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楊應麒已經下了讓遼口軍戒備的命令,但這道命令只侷限於軍方,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所受影響不大,遼口的城門依然大開,商旅往來不絕,儼如平時。
北國的冬天很冷,但臨近海邊的遼口雖沒有津門那樣明顯的海洋氣候,卻也比內陸的會寧好多了。華元一六八零年,正月初二,一羣從臨潢府方向走來的“商人”運了一批商貨來到遼口城外。爲首一人將右手藏在袍子底下,臉上傷疤縱橫卻更顯英氣逼人。這個年輕人,自然就是蕭鐵奴手下的愛將種去病!這一路爲了避人耳目,折彥衝一反常態沒有騎馬,而是和韓昉一起呆在車裡,甚至種去病也常常入車避人。
“大將軍,遼口到了!”說這句話時種去病內心忍不住激動起來!他知道折彥衝一入遼口,整個北國馬上會爆發一場地震!
但折彥衝在車內卻仍然很能沉得住氣,他沒有下車,反而讓種去病把這支僞裝的小商隊停在城外一個偏僻的角落,然後纔派人去尋李實在。半個時辰後,這個已成爲遼口最重要的參謀之一的漢子匆匆領了十幾個親兵騎馬趕了出來,來到馬車旁邊,顫聲道:“大……大將軍?”
折彥衝聽到李實在的聲音,這才掀開車門,微笑道:“是我。”
“大將軍!”李實在哽咽地叫了一聲,和他帶來的人一起跪倒在車前,嗚咽道:“大將軍……您……您終於回來了!”
“起來起來!”折彥衝道:“你也是漢部知名的將領了,怎麼還這般模樣。”
李實在忙道:“是。”站了起來。
折彥衝示意種去病韓昉等人且先走開,單獨和李實在說了好一會話,這才從車內走出來,騎上高頭大馬,左邊跟着韓昉,右邊跟着種去病,李實在以十八正規騎兵在前開路,從遼口正北門進城!
這時正是中午,天氣雖冷,路上行人仍然不少。折彥衝這一行又是何等的引人矚目!離開城門還有一段路程就不斷吸引路人的眼光。臨近城門時,城門官聽說有可疑人馬接近趕緊跑出來看,在城樓上往下一望,這個見過折彥衝的小吏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將軍!他居然看見了大將軍!
“難道我在做夢麼?”——城門官想着,卻張大了嘴巴出不來聲,他旁邊一個小兵也曾遠遠望見過折彥衝,這時沒什麼自信地說:“大人,帶頭那個人,長得好像大將軍啊!”
那城門官看了看他,再看看爲折彥衝開路的是李實在,忽然哇地一聲大叫起來道:“什麼好像!大將軍!是大將軍!真是大將軍!大將軍回來了!”
這句話一叫出來,城樓上便沸騰了起來!守城衛兵聞訊無不探頭尋找,其中有不少見過折彥衝的人都紛紛驚呼起來:“大將軍!真是大將軍回來了!”
這種驚喜與狂熱先是在士兵中爆發,跟着便是路人,消息就像風一般迅速吹遍整個遼口城!沒多久全城就都沸騰起來!
“大將軍回來了!”
“大將軍回來了!”
“大將軍回來了!”
這天的遼口城,沒有其它言語也不需要其它言語,因爲除了這句話之外再沒有其它的言語能充分表達遼口軍民的狂熱!
折彥衝挽轡控馬,走得很慢很隨意,得到消息從四面八方跑來的軍民越來越多,沒多久就把大路兩旁都塞滿了!到後來若不是李實在在前面開道,這一行人根本就沒法前進了!折彥衝在馬上向四方民衆舉手示意,他的臉似乎略顯瘦削了些,但在萬千軍民的擁護中仍然顯得那麼威武!
折彥衝歸來的消息不但造成遼口民間萬人空巷,就是軍中將領、地方守臣收到消息後也趕緊前來參見。折彥衝從遼口北城門入,一路穿過整個遼口城,到達最南邊的港口,碼頭上的工人,商船上的商人,水寨中的水師聞訊都涌了出來!折彥衝登上港口一座高臺時,底下已經黑壓壓的全是人!他揮了揮手,讓狂熱的人羣靜下來,這才道:“父老們,兄弟們,將士們,我折彥衝回來了!”
安靜中的人羣忽然爆發出連海浪也被蓋住巨大歡呼聲!折彥衝微笑着沒有繼續說話,實際上他現在就算說話也沒人聽得見!
過了好久好久,這歡呼才沉歇下來,折彥衝再次揮手讓人羣靜下來,說道:“我離開的這段時間裡,大家一定受了很多苦,也爲我忍受了很多的委屈。可從今天開始,我們不用再委屈下去了!請你們代我向你們的親人,向你們的朋友,向所有你們認識的人轉告!從今天開始,我們將比以前站得更直!”
人羣再次爆發雷一般的歡呼,許多老部民已是淚水縱橫,一些年輕人更是狂躁得接近暴亂!
