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何以刑罰加子民

登聞鼓的聲音極響,幾乎可以傳遍整個南京城,孟約治印時聽到鼓聲還不明所以,是呂擷英脫口道出“有人敲登聞鼓”,她才知道那是登聞鼓的聲音。急而緊的鼓聲像驟然而至的雷雨,伴隨滾滾雷聲敲打在人心上,讓人不由得會去想,莫非真有天大冤情。

“別分心,那鼓聲,每年總響十回八回,有時確是驚天大案,有時卻是些許小事。”呂擷英擺擺手,叫孟約注意手下的印石。

孟約將刻刀擱下,她不是很理解,“些許小事”怎麼也敢去敲登聞鼓,不是不管有多大冤情,但凡敲登聞鼓都要先打二十大板的嗎?難道說,這時候不用打板子,不然誰會爲小事去敲登聞鼓,二十大板呢。

確實如孟約所想的那樣,敲登聞鼓見天子告御狀不管不顧先打二十大板是清朝纔有的事,宋時天子腳下有人丟只豬都敢於敲鼓,因爲沒有打板子這一條。這穿越者太祖建立的明朝,也沒有敲登聞鼓打板子的規定,當時有人曾進言,認爲只設登聞鼓院而不設門檻,會導致些許小事也來登聞鼓。

穿越者太祖是這樣回答的:“無冤且不提,若含冤未白,乃朕與諸公之過失,何以刑罰加子民。”

趁呂擷英去哄爐子時,孟約抽空去看了看《大明律》,翻到指定律例,再看註釋,然後孟約才循着註釋去翻《太祖本紀》。看過《太祖本紀》後,孟約給世界的自我完善能力獻上膝蓋,《三醮》作者在書裡壓根沒寫這樣的細節啊!

在孟約翻《太祖本紀》時,大明宮裡,天子與內閣諸公已問明案情,御史大夫已稟明天子,宣慶六年負責監察貢試的監察御史是王醴和於則敏。

“朕彷彿記得,於則敏前年放出去了?”

“回陛下,是,於則敏如今知平陽府。”

“宣王醴進殿。”

王醴進殿行禮後,宣慶帝問:“光山縣學子彭定遠,當時如何,卿可記得?”

“回陛下,微臣記得,當時微臣方入監察院,跟在時任監察御史的於知府身後聽差。於知府曾選出四十餘人教微臣如何辯識對照,光山縣學子彭定遠便在其中。”王醴那時候還不是監察御史,不過是個剛到監察院,還沒安實職的進士。

待王醴詳作回覆,宣慶帝與諸公確認並無差池時,因登聞鼓案本就是發由督察院辦理,宣慶帝與諸公在御史大夫的說項下,將此案發由御史中丞袁斯向與監察御史王醴共同辦理。就淑寧郡馬一事,宣慶帝當即發話,命督察院奉手諭前往捉拿歸案。

淑寧郡主是先帝八子襄王所出,因時下蕃王只遙領蕃地,並不往屬國蕃,有宣慶帝的手諭更方便行事。袁斯向接過手諭,王醴與其一道自御前告退,袁斯向捧着手諭連連搖頭,與王醴道:“重崖啊,這差事,不好辦吶。”

襄王有三子五女,要論最寵愛的還是淑寧郡主,淑寧郡馬“彭定遠”這些年也算是個好女婿,襄馬愛屋及烏,對彭定遠也加幾分青眼。眼下他們要去捉拿淑寧郡馬歸案,淑寧郡主與郡馬三年多來恩愛非常,淑寧郡主怎麼可能坐視不理。

“袁中丞,越是恩愛,恐越容不得半點期瞞,何況從一開始便是謊言。”王醴同袁斯向就如何與襄王並淑寧郡主周旋交談一路,最終定下計策,既然情深,那便從情深入手。

淑寧郡主與郡馬結縭三年餘,並無子女,一則如今勳貴王親多半都在二十歲以後才育有子女,淑寧郡主今年纔將滿二十,再則襄王妃當年差些因難產去世,襄王更不肯愛女過早生育子嗣。然而,淑寧郡馬卻已二十六……說不定還更大,淑寧郡馬那張臉常有人說老相。

袁斯向道:“若他真在外什麼也沒有,我倒要敬他是個好郎君,滿京城裡,這樣的好郎君,本官只認得算學博士盧昆閬一個。”

“此事,下官這便去查。”

督察院監舉百官,自然有一張周密的網,不然拿什麼實據監舉百官。王醴要做的是將消息一一歸攏,然後從中查出異樣來,就如袁斯向所說,要真是個好郎君,那還真值得一敬。

但滿京城,也找不出幾個盧昆閬來,淑寧郡馬果不能算其中一個。

“大道不走繞小道,近道不走抄遠道,屬下便知他有貓膩,因不在要職,不當要務,想應當是私事,便沒細查,原來是在這裡藏着個嬌。”

“速去報袁中丞。”

