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西湖論

ps:??沒辦法,人家責任編輯國慶不上班,我已經改了幾遍還是不能過審,上面壓了七八章,現在慢慢發後面的,大家將就着看吧!

蘇州城外幾乎到處是田挨田的景象,由於人口密集,開發度高,想要在此地開設工廠就必須得佔用良田,陽林後來又將目標打到了附近的山上,可人家山上都種着桑樹,雖說聞名於世的是蜀錦,但蘇州之地也養蠶制錦,舉世聞名的蘇繡就是人家用自己制的錦刺出來的,最後陽林將目光放到了河灘邊,蘇州之地河流遍佈,又沿江沿海,現在也只有在河上建屋不需佔用良田,不需砍伐桑樹了,有減少損失且節約空間的作用,又有美化環境,便利交通的好處,想想,通行於屋舍之間的若是船隻,那麼小範圍的運輸將比騾馬更輕鬆便利一些,他將設想一提出,便獲得了隨行人員的拍手叫好,河灘建房,河水爲道,想想都是一副詩情畫意的面貌,陸炳坤當場就向陽林請教了河灘建房需要注意的事項,得了陽林一連串奇思妙想,又精妙絕倫的回答,他只嘆這世間果有生而知之的人,難怪心高氣傲如二弟,也恭恭敬敬的拜服在人家門下。

天上人間大樓的選址最終定在了離長江岸邊不遠的一塊比較堅實的地方,陽林美其名曰江景房,其建造設計與長安天上人間大樓相當,只是底下層只建了三層,把地基的基座更加擴大了幾分,沒辦法,江南之地海拔比較低,地下水豐富,在沒有電力和抽水機之類的設備之前,想建高樓還是比較難的,所以只能建這個下身較大。上身細的樓宇,而且陽林看來,這樣的樓宇更適合做娛樂購物廣場。

東南西北四門店的功能與長安總部相當,東門百貨超級市場,南門餐廳宴會廳,西門夜總會歌舞廳,北門酒店休閒娛樂廳,每個門代表的可不是一個入口,而是每層過萬平方米的經營場所,有七層之多。到了第八層開始就是酒店客房了,陽林給七層以下設計的是五米層高,八層開始是四米層高,每層比後世高出了一米左右,主要是考慮到現在還沒有空調電線,得留出了足夠的位置通風或方便以後加裝,而頂樓的抽風系統,也先做機括式的,等以後有了電動馬達。再改裝電動的,也就是說,三十八層的蘇州和揚州天上人間大樓有着160米以上的高度,相當於後世五十層以上的大樓。而長安城的總部大樓有六十八層,將近三百米的高度,足抵後世九十多層的高樓。

每蓋一棟大樓都是一個極大的投入,它會成爲標準性的建築。同時以他爲中心,將會帶動一個片區的連鎖效應,比如蘇州的天上人間大樓與蘇州城這十幾裡的距離範圍中。將會成爲未來城外工人購置房屋的首選地,陽林不忘提醒陸炳昌現在多買些地,建設高層建築小區,畢竟,以蘇州層的發展,一代人以後會超過百萬人口,兩代人以後,這十幾裡範圍估計就會住滿,而整個社會偏向於工業發展以後,人們不需要那麼多農具,田地,而高層建築更乾淨舒適,適合居住,這些系統的事情陽林每天都會講幾個時辰,陸氏兄弟也會領着他們在蘇州城的一幫合夥人來聽幾個時辰,未來發展規劃是個比較長遠的計劃,陽林說的可能是五年,甚至十年以後要乾的事情,但是提前有了方向,就能少走很多彎路,節省許多資源。

不知不覺的陽林已經在蘇州盤恆了五天,一百二十萬石糧食終於全部裝船起運長安了,而貨物都被轉到了岸上的貨倉,蘇州城的商品展銷會要開始了,最讓人精精樂道的是長安文工團的歌舞表演,聽說在揚州的時候曾經有本地的歌舞大家想與文工團叫板打擂臺,可惜看了人家一個開場表演之後就不敢比下去了,最後連自家的營生場所都被人家收編了,所謂的大家,去文工團當個學徒人家都嫌棄,有小道消息,揚州馳名天下的八大家一路從揚州追到了蘇州,就是想拜在文工團天授駙馬門下學藝,而天授駙馬給了她們一個的考驗,通過了考驗才能入門,這可是被傳爲歌舞天下第一的揚州八大家呀!都只有跟在別人後面提鞋的份,可想而知來自帝都長安的名家是多麼的犀利,歌舞表演過後就是考驗開始的時候,可不僅僅只是揚州八大家,蘇州有歌舞才藝的人也能參加考覈,通過了的就能加入大唐文工團。

