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泰是一名撲街作者,雖然是撲街作者,但他卻有一顆成神的心。
爲了成神,他也喜歡研究新書榜上的書,他覺得有些新書真的很有創意,很能get到他心裡去。
不過這次的新書榜似乎有些不同。
《儒道至聖》
《儒聖》
《大儒》
《至聖》
《天才大儒》
《異世至聖》
……
“這什麼鬼?”
趙泰被嚇了一大跳,他還以爲是自己眼瞎了,揉揉眼發現並沒有錯誤。
“莫非這些書都是跟風狗……”
他知道網文圈的一個怪現象,一旦有一本書大熱,立馬會出現幾十本相同類型的書。
對於這種現象他能理解,因爲對於撲街作者來說跟風還能混口飯吃,還能喝點湯,若是不跟風則只能喝西北風了。
他記得上一次出現這種跟風現象的時候還是因爲那本叫《重生之大明星》的書,那本書他看了,覺得非常的有新意,可惜後來那本書被封禁了。
“那這次又因爲哪本書呢?”
說實話趙泰有些好奇。
經過了解,他知道出現這次跟風現象的是因爲一本叫《儒道至聖》的書。
“等等,這本書是浮雲寫的?”
“這個作者名爲什麼覺得那麼熟悉?”
趙泰有些疑惑的道。
突然他的神情變得激動起來:“這不就是寫出《重生之大明星》的那個作者嗎?”
“我去,這傢伙也太牛逼了吧,當初引發了一股潮流,現在又要引發一股潮流。”
趙泰只覺得從來沒有像這一刻這麼佩服一個作者。
“啥也不說了,跟風吧!”
趙泰立即決定道。
上次他準備跟風《重生之大明星》的時候卻發現那本書已經被封禁了,這次他要好好抓住這個機會。
他已經爲自己的新書想好了名字。
名字就叫《兵家大聖》
他發現許多跟風書籍都是跟風《儒道至聖》走的全能路線,琴棋書畫無一不精。
他不這樣,他只專攻“兵家”,利用古代的兵書當作金手指,如《孫子兵法》,《吳起兵法》,《三十六計》等。
這樣或許達不到《儒道至聖》的成就,卻也別有一番新意,走出了自己的路。
“就算是跟風,也要跟風出自己的風格出來。”
趙泰在心裡暗暗發誓道。
……
新書榜上的跟風現象絕非偶然,隨着《儒道至聖》的持續連載,它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熱度也越來越高。
龐大的儒道世界背景也一點點被披露出來,讓觀看的讀者大呼過癮。
像童生,秀才,舉人,進士,翰林,大學士,大儒,半聖,亞聖,聖人的等級制度就讓人感覺非常有逼格。
像豪門,虛聖世家,半聖世家,亞聖世家,聖人世家的披露也讓人很有期待感。
像明眸夜視,紙上談兵,出口成章、舌綻春雷、蚊不近身,脣槍舌劍、平步青雲(各國狀元)、舌劍巨化(方運獨有),神來之筆、身不染塵,口含天言、水火不侵、平步青雲、滿口生香(大儒前兆)、舌劍巨化(項羽、方運),餘音繞樑、微言大義、聲動如風(文宗語出如潮)、舌劍巨化(少數大儒)、回溯記憶,三緘其口、天花亂墜、舌劍巨化等都讓人覺得既神秘又高深莫測。
像童生才氣如絲,而秀才才氣如針,舉人才氣如指,進士才氣如拳,翰林才氣如缸,大學士才氣如雲,大儒才氣如月,半聖才氣如日等設定也讓人熱血澎湃。
殺敵詩、防護詩、藏鋒詩、阻敵詩、回氣詩的出現更是讓人乍舌不已。
還有文膽境界
一境:韌如草木,二境:堅如頑石、頑石有聲、頑石生玉、二境巔峰、二境大成(念出斷江),三境:固若精金等都讓人覺得這個作者好牛逼。
還有琴棋書畫在儒道世界都被分了境界。
比如書法一道就分爲四個境界,分別是一境:筆落有聲,二境:妙筆生花,三境:字墨成骨,四境:筆走龍蛇。
這些還不是全部。
詩詞文賦也被分了境界。
一境:出縣(才氣一尺及一尺到兩尺之間)
二境:達府(才氣兩尺及兩尺到三尺之間)
三境:鳴州(才氣三尺及三尺到四尺之間)
四境:鎮國(才氣四尺及四尺到五尺之間)
五境:傳天下(才氣五尺及五尺到六尺之間)
六境:驚聖(才氣六尺及以上)
戰詩詞也被分了境界。
一境:普通戰詩詞