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揮淚斬親

沈田子揮刃斫殺幾名近敵後,手提譙明子之頭大聲喊道“且先停止交戰,衆軍士聽我一言。如今你們主帥已死,晉軍已克成都,大軍估計此時快要到了。到時不僅你們難逃誅殺,還要連累家屬子女一同遭受屠戮。如果你們此刻歸降,太尉軍紀嚴明,善待降俘,一定會寬恕你們”。當譙道福離開時,衆軍就已十分驚懼,如今譙明子又死,大家經沈田子如此一說更是無心再戰,二萬餘兵士,紛紛扔掉兵器投降。

朱齡石統大軍還建康,劉裕親自迎接。此番大捷,朱齡石被賜爵封侯,並監梁州、秦州等六郡軍事。但臧熹之事讓劉裕很不是滋味,軍令如山,他要將臧熹于軍中正法,向諸將士言道“出發前我特意叮囑過臧熹,不可違背主帥節度。可是臧熹急功心切,擅自改變行軍計劃以至於覆敗。此罪不輕。擅違軍令者斬!即刻將其正法以警諸軍。”羣將大驚,臧熹數從劉裕征伐,積功不少。其年少時有一次參與圍獵,一虎突圍衝出,身旁之人盡皆逃散,臧熹駐馬不動,待猛虎距離其幾步遠時,彎弓一箭正中其睛,猛虎立即倒斃。軍中都服其勇,稱之“打虎將”。將士們都惜其纔不忍其死。

朱齡石進言道“臧將軍平桓玄討盧循屢立戰功,北伐時鎮守後方,使糧運不乏,功勞也不小。還請太尉三思。”劉鍾也言道“雖然臧將軍進攻成都失利,但此前他已掃清成都外圍,非爲無功,請太尉念其以往功勞,饒其性命。”軍士們也都紛紛言道“請太尉開恩。”劉裕不許,言道“我身爲太尉,違令者不罰,徇私枉法,何以號令三軍。斬無赦。”

早有軍士去向臧愛琴報告此事,當時臧熹之妻與其子臧質恰好也在。愛琴正與臧熹之妻閒談。臧質則與劉裕諸子嬉戲。臧質比劉裕長子大六歲,平時很愛帶着這幾個弟弟一起玩耍。

愛琴聽後大驚,趕忙前來,見劉裕態度堅定,哭泣着求道“軍中法令臣妾不懂,但我弟弟出軍前已染熱疾,作戰又受重傷,不死恐怕也活不了多久了。夫君可否留其殘命,將其貶爲一平民,以後遷延歲月,在治病中度過餘生?”劉裕亦流下兩行熱淚,說道“對不住了愛琴,恕我不能饒他。以後我一定會善待臧質如同己出!”言畢拂衣轉身離開。

臧熹性烈,自始至終不發一言。被斬時軍士無不落淚。這次臧熹違令,毛修之自然也脫不了干係,諸軍士恨之入骨。但其罪不至死,劉裕將其黜爲平民。

司馬休之做了荊州刺史後,大收民望。作爲皇族成員,他早就不滿劉裕專權,這次喜得荊州,就暗中籌劃對付劉裕。他希望皇帝於建康響應自己起兵,便向皇帝上書“劉裕權重,日甚一日,朝廷之事多歸於其門。他絲毫不把我們司馬氏放在眼裡,若不早除掉他,怕他遲早要做司馬家的曹操。我在荊州養士練兵,一年後發兵討伐賊裕。到時劉裕來戰,請陛下發一詔書,使建康諸郡同時響應,劉裕將不得歸。劉裕既然於義爲不順,我們討之必克!司馬家之事,自此再不用受制於外人。”司馬德宗得書吃了一驚,仔細想了好久,想如今司馬氏枝葉凋零,朝廷政權非劉裕不能鞏固。如今劉裕勢力已成,羽翼豐滿,若殺虎不成將被反噬。嘆道“罷了,罷了。怨我們司馬家無人,怪我無能。”思慮一番最終把書交給劉裕。

當時司馬休之的兒子司馬子思性情兇暴,在建康喜結交無賴少年,整日酗酒打獵,與人爭道鬥毆。還愛掘人墳墓,調戲婦女。更甚者有一次因醉將一小吏捶打至死。劉裕心想可用司馬子思探測下休之的動向,於是就把司馬子思的黨與依法殺掉並把文思送到休之處。

