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淵氏之謀

bookmark

“兄長,事情明明不是我們做的,可是現在幾乎所有人都認爲是我們做的,現在外面的風頭對我們十分的不利,雖然我們淵家不在乎這些,但畢竟不是一個好事啊!”一個高大而肥胖的傢伙說道,這人正是那個追殺周昆到卑沙城中的淵淨武。

“三弟,不過是一些流言蜚語,只要我們淵家手中握有軍隊,其它的一些小節不必在意。”與淵淨武並列而立的那個白淨青年毫不在乎的說道。這人名叫淵淨土,在淵氏兄弟中排行第二,爲人雖然有些自傲,不過卻也是個難纏的人物。

聽到兩個兄弟的話,坐在正座上的那個高大身影沉吟不語,這人看上去有三十多歲,長相威猛滿臉虯髯,外表看上去像個魯莽的武將一般,不過此人的眼神陰冷中透着一股睿智,全身籠罩着一種上位者的霸氣,整個高句麗能有這種氣質的人,自然只有那個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淵蓋蘇文了。

聽着兩個弟弟的討論,淵蓋蘇文卻是沉吟不語,過了好一會兒這才忽然開口說道:“王上和那些文臣根本不足爲慮,至於什麼流言蜚語,我淵蓋蘇文更是不在乎,現在我擔心的,卻是那股故意挑拔我們高句麗內鬥的勢力。”

聽到大哥的話,淵淨土和淵淨武也都沉默起來,從去年開始,他們就感覺有一股來歷不明的勢力,一直在挑拔他們淵氏和榮留王及那些文臣之間的關係,一開始他們還不清楚對方的來歷,猜測可能是高句麗的世仇新羅派來的,但是隨着事態的發展,他們忽然發現。這股勢力所擁有的人力和物力十分恐怖,絕對不可能是新羅那個小國,而周邊有實力有理由這麼做的,除了一個大唐再無其它可能。

“大唐不但在挑拔我們和王上的關係,而且還派兵在我國境內不停的劫掠,這一年多以來。使得我高句麗的稅賦足足少了兩成還多,邊境不少百姓都是食不果腹,其中不少遼東的漢民更是紛紛越過邊境,逃到大唐的境內,如此雙管齊下。顯然所圖不小!”淵淨土也冷哼一聲說道。

“兄長,你在擔心若是我們與王上動手,會引得大唐提兵攻擊我高句麗?”淵淨武的智謀也不在兩個兄長之下,立刻明白了淵蓋蘇文話中的意思。

“不錯,雖然現在還沒有確切的消息。不過我有八成的把握。大唐肯定已經做好了各方面的準備,只要我們與王上的衝突一起,唐軍立刻就會大兵壓境。”淵蓋蘇文斬釘截鐵的說道,雖然他沒有見過那位大唐皇帝,不過以他從其它方面收集起來的情報可以肯定,對方早已經將高句麗做爲必徵之國。能遇到好機會自然最好,若是沒有機會。那麼他就會創造一個機會,反正是不滅高句麗誓不罷休。

“兄長。大唐的國力雄厚,唐軍更是戰力無雙,以我們高句麗的國力,似乎很難抵擋對方傾國來攻。”淵淨土雖然高傲,不過卻有極有自知之明,對於大唐這個龐然大物,心中更是心存敬畏,因此纔會如此說。

“既然如此,那我們是不是要暫緩一下對付王上和那些文臣的計劃,畢竟對方的實力雖弱,但想徹底剷除的話,肯定會引起國內動亂,若是這時大唐來攻,我們更加難以抵擋啊!”淵淨武也有些擔心的說道。

“哼,上次你讓那個人給跑了,雖然對方很可能是大唐的細作,但以大唐的險惡用心,他們很可能會把我們的計劃泄露給王上,這點可以從這段時間那些文臣的表現上看出一二,因此就算是我們不想發動,可你認爲那些文臣也會像我們這樣顧全大局嗎?”淵蓋蘇文冷哼一聲,瞪着淵淨武斥道。上次淵淨武讓那個細作跑了,若不是看在他是自己親弟弟的份上,早就被自己一刀給砍了。

“兄長說的不錯,現在我們兩方都是箭在弦上,根本容不得任何一方退縮,想必這種形勢也是大唐刻意搞出來的,無論我們願不願意,最後都要經過一場生死之戰。”淵淨土白淨的臉上也露出幾分苦笑,大唐已經將陰謀轉化爲陽謀,因此無論他們如何選擇,高句麗的一場內亂絕對是難以避免了。

二弟淵淨土能想到的,淵蓋蘇文自然也早已經想到,而且對於這個問題,他已經苦苦思索了幾天,最後終於讓他想到一個破解之法,只是這個辦法風險極大,他也一直在猶豫要不要用,可是現在看來,這也許是他們淵家和高句麗的唯一出路了。

想到這裡淵蓋蘇文呼的一聲站起來,轉身對淵淨土說道:“二弟,你立刻召集各位將軍,計劃不能等到過年時再執行了,現在已經是九月份,最遲在這個月底必須執行!”