折彥衝揮手命遼口守臣近前,吩咐道:“我要先回津門,遼口政務一切照常,你們要安撫百姓,不要讓他們鬧出亂子。將來的事,等我和七將軍商量過後自然有新命令傳下來。”
衆文官均稱是,折彥衝又道:“今晚在遼口官衙前的廣場派酒派肉,供部民們狂歡。這筆錢我回頭給你們補上。”
這時剛好在遼口的趙履民站在旁邊,聞言道:“大將軍,這是大家一起高興的事,錢自有我們來張羅,您不用費心!”
折彥衝微微一笑,轉向衆將官道:“我要調一千騎兵作爲護衛,李實在隨行便可。其他人固守遼口,仍按照樞密指令行事!”
衆將齊聲領命,或者侍立周圍,或者分別辦事去了。
水師將領請折彥衝坐船南下——將大將軍送回津門,這可是極爲榮耀的事情!折彥衝聽了微微一笑道:“這次我要從陸路南下,將來我去塘沽時再坐你們的船去!”
水師將領大喜,齊聲應是。
這些事宜安排妥當,李實在早調來了一千精騎,折彥衝上了馬,在民衆的歡呼中轉而向東,一路朝上十二村而來。
“大將軍回來了!”
這個消息傳得比鴿書還快!折彥衝到達上十二村時,諸軍將領早已收到消息,在軍營門口列隊出迎!
折彥衝在上十二村留了一日,見過阿魯蠻後又縱馬南下,他每到達一個地方都會把那個地方的狂熱完全點燃!當他走到永寧河畔時,整個遼東半島都已經像烈火一樣熊熊燃燒起來!之前因爲山東戰局而導致的不滿、失望、憤懣等負面情緒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未來的無限憧憬!
“大將軍回來了!”軍方的保守派鬆了一口氣,而強硬派則把之前對楊應麒的一肚子不滿都變成隨時準備廝殺的無限動力!
“大將軍回來了!”商人們重新敲起了算盤,知道生意門路從今天開始要準備轉方向了,也許明天或者後天,整個東北甚至整個中原的商道就會變得和東海一樣暢通無阻了!
“大將軍回來了!”文人們從武人的野心和商人的中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衝擊力!因爲大宋不斷潰敗而產生的憂愁國恨迅速轉變成飲馬會寧的漢調唐歌!
“天威卷地過遼河,萬里胡人盡漢歌——”
仗還沒有打響,但令親者快、仇者懼的戰歌已經唱了起來!
這是一個尚武的時代,這是一個英雄的歸來!
對於折彥衝有可能會在近期回到漢部,楊應麒早有心理準備,所以山東、滄州、塘沽的密子都已經全天候行動,以備隨時接應到折彥衝。但楊應麒卻沒有料到,折彥衝竟然會從北邊下來!
“大將軍回來了?”楊樸先是驚喜,然後又變成驚疑:“可怎麼會從北邊來?”
楊應麒心念一轉,卻已料到了其中的關竅,笑道:“就因爲別人沒想到,所以大哥這一路才能走得這樣平安、這樣秘密啊!哈哈,哈哈,哈哈!”說着說着,楊應麒忽然狂笑起來,笑得難以掩抑,笑得有些不像楊應麒!他實在壓抑得太久了——從阿骨打南下到現在他就沒過過一天舒心的日子!
楊樸看到他這個樣子卻有些害怕,問道:“七將軍,你怎麼了?”
“怎麼了?我在笑啊!”楊應麒哈哈大笑中道:“我爽得很,所以忍不住要大笑!樸之啊樸之,你不覺得爽麼?以後我們要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哈哈,哈哈,樸之啊,你就等着看我怎麼兵不血刃地把吳乞買和宗翰他們玩死吧!哈哈!”他大笑了許久,這才停下來,傳下三道命令。
第一道:將折彥衝已經平安返回漢部的消息通告會寧、塘沽、登州、上黨、江南、日本、流求等地。
第二道:準備召開元部民會議,具體日期等折彥衝回津門後確定。
第三道:歐陽適和金國所進行的談判即時中止,若已作承諾也即時作廢!
下了這三道命令以後,楊應麒便攜了虎符,帶領文武官員前往大將軍府來見完顏虎。完顏虎也不管這麼多人在場,看見楊應麒便跑過來抓住他肩頭叫道:“他……他回來了?”聲音激動得發顫,眼睛竟也紅了!
楊應麒微微一笑道:“大哥已經進入上十二村,想必不日便會回到津門。”
完顏虎一聽忽然放聲大哭,羣臣也都含淚跪下稱賀,楊應麒也跪了下來,奉上存放虎符的匣子道:“大嫂。”
完顏虎抹了眼淚,將虎符收好,對楊應麒道:“我等不得了,我要北上去見他。”
楊應麒道:“我這便去安排。”
不久完顏虎便帶領一個聲勢浩大的隊伍北上迎接折彥衝,夫妻兩人相會於路邊,執手無語許久,完顏虎忽然哭道:“我在津門愁得頭髮也白了,你怎麼看起來比離開之前還年輕些!”
折彥衝沒想到久別重逢後妻子竟是這樣一句開場白,展顏笑道:“我一直跟你說:我的事情你少操心,誰讓你不聽我話的?”
