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三姑娘

秋水菀陪老太太說了一會子話,到了晚膳時間,又勸又哄地讓老太太進了食,又說了一會子話,眼看時間差不多了,才帶着環柳等四個丫頭出了荷香居。

“小姐,你真要嫁給齊王世子啊?”

茯苓心裡最是藏不住話,想到什麼就問什麼。不過她話一出口便被一旁的環柳、藍煙及冬青同時瞪了一眼,她自知說錯了話,連忙縮緊脖子,悄悄落後半步,卻又忍不住拿眼睛細細去瞧秋水菀的變化。

秋水菀腳下愣了一步,精緻的容顏上閃過稍縱即逝的傷感,而後繼續往前走,“齊王世子妃啊,光這個頭銜,就很誘人了!”

她的語氣聽上去並沒有不滿,反倒有種很憧憬的感覺,這是身後四個丫頭怎麼也想不明白的。當然,秋水菀之所以會是這樣的語氣,那是因爲她知道這門婚事已定,再沒有挽回的餘地。既然不能挽回,那麼對於這門婚事,唯一值得她期待的,便就是這個世子妃的頭銜,畢竟,它能帶給她無上的榮耀不是嗎?

幾人正不急不慢地往清菀居走去,迎頭卻碰見了一名身着五色錦盤金彩繡凌裙的嬌俏女子,她大約十三四歲左右,生得一副好相貌,卻隱隱透着稚氣。夕陽打在她的身上,燦燦的,發着絲絲光芒,尤其是頭上那支紅寶石的玫瑰簪子,在餘暉的照耀下,更是光彩奪目!

“喲?這不是大姐姐嗎?你不在繡閣裡繡嫁衣,怎麼還有空出來溜達啊?”

女子見到秋水菀只是微微一愣,隨即大步流星地朝她走了過來,神情高傲無比,好看的眼睛裡還透着濃烈的不屑。她話一出,跟在她身後的三名婢女全都掩嘴笑了起來,那聲音,雖小,卻讓人能夠聽得真切,那是含着無比諷刺的笑。

秋水菀沒有理會,只是笑眯眯地看着女子,言語溫柔地道:“三妹妹難道不知嫁入皇家的女子是不用自己繡嫁衣的麼?聽說,是男方連着聘禮一同送來呢,或者,是由聖上欽賜呢,所以姐姐還是樂得清閒的。再說,哪怕真是要繡嫁衣,這向祖母請安的事情也不能落下啊,沒得

讓人說我不孝,三妹妹,你說是吧?”

女子正是平南侯府的三小姐秋水芊,繼夫人張氏唯一的女兒!此刻,當她聽了秋水菀的話後,那張小臉可就不太好看了,她擡眸瞪了一眼秋水菀,心裡酸溜溜的滿是嫉妒,揚起下巴咬牙恨聲道:“神氣什麼?不就是嫁入皇室嗎?那齊王世子可不好女色,而且還是殺人不眨眼的,你且看看你日後有沒有命活下去吧!”

“有沒有命姐姐就不知道了,但至少死後也是要入皇家園陵的,旁人,可沒有這個福氣!”

秋水菀的語氣依舊是溫柔的,她看着秋水芊,笑容越發的深了,卻真真是氣得秋水芊胃疼。

“你……”

她指着秋水菀,小臉有些扭曲,半響沒說出一句話。她這輩子,最恨的就是秋水菀在身份上壓着她,雖然她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雖然她如今也是侯府的嫡女,可外人只要一提到平南侯府的小姐,第一個想到的,卻仍舊是秋水菀。

她不甘心,她真的不甘心!如今,秋水菀及笄,轉眼到了嫁人的時候,雖然那個男人是出了名的殘暴,可到底也是齊王世子,真不知道母親在想些什麼,這分明就是把她往高處推啊!

秋水菀看着氣急敗壞的秋水芊,眼睛眨了眨,突而看着她頭上的玫瑰簪子好奇地道:“妹妹這簪子好生熟悉,倒像是在哪裡見過似的!”

