爲這樣的壓迫加上地方官的偏袒越來越明顯,伊華的衝突終於到了一個不可調和的局面。

後金朝古寧時期,由於東南方對太平天國的戰事靡費浩大,造成高原省負擔嚴重加大,實收的田賦增加到了正規田賦一倍半。實際上在高原地區,伊民起事之前就爆發過兩次農**動。

第一次是咸興六年,渭南縣渭河以北的農民,刀客馮元佐率領農民到縣裡抗議,反抗鹽課攤派而交卸農具。它是類似工人罷工的消極反抗辦法,後來很快就被官府瓦解。

第二次是在咸興十一年,臨潼縣李橋人楊生華號召村民叛亂起義,渭河以北幾個大鎮都參加了,與官兵相持數月後失敗,楊生華全家被殺。因爲這次起義,讓大戶人家人人自危,使得高原團練橫行。

團練橫行鄉里、搶劫殺人,最終惹惱了伊族人。古寧元年春天,在太平軍扶王陳得才部聯合捻軍進入高原省的直接推動下,關中各地伊民紛起響應。其主要領導是赫明堂和任武,他們在短時間內形成了***營,任命了於彥祿等十八元帥。伊軍曾包圍西安達一年多之久,還曾包圍了潼關,一度威脅着三省交匯處的咽喉要地和峰西濱河一帶的地區。

朝廷在得知這種情況以後,立刻派出重兵予以鎮壓,但由於後金軍戰鬥力太弱,加上後來連年乾旱民不聊生,造成了更大規模的起義。這些人沒有正確的起義綱領,除了反抗壓迫根本不知道應該幹什麼,所以他們的起義註定失敗。

在反抗後金軍之餘,那些伊族人開始將屠刀轉向了經常與他們發生械鬥的漢民,結果引發了大規模的屠殺。直到左宗棠在鎮壓西捻軍之後回兵西安,大肆鎮壓伊民起義,這才讓高原省的局勢的以穩定。這次回亂持續了十年時間,在這段時間裡,華蘭百姓被屠殺一千五百餘萬,伊民也在左宗棠的鎮壓之下損失了超過五百萬人口。

經此一役,伊族人更加受到華蘭族和後金族人的歧視。爲了避免伊族人再發生叛亂,朝廷將這些伊民分散遷移到西北各處,只在西安留下了兩萬多人。馬福祥的祖上就是因爲回亂遷移而來到青原的,自從出仕以來,馬福祥就飽受各族官員的欺壓。如果不是在庚子國亂時,他在兄長斃命後堅持抗擊八國聯軍,取得了不小的戰果,也無法達到西寧道總兵這樣的職務。

馬福祥是個精細人,但隨着官場上的打壓,他變得有些憤世嫉俗,對於華金官員也越來越厭惡。在趙守宏到來之前,每有華金官員到任,都會被他來個下馬威,平時也多是冷語相加。因爲大家都知道馬福祥的脾氣,也沒人會和他計較,慶恕也是早就習慣了。

今天趙守宏到任,大家都在等着看馬福祥如何對付趙守宏,想不到這麼快就來了。馬福祥這次與其說是下馬威,不如說是一次試探。沒想到趙守宏絲毫不以爲杵,甚至沒有任何不悅的神色,他完全是將馬福祥當做一個同事,而非歧視的伊族人。

, !

