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龐大的教育體系改革

陽林小心翼翼的摸了一把額頭的細汗,再看了看早已在李二拍筷子的時候就起立的四小大人,心中竟莫名的升起了一絲得意,因爲他的額頭只是冒了一層細細的冷汗,而四小大人的額頭,就在這兩分鐘的時間裡,竟然冒出了豆大的汗粒,甚至滾滾向脖子上滑落個不停。

“呃咳咳,四位先請坐,咱們言歸正傳,管理地方官員的手段有千千萬,比如放流官,派監察御史,甚至密探暗中查訪,但這些都是前朝就用爛了的手法,在這個人治人的社會裡,根本沒有用,管人的,和被管的,肯定會有所勾結,想要完全杜絕這種現象,幾乎不可能,但我們能盡最大的努力來防治。

我認爲,長孫大人正在修訂的法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只要百姓,官員,都有一個嚴格統一的法律管制標準,將大唐的律法推行的人人皆知,人人都能夠做到知法用法,相互監督,再由社會各行各業不相關的人和官府法院的法官來審理判罰各類犯罪,讓司法獨立在政治和軍事之外,帝王,就能很輕鬆的掌控好天下的子民了,當然,在這裡我們就可以歸結出國家穩定所需要的三大要素,那就是軍,政,法。

軍事由獨立的軍法管制,卻要依賴政治,法治監督政治,軍事又保障政治和法治,三大體系互不干涉,卻又能相互制衡,而皇帝,如果有才能,可以親政,掌軍,掌法,如果昏聵。不愛理會政事,則可以不必操心,任由三大體系自行運轉,只在重大儀式上作爲天下百姓的代表出席,任命有才能的大臣具體管理便可。”

“那你又怎麼知道,沒有當權者會相互串聯。殺掉皇帝,讓自己的子孫享受萬世的榮華富貴?”陽林還沒說完,李二又再度放下筷子道。

“誰也不能保證一個朝代萬世不敗,因爲沒有人能知道幾百,甚至幾千年之後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我們也只能在有生之年爲後世子孫多掙些底子,讓就算他們敗起家來,也能多敗幾年而已。然而,只要讓百姓們的生活變好了。又有誰會來造皇帝的反呢!比如曾經的宇文天蠍,還有很多類似他的人,現在還有嗎?這才只是我大唐盛世剛剛開端而已,數十年後,百姓們的生活再上幾個層次,就更沒有人會無聊的沒事幹造皇帝的反了。”陽林舉例道。

“軍政法,相互制衡,相互依賴。駙馬爺果然是天縱之才,下官佩服。不過駙馬爺這個政治理念卻是基於每個人都懂法守法的情況下,要知道,即便是現在,我大唐讀書識字的人也還不到一成,而這一成人裡,完全懂得大唐律法的人又百不足一。又如何做的到讓人人懂得繁複不堪的律法。如此,駙馬爺的設想不就是一紙空談?”沉默了良久的張諫之突然開聲道。

“倒不至於說要人人都完全懂得法律,懂得一些基本的民事律法就行了,而你說的文盲的問題,則正是我們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長安書院的建設已經到了最後階段,各類教材的編寫也已經完畢,除了師資力量還有些不足以外,其它基本已經準備妥當,而這間有史以來科系最全的學院將會面向全大唐招生,其附屬學院也將會在各個州郡蔓延,不論男女,到了年齡均能入學,而通過考試,就能到長安書院來接受最高等的教育,除了才藝類入學標準不一以外,其餘如小學,中學,高中的基本教育必須完成,大學開始選修,而更高等的研究生,博士生,得根據大學學士學位之後,根據個人的研究,成果來評定,這裡,則要求各地的學院也同樣有小,中,初中,高中等各級的劃分,而學士學位,則必須要長安書院的認可。

所以,最初的兩年內,長安書院分校將會在所有州級以上的城市開設,五年以內,所有縣級以上的城市都必須要有,十年內,細化到鄉鎮。我們的目就是二十年後,也就是一代人之後,掃除所有文盲,做到人人都識字。”

陽林的話鏗鏘有力,但在場就算是皇帝李二,對陽林構建的藍圖也持保留意見,讀書在古人看來是需要天資的,而且他們有根深蒂固的認識,就是大多數人對讀書是沒有天賦的,畢竟,筆劃繁多,造型怪異的漢字,就算拿到後世給成年人學,也是有不小難度的,更別說古人喜歡用簡短的幾個字包含萬千寓意,腦洞不夠大的人,還真是很難學,不過陽林在教育王家村的原住民和收養的那些孤兒的時候基本應用了後世的教育方法,雖然並沒有很系統,但他們之中現在能用於初中以下教育的人至少不下於百人,至於高中和大學的課程,其實長安書院開張以後的三年以內是不需要擔心的,陽林要求這些即將上崗的老師一邊教的時候還要一邊學,而能教他們的,就只有陽林本人,古月刀文以及神人族的幾個長老少數幾人了,等到長安書院誕生高中生和大學生的時候,這些老師基本可以勝任教育他們的工作了,畢竟這些人是從小就接受陽林氏教育的人,接受能力不可同日而語。

