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四衛在行動(下)

bookmark

楊烈與楊九的船隊離開演州之後,很快就到達了林邑國的國都,林邑國又名占城國,只是他們一般稱自己爲佔婆,林邑國都本來名叫因陀羅補羅,只是漢人覺得這個名字太複雜,所以就以國名爲城名,稱其爲林邑城。

林邑城依海而建,是一座十分重要的港口,因林邑剛好位於海上絲綢之路上,所以林邑城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座重要口岸,一般從大唐經過馬六甲海峽,然後到達印度的這條航線上的船隻,都會到林邑城停泊,所以藉着港口城市的優勢,林邑城發展的極爲迅速,現在已經成爲中南半島上的第一大城。

楊烈他們的船隊到達林邑城港口時,當時正值下午,也是進港船隻最多的時候,再加上林邑城負責管理港口的官員水平低下,組織船隊進港沒有任何條理,導致港口經常被堵塞,引得不少來往的船隻是怨聲載道,脾氣不好的甚至直接開罵,可惜再罵也沒辦法,林邑本來就是個小國,人員素質根本無法與大唐那樣的大國相比,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也只能等着。

不過楊烈他們的船隊肩負着一項十分特殊的使命,而且林邑國內也有接應他們的人,所以在他們的船隊到達後,立刻有林邑國的官員乘船來迎接,並親自將他們引到旁邊的一座軍港內。

林邑做爲一個臨海國家,而且港口收入又是他們的支柱產業之一,所以對於海軍的建設也是下足了力氣,比如在林邑城外的軍港內。就駐紮着上千條戰船,總人數達到了三萬餘人。這對於林邑這樣一個小國來說,無疑是個了不起的成就。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林邑國的造船技術相對大唐十分的落後,甚至連大船都造不出來,哪怕是戰船,也都是一些只能裝載幾十名戰士的小船,這種船別說是與李愔手中的戰艦相比了,哪怕是一些大唐來的武裝商船,也比林邑國的戰船要強的多。

而林邑人也知道這種情況,所以一直想要得到大唐的造船技術,甚至還以重複引誘大唐的商人到林邑開辦造船廠。可惜李愔早就對造船技術做了封鎖,以船艙設計學院牽頭,禁止大唐的商人在外開辦造船廠,對沿海各國都實行技術封鎖,也正是因爲如此,才讓大唐的造船技術一支獨秀,至少在短時間內,不怕有其它國家的船隻性能超過他們。

楊九是武媚娘派來與摩訶慢多伽獨接觸的人,他這次的船隊上裝滿了大唐制的武器。不過這些武器向來都是違禁品,無論哪個港口都是不允許出口的,而李愔又不想讓這批武器與自己有太大的關係,所以最後就從演州那裡走私出來。這樣不但夠隱蔽,而且還撇清了自己的關係。

摩訶慢多伽獨早就準備好了謀反事宜,現在就等着這批武器了。所以一聽到楊九他們終於來了,當下興奮親自來到海港中迎接。這位林邑第一權臣今年纔剛剛五十歲。長相與普通林邑人差不多,都是高鼻深目。捲髮烏黑。這位摩訶慢多伽獨看上去極爲注重保養,雖然五十歲了,但頭髮鬍子都還烏黑髮亮,所以顯得年輕許多,看上去像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

楊九已經不是第一次來林邑了,之前與摩訶慢多伽獨也見過幾交,所以對方一見到剛從船上走下來的楊九,立刻十分熱情的上前說道:“楊先生遠道而來,實在是辛苦了,我已經讓人在府上設下酒宴,爲楊先生接風!”

而楊九見到摩訶慢多伽獨時,也是哈哈大笑道:“摩訶大人客氣了,不過咱們還是正事要緊,船上是五千副甲冑及兵器,大人不妨派人先清點一下,然後儘快裝備起來,以免耽誤了大事!”

雖然摩訶慢多伽獨並不姓摩訶,不過對於楊九以摩訶大人相稱,卻也早已經習慣,畢竟在漢人看來,自己的名字實在有些怪異。另外楊九的話正中摩訶慢多伽獨的心懷,謀反自立的事他早就做好了準備,現在就等着這批鎧甲兵器了,所以更不在意對方的稱呼。

當下摩訶慢多伽獨也不客氣,立刻派手下的心腹登船,然後清點楊九運來的鎧甲兵器。這些兵器都是楊九通過非正式渠道得到的,是大唐軍隊替代下來的舊式鎧甲,不過雖然是舊式的,但卻相當的完好,至少對於林邑的軍隊來說,都是相當精良的裝備。

五千套鎧甲和兵器很快就清點完畢,這些裝備都是讓摩訶慢多伽獨造反用的,而這也是武媚娘計劃中的着急一環,所以裝備上自然沒有任何問題,甚至在清點完後,楊九還讓人擡出十個大箱子,然後讓人打開。

“這……這難道……難道就是傳說中的火器?”當摩訶慢多伽獨看到箱子裡面的東西時,激動的是全身發抖,指着箱子裡的東西道。只見這十個大箱子分成兩種,其中兩個比較細長的箱子裡放着兩根柱子般的東西,另外八個箱子則放着一顆顆地瓜大小的鐵疙瘩。這兩樣東西正是當初李愔第一次試製出來的爆破筒和手雷。

看到對方激動的樣子,楊九卻是笑呵呵的道:“不錯,這兩種正是火器,我大唐軍隊之所以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正是靠着這火器的威力,爲了幫摩訶大人搞到這兩樣東西,我可是費了好大的力氣啊!”