“大哥,這也太倉促了吧,我們根本來不及準備啊!”淵淨土淵淨武兩人一聽,都是大吃一驚,若在這種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動手,恐怕會引起國內更大的動亂,而且按大哥的猜測,境外的唐軍早已經做好準備,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來不及準備就不必準備,以我們掌握的兵力,還怕他們翻上天去?”淵蓋蘇文厲聲說道,臉上帶着一種決然之色。

淵淨土和淵淨武兩人對他們大哥的脾氣十分清楚,看到他臉上的神色時,知道這是大哥已經下定決心,任何人都無法再改變他的想法。不過這件事實在太過重大,不但關係到本國的國運,還關係着他們淵氏家族的命運,半點馬虎不得,因此無論如何也要問個清楚。

想到這裡,兩人對視一眼,一臉肅穆的上前一步跪下道:“大哥,您是一家之主,做出的決定自然不容質疑,只是小弟駑鈍,不明白大哥此舉的用意所在,請大哥爲小弟解惑!”

看到兩個弟弟的表現,一向獨斷專行的淵蓋蘇文心頭一怒,剛想發脾氣剛他們臭罵一頓,不過轉而又想到,他們也是爲了淵氏着想,當下火氣也就消解了一些,過了好一會兒,這才沉着臉說道:“你們都起來吧!”

淵淨土兩人已經做好了捱罵的準備,沒想到等來的卻是大哥平靜的話語,心中都有些疑惑,忐忑不安的站起來看了看淵蓋蘇文的臉,發現他雖然臉色陰沉,但卻沒有發火的跡象,這才放下心來。

“你們可知我高句麗和大唐相比,有何優勢嗎?”淵蓋蘇文沉聲問道。

聽到大哥的問話,淵淨土兩人都是面面相覷,不知道他爲什麼忽然問出這個問題來?

“哼!影響一場戰爭勝負的因素,無非也就是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方面,人和就不用說了,我高句麗在這方面已經輸了,可是我國境內多山,築城技術雖然不如大唐,但大部分城池都建在極爲險要之處,唐軍想要攻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因此這地利方面我們算是贏了一籌。”

聽到淵蓋蘇文的話,淵淨土兩兄弟也是連連點頭,對於這些他們並不是不知道,只是剛纔情急之下,一時沒有想到罷了。

“地利和人和雖然重要,不過我認爲最重要的還是天時,特別是對於我們高句麗來說。”淵蓋蘇文終於說到自己想到的最關鍵之處,臉上泛起一種興奮之色,“遼東苦寒,冬天氣溫極低,唐軍中大多是關中子弟,關中的冬天雖然寒冷,但與我遼東相比,卻還要差上許多,今年的冬天又來的格外早,現在還只是九月,樹葉卻早已經掉光了,因此我斷定,今天年冬天比往年更加寒冷。”

“啊!我明白了,原來大哥是想借遼東的酷寒,讓大唐鎩羽而歸。”淵淨土兩人都是聰明人,聽到這裡立刻明白了大哥的意思。

“不錯,若是我們在月底發動,估計在一個月內,就能將國內的動亂平定,若是唐軍想要藉機攻打我國,必定會選在這一個月內出兵,而那時剛好趕上冬天的第一股北風,到時我們只要藉着天時和地利堅持兩個月,那時唐軍的銳氣已經消磨殆盡,而且又是整個冬天最寒冷的時節,再加上臨近過年,肯定兵無戰心,到時只要我們藉此發動發擊,打上幾個勝仗,不但可以打擊對方的士氣,而且還能讓唐軍生出退兵之意,畢竟就算大唐的國力再強,也絕對經不起這樣的消耗!”

淵蓋蘇文分析的合情合理,而且將這次戰爭分成兩個階段,前面是堅守,後面是反攻,合理利用了天時和地利,若是不出意外的話,可以說有很大的勝算。至少在淵淨土兩兄弟看來就是如此。

“大哥謀略無雙,小弟佩服!”淵淨土兩人一躬到地,對他們這位大哥是心服口服。

“既然明白了我的用意,趕快去辦事吧,現在時間可不多了,能多準備一點是一點!”淵蓋蘇文沒在意兩個弟弟的恭維,而是立刻吩咐道。

淵淨土兩人答應一聲,立刻轉身離開了淵府,連夜聯繫支持他們的各個將軍。只是看到兩個弟弟離開後,淵蓋蘇文卻是微微嘆息一聲,用微不可查的聲音說道:“希望天佑我淵氏,真的能堅守兩月!”