完顏虎罵道:“不操心,不操心!我怎麼能不操心!攤上你這樣一個丈夫,我……我非短十年命不可!”
折彥衝微微一笑道:“不會的,只要有我在一日,閻王也不敢碰你!”
夫妻二人極盡悲歡,旁邊的臣工也幫着流淚。好容易收拾了情緒,折彥衝才與妻子並騎入城,左右是折允文和林輿兩個小孩,文官武將都跟在後面。路上折彥沖和妻子、子侄都只談家事,半點不及軍政之務。到得津門北城門,卻是長子折允武帶着張玄素等一幫老臣前來迎接。折彥衝進城後先去參見大唐括氏,然後纔到大將軍府與楊開遠、楊應麒相見。
兄弟三人在大將軍府後花園的大樹下見面,左右再無第四個人,折彥衝微笑着想默默楊應麒的額頭,伸出手去發現他和自己差不多高,便轉爲拍拍他的肩頭道:“這段日子來受苦了。”
楊應麒看着折彥衝,忽然抓緊他的手道:“大哥,我這不是受苦,是受罪!”
折彥衝道:“放心吧,過了這一關,天下就再沒什麼能阻擋我們的了!”又轉向楊開遠道:“幸虧有你!”
楊開遠也微笑以報:“也幸虧大哥你及時回來,再拖下去,我和應麒怕就撐不住了!”
折彥衝問道:“現在局勢如何?”他脫困以後的這段時間來已經打聽了他被軟禁後的諸般大事,這時問的已不是具體的事情,而是對整個局勢的把握,這一點卻是連韓昉這樣的人也沒法跟折彥衝說的。
楊應麒哼了一聲道:“萬事具備,就等大哥回來而已!”
楊開遠見楊應麒說的自信滿滿,微微一笑,說道:“應麒別說的太過。我們還是有許多困難的。外事不論,且說內部的事情。自大哥離開之後,漢部其實已經憂患重重。”
楊應麒卻淡淡道:“所有的弊病,根源都在於大哥落在金人手裡我們才進退兩難。現在大哥既然回來,那便什麼事情都好辦!”
楊開遠沉吟半晌,說道:“漢部的一些病症大哥回來後自然會痊癒,但還有一些事情一時間卻還未必能夠解決,其中最麻煩的就是二哥,他被困於太原,現在可不知道怎麼樣了。此外,老四在塘沽劃地爲王的勢態也越來越明顯,所以我們要想對付金人,得先把內部的事情處理好再說。”
折彥衝微笑道:“老四麼?回頭我便召他來津門見面。”頓了頓,問楊應麒道:“聽說老四最近多了個幫手,叫做陳顯。”
“不錯。”楊應麒道:“那也是個極有能耐的人。”
折彥衝道:“既然你也這麼說,那多半便是很不錯的人了。好,讓他也和老四一起來津門見我。”
楊開遠道:“他們都來津門,那塘沽怎麼辦?”
折彥衝道:“老四渡海來津門的同時,你就揚帆去塘沽。對付宗輔、撻懶的事情,你來接手。”
楊開遠驚道:“這樣……不大好吧。”
折彥衝笑道:“放心,我會給老四另外派任務的。我的話,他不敢不聽的。”又對楊應麒道:“塘沽這個地方,放在老四手中起不了最大的作用。你可曾打算過把我們漢部的大本營移過去?”
楊應麒道:“之前我們處於劣勢、守勢之時,中樞是輕易移動不得的,因爲那會被人以爲我們要棄遼南,人心會浮動。但現在我們處於攻勢,移向塘沽反而會振作士氣,讓天下人都知道我們的志向!”
折彥衝道:“既然如此,那這件事情你就着手辦吧。”
楊應麒道:“四哥在塘沽經營已久,若沒他幫忙事情只怕會舉步維艱。不如以四哥爲正官,我加派人手幫他完成。”
折彥衝搖頭道:“這件事不能交給他做,他不適合。我們在塘沽要出動的是堂堂正正之師,不需要那些在臺面下鬼鬼祟祟的招數了。我打算派他去對付趙構,那纔是他的長處。”
楊應麒道:“要是這樣的話,那我至少得有陳顯的支持。不過我未必能折服他。”
折彥衝頷首道:“陳顯那邊,我來幫你想辦法。總之你想怎麼做就放開手去幹!無論內事還是外務,你解決不了的問題就交給我來處理!”
楊應麒大悅,楊開遠又道:“那二哥那邊……”
折彥衝道:“你到塘沽後,就給宗翰、宗輔寫信,讓他們停手。中原打得太久了,百姓飽受荼毒的時間也太長了,我希望大家能停一停,讓百姓休養生息些時候。中原百姓受了這麼多的苦頭,我們也是有責任的,現在如果力所能及的話,就要儘量結束戰亂!”
楊開遠皺眉道:“他們……恐怕不會那麼聽話。”
折彥衝聞言哈哈大笑道:“他們不聽話?如果他們不肯停戰,那你就代我問他們:還要會寧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