走私的商人雖然膽大包天,而且也的確能弄到一些違禁品,但是想弄到火器卻根本就是癡人說夢,這是因爲火器並不是所有唐軍都能裝備的,而且就算是裝備了火器的唐軍,也都有着極爲嚴格的管理制度,想要從軍中弄到火器實在是難比登天。

當然了,弄到火器雖然很難,但卻也不是沒有機會,但之所以沒有人敢走私火器,主要原因還是大唐對走私的罪名也分爲數等,比如走私絲綢之類的商品只是流放之罪,但是走私火器卻是滅三族的不赦之罪,再加上走私的利潤本來就是極大,所以與其冒着滅三族的重罪走私火器,還不如多走私點其它商品來的安全,哪怕是東窗事發了,他們也能留一條命。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敢於走私火器的人幾乎沒有,所以大唐周邊各國雖然早就聽聞火器犀利之名,但卻都無緣親眼見到,除非是他們與大唐發生戰爭,否則只能從大唐流傳出來的報刊上面的文字與圖畫來了解火器了。

聽到楊九在那裡忽悠人,旁邊扮做一名老僕的楊烈是心中偷笑,大唐軍隊戰無不勝,豈是僅僅仰仗着一個小小的火器?雖然這兩年火器的作用越來越被人看重,但是以前大唐沒有火器時,還不是照樣把突厥和吐蕃打的落花流水?

摩訶慢多伽獨雖然也知道大唐軍隊強盛並不僅僅是因爲火器,但是在滅高句麗時,火器的確是大顯神威,再加上李愔在攻打倭國時,火器也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所以人們早就將火器的作用給無限誇大了,哪怕是摩訶慢多伽獨這樣的一國實際掌權者,也受到火器無敵論的影響,所以在見到楊九拿出的火器時,纔會顯得如此激動。

不過摩訶慢多伽獨畢竟是一個人傑,很快就穩定了自己的情緒,然後向楊九深施一禮道:“多謝楊先生相助,若是大事可成,來日我必報先生大恩,至於你們以前提出的條件,我也絕對會遵守承諾!”

看着摩訶慢多伽獨一臉鄭重的向自己保證,楊九並不懷疑對方的真誠,只不過他卻深知,若是真的讓對方坐上林邑國的王位,那麼他今天的這份真誠很快就會褪色,畢竟他提出的不少條件,都是以犧牲林邑的利益來實現的,而當摩訶慢多伽獨掌控林邑時,以他的性格,肯定不會甘心看着本來屬於自己的利益被別人奪走,到時哪怕他不敢明着翻臉,但暗地裡的小動作肯定會不斷,而且這將會是一個比現在的林邑國王更加難對付的敵人。

也正是知道這一點,楊九雖然表面上大聲稱讚對方,但其實心中卻在冷笑,同時眼角的餘光也看了一下楊烈,楊烈手中的淨衛經過重組後,已經成爲一支十分特殊的力量,而這次恐怕要用到他們出手了。

摩訶慢多伽獨得到楊九送來的武器鎧甲,心中的信心再次膨脹,同時對楊九這個極講義氣的朋友也十分熱情,親自將他迎到林邑城中,並在府中設宴招待他。而楊烈等船上的人也都一起下了船,他們做爲楊九的隨從,暫時也被摩訶慢多伽獨安排到自己的府上居住。

楊九這次來到林邑,除了給摩訶慢多伽獨送武器外,另外他還會全程參與對方的謀反,爲他出謀劃策,而摩訶慢多伽獨也早就對楊九深信不疑,畢竟對方在自己身上已經投下了許多重注,沒理由會希望自己失敗。

楊九到達林邑城十天後,新武器鎧甲已經被摩訶慢多伽獨的手下軍隊裝備完畢,同時其它方面也都做好了準備,而在楊九的鼓勵下,摩訶慢多伽獨終於開始了自己的謀反大業,只可惜他不知道的是,自己身邊已經埋伏着一頭惡狼,隨時都可能在他的咽喉咬上一口。(未完待續。)

