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貴客上門(二)

“你是土生土長的J省人?”袁省長看起來心情挺好,他退了有十年了,退休之後很少參加社會活動,平時認識他的人也不多,不用說這鄉下地方,就是在省委大院有不少年輕人都不認識他,沒想到今天在這桂園村倒會有小女孩認識他。

“是啊,我爸爸是天鹿市的,我媽媽是天福市的,我從小就在天福市長大,可以算得上正宗的J省人了。”蘇纓把他們讓進屋,司機執意留在車上盡職,她也沒啥辦法。

她最會察言觀色,看這兩人愛花,必是風雅之人,取出一套功夫茶具,拿出上次去茶廠做好的烏龍茶,功夫茶起源於J省,記得她曾經聽父親閒聊的時候說起過,袁翰林省長在任的時候很注意弘揚展茶文化,想來對這功夫茶也是喜歡的。

若是老鄭一人來,她肯定不會這麼隆重,但是袁翰林也來了,估計這老鄭也是大有來頭,讓她不得不小心對待,人家曾爲一方主政,雖然退下去多年,畢竟餘威還在。

只是這烏龍茶她心裡並不是很有底,雖然老爸和樑九鼎張得寶他們都讚賞不已,但畢竟是鄉野小作坊出品的茶葉,茶葉雖好,但若做茶師傅不好,做出來的茶一樣不能算太好。

“兩位這麼遠趕過來,路上辛苦了,先稍坐一會兒喝點茶再看吧。”J省好茶,辦事之前先喝茶或者邊做事邊喝茶也是種風俗,更是一種很有禮貌的待客之道,兩人點點頭。

蘇纓便開始表演了起來,雖然她並不是很懂茶,但說道衝制功夫茶她卻是輕車熟路,在工作前她曾經在一家企業裡實習了兩個月,老總愛喝茶,她就專門負責給老闆泡茶,俗稱倒茶小妹,這麼天天訓練了兩個月,手都被燙脫了一層皮,但也衝得一手好茶。

後來到了部裡,每次大家聚在一起喝茶,也都是由她複雜沖茶,這一手茶藝更加熟練。

取出一壺量的茶葉,放在賞茶盤裡,讓袁翰林和老鄭鑑賞,嘴裡抱歉道,“這是我朋友種的茶樹,在鎮子上茶廠加工的,不是什麼名茶,鄉野小地,沒有太好的茶。”

兩人定睛看這白色賞茶盤中的茶葉,外形粗壯緊實,葉端扭曲,色澤潤亮金黃,油潤有光,幹茶就具有強烈的芳香。

“這茶倒是稀奇,我還是一次見到。”老鄭新奇地說。

蘇纓笑着點點頭,用沸水燒壺身,其目的在於爲壺體加溫,即所謂的“溫壺”,從功夫茶上來說就是孟臣淋霖。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兩人看蘇纓簡單的幾個手勢就知道是個老手,不由得暗暗點了點頭。

接下來便是烏龍入宮,將茶葉用茶匙撥入茶壺,裝茶的順序是先細再粗後茶梗,平日蘇纓烹茶從沒有如此認真,今天全副心神都集中在沖泡上,心情漸漸平靜下來。

懸壺高衝,春風拂面,就是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滿壺口爲止,再用壺蓋颳去壺口的泡沫,蓋上壺蓋,衝去壺頂的泡沫,一則爲清洗,二爲使壺內外皆熱,以利於茶香的揮。

薰洗仙顏是爲洗茶,迅倒出壺中之水,目的是洗去茶葉表面的浮塵。

用一遍泡茶水燙杯,既是若出浴,又稱“溫杯”,轉動杯身,如同飛輪旋轉,又似飛花歡舞。

這下才是重頭戲,開始準備一泡,也是最考驗功夫的,功夫茶功夫茶考驗的就是這衝的功夫。

用高沖洗再次向壺內注滿沸水,稱爲玉液回壺。

循環斟茶,茶壺似巡城之關羽,所以在功夫茶藝中叫做關公巡城,目的是爲了使杯中茶湯濃淡一致,且低斟是爲不使香氣過多散失。

巡城至茶湯將盡時,將壺中所餘斟於每一杯中,這些是全壺茶湯中的精華,應一點一滴平均分注,因而戲稱韓信點兵。

在聞香杯中斟滿茶後,將品茗杯倒扣過來,蓋在聞香杯上,稱爲“龍鳳呈祥”,然後把扣合的杯子翻轉過來,稱之爲“鯉魚翻身”。

向兩位敬奉香茗之後,蘇纓才從剛纔全神貫注的境界裡清醒過來,心裡悄悄地鬆了一口氣。

喝茶的規矩是先聞香後品茗的。

“香!這香味似蘭似桂,我竟有些分不出來了。”老鄭一臉讚賞。

“好茶,好茶。”袁翰林用拇指和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分三小口品完。

“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動心”,功夫茶的品茗杯很小,分三小口確實只能是品了,若說喝茶一小杯還不夠一口呢。

