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主見她一直不說話,也是心疼她,遂嘆道:“好吧,你好歹在宮裡住滿三日,三日一到,母親便接你回去。”
西嶺月這才應了下來。
往後的兩日裡,長公主日日進宮陪太后用午膳,日子過得倒也極快,再無任何風波。李成軒也一直在蓬萊殿住着,但除卻吃飯時他極少露面,西嶺月並沒有與他說話的機會,偶爾在飯桌上攀談幾句,也多是客氣的玩笑話,沒什麼意義。
此外,西嶺月明顯感覺到秦瑟對她的態度有變化,事事關懷,極其周到。這種態度和她上次進宮時顯然不一樣,上次秦瑟待她也很親切,但是一種客氣的親切,這一次則更加體貼,總是在王太后面前替她解圍,教她該如何得體應對。秦瑟甚至還分享了自己當年初進宮時的感受,好讓她安心適應宮裡的生活和身份的變化。
西嶺月不知道這種關懷是否與李成軒有關。秦瑟是受他所託,還是有旁的緣由?總之她斷不會是趨炎附勢。
西嶺月如此在蓬萊殿住滿三日,九月十八,長公主終於來接她回去。西嶺月早早便收拾好行囊,隨母親去向王太后告辭。
長公主是極其會說話的,當着王太后的面說道:“母后也心疼心疼女兒,女兒與您這外孫女分別十八年,心裡頭也想得緊,總不能讓您一直霸佔着吧?”
“你啊,敢到我這裡來討人!”王太后故作生氣,“你以爲我是霸着你女兒不還?我是專程讓她歇在我這兒,藉機看看她的秉性,好爲她尋個夫家!”
“母后當真?!”長公主眼睛一亮,大爲興奮。
“母后會
拿此事騙你?”
“自然不會!”長公主一把拉住王太后的手,開始絮叨起來,“您看人的眼光,女兒自然是相信的,但也有言在先,月兒與我分別太久,我是捨不得讓她外嫁異地的。”
王太后聞言略略皺眉:“這可如何是好?我瞧上的世家俊纔多是外地的。即便人在長安,做了官也要外放的。”
長公主露出三分不願之色。
王太后便勸她:“你想想看,如今的好兒郎哪個不做官?做了官的誰不外放個幾年?反而是那些留在長安的,不是靠祖蔭混日子,就是仕途上不成器。你捨得月兒嫁個這樣的?”
此言一出,長公主似乎被問住了,仔細想來也的確如此。長安的官位實在太有限,不是顯赫之職就是閒散官員,要麼就是末等小官。年輕的世家子弟初入仕途,若一直留在長安,晉升實在太難。故而多數人會尋個外放的機會歷練幾年,先把品級升上去,在任上立幾件功勞,再找機會擢升回長安。
這幾乎已經成了朝廷升官的定律。當然,郭家的男人甚少如此,因爲他們大多做了駙馬,成了閒官。反倒是郭家的女兒都嫁入高門,紛紛隨夫君外放任職,各個成爲郭家的靠山。
當然,但凡做了郭家的女婿,在外放和升遷這兩件事上更有便利,如此借勢升勢,再反哺郭家,互惠互利,已成了一個隱形的循環。
王太后見長公主一直不說話,心
知她已經動搖,便又勸道:“我是月兒的外祖母,你還怕我害她嗎?外嫁也有外嫁的好處,不在長安少了多少束縛?你若想她,自去她家裡住個一年半載,誰還敢攔着你?”
是啊,誰還敢攔自己?長公主不禁挺直腰桿。
王太后又笑:“再說了,過個十年八載,等你女婿有了政績,再調他回來不就成了?這點面子,難道你弟弟會不給你?”
對啊,聖上不會不答應的。長公主顯然已經想通了。
西嶺月聽着她二人的對話,渾身都不自在,又不知該如何插話打斷。幸而李成軒恰好此時來了,想來是聽說長公主要接她回去,特意來露個面。
他今日穿着甚是簡潔,神清氣慡,邊進門邊笑問:“母后在說什麼?我看皇姐高興得很。”
長公主和李成軒感情親厚,忙答道:“在說月兒的終身大事!母后正給我出主意呢!”
“哦?什麼主意?”李成軒噙笑反問,撩起下襬趺坐入席。
長公主便如實答道:“母后說要給月兒尋個有前程的,待外放幾年再調回長安。”
李成軒聞言面色不變:“這倒是個好主意,月兒命數好,能遇難成祥、逢凶化吉,是有旺夫之命。”
“敢情你去了一趟鎮海,不僅會看血脈,還學會了看相!”王太后調侃他。
衆人皆笑了起來,唯獨西嶺月笑不出來。
長公主見她面子薄,而太后又放了話,便起身告辭:“得了母后這句
話,女兒便放心了,月兒的終身大事還請您多多操勞,若是尋到中意的年輕人,不妨讓他們先見見面。”
大唐民風開化,男女之防較爲薄弱,上到世家、下至平民,成婚前男女相看已是尋常,只不過得找個好藉口。
“你倒是開明。”王太后這般評價,也沒再留人,對長公主再道,“人你領回去吧!但我醜話說在前頭,你可別光指望我一個!”
“是是是,駙馬也想着此事呢!但論起看人,哪有人及得上您!”長公主又恭維了幾句,王太后遂擺手屏退二人。
李成軒剛來,長公主母女就要走,其實是於禮不合的。但看太后的意思,似乎是有話要留李成軒,故而長公主也沒多逗留,與殿內衆人依次告別,領着西嶺月及阿翠、阿丹等人離宮回府。
長公主母女前腳剛走,王太后便微微斂去笑意,對服侍在側的秦瑟命道:“你去尚食局走一趟,我午膳要吃胭脂鵝脯。”
秦瑟領命稱是,盈盈退下,還體貼地關上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