就在淵氏一族加緊準備的同時,榮留王那裡也得到一些風聲,也開始了自衛的準備,一場腥風血雨在這個秋風蕭瑟的平壤城中,緩緩的拉開了帷幕。

第732章 對長孫無忌的發難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239章 港口外等死的船隊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510章 錫蘭的局勢第409章 塵埃落定第107章 幸虧是李愔第714章 讓長孫皇后放心第456章 女王變小秘第647章 他鄉遇故人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314章 戰爭的影響第751章 合併四大帝國的構想第258章 趙復與陸洪的對話第167章 茶樓混戰第86章 老子偷情,兒子放哨第84章 與新羅人的衝突第417章 計劃行不通第672章 楊妃拐帶醜醜第182章 李恪無法繼位的真正原因第268章 擁堵的路上第677章 空蕩蕩的瑪雅城市第391章 馮氏兄妹的隱瞞第416章 馮石介的經歷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第40章 總攬水泥事務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581章 玄奘的勸說第489章 去天竺吧!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86章 李愔要離開長安?第105章 子豪,你到底是什麼人?第114章 王傅第660章 伊琳娜的盟友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63章 又一支船隊第429章 藍寶石?第14章 賺錢大計第537章 小人物的婚姻(下)第725章 消除隔閡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478章 矮黑聯盟第481章 軍校中的皇子第628章 王方翼與岑長倩第628章 王方翼與岑長倩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333章 對百濟與新羅和治理第27章 酒樓與早餐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49章 鹽票法第152章 道學院與化工產業第600章 爪哇局勢第35章 燒製水泥(下)第124章 大唐日報第22章 放心大膽的去開拓吧第109章 太原瘋子第403章 李承乾被貶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317章 追擊第223章 不知道能不能化而爲鵬?第179章 要搞就搞大一點第182章 李恪無法繼位的真正原因第24章 兕子與蒸雞蛋第87章 不許侮辱我堂姐!第742章 駕崩第228章 武媚孃的逆推第22章 女眷們的詩會(上)第336章 楊暕去世第260章 再見金勝曼第670章 惹楊妃生氣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30章 駕着漁船去卑沙城第579章 精舍外的漢僧第110章 王況的父親第58章 自我標榜的和平主義者第711章 李世民病重第11章 飲宴聽琴第476章 應聘老師第602章 瘟疫肆虐第211章 身不由已第107章 幸虧是李愔第746章 偶遇故人第233章 華亭野店第102章 段綸帶來的喜訊第428章 飛來器第657章 插足地中海第132章 採訪(上)第660章 伊琳娜的盟友第456章 女王變小秘第260章 再見金勝曼第401章 人性之背叛第415章 一筆大生意第419章 崔玉夫婦回長安第505章 遭遇土人第676章 消失的呂萬船隊第278章 臭氣逼人的化學院
第732章 對長孫無忌的發難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239章 港口外等死的船隊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510章 錫蘭的局勢第409章 塵埃落定第107章 幸虧是李愔第714章 讓長孫皇后放心第456章 女王變小秘第647章 他鄉遇故人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314章 戰爭的影響第751章 合併四大帝國的構想第258章 趙復與陸洪的對話第167章 茶樓混戰第86章 老子偷情,兒子放哨第84章 與新羅人的衝突第417章 計劃行不通第672章 楊妃拐帶醜醜第182章 李恪無法繼位的真正原因第268章 擁堵的路上第677章 空蕩蕩的瑪雅城市第391章 馮氏兄妹的隱瞞第416章 馮石介的經歷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第40章 總攬水泥事務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581章 玄奘的勸說第489章 去天竺吧!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86章 李愔要離開長安?第105章 子豪,你到底是什麼人?第114章 王傅第660章 伊琳娜的盟友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63章 又一支船隊第429章 藍寶石?第14章 賺錢大計第537章 小人物的婚姻(下)第725章 消除隔閡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478章 矮黑聯盟第481章 軍校中的皇子第628章 王方翼與岑長倩第628章 王方翼與岑長倩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333章 對百濟與新羅和治理第27章 酒樓與早餐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49章 鹽票法第152章 道學院與化工產業第600章 爪哇局勢第35章 燒製水泥(下)第124章 大唐日報第22章 放心大膽的去開拓吧第109章 太原瘋子第403章 李承乾被貶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317章 追擊第223章 不知道能不能化而爲鵬?第179章 要搞就搞大一點第182章 李恪無法繼位的真正原因第24章 兕子與蒸雞蛋第87章 不許侮辱我堂姐!第742章 駕崩第228章 武媚孃的逆推第22章 女眷們的詩會(上)第336章 楊暕去世第260章 再見金勝曼第670章 惹楊妃生氣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30章 駕着漁船去卑沙城第579章 精舍外的漢僧第110章 王況的父親第58章 自我標榜的和平主義者第711章 李世民病重第11章 飲宴聽琴第476章 應聘老師第602章 瘟疫肆虐第211章 身不由已第107章 幸虧是李愔第746章 偶遇故人第233章 華亭野店第102章 段綸帶來的喜訊第428章 飛來器第657章 插足地中海第132章 採訪(上)第660章 伊琳娜的盟友第456章 女王變小秘第260章 再見金勝曼第401章 人性之背叛第415章 一筆大生意第419章 崔玉夫婦回長安第505章 遭遇土人第676章 消失的呂萬船隊第278章 臭氣逼人的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