這消息一捅出去,淑寧郡主正在氣頭上,恨不得郡馬去死的時候,督察院奉聖諭順順當當將假彭定遠捉拿歸案。襄王聽說後同樣大怒,遞條子到督察院,囑託袁斯向務必嚴查。

等襄王淑寧郡主過了氣頭,想要保假彭定遠時,案情已經水落石出,且牽出大案來。奉山上有山匪數千,勾結當地官員爲禍鄉里,因當地官員口越張越大,奉山山匪便生出此計,從匪衆中尋出那麼兩個早年被迫害,被避上奉山爲匪的讀書人,綁來大儒教導數年,纔出了這麼個假彭定遠。

“這假彭定遠原名吳燕生,因人設下圈套,奪其家中良田商鋪,其父被活活氣死,其母也隨後身亡,吳燕生手刃仇人後,爲免牢獄之災上奉山爲匪。實則,奉山山匪定計,捧出個讀書人爲官罩住奉山上下一事,就是吳燕生率先提出的。”

“奉山山匪勢大,彭定遠都死了,彭定遠父母怎麼活下來的?”

“說到這,就得說那吳燕生心計深,他深知爲匪早晚會被官府圍剿,便在官與匪之間互相作梗,使奉山山匪認定當地官員口張得越來越大,然後才適時道出此計。彭定遠父母本該早就殺死,但吳燕生卻不知,他心計深,奉山那山匪頭子計也不短,知道彭定遠父母一死,吳燕生便徹底沒有轄制,暗中將彭定遠父母留下。”

“叫我說,都蠢。”

“怎麼說?”

“彭定遠固然會丟了性命,奉山山匪又能得着好,如今還不是要被剿滅。”

“因這事,近幾科考出來的進士,都會再審查一道,嘿嘿……必有許多原被捂死的事又發出來。”

“好比那拋棄糟糠,另娶大婦,後大婦殺原配,被原配子狀告入獄的前戶部尚書?”