湯色清澈橙黃明亮,滋味濃爽,潤喉回甘,這是蘇纓的感覺,看那兩位的架勢必定是老茶客,他們的感覺自然更深入。

“香味清高悠深,只是這究竟是蘭花香還是桂花香?”袁翰林疑惑地問。

“我覺得香氣幽雅鮮爽,倒是桂花香哼多一些。”老鄭一臉陶醉。

“這茶樹是和蘭花、桂花混種的,葉子上自然就沾染了一些蘭桂的香味。”蘇纓笑道。

“小蘇,你還是謙虛了啊,這真正的大紅袍我怕沒福氣喝過,所以也不好鎖,但是你這茶絕對不遜於我喝過最上等的黃金桂和鐵觀音。”老鄭睜開眼篤定地說。

蘇纓一臉驚訝,她知道上等的鐵觀音,一斤要數萬元吶,旋即她又回過神來笑道,“若說這茶好,功倒在烹茶、沖茶之法,好茶好水如不善衝,也是全功盡廢。”

聽了袁翰林的讚賞,蘇纓心裡也有些小得意,她都記不清被燙了多少次纔有今天這熟練手法。

“小蘇應該不是桂園村的人吧?”三人一邊品茶,一邊閒聊。

“算是一半吧,我先生祖籍在桂園村,我嫁過來也算是桂園村的媳婦兒了,這老房子和小院子都是我先生祖上的。”蘇纓也不瞞他們,坦然道來。

“看你的言談舉止,應該是在城裡長大的,怎麼這麼年輕就學我們這些老頭子歸隱山林了?”

“實不相瞞,我是市裡的下派幹部,到桂園村來做村支書的。”她不好意思地說。

“原來還是桂園村的父母官啊,失敬失敬。”老鄭打趣道。

“不敢當,不敢當。”蘇纓慌忙擺手。

“小姑娘別慌,這老鄭就是這脾性,喜歡開人玩笑,卻是沒有奚意。”袁翰林和藹地笑道。

這時候蘇蘇從門外進屋,這傢伙今天一大早就被張得寶帶到山上去玩了,跑得渾身髒兮兮的次肯回來,見家裡來了兩個陌生人,愣了一下,又見蘇纓和他們坐着閒聊,就知道這兩人沒有惡意,悠哉悠哉踱着步到蘇纓面前猛搖尾巴。

“又滾了一身泥回來,到門外坐着,等我過會兒給你洗乾淨了才準進門。”蘇纓喝道,她簡直是把蘇蘇當做自己的孩子,蘇蘇也真是通人性,完全聽得懂她的每句話,夾着尾巴灰溜溜地到門口老老實實地坐着。

看得老鄭和袁翰林驚奇不已,“這還真是條好狗啊,小蘇你這裡真是花好,茶好,連看門狗都不一般。”

蘇纓笑個不停,聊了這麼久她也放鬆了許多,袁翰林和老鄭給人的感覺也就是兩個平凡和藹的老人,“這狗原來是條流浪狗,我先生在路邊撿的,當時瘦得皮包骨頭,但倒是聰明挺好,也是緣分吧。”

幾人又聊了一會兒,茶已經衝了九泡了,仍是不脫真味,更是讓袁翰林和老鄭嘖嘖稱奇,直道好茶。

閒聊中蘇纓才知道,這老鄭全名鄭基慶,是個臺商,是J省房地產業的大鱷,特別是在蘇纓的老家天鹿市,那裡的中心商業街整條都是他開的呢。

“但是鄭先生的口音可聽不出來臺灣腔。”

“我小時侯就是在天鹿市生活,後來跟着家裡去了臺灣,改革開放以後又回來投資,鄉音還是未改啊。”

蘇纓一想也是,J省的方言和臺灣方言本來就相近,兩者之間沒什麼根本的差別。

“這是紫袍?”袁翰林在花園中驚叫。

蘇纓在一旁淡淡微笑,不予置評,她也不知道這究竟是不是紫袍,她在網上以很低的價錢買來的,心中根本也就不怎麼相信這是真正的紫袍,可是對比圖片等各方面,彷彿真的是紫袍。