得了陸家的支持,陽林在蘇州可用的人手比較多,各行各業都有現成的,他們只五日時間就招募了十多萬工人,這些人除了將投入天上人間大樓的前期建設,還要投入東西十大廠分廠的前期建設,同時還有近千人的學習班隨同運糧的船隊去了長安,他們將在長安進行爲期半年的學習,然後隨同長安主廠的一些二三把手回來主持中後期建設,與揚州的模式基本相當,只是學習團規模更大一些。

“正所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我覺得駙馬爺現在就是在這麼做,當百姓有發財的路子的時候,任由他們發財,當百姓沒有發財的路子的時候,告訴他怎麼發財,正解,正解啊!”陸炳昌看着熱火朝天的各處工地,興高采烈的對他身後的一衆蘇州商賈道,這是陽林看過蘇州局面後教他的第一個道理,他認爲是至理。衆商家將這番話仔細的在心裡品味之後,貌似說的沒錯,或許這才應該是孔子原話的意思,只有天下人都發了財,纔是最好的局面,經濟強盛的國家比窮困國家好管理的多。

陽林從來都是個只動嘴皮子不幹活的主,連續動了五天嘴皮子,他要說的都說完了,接下來就看蘇州的商賈和工人們怎麼做了,明春糧種的事情陸炳昌派人帶着錢去了嶺南,這是陽林交給蘇州商人完成的任務,挑動交趾局勢的任務還得馮智戴派人去執行,最好大唐做好準備攻打交趾的時候。那邊已經經歷過一場大戰略。

現在有些無所事事的陽林跟着李承乾兩兄弟駕船到江南各地開始遊覽起來,當然,陽林第一個要看的是杭州,這座城市是繼蘇州之後的第二個發展梯隊,因爲現在的蘇州包括了上海,所以它註定會越來越大,到最後發展成爲萬國碼頭,連成一整片經濟商貿區,而杭州,則是這個巨型商業經濟體的後花園。或者說是預留地,在蘇州發展工業的時期他要提供農業物資的幫助,在蘇州經濟發達之後,他會提供生產轉型,分流人口等各方面的幫助,將是蘇州區域效應第一個受益體,也是支撐體。

泛舟西湖是件美事,可惜那得是兩岸風光都建設好之後的事情,宋朝纔是杭州發展的重要階段。唐初的西湖即沒有雷峰塔,也沒有蘇堤,更沒有金山寺,雷鋒塔等景點。只有兩岸略顯枯黃的垂柳在迎風擺動,陽林覺得自己應該裝點一下西湖,於是,杭州的一衆官員就被陽林叫到了船上。當陽林把一個投入五十萬貫將杭州西湖建成風景區的方案給他們講解過後,衆官員的嘴巴張的都可以塞的下鵝蛋了。

“小林子,你當錢都是浪打來的麼?五十萬貫都夠整個杭州城的人吃兩年白米飯了。你把它用來種樹修景緻?你可知道咱大內皇宮的御花園也不值這個價呀!”李承乾是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李泰雖然也很想說點什麼,但習慣於陽林出口就是某些驚天動地大設想的他選擇了閉嘴,貌似陽林就從來沒有幹過賠錢的買賣。

“你知道個屁,當工業經濟在大唐推行之後,咱們的百姓很快會富的放屁都冒油,到時候娛樂消費,讓他們花錢就成了一個大問題,我現在就是想讓大唐所有的人都動起來,將這個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全部搞好,讓以後他們都富裕了,有個出來玩耍的地方,別到時候人們有錢了沒地方花,人也開始變懶不願意幹活,再搞這樣的大工程就不好下手了。”陽林反駁道。

“所有的百姓都富的冒油?可能嗎?你不是在做夢吧!”李承乾擡槓道,可他轉頭又一想,王家村的人現在可不是個個都富的屁股冒油麼,你問他們什麼感覺,他們肯定會說是在做夢,忙又補問了一句道:“咱們大唐所有的百姓都能富成王家村人那樣?那誰窮了呢?”