“這個,恐怕亦不能如駙馬爺所願吧!人有所長,有些人天生的就只適合種地幹農活,或者習武拿兵器打仗,讓所有的人都去讀書,那誰來生產種植,養活這些讀書人?此路不通啊!”張諫之稍微一思索便搖頭道,人人讀書這種構想不是沒有前人想過,可是稍微想一想就不得不搖頭,古人生產力低下,一個農夫一年到頭在地裡爬,也未必能養活多少人,所以農民的比例在任何朝代就是佔據總人口八成以上的,雖然大唐現在國力充沛,但也絕對支撐不起人人都放下鋤頭去讀書,這樣會造成生產階層斷層,只能算是想象化的東西。

“讀書當然是靠自願了,而我說的,是讓到達了年齡的新生兒入學讀書,並不是讓所有的農民都去讀書,況且,讀書可並不是讓他們都變成沒有生產的書蟲,十年前王家村收養了百多個在蝗災中變成孤兒的孩子,這十年裡,他們基本天天都在學習進步,而他們的產出,可以說是大唐生產階級裡面最大的一撥人,說老實話,我都有些捨不得叫他們放下手中的產業到書院來教書,但是大唐的發展即將到達一個瓶頸,需要更多的人才,所以我不得不作出調整,要知道,長安書院首批投入的三千萬貫資金,就是他們這兩年掙的。”

“噝......”

陽林的話剛說完,宴會廳內便是一陣倒抽涼氣的聲音,難怪陽林敢放這麼大的口氣,要在幾年之內將長安書院的分校開遍所有州郡,原來長安書院光首批的投入就是三千萬貫,這是多麼驚人的資本?國庫全年的收入也不過如此,只是拿出來建學校的話,這絕對是鉅款了,至少現在大唐皇宮的造價,還不到這的十分之一,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只是陽林在佔據了六坊之地的長安書院的投入而已,裡面巨大的校舍,新式教學設備,無疑都是陽林花重金打造的,甚至,在校外還有一些產業園區,供各個不同的院系使用,而州郡的分校,則將會由東西十大廠在各地的經銷商初步捐建,由社會資本與官府力量相結合來建造,至少在硬性資本投入上陽林不需要花費太多,頭疼的只是師資力量而已。三到五年,之內,她至少要培育上百初中,乃至高中以上水平的新生出來任教。

“早就聽陛下說過,駙馬爺出手必是大手筆,三千萬貫的投入,面向全國的教育升級,果然是超級大手筆,不過下官還有一事不明,這麼浩大的教育改革,駙馬爺憑什麼會認爲能夠實現,難道駙馬爺已經做過論證,或者實踐?要知道,農家孩子如果不打小學習耕種,下地勞動,會給他們的家庭增加很大的負擔,而各大氏族階層,爲了保持自家讀書人的優越性,也會反對駙馬爺辦學,這中間受到的阻力恐怕不小,再有,如此龐大的投入,對於朝廷來說只是有可能多了幾個可用的人才而已,如今大唐已經人才濟濟,可以說並沒有多少好處,您有必要花大力氣去推行它嗎?”

李義府經過最初的愣神了之後提出自己的意見道。他雖然知道長安書院項目完全是由駙馬府主導,但是當陽林說出三千萬貫的時候,他的小心臟還是噗通噗通的劇烈跳動了好半天,一般百萬貫級的賬目都是國家級的項目了,千萬貫級別的項目大唐到目前爲止還沒有出現過,連東西十大廠和天上人間大樓這種舉世矚目的項目加到一起也沒有上到千萬貫,陽林居然在一個項目上投入三千萬貫,而且還是駙馬府獨資,要知道,一個人可以慷慨的拿出三千萬貫來做一個項目,那他的全部資產得多有錢?富可敵國這個詞已經不足以形容,應該說他比國家還富有的多,那什麼七宗五姓,在他面前簡直就不算個屁。