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式炮艇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兩難抉擇第六百一十九章 攻克葉卡捷琳堡第三百五十八章 伊族歸心第三百零九章 疫情終滅第六百五十章 顧維鈞升職第四百七十六章 忐忑的商人第三百二十章 行使職權的彈劾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山田茂的邀請第八十二章 崇洋的劉麻子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傘兵的弱點第三百一十章 給吳祿貞的忠告第二百九十九章 伍聯德博士第九百章 還款條件第一百一十九章 支援果敢的構想第二百六十章 巡視東萊羣島第一百四十九章 唯一的要求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趙守宏的判斷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冒險的計劃第二百八十四章 間島協約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放虎歸山第五章 銀幣成堆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暹羅參戰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鮑斯的震撼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普選國體第八百八十七章 轉戰倫敦第二百七十三章 紅毛人的要害第二十二章 酒桌上的試探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戰略利益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轉槍口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毀傷殆盡第四百零四章 掌控光海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高麗刺客第八百零三章 白朗的幫助第八百零八章 疫情緩解第三百八十七章 誓師出征第五百六十四章 全殲登陸倭軍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棘手的倭國第三百五十四章 罌粟報廢第四百一十一章 出兵內匈奴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血戰阿拉曼第一百九十九章 汽車展覽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巴巴羅莎計劃第一千零四章 主義之爭第三百一十七章 給倭國添堵第四十章 人民的力量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內戰終結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冒險的計劃第六百二十七章 鐵甲列車第八百八十八章 政策導向第四百零五章 帶兵入疆第七十九章 袁隗的禮遇第九十七章 交換條件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才衆多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元帥的心事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奧運會開幕式第四百二十七章 參觀船廠第一千零七章 北伐戰爭第一百三十六章 川劇名家第一千零二十章 孫文海去世第七百二十五章 蘭芳海軍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亡國條約第五十一章 無能的旗兵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空陸協同第四百三十七章 拜訪果敢高層第一百四十七章 鐵路公司代表第八百六十三章 整軍備戰第三百五十章 古寧伊族叛亂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戰果巨大第六百八十六章 斯曼雄起第九百五十五章 俯衝轟炸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計如連環第七百一十二章 參戰軍登陸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斬首行動第一百六十一章 山谷伏擊第二百章 賽車賭鬥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白鷹國投降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良弼的手段第二百二十三章 無禮質問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軍神第五百零五章 四方支援第九百六十章 空軍出擊第九百九十四章 備用方案第八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要求第一百三十五章 馬維騏提親第八百九十一章 啤酒館暴動第八百六十一章 全力救治第一百八十七章 製藥產業第三百七十五章 詭異的藥方第五百二十三章 重兵圍剿第一百八十章 被迫後撤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不一樣的戰法第三百六十八章 嚴厲警告第六百九十三章 紅海自治區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后皆崩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兩難抉擇第六百二十五章 彈幕徐進第八百二十章 交通事故第七百一十八章 澳軍的笨辦法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緊急迎戰
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式炮艇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兩難抉擇第六百一十九章 攻克葉卡捷琳堡第三百五十八章 伊族歸心第三百零九章 疫情終滅第六百五十章 顧維鈞升職第四百七十六章 忐忑的商人第三百二十章 行使職權的彈劾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山田茂的邀請第八十二章 崇洋的劉麻子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傘兵的弱點第三百一十章 給吳祿貞的忠告第二百九十九章 伍聯德博士第九百章 還款條件第一百一十九章 支援果敢的構想第二百六十章 巡視東萊羣島第一百四十九章 唯一的要求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趙守宏的判斷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冒險的計劃第二百八十四章 間島協約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放虎歸山第五章 銀幣成堆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暹羅參戰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鮑斯的震撼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普選國體第八百八十七章 轉戰倫敦第二百七十三章 紅毛人的要害第二十二章 酒桌上的試探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戰略利益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轉槍口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毀傷殆盡第四百零四章 掌控光海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高麗刺客第八百零三章 白朗的幫助第八百零八章 疫情緩解第三百八十七章 誓師出征第五百六十四章 全殲登陸倭軍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棘手的倭國第三百五十四章 罌粟報廢第四百一十一章 出兵內匈奴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血戰阿拉曼第一百九十九章 汽車展覽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巴巴羅莎計劃第一千零四章 主義之爭第三百一十七章 給倭國添堵第四十章 人民的力量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內戰終結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冒險的計劃第六百二十七章 鐵甲列車第八百八十八章 政策導向第四百零五章 帶兵入疆第七十九章 袁隗的禮遇第九十七章 交換條件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才衆多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元帥的心事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奧運會開幕式第四百二十七章 參觀船廠第一千零七章 北伐戰爭第一百三十六章 川劇名家第一千零二十章 孫文海去世第七百二十五章 蘭芳海軍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亡國條約第五十一章 無能的旗兵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空陸協同第四百三十七章 拜訪果敢高層第一百四十七章 鐵路公司代表第八百六十三章 整軍備戰第三百五十章 古寧伊族叛亂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戰果巨大第六百八十六章 斯曼雄起第九百五十五章 俯衝轟炸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計如連環第七百一十二章 參戰軍登陸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斬首行動第一百六十一章 山谷伏擊第二百章 賽車賭鬥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白鷹國投降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良弼的手段第二百二十三章 無禮質問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軍神第五百零五章 四方支援第九百六十章 空軍出擊第九百九十四章 備用方案第八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要求第一百三十五章 馬維騏提親第八百九十一章 啤酒館暴動第八百六十一章 全力救治第一百八十七章 製藥產業第三百七十五章 詭異的藥方第五百二十三章 重兵圍剿第一百八十章 被迫後撤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不一樣的戰法第三百六十八章 嚴厲警告第六百九十三章 紅海自治區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后皆崩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兩難抉擇第六百二十五章 彈幕徐進第八百二十章 交通事故第七百一十八章 澳軍的笨辦法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緊急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