紫袍的花朵是紫色的,繁殖又很困難,四十到五十釐米高的紫袍曾經賣到五到六萬塊錢的天價,單枝的也要一萬塊錢,於是有人就說紫袍的一片葉子都值千金。

可是蘇纓在網上花了幾十塊就買了一枝,店家說是紫袍,她也將信將疑,當然不會這麼傻的告訴他們,一說價錢就沒人相信了,於是微笑不語裝神秘。

第二十八章 雞肉鬆與口水雞第九十九章 中秋(中)第六十二章 教訓第十章 找到銷路第九章 擴大規模第八十一章:烤竹鼠第十二章 飲茶第三十六章 爭吵第八十七章 孩子第七十七章:大閘蟹第一百零七章 突發事件(一)第二十章 貧困第五章 茉莉第七十三章 神秘果第七章 賣花第九十一章 通車第八十九章 難產第一百二十四章 中藥第六十二章 教訓第十二章 飲茶第一百二十二章 狗第二十四章 端午日第五十章 上山第七十八章:網店第九十五章 牛奶布丁第十四章 供不應求第二十三章 燒仙草第一百二十三章 竹第七十章 農博會(上)第七章 賣花第十章 找到銷路第八章 遭遇城管第六十七章 大狗蘇蘇第八章 遭遇城管第七十七章:大閘蟹第一章 到農村去!第十四章 供不應求第四十五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九十四章 梅子的規劃第七十九章:十一第二十六章 糉子第八十八章 牛奶第一百一十九章 過年(五)第一百零四章 釣魚第十四章 供不應求第二十章 貧困第二十六章 糉子第十章 找到銷路第六章 泡菜第五十九章 包餃子第八十九章 難產第一百零一章 團圓(上)第七十六章 領導來了 (下)第一百一十章 突發事件(四)第一百一十章 突發事件(四)第九章 擴大規模第一百二十三章 竹第十三章 還是多種菜吧第二十六章 糉子第四十五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二十七章 開荒第一百一十五章 過年(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竹第九十七章 柿餅第九十六章 產婦第四十五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五十六章 稻田第一百零五章 冰糖葫蘆第五十八章 憶苦思甜第一百一十九章 過年(五)第九十二章 天宇農莊(上)第八十二章 裝修第五十一章 金線蓮第一百零七章 突發事件(一)第二章 雷暴第六十九章 夜宴第五章 茉莉第四十八章 桂園村幼兒園第一百二十四章 中藥第一百二十二章 狗第二十五章 賽龍舟第七十三章 神秘果第八十九章 難產第二十八章 雞肉鬆與口水雞第九十五章 牛奶布丁第八十一章:烤竹鼠第四章 第一次豐收第二十九章 承包池塘第五十三章 真正的農家菜第三十一章 螢火蟲第一百二十六章 橄欖油第六章 泡菜關於女豬第三十四章 同情白骨精第二十二章 聚會第九十三章 天宇農莊(下)第九十五章 牛奶布丁第三十一章 螢火蟲第六十二章 教訓第一百一十四章 貴客上門(四)
第二十八章 雞肉鬆與口水雞第九十九章 中秋(中)第六十二章 教訓第十章 找到銷路第九章 擴大規模第八十一章:烤竹鼠第十二章 飲茶第三十六章 爭吵第八十七章 孩子第七十七章:大閘蟹第一百零七章 突發事件(一)第二十章 貧困第五章 茉莉第七十三章 神秘果第七章 賣花第九十一章 通車第八十九章 難產第一百二十四章 中藥第六十二章 教訓第十二章 飲茶第一百二十二章 狗第二十四章 端午日第五十章 上山第七十八章:網店第九十五章 牛奶布丁第十四章 供不應求第二十三章 燒仙草第一百二十三章 竹第七十章 農博會(上)第七章 賣花第十章 找到銷路第八章 遭遇城管第六十七章 大狗蘇蘇第八章 遭遇城管第七十七章:大閘蟹第一章 到農村去!第十四章 供不應求第四十五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九十四章 梅子的規劃第七十九章:十一第二十六章 糉子第八十八章 牛奶第一百一十九章 過年(五)第一百零四章 釣魚第十四章 供不應求第二十章 貧困第二十六章 糉子第十章 找到銷路第六章 泡菜第五十九章 包餃子第八十九章 難產第一百零一章 團圓(上)第七十六章 領導來了 (下)第一百一十章 突發事件(四)第一百一十章 突發事件(四)第九章 擴大規模第一百二十三章 竹第十三章 還是多種菜吧第二十六章 糉子第四十五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二十七章 開荒第一百一十五章 過年(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竹第九十七章 柿餅第九十六章 產婦第四十五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五十六章 稻田第一百零五章 冰糖葫蘆第五十八章 憶苦思甜第一百一十九章 過年(五)第九十二章 天宇農莊(上)第八十二章 裝修第五十一章 金線蓮第一百零七章 突發事件(一)第二章 雷暴第六十九章 夜宴第五章 茉莉第四十八章 桂園村幼兒園第一百二十四章 中藥第一百二十二章 狗第二十五章 賽龍舟第七十三章 神秘果第八十九章 難產第二十八章 雞肉鬆與口水雞第九十五章 牛奶布丁第八十一章:烤竹鼠第四章 第一次豐收第二十九章 承包池塘第五十三章 真正的農家菜第三十一章 螢火蟲第一百二十六章 橄欖油第六章 泡菜關於女豬第三十四章 同情白骨精第二十二章 聚會第九十三章 天宇農莊(下)第九十五章 牛奶布丁第三十一章 螢火蟲第六十二章 教訓第一百一十四章 貴客上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