司馬休之久等不到皇帝的來信,卻看到兒子因犯法而被送回。心下疑惑大生,立即準備發兵。他派使者北聯雍州刺史魯宗之,魯宗之本就因趁盧循之亂時南入江陵事內心不安,怕被劉裕不容,答應起兵響應。司馬休之又致書給宗室成員司馬國璠,使其攻廣陵城來響應自己。司馬國璠早就不服劉裕權逼宗室,在桓氏之亂剛平定後不久,桓氏餘黨桓石綏就引誘司馬國璠與山賊陳襲等於胡桃山聚衆爲寇,後來劉懷肅率兵討平羣賊,於陣斬殺桓石綏,司馬國璠僥倖逃命投奔了後秦,此刻他很是高興司馬休之能做此舉動,欣然答應。司馬休之還送給劉裕一封致歉信,信中都是爲兒子所做之事表示歉意,日後將對其嚴加管教。想以此信來緩住劉裕。劉裕知其無殺子之心便決定發兵討伐。

415到正月,劉裕發兵建康。一路使檀道濟與朱齡石之弟朱超石帥步騎兵出襄陽。江夏太守劉虔之屯兵三連,建橋聚糧等待,但檀道濟因迷失方向,走錯道路久久不至。魯宗之派兒子魯軌來攻,由於軍力差距懇殊,劉虔之兵敗被殺。之後魯軌怕江陵有危,迅速回軍江陵。

劉裕另一路兵則使自己女婿徐逵之統領蒯恩、王允之、沈淵子帶軍數千爲前鋒,進攻江陵,自己統衆數萬爲後繼。那徐逵之生的人高馬大,儀表堂堂,臂力絕倫,擅使丈八蛇矛。總將一句話掛在嘴邊“金戈鐵馬男兒志,陷陣衝鋒英雄心”,無時無刻不想建立軍功。劉裕以其類己,青睞有加,準備這次滅掉司馬休之就讓他做荊州刺史。出軍前,臧愛琴說道“兵中多危道,而逵之總是輕易言之。況且他未經戰陣,又年輕氣傲,我很是擔心。”劉裕說“男兒豈能不經沙場。你放心,我已囑咐逵之,蒯恩戰鬥經驗豐富,讓逵之遇事多與蒯恩商量,此行不會有危險。”臧愛琴又想讓劉興弟來勸說劉裕,不料劉興弟看父親屢立軍功,也想讓夫君向父親一樣,對逵之此行很是支持。