“咱們富也未必代表別人窮,咱們大唐偌大的疆域,幾千萬人,即便一地出現災荒,剩餘的土地也足夠養活所有的人,並且還能養活的很好,但是爲什麼出現時常鬧各種危機的情況呢?主要原因就是百姓不懂生產創造,產能過低。

我在長安以及揚州蘇州大興土木,第一就是想讓咱大唐的人見識見識人的創造力,讓他們學習一些創造技能。第二是想用優越的商品刺激他們,讓他們渴望變的富裕,不要抱着掙夠了今天的飯就不再想着明天的食。就比如關中的百姓,鬧了小小的一個旱災,他們卻只能向朝廷討吃的,不懂得自救。只要他們有了創造的技能,有了富裕的渴望,相信他們能很快的改變這個世界,讓自己變的富裕起來,所以技術開發是第一位。

再有,一部分人的富裕絕對不代表另一部分人的貧窮,錢是有定量的沒錯,但錢是人創造的,人不但可以創造出更多的錢來,還能利用錢幣的流通創造出更多的美好的事物,比如東西十大場沒有開設之前,大唐現有的錢還是那些,大部分都躺在富人的庫房裡睡覺,東十十大廠出貨之後,富人拿出千萬貫錢財來買貨物,他們的錢財流到了做工的窮人們手中,做工的窮人拿了錢財,買米,買面,買衣服穿,商人們便將手中的貨物賣給窮人,賺取其中的差價變的更有錢了,而賺到的錢再拿去買工人們製作出來的各種商品,如此,錢還是那麼多錢,但是商人通過倒賣賺了更多的錢,窮人通過做東西出來給商人倒賣也賺到了自己的工錢,變的有東西吃,有衣服穿。農民也是不斷的給商人提供製做東西的原材料賺取錢財,然後買商人販賣的商品消費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形成另外一個循環,錢還是那麼多錢,但是滾了一通,大家都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質量,所以貨幣流通很關鍵,發展製造技術是想讓商人的商品變的更加誘人一點,都是爲了貨幣流通服務的。

咱們再反過來想,富人們都不花錢,那麼窮人們都沒工可做掙不到錢,所有的農民爲了吃飯,只能死守着那一畝三分地,一旦收成出來問題,就變成了大唐之前的狀況,遇上個災年,大家都指望着朝廷過活,病死餓死一大片,這是大家想見到的局面嗎?不是,商品不在全國流通,就不能把全國的各種資源整合補充撫平,造成了如今我們跑來江南搞糧食的局面。現在咱們已經是富人了,咱們得帶頭花錢,拉上所有的富人花錢,只要我們不斷的花錢,老百姓們就能不斷的掙錢,他們掙了錢會幹嘛?花銷,花銷就會來買咱們造出來的商品,讓咱們更有錢,這也是我從洛陽開始,就一城一城收繳富人荷包的意圖。”

