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西突厥滅亡

bookmark

李治他們的船隊離開後,三天後就來到了上海,再過兩天就是上元節了,再加上李承乾和李恪都在這裡,所以李治和兕子會在這裡住上了三天,等過完節後再走。

說起來李治他們回航的時間也是經過精心安排的,比如在上海過上元節,就是李恪和李承乾特意要求的,畢竟李治和兕子在臺灣呆了近一年,卻沒空再來看看他們兩個哥哥,所以他們兩人才會如此要求。

這已經是李治他們第二次在長安以外的地方過上元節了,上次是他們剛到臺灣,結果和李愔一家在基隆過的年,雖然與長安相比,基隆的人口實在少了些,而且城市的規模也無法相比,但是基隆遠在海外,城中各種文化交流,所以那裡的新年也別有一番韻味。唯一讓李治和兕子感到有些不適應的是,就是基隆的冬天實在太暖和了,不但沒有下雪,甚至晚上蓋的被子太厚的話,還會感覺有些熱。

相比基隆,上海這邊的冬天要冷多了,特別是前幾天還下了一層薄薄的小雪,雖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融化成雪水,但卻也給上海的冬天帶來幾分寒冷,也增加了幾分年味。

上海是座新城,而且還是一座海港,城中有着相當一部分商人,都是家資萬貫,他們爲了迎接上元節,集體出資將整個上海裝扮成一座燈之海洋,各色彩燈掛滿了街道,燈的造型也是千奇百怪,有許多據說還是海外各國的神話人物或傳說,這更讓傳統的上元節增加了一份海外的風情。

當天上元節時,李治和採兒、胡雨依三人結伴出遊,只是他們雖然帶了不少的護衛,但是卻仍然擋不住上海那些年輕男女的熱情。不但有許多男子藉機上前與採兒、胡雨依搭訕,甚至連李治自己也收到不少海邊少女的傳情,最後還是採兒和胡雨依一邊一個牽住李治的手,這才讓上前騷擾的人少了許多。

三天的時間一晃就過去了,在上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上元節後,李治和採兒他們終於再次登船啓航,不過這次他們沒有在路上停留,甚至連登州也沒有去,直接從渤海進入黃河。然後沿河西去,經洛陽很快就到達長安。

爲了迎接外出一年半的兒子歸來,李世民還特意派人前去迎接,不過採兒和兕子卻從另外一個城門悄悄回了城,畢竟她們身爲女子。在外出時就是打着其它的名義,這次自然也不能和李治一起回城。

李治回到長安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李世民請安,並將這一年半以來的經歷講了一遍,特別是海外臺灣等地的發展情況,更是李世民想要知道的重點。而李治也有許多的話想與父親說,特別是在這一年多以來的感受。他急於想找一個人傾訴,而李世民無疑是個極好的對象。

父子兩人在兩儀殿內的書房中一聊起來就沒完,甚至連飯都是讓人送到書房,到了晚上時。兩人誰都沒有一絲睏意,最後還是長孫皇后得到消息後,親自趕到那裡,這才讓他們父子二人分別回去休息。

不過在接下來的幾天中。只要李世民一有空,就會把李治叫去。讓他給自己講這一年多的經歷與感想。其實李世民也正是通過兒子的眼睛與嘴巴,瞭解大唐與臺灣各個方面,從而找出自己施政時的得失。

通過李治的講述,李世民也知道了李愔在海外的情形,對於臺灣能在短短數年內發展的如此迅猛,甚至有些地方已經遠超大唐時,這讓李世民也感覺有些震驚。特別是最後李治講到,那位胡校長選擇留在臺灣,而不肯再回大唐時,李世民聽後也是沉默了好長時間。

“父皇,兒臣在臺灣雖然只呆了一年,但是的確感覺那裡相比大唐,少了一份壓抑,卻多了幾分自由與興盛之氣,對此兒臣也考慮了許多,發現這種情況並不僅僅是因爲我大唐與臺灣的政策不同,另外還關係到各方各面的利益,兒臣實在想不出什麼辦法,可以將大唐也建設成臺灣那樣?”李治最後嘆了口氣道。

而李世民聽後卻拍了拍李治的肩膀道:“雖然臺灣是從大唐分離出去的,但是兩者卻有本質上的不同,其它方面暫且不說,我們大唐是以農立國,這也是中原王朝上千年來的立國思想,雖然大唐這幾年商業發展的十分迅猛,但是在各方面的政策上,卻還是以農業爲本,對工商業也還有一定的限制。”

李世民說到這裡停了一下,然後接着又道:“但是你六哥的想法卻完全不同,他對農業立國的思想很不以爲然,通過他這幾年在臺灣等地的作爲也能看出,他追求的是以商立國,而且對海外開拓充滿了興趣,這使得他們臺灣已經與我們大唐走上一條完全不同的路,至於日後誰對誰錯,連爲父也說不清楚。”

李治聽後心中一動,當下開口道:“父皇您的意思是,臺灣和我們大唐各有特色,所以不必追求完全一樣?”