第135章 一篇文章引發的混亂第396章 劉仁軌入長安第431章 狗頭金第37章 修路的深層原因第521章 南韓鋼城第390章 同乘一船第100章 文兒的禮物第479章 一邊倒的戰爭第315章 到達金城第349章 真正的熱武器第713章 甘露殿第614章 動物園第470章 蝦夷獵熊第91章 暴打李佑第56章 皇子公主也缺錢第47章 太原王公子第482章 李貞的野心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533章 搬運工人李治第115章 無法拒絕的承諾第459章 石頭的‘野心’第44章 給兄弟們開後門第726章 你願意娶我嗎?第463章 蕭林的盤算第53章 王惜君的心計第497章 白送火器?第92章 殿下,媚娘來幫您吧!第535章 街頭鬥毆第214章 寧可喜樂由心的少活幾年第281章 說服楊暕第647章 他鄉遇故人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45章 李世民的秘信第133章 採訪(下)第619章 莫力城第542章 大唐備戰第56章 斥候小隊(上)第171章 小人物改變大事件第722章 兕子知道了第647章 他鄉遇故人第29章 捕奴隊被扣第66章 文心的身世第96章 回登州第46章 大唐備戰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414章 奴隸探索第26章 女扮男裝王惜君第110章 王氏議事第705章 伊琳娜的選擇第508章 呂宋採礦業第485章 情定第165章 我等你們盧氏求着我退婚第92章 新羅與百濟第446章 澳洲的開發之始第340章 孫氏夫婦第510章 錫蘭的局勢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490章 唐滅薛延陀之戰(上)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33章 本王要吃鯨魚肉第6章 殿下,該吃藥了!第97章 農工商之論第82章 財神與楊家第195章 吐蕃第一枚金牌第71章 推廣酒精第362章 坐等上門第335章 落花崖第143章 軍紀第401章 人性之背叛第669章 蘇伊士運河通商條約第295章 李世民要滅吐蕃第385章 賣作奴隸的馮氏兄妹第394章 納異族女子爲妾第29章 吐蕃大使第460章 南山村第604章 哭泣的波斯王子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32章 兩軍相對第37章 修路的深層原因第584章 參觀喬拉城第107章 角力第716章 明德殿之爭(下)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501章 松樹部落第29章 吐蕃大使第353章 內部移民第541章 獅城海戰第673章 再臨丁吉斯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4章 處理完垃圾談正事第653章 火炮下的溫柔第534章 平民生活第283章 更加鬼大的李治第632章 李恪啓航第323章 泗枇城之議第429章 藍寶石?第575章 引發衝突
第135章 一篇文章引發的混亂第396章 劉仁軌入長安第431章 狗頭金第37章 修路的深層原因第521章 南韓鋼城第390章 同乘一船第100章 文兒的禮物第479章 一邊倒的戰爭第315章 到達金城第349章 真正的熱武器第713章 甘露殿第614章 動物園第470章 蝦夷獵熊第91章 暴打李佑第56章 皇子公主也缺錢第47章 太原王公子第482章 李貞的野心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533章 搬運工人李治第115章 無法拒絕的承諾第459章 石頭的‘野心’第44章 給兄弟們開後門第726章 你願意娶我嗎?第463章 蕭林的盤算第53章 王惜君的心計第497章 白送火器?第92章 殿下,媚娘來幫您吧!第535章 街頭鬥毆第214章 寧可喜樂由心的少活幾年第281章 說服楊暕第647章 他鄉遇故人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45章 李世民的秘信第133章 採訪(下)第619章 莫力城第542章 大唐備戰第56章 斥候小隊(上)第171章 小人物改變大事件第722章 兕子知道了第647章 他鄉遇故人第29章 捕奴隊被扣第66章 文心的身世第96章 回登州第46章 大唐備戰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414章 奴隸探索第26章 女扮男裝王惜君第110章 王氏議事第705章 伊琳娜的選擇第508章 呂宋採礦業第485章 情定第165章 我等你們盧氏求着我退婚第92章 新羅與百濟第446章 澳洲的開發之始第340章 孫氏夫婦第510章 錫蘭的局勢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490章 唐滅薛延陀之戰(上)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33章 本王要吃鯨魚肉第6章 殿下,該吃藥了!第97章 農工商之論第82章 財神與楊家第195章 吐蕃第一枚金牌第71章 推廣酒精第362章 坐等上門第335章 落花崖第143章 軍紀第401章 人性之背叛第669章 蘇伊士運河通商條約第295章 李世民要滅吐蕃第385章 賣作奴隸的馮氏兄妹第394章 納異族女子爲妾第29章 吐蕃大使第460章 南山村第604章 哭泣的波斯王子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32章 兩軍相對第37章 修路的深層原因第584章 參觀喬拉城第107章 角力第716章 明德殿之爭(下)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501章 松樹部落第29章 吐蕃大使第353章 內部移民第541章 獅城海戰第673章 再臨丁吉斯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4章 處理完垃圾談正事第653章 火炮下的溫柔第534章 平民生活第283章 更加鬼大的李治第632章 李恪啓航第323章 泗枇城之議第429章 藍寶石?第575章 引發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