在樓上陪孟老爺出來吃春茶的孟約聽得津津有味,她壓根沒意識到,這事的餘波還會打到她頭上來。

第二一一章 這看臉的世界第一四五章 絕不肯上這樣的當第九十五章 車馬未穩,路況不明第一三六章 此生應是長相守,君付深情我亦同第四五一章 鬧市殺人案第二二四章 人生還將有許多精彩第三一七章 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第三零八章 我們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遠第三九五章 無聲似有聲,如臨其境中第四八八章 學與理,不辯不明第五零六章 從枇杷樹,到長平裡第一六二章 國不安泰,民如何安泰第四七五章 當然選擇原諒他第三四五章 若非大奸,應成柱石第十六章 就怕他回心轉意第六十六章 空有一身好本領(新補落下段落)第四六四章 無名累,有實惠第二七六章 威伏遠邦,武懾四海第三零零章 深將道理寄文章第三十九章 阿孟不可多飲第二四二章 人力有限,吾生有涯第四三零章 這個梗,他們能笑一輩子第五一三章 急人之難,助人之危第二十九章 隔開世上風雨第五零五章 前有緣,廣撒網第四零四章 風一般的真漢子第二二四章 人生還將有許多精彩第五七八章 柴米油鹽,煙火人間第四八三章人是活的,路在腳下第三四五章 得虧是嫁到我家來第六十七章 且趁餘花謀一笑第四七五章 當然選擇原諒他第四九零章 臨水自香,芳華勝韻第二六八章 能爲太平人,纔是真盛世第七十一章 我心如是,阿孟如何第三一七章 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第三二八章 這味道,正宗(烏龍的加更~)第三六九章 整個南京城都攢着話第二二六章 相顧風光好,年年此味長第二二四章 人生還將有許多精彩第二六一章 這是怎麼發生的第二六八章 能爲太平人,纔是真盛世第一六七章 願將千金許之第四八零章 生來富貴有,何必苦讀書第二三九章 一願風調雨順,二原家家團圓第三一四章 君臨四海,萬國來朝第七章 晚生譙郡周文和第四六一章 坑與被坑第二四三章 滿腦子都是十八禁第一三一章 半夜都要笑醒第八十一章 樓上樓下注目,路上行人駐足第一六七章 願將千金許之第五零七章 滿飲數盞,歸去微醺第五二七章 怪只怪,當時年少太天真第二零九章 願世承平,人安樂第五三一章 防火防盜防少年第一一六章 湖水豈能無波,滄海豈能無浪第四三三章 人不能這麼沒下限第三五八章 人禍更甚天禍,火災險於天災第三零三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二八一章 孟老爺有掛呀!第二四三章 滿腦子都是十八禁第三六八章 城中風浪深第三五零章 百味調和,百態調和第四零六章 談笑風聲,閃閃發光第六十章 前後兩世,單身至今第四五一章 鬧市殺人案第一三一章 半夜都要笑醒第二八七章 演戲如人生第三八零章 也許漫長,終會抵達第二七一章 加入征服者的隊伍第二十三章 謝作者不殺之恩第三五六章 心中有道,胸中有志第一一零章 東方即明,天下將曉第二五八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第五十章 再一次聲明我是親媽第四八八章 學與理,不辯不明第五四九章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第一五六章 這事大概要黃第三一四章 君臨四海,萬國來朝第五七五章 歲月不會辜負所有努力第四九一章 靈魂出竅,破碎虛空第四一零章 大開眼界,震撼人心第五七八章 柴米油鹽,煙火人間第五零三章 漫天細雨,寒風淒厲第三十一章 山中燕雀飛入皇都第二三五章 他的一生第九十章 現代文明的基石第四五七章 蒼天有眼,天日昭昭第二二三章 天色漸晚,大雨淋漓第二二六章 相顧風光好,年年此味長第三四九章 來於生活,高於生活第四一五章 南京製片廠第二二九章 一個有意義的蜜月第二六零章 何愁家國不興,民族不強第三一二章 這是大明的時代第二零三章 一世蹉跎,何如波瀾壯闊第三十章 臉紅得快燒起來第三四七章 火燒眉毛,怨念滔天第二七四章 真不讓人省心
第二一一章 這看臉的世界第一四五章 絕不肯上這樣的當第九十五章 車馬未穩,路況不明第一三六章 此生應是長相守,君付深情我亦同第四五一章 鬧市殺人案第二二四章 人生還將有許多精彩第三一七章 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第三零八章 我們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遠第三九五章 無聲似有聲,如臨其境中第四八八章 學與理,不辯不明第五零六章 從枇杷樹,到長平裡第一六二章 國不安泰,民如何安泰第四七五章 當然選擇原諒他第三四五章 若非大奸,應成柱石第十六章 就怕他回心轉意第六十六章 空有一身好本領(新補落下段落)第四六四章 無名累,有實惠第二七六章 威伏遠邦,武懾四海第三零零章 深將道理寄文章第三十九章 阿孟不可多飲第二四二章 人力有限,吾生有涯第四三零章 這個梗,他們能笑一輩子第五一三章 急人之難,助人之危第二十九章 隔開世上風雨第五零五章 前有緣,廣撒網第四零四章 風一般的真漢子第二二四章 人生還將有許多精彩第五七八章 柴米油鹽,煙火人間第四八三章人是活的,路在腳下第三四五章 得虧是嫁到我家來第六十七章 且趁餘花謀一笑第四七五章 當然選擇原諒他第四九零章 臨水自香,芳華勝韻第二六八章 能爲太平人,纔是真盛世第七十一章 我心如是,阿孟如何第三一七章 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第三二八章 這味道,正宗(烏龍的加更~)第三六九章 整個南京城都攢着話第二二六章 相顧風光好,年年此味長第二二四章 人生還將有許多精彩第二六一章 這是怎麼發生的第二六八章 能爲太平人,纔是真盛世第一六七章 願將千金許之第四八零章 生來富貴有,何必苦讀書第二三九章 一願風調雨順,二原家家團圓第三一四章 君臨四海,萬國來朝第七章 晚生譙郡周文和第四六一章 坑與被坑第二四三章 滿腦子都是十八禁第一三一章 半夜都要笑醒第八十一章 樓上樓下注目,路上行人駐足第一六七章 願將千金許之第五零七章 滿飲數盞,歸去微醺第五二七章 怪只怪,當時年少太天真第二零九章 願世承平,人安樂第五三一章 防火防盜防少年第一一六章 湖水豈能無波,滄海豈能無浪第四三三章 人不能這麼沒下限第三五八章 人禍更甚天禍,火災險於天災第三零三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二八一章 孟老爺有掛呀!第二四三章 滿腦子都是十八禁第三六八章 城中風浪深第三五零章 百味調和,百態調和第四零六章 談笑風聲,閃閃發光第六十章 前後兩世,單身至今第四五一章 鬧市殺人案第一三一章 半夜都要笑醒第二八七章 演戲如人生第三八零章 也許漫長,終會抵達第二七一章 加入征服者的隊伍第二十三章 謝作者不殺之恩第三五六章 心中有道,胸中有志第一一零章 東方即明,天下將曉第二五八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第五十章 再一次聲明我是親媽第四八八章 學與理,不辯不明第五四九章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第一五六章 這事大概要黃第三一四章 君臨四海,萬國來朝第五七五章 歲月不會辜負所有努力第四九一章 靈魂出竅,破碎虛空第四一零章 大開眼界,震撼人心第五七八章 柴米油鹽,煙火人間第五零三章 漫天細雨,寒風淒厲第三十一章 山中燕雀飛入皇都第二三五章 他的一生第九十章 現代文明的基石第四五七章 蒼天有眼,天日昭昭第二二三章 天色漸晚,大雨淋漓第二二六章 相顧風光好,年年此味長第三四九章 來於生活,高於生活第四一五章 南京製片廠第二二九章 一個有意義的蜜月第二六零章 何愁家國不興,民族不強第三一二章 這是大明的時代第二零三章 一世蹉跎,何如波瀾壯闊第三十章 臉紅得快燒起來第三四七章 火燒眉毛,怨念滔天第二七四章 真不讓人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