李世民欣慰的點了點頭,面帶微笑道:“不錯,雉奴你這趟沒有白去,臺灣有臺灣的好處,我們大唐也有大唐的優點,不過你這次能看到大唐與臺灣差距,也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聽到父親的誇獎,李治雖然口中謙遜,但中心中卻也十分高興。不過接下來李治又想到一件事,當下開口問道:“父皇,我在臺灣時,就聽說您要對西突厥用兵,雖然我從報紙上看到一些戰況,但卻不是很準確,現在戰況到底如何了?”

李世民聽到兒子問到這件事,卻是露出十分興奮的表情,然後將大唐與西突厥的戰爭講了一遍。

原來就在幾個月前,臣服大唐的西域各國派出精銳大軍,共十萬大軍,分別聽從郭孝恪和契苾何力指揮,從兩側攻打西突厥北庭,另外還有西突厥南庭、吐蕃、鐵勒各部、吐谷渾等,也組建十萬精騎,由阿史那社爾指揮,從正面攻打。

大唐在西域一向信奉精兵政策,畢竟那裡離中原太遠,無法供應太多的物資,因此一般出征都不會超過十萬,但是這次爲了一舉滅掉西突厥,卻一下子發動二十萬大軍,雖然這支軍隊絕大部分都是由異族組成的,戰力上弱於唐軍,但是對於西突厥的北庭來說,卻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

這場戰役在四個月前正式打響,北庭的乙毗咄陸可汗親率十萬騎兵迎戰,與阿史那社爾在鏃曷山以東展開大戰,結果兵力相當的兩方血戰半月,卻還是不分勝負,而這時郭孝恪和契苾何力兩人指揮的另外兩路大軍卻繞過戰場,千里奔襲北庭的大本營,也就是鏃曷山以西的北庭牙帳,結果無兵防守的北庭牙帳被十萬大軍交叉奔襲,使得北庭後方狼煙滾滾,被滅掉的突厥部落數不勝數。

正在前方與阿史那社爾大戰的乙毗咄陸可汗聽到後方被襲的消息,雖然心中驚駭欲死,但卻下令在軍中封鎖消息,以免動搖軍心,但可惜唐軍根本不給他這個機會,同樣接到消息的阿史那社爾立刻將這個消息散播出去,結果引得北庭大營軍心浮動。

而趁着這個機會,阿史那社爾一舉攻破了北庭軍的大營,本來想要活捉乙毗咄陸可汗,可惜對方卻狡猾無比,事先看到情況不妙,立刻帶着幾千心腹向西逃竄。並且一邊逃還一邊收壟敗軍,再加上一些部落的加入,最後竟然讓他再次聚集起數萬軍隊,並且逃過了郭孝恪和契苾何力的聯合追殺,一路西逃進了到了米國境內。

米國也就是後世的烏茲別克斯坦境內,緊臨着後世的鹹海,本來米國也是西突厥的屬國,不過它卻屬於南庭的勢力範圍,與乙毗咄陸可汗的北庭算是敵對的一方,可惜米國的實力不強,而且離大唐又遠,所以他們根本就無法抵抗乙毗咄陸可汗數萬大軍的攻擊,最後當大唐軍隊趕到時,米國已經被乙毗咄陸可汗所掌握。

本來這時阿史那社爾等三路大軍經過月餘的連續作戰,早已經疲憊不堪,所以雖然明知道乙毗咄陸可汗就在米國,卻這時卻也無力攻打,因此只能派人先將米國圍困,等到軍隊休養一段時間後再攻打不遲。

然而讓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乙毗咄陸可汗剛佔據米國不久,北庭內部卻發生內亂,原因也很簡單,突厥人的軍隊都是以部落爲單位組成的,乙毗咄陸可汗本身有自己的嫡系部隊,其它則是一些部將自己的軍隊,而在攻破米國後,他們擄獲了大量的人口與物資,但是元氣大傷的乙毗咄陸可汗卻想獨吐這些人口與物資,結果引起部將們的不滿。

先是一位名叫泥熟啜的部將私自將一些俘虜吞沒,結果被乙毗咄陸可汗殺掉,然後泥熟啜的手下胡祿屋作亂,竟然將乙毗咄陸可汗生擒,然後送到了阿史那社爾的大軍中,剩下的人也都隨之投降,西突厥的北庭滅亡。