第204章 戰事情事第277章 鋼甲鉅艦第314章 演唱會開演第175章 長安的變化第263章 判決第125章 齊活了第343章 思歸第49章 白麪道士第281章 看信第336章 氣運果然在他第59章 夫唱婦隨匠作監第35章 領兵剿匪第277章 鋼甲鉅艦第221章 招安議第73章 地龍翻身計劃第89章 王二萱賣紅薯第303章 精妙異常的游擊戰術第70章 將計就計第18章 玫瑰來了,旱災也來了第2章 山民王二牛第169章 抵達交趾第106章 謝夫人第123章 玄奘法師第133章 軍政分離試點第354章 舉白旗第298章 從新理順第93章 全民歡騰捷報傳第178章 招降第286章 唐版鋼鐵俠第15章 武學師從第207章 摸情況第177章 圍困第162章 海上閱兵式第120章 西湖論第88章 要開鑼了第119章 唐時蘇州第2章 山民王二牛第291章 奪取兵權第224章 合縱連橫謀大唐第3章 種地第193章 新年禮物第295章 向吐蕃宣戰第249章 我得意的笑第188章 連勝第277章 鋼甲鉅艦第211章 狂妄交答卷第40章 戲蠍子第39章 戰匪軍第317章 太子的新動向第155章 飛天舞第7章 神仙居第310章 要開演唱會了第337章 行軍途中第161章 思想再度衝擊第130章 嶽州大建設第123章 玄奘法師第217章 小將薛仁貴第105章 收服論第52章 文工團的瘋子們第174章 四方戰事第355章 會面第210章 劫馬而逃第113章 商戰第70章 將計就計第340章 蓋蘇文之敗第77章 藥王孫思邈第28章 籌劃匯演第300章 走入視線的李治第263章 判決第211章 狂妄交答卷第327章 空降室韋第351章 歷險第220章 八百標兵奔北坡第142章 急智擒賊第178章 招降第125章 齊活了第19章 賑災計第7章 神仙居第96章 無敵騎兵第241章 李二回長安第328章 天神之威第180章 收編和勝利第70章 將計就計第109章 真正的水戰第182章 再降一王第58章 大唐東西十大廠第18章 玫瑰來了,旱災也來了第198章 倭國人又出招了第177章 圍困第83章 李二的相思病第148章 兄弟相爭現苗頭第260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36章 二凡鬥蠍子第12章 長孫皇后第17章 古月刀文第56章 神人族的來歷第173章 回船第175章 長安的變化第231章 兩小王爺第53章 昂貴的入場卷
第204章 戰事情事第277章 鋼甲鉅艦第314章 演唱會開演第175章 長安的變化第263章 判決第125章 齊活了第343章 思歸第49章 白麪道士第281章 看信第336章 氣運果然在他第59章 夫唱婦隨匠作監第35章 領兵剿匪第277章 鋼甲鉅艦第221章 招安議第73章 地龍翻身計劃第89章 王二萱賣紅薯第303章 精妙異常的游擊戰術第70章 將計就計第18章 玫瑰來了,旱災也來了第2章 山民王二牛第169章 抵達交趾第106章 謝夫人第123章 玄奘法師第133章 軍政分離試點第354章 舉白旗第298章 從新理順第93章 全民歡騰捷報傳第178章 招降第286章 唐版鋼鐵俠第15章 武學師從第207章 摸情況第177章 圍困第162章 海上閱兵式第120章 西湖論第88章 要開鑼了第119章 唐時蘇州第2章 山民王二牛第291章 奪取兵權第224章 合縱連橫謀大唐第3章 種地第193章 新年禮物第295章 向吐蕃宣戰第249章 我得意的笑第188章 連勝第277章 鋼甲鉅艦第211章 狂妄交答卷第40章 戲蠍子第39章 戰匪軍第317章 太子的新動向第155章 飛天舞第7章 神仙居第310章 要開演唱會了第337章 行軍途中第161章 思想再度衝擊第130章 嶽州大建設第123章 玄奘法師第217章 小將薛仁貴第105章 收服論第52章 文工團的瘋子們第174章 四方戰事第355章 會面第210章 劫馬而逃第113章 商戰第70章 將計就計第340章 蓋蘇文之敗第77章 藥王孫思邈第28章 籌劃匯演第300章 走入視線的李治第263章 判決第211章 狂妄交答卷第327章 空降室韋第351章 歷險第220章 八百標兵奔北坡第142章 急智擒賊第178章 招降第125章 齊活了第19章 賑災計第7章 神仙居第96章 無敵騎兵第241章 李二回長安第328章 天神之威第180章 收編和勝利第70章 將計就計第109章 真正的水戰第182章 再降一王第58章 大唐東西十大廠第18章 玫瑰來了,旱災也來了第198章 倭國人又出招了第177章 圍困第83章 李二的相思病第148章 兄弟相爭現苗頭第260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36章 二凡鬥蠍子第12章 長孫皇后第17章 古月刀文第56章 神人族的來歷第173章 回船第175章 長安的變化第231章 兩小王爺第53章 昂貴的入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