第三十五章 劍客行魏 下第一章迷途知返第三十九章 溯流背水第十四章 蜀地驚川第十一章 崢嶸一戰第十七章 臨朐會戰 下第二十三章 垂死掙扎第二十九章 多難荊州第二十六章 蜀地靜川第三十一章 北圖中原第三十五章 劍客行魏 下第十五章 燕可伐歟第一章迷途知返第五章 澄清妖氛第三十章 千里送喪第十六章 臨朐會戰第十六章 臨朐會戰第十章 逃亡之旅第二十五章 二劉不容第一章迷途知返第十六章 臨朐會戰第三十二章 同根相煎第三十六章 卻月挫魏第三十章 千里送喪第三十九章 溯流背水第二十四章 魂兮歸來第九章 京口起兵第三十四章 劍客行魏 上第二十五章 二劉不容第二十八章 揮淚斬親第一章迷途知返第二十章 無忌有忌第十五章 燕可伐歟第八章 密謀建義第十三章 餘焰囂張第二十章 無忌有忌第十一章 崢嶸一戰第一章迷途知返第二十一章 駭浪滔天第四章 驚風駭浪第四章 驚風駭浪第一章迷途知返第十九章 入地交攻第十八章 廣固圍城第二十六章 蜀地靜川第三十一章 北圖中原第四章 驚風駭浪第三十五章 劍客行魏 下第二十七章 蜀地靜川 下第九章 京口起兵第二十一章 駭浪滔天第二十六章 蜀地靜川第四十一章 關中鉅變第二十二章 江陵之危第二十五章 二劉不容第三十七章 把酒問勢 青泥奇捷第四章 驚風駭浪第十七章 臨朐會戰 下第二十九章 多難荊州第二十三章 垂死掙扎第三十九章 溯流背水第二十七章 蜀地靜川 下第三十六章 卻月挫魏第十二章 梟雄末路第五章 澄清妖氛第三十一章 北圖中原第十章 逃亡之旅第十章 逃亡之旅第三十章 千里送喪第三十三章 壯士劫營第二十六章 蜀地靜川第三十一章 北圖中原第二十三章 垂死掙扎第二十七章 蜀地靜川 下第三十二章 同根相煎第二十七章 蜀地靜川 下第十四章 蜀地驚川第九章 京口起兵第十四章 蜀地驚川第十八章 廣固圍城第十九章 入地交攻第二十二章 江陵之危第十章 逃亡之旅第四十一章 關中鉅變第十四章 蜀地驚川第三十三章 壯士劫營第三十九章 溯流背水第二十八章 揮淚斬親第十五章 燕可伐歟第十四章 蜀地驚川第三十八章 魑祟驚魂第二十四章 魂兮歸來第三十七章 把酒問勢 青泥奇捷第九章 京口起兵第三十六章 卻月挫魏第四章 驚風駭浪第二十三章 垂死掙扎第三十五章 劍客行魏 下第三十章 千里送喪第七章 忍辱負重
第三十五章 劍客行魏 下第一章迷途知返第三十九章 溯流背水第十四章 蜀地驚川第十一章 崢嶸一戰第十七章 臨朐會戰 下第二十三章 垂死掙扎第二十九章 多難荊州第二十六章 蜀地靜川第三十一章 北圖中原第三十五章 劍客行魏 下第十五章 燕可伐歟第一章迷途知返第五章 澄清妖氛第三十章 千里送喪第十六章 臨朐會戰第十六章 臨朐會戰第十章 逃亡之旅第二十五章 二劉不容第一章迷途知返第十六章 臨朐會戰第三十二章 同根相煎第三十六章 卻月挫魏第三十章 千里送喪第三十九章 溯流背水第二十四章 魂兮歸來第九章 京口起兵第三十四章 劍客行魏 上第二十五章 二劉不容第二十八章 揮淚斬親第一章迷途知返第二十章 無忌有忌第十五章 燕可伐歟第八章 密謀建義第十三章 餘焰囂張第二十章 無忌有忌第十一章 崢嶸一戰第一章迷途知返第二十一章 駭浪滔天第四章 驚風駭浪第四章 驚風駭浪第一章迷途知返第十九章 入地交攻第十八章 廣固圍城第二十六章 蜀地靜川第三十一章 北圖中原第四章 驚風駭浪第三十五章 劍客行魏 下第二十七章 蜀地靜川 下第九章 京口起兵第二十一章 駭浪滔天第二十六章 蜀地靜川第四十一章 關中鉅變第二十二章 江陵之危第二十五章 二劉不容第三十七章 把酒問勢 青泥奇捷第四章 驚風駭浪第十七章 臨朐會戰 下第二十九章 多難荊州第二十三章 垂死掙扎第三十九章 溯流背水第二十七章 蜀地靜川 下第三十六章 卻月挫魏第十二章 梟雄末路第五章 澄清妖氛第三十一章 北圖中原第十章 逃亡之旅第十章 逃亡之旅第三十章 千里送喪第三十三章 壯士劫營第二十六章 蜀地靜川第三十一章 北圖中原第二十三章 垂死掙扎第二十七章 蜀地靜川 下第三十二章 同根相煎第二十七章 蜀地靜川 下第十四章 蜀地驚川第九章 京口起兵第十四章 蜀地驚川第十八章 廣固圍城第十九章 入地交攻第二十二章 江陵之危第十章 逃亡之旅第四十一章 關中鉅變第十四章 蜀地驚川第三十三章 壯士劫營第三十九章 溯流背水第二十八章 揮淚斬親第十五章 燕可伐歟第十四章 蜀地驚川第三十八章 魑祟驚魂第二十四章 魂兮歸來第三十七章 把酒問勢 青泥奇捷第九章 京口起兵第三十六章 卻月挫魏第四章 驚風駭浪第二十三章 垂死掙扎第三十五章 劍客行魏 下第三十章 千里送喪第七章 忍辱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