第697章 一舉三得第128章 打壓之始第35章 燒製水泥(下)第55章 高句麗潰兵第126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157章 程兄,你是不是我兄弟?第405章 好一句殺子傳弟!第649章 羅馬晚宴(下)第641章 李愔一家(上)第488章 太子妃採兒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1章 李愔的班底第742章 駕崩第381章 媚娘病了第339章 偶遇故人第219章 齊王府的貨物第615章 三個選擇第319章 飢餓的金城(下)第88章 冶鐵鍊鋼(上)第308章 金庚信與金春秋第492章 出租火器部隊第364章 崔二回家第37章 情報天才武媚娘第624章 天花之年第696章 殺與被殺第81章 碧玉指環第323章 泗枇城之議第429章 藍寶石?第671章 兕子戀愛了第455章 深夜送粥人第689章 馬氏種植園(下)第85章 華服美人第46章 大唐備戰第496章 母女相見第230章 武媚娘也要去流求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710章 昇平與思唐的到來第143章 軍紀第172章 紡織基地第194章 黑馬第507章 屠殺與黃金第2章 挖坑讓李永跳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152章 道學院與化工產業第328章 倭國水軍的情況第251章 懂外語的壞處第455章 深夜送粥人第1章 頑劣皇子李愔第148章 二十年前的第一猛將第637章 苦惱的李恪第242章 瘧疾的剋星第37章 情報天才武媚娘第492章 出租火器部隊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180章 傻丫頭第308章 金庚信與金春秋第350章 試槍(上)第70章 蕭文心來了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260章 再見金勝曼第609章 使團入長安第244章 白玉印章第233章 華亭野店第374章 染血的礦石第78章 開拓市場的排頭產品第300章 指點薛仁貴第330章 易燃的船帆第493章 沿着李愔的腳步第654章 可怕的羅馬貴族第710章 昇平與思唐的到來第410章 軍校少年班第108章 賣奴隸的杜爾老爹第446章 澳洲的開發之始第503章 爲了黃金,幹!第297章 要離開了第500章 風浪中的海船第110章 王況的父親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116章 長安流言第470章 蝦夷獵熊第87章 李愔的婚前綜合症第475章 破產的商人第192章 世家藏書第5章 李恪的野心第664章 宙斯權杖第9章 腹黑正太報應快第107章 角力第27章 酒樓與早餐第437章 四衛在行動(下)第715章 明德殿之爭(上)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107章 角力第40章 金光閃閃的商路第192章 世家藏書第156章 封號之爭第1章 李愔的班底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280章 羊毛戰爭第324章 封鎖對馬海峽第633章 “大掃除”行動
第697章 一舉三得第128章 打壓之始第35章 燒製水泥(下)第55章 高句麗潰兵第126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157章 程兄,你是不是我兄弟?第405章 好一句殺子傳弟!第649章 羅馬晚宴(下)第641章 李愔一家(上)第488章 太子妃採兒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1章 李愔的班底第742章 駕崩第381章 媚娘病了第339章 偶遇故人第219章 齊王府的貨物第615章 三個選擇第319章 飢餓的金城(下)第88章 冶鐵鍊鋼(上)第308章 金庚信與金春秋第492章 出租火器部隊第364章 崔二回家第37章 情報天才武媚娘第624章 天花之年第696章 殺與被殺第81章 碧玉指環第323章 泗枇城之議第429章 藍寶石?第671章 兕子戀愛了第455章 深夜送粥人第689章 馬氏種植園(下)第85章 華服美人第46章 大唐備戰第496章 母女相見第230章 武媚娘也要去流求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710章 昇平與思唐的到來第143章 軍紀第172章 紡織基地第194章 黑馬第507章 屠殺與黃金第2章 挖坑讓李永跳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152章 道學院與化工產業第328章 倭國水軍的情況第251章 懂外語的壞處第455章 深夜送粥人第1章 頑劣皇子李愔第148章 二十年前的第一猛將第637章 苦惱的李恪第242章 瘧疾的剋星第37章 情報天才武媚娘第492章 出租火器部隊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180章 傻丫頭第308章 金庚信與金春秋第350章 試槍(上)第70章 蕭文心來了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260章 再見金勝曼第609章 使團入長安第244章 白玉印章第233章 華亭野店第374章 染血的礦石第78章 開拓市場的排頭產品第300章 指點薛仁貴第330章 易燃的船帆第493章 沿着李愔的腳步第654章 可怕的羅馬貴族第710章 昇平與思唐的到來第410章 軍校少年班第108章 賣奴隸的杜爾老爹第446章 澳洲的開發之始第503章 爲了黃金,幹!第297章 要離開了第500章 風浪中的海船第110章 王況的父親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116章 長安流言第470章 蝦夷獵熊第87章 李愔的婚前綜合症第475章 破產的商人第192章 世家藏書第5章 李恪的野心第664章 宙斯權杖第9章 腹黑正太報應快第107章 角力第27章 酒樓與早餐第437章 四衛在行動(下)第715章 明德殿之爭(上)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107章 角力第40章 金光閃閃的商路第192章 世家藏書第156章 封號之爭第1章 李愔的班底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280章 羊毛戰爭第324章 封鎖對馬海峽第633章 “大掃除”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