第188章 連勝第290章 對策第181章 編組新軍第51章 神人族第284章 局面第90章 善財童子的力量第290章 對策第277章 鋼甲鉅艦第321章 長孫家的選擇第65章 火藥試驗第353章 抵達波斯灣第38章 貓和老鼠第247章 軍火販子的演繹第287章 前往西域第250章 新貨幣第223章 陰謀第111章 震之以威,許之以利第165章 大唐三亞港第162章 海上閱兵式第154章 軍銜第38章 貓和老鼠第201章 招親第240章 蓋蘇文到長安第23章 驚人的產量第116章 商談第2章 山民王二牛第197章 交戰第172章 奸細遇奸細第147章 回蘇州第169章 抵達交趾第150章 嶺南公馮盎第309章 熱鬧的駙馬府第230章 李承乾第161章 思想再度衝擊第315章 火爆演唱中第139章 解毒第105章 收服論第67章 當輪船裝上了霰彈炮第24章 中秋夜宴第49章 白麪道士第2章 山民王二牛第235章 朝政事第320章 螺旋槳飛機起飛第7章 神仙居第78章 新鮮貨物第29章 被駙馬了?第72章 頡利可汗第75章 奪命術第327章 空降室韋第129章 說服百姓第153章 練兵第68章 開戰第23章 驚人的產量第198章 倭國人又出招了第31章 初見白玫瑰第253章 全民購物消費第273章 夜宴第166章 倒黴的神人族第15章 武學師從第352章 這樣才公平第278章 花園裡的閒聊第104章 臨死前的一眼第100章 下一站汴州第227章 鐘聲響起歸家的訊號第20章 李麗質病了第298章 從新理順第293章 胡軍大營第2章 山民王二牛第216章 經濟特區第56章 神人族的來歷第320章 螺旋槳首次試飛第320章 螺旋槳首次試飛第82章 悲情之後是喜悅第290章 對策第113章 商戰第269章 洗澡的罪過第173章 回船第152章 大軍出長安第200章 唱唱歌,說說愛第289章 一言喝破萬軍第98章 巡演到洛陽第120章 西湖論第344章 赴泰山第34章 天授駙馬第180章 收編和勝利第325章 別樣軍訓第315章 火爆演唱中第312章 越發看不懂的大唐第234章 小白樓秘密基地第221章 招安議第63章 天上人間計劃第130章 嶽州大建設第111章 震之以威,許之以利第11章 洗澡的故事第52章 文工團的瘋子們第135章 南疆平苗論第292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254章 尿遁第133章 軍政分離試點第170章 上岸
第188章 連勝第290章 對策第181章 編組新軍第51章 神人族第284章 局面第90章 善財童子的力量第290章 對策第277章 鋼甲鉅艦第321章 長孫家的選擇第65章 火藥試驗第353章 抵達波斯灣第38章 貓和老鼠第247章 軍火販子的演繹第287章 前往西域第250章 新貨幣第223章 陰謀第111章 震之以威,許之以利第165章 大唐三亞港第162章 海上閱兵式第154章 軍銜第38章 貓和老鼠第201章 招親第240章 蓋蘇文到長安第23章 驚人的產量第116章 商談第2章 山民王二牛第197章 交戰第172章 奸細遇奸細第147章 回蘇州第169章 抵達交趾第150章 嶺南公馮盎第309章 熱鬧的駙馬府第230章 李承乾第161章 思想再度衝擊第315章 火爆演唱中第139章 解毒第105章 收服論第67章 當輪船裝上了霰彈炮第24章 中秋夜宴第49章 白麪道士第2章 山民王二牛第235章 朝政事第320章 螺旋槳飛機起飛第7章 神仙居第78章 新鮮貨物第29章 被駙馬了?第72章 頡利可汗第75章 奪命術第327章 空降室韋第129章 說服百姓第153章 練兵第68章 開戰第23章 驚人的產量第198章 倭國人又出招了第31章 初見白玫瑰第253章 全民購物消費第273章 夜宴第166章 倒黴的神人族第15章 武學師從第352章 這樣才公平第278章 花園裡的閒聊第104章 臨死前的一眼第100章 下一站汴州第227章 鐘聲響起歸家的訊號第20章 李麗質病了第298章 從新理順第293章 胡軍大營第2章 山民王二牛第216章 經濟特區第56章 神人族的來歷第320章 螺旋槳首次試飛第320章 螺旋槳首次試飛第82章 悲情之後是喜悅第290章 對策第113章 商戰第269章 洗澡的罪過第173章 回船第152章 大軍出長安第200章 唱唱歌,說說愛第289章 一言喝破萬軍第98章 巡演到洛陽第120章 西湖論第344章 赴泰山第34章 天授駙馬第180章 收編和勝利第325章 別樣軍訓第315章 火爆演唱中第312章 越發看不懂的大唐第234章 小白樓秘密基地第221章 招安議第63章 天上人間計劃第130章 嶽州大建設第111章 震之以威,許之以利第11章 洗澡的故事第52章 文工團的瘋子們第135章 南疆平苗論第292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254章 尿遁第133章 軍政分離試點第170章 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