秋水芊一聽這話立刻又神氣了,她收了指着秋水菀的手,故意扶了扶那支簪子,擡頭挺胸儼然一副得意的表情。

“你當然熟悉,這不正是你那短命的孃親留下來的麼,哦,據說這是留給你的嫁妝,不過妹妹看你也是沒命戴的,所以就幫你戴了吧!”

秋水菀聽她如是說自己的孃親,眼神在瞬間冷了三分,一雙拳頭在袖子裡早已經緊握成拳,然而面上卻仍舊是滿面的笑容,“無妨,咱們是姐妹,我的便也是妹妹的,你說,是嗎?”

“姐姐說得極是!”

秋水芊笑得無比招搖,話落,目不斜視地越過秋水菀便往荷香居而去

,“妹妹還要去給老太太請安,便就不陪姐姐了,哈哈……”

回頭,秋水菀目送着秋水芊離開,臉上的笑容慢慢凝固,就連血色,也漸漸消失。

秋水芊,你與你母親欠我的、欠我孃親的,我遲早會討回來,放心吧,離這個日子,不遠了!

冬青是個細心的丫頭,她一眼就看出秋水菀的不對勁,忙上前扶着她,關切地詢問:“小姐,你怎麼了?是不是不舒服?三姑娘的話,小姐可莫要放在心上。”

她這一出口,自然引得其他三個丫頭也湊上前來關心。

秋水菀溫和一笑,搖搖頭無力地道:“沒事,咱們回去吧!”

說罷,由冬青攙扶着,重新往清菀居而去!

自己來到這個朝代有多久了呢,十五年吧。她記得,穿越的那天晚上應該是她高考的頭一晚,那時媽咪還給她做了夜宵,她正在複習呢,哪知竟趴在桌上睡着了,醒來的時候便是從孃親的肚子裡鑽出來的。從那時起,她就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大齊國平南侯府嫡長女!

她有個哥哥,比她大兩歲,孃親最疼的便是他們兩人,那真真是放在心尖尖上的,可是從四歲起孃親便纏綿病榻,拖了一年,終於在她五歲的時候離世了。兩年後,張氏的孃家哥哥升遷,她便順理成章地被父親擡爲正室,那時她七歲、哥哥九歲。然而也就是從那時起,張氏的刻意打壓、父親的不管不顧,讓她與哥哥在侯府裡舉步維艱,若不是還有祖母疼惜,她想,她與哥哥早就被趕出府或者死於非命了。

如今,他們都長大了,父親遲遲不肯立世子,張氏又不願替哥哥議一門好的親事,所以哥哥哪怕已經十七了,卻還是沒有娶親,是以,哥哥的地位很是危險!而自己,不過剛剛及笄,張氏想將自己隨便嫁出去,奈何侯府是何等的門第,豈容她胡來?偏巧齊王府來爲齊王世子議親,她等不了了吧,所以只衝着齊王世子是個不近女色又兇暴殘忍這兩點便草草應下了。不過,她會讓張氏後悔她做的這個決定,她一定會讓她後悔!

(本章完)

14 考驗(3)81 驚險一刻(2)51 長公主千里尋夫157 周真真自請爲妾140 庶妃原是張家女79 落水13 考驗(2)161 周氏兄妹的下場97 祈福(4)85 鬥嘴是項技術活49 三朝回門50 小懲大誡159 瘋狂的報復(1)167 太后娘娘176 結局(1)39 結婚進行曲(8)139 周貴妃聰明反被聰明誤58 受傷27 大婚前夕(6)2 三姑娘109 蕭駙馬之死(2)179 結局(4)173 生個孩子罷22 大婚前夕(1)177 結局(2)125 老太太病重138 賞梅宴上驚心魄(5)42 請安(1)21 三小姐受罰(5)番外之恢復容顏67 燕王楚君烯17 三小姐受罰(1)132 清醒過來123 楚汐出嫁(1)128 血洗侯府30 大婚前夕(9)60 楚汐的打算(2)170 楚君燦病危118 納妾(6)175 慕容舒迫嫁48 夫妻間的相處之道(2)132 清醒過來123 楚汐出嫁(1)133 見招拆招37 結婚進行曲(6)109 蕭駙馬之死(2)139 周貴妃聰明反被聰明誤138 賞梅宴上驚心魄(5)147 讓他痛不欲生2 三姑娘51 長公主千里尋夫67 燕王楚君烯53 算計(2)13 考驗(2)29 大婚前夕(8)68 栽贓嫁禍(1)37 結婚進行曲(6)41 結婚進行曲(10)39 結婚進行曲(8)159 瘋狂的報復(1)44 體弱公子楚君燦70 栽贓嫁禍(3)107 流言(5)149 流言的力量141 老太太病逝31 大婚前夕(10)30 大婚前夕(9)29 大婚前夕(8)95 祈福(2)31 大婚前夕(10)156 一舞傾城(2)4 繼夫人張氏141 老太太病逝146 色膽包天67 燕王楚君烯54 秋景睿之死慕容離的桃花97 祈福(4)146 色膽包天110 蕭駙馬之死(3)165 觀音誕114 納妾(2)秀水山莊90 是非27 大婚前夕(6)62 楚汐的打算(4)74 杭筱暖懷孕44 體弱公子楚君燦番外之恢復容顏51 長公主千里尋夫172 皇上的變化52 算計(1)淺草才能沒馬蹄2 三姑娘156 一舞傾城(2)89 鴛鴦眠157 周真真自請爲妾32 結婚進行曲(1)183 大結局110 蕭駙馬之死(3)
14 考驗(3)81 驚險一刻(2)51 長公主千里尋夫157 周真真自請爲妾140 庶妃原是張家女79 落水13 考驗(2)161 周氏兄妹的下場97 祈福(4)85 鬥嘴是項技術活49 三朝回門50 小懲大誡159 瘋狂的報復(1)167 太后娘娘176 結局(1)39 結婚進行曲(8)139 周貴妃聰明反被聰明誤58 受傷27 大婚前夕(6)2 三姑娘109 蕭駙馬之死(2)179 結局(4)173 生個孩子罷22 大婚前夕(1)177 結局(2)125 老太太病重138 賞梅宴上驚心魄(5)42 請安(1)21 三小姐受罰(5)番外之恢復容顏67 燕王楚君烯17 三小姐受罰(1)132 清醒過來123 楚汐出嫁(1)128 血洗侯府30 大婚前夕(9)60 楚汐的打算(2)170 楚君燦病危118 納妾(6)175 慕容舒迫嫁48 夫妻間的相處之道(2)132 清醒過來123 楚汐出嫁(1)133 見招拆招37 結婚進行曲(6)109 蕭駙馬之死(2)139 周貴妃聰明反被聰明誤138 賞梅宴上驚心魄(5)147 讓他痛不欲生2 三姑娘51 長公主千里尋夫67 燕王楚君烯53 算計(2)13 考驗(2)29 大婚前夕(8)68 栽贓嫁禍(1)37 結婚進行曲(6)41 結婚進行曲(10)39 結婚進行曲(8)159 瘋狂的報復(1)44 體弱公子楚君燦70 栽贓嫁禍(3)107 流言(5)149 流言的力量141 老太太病逝31 大婚前夕(10)30 大婚前夕(9)29 大婚前夕(8)95 祈福(2)31 大婚前夕(10)156 一舞傾城(2)4 繼夫人張氏141 老太太病逝146 色膽包天67 燕王楚君烯54 秋景睿之死慕容離的桃花97 祈福(4)146 色膽包天110 蕭駙馬之死(3)165 觀音誕114 納妾(2)秀水山莊90 是非27 大婚前夕(6)62 楚汐的打算(4)74 杭筱暖懷孕44 體弱公子楚君燦番外之恢復容顏51 長公主千里尋夫172 皇上的變化52 算計(1)淺草才能沒馬蹄2 三姑娘156 一舞傾城(2)89 鴛鴦眠157 周真真自請爲妾32 結婚進行曲(1)183 大結局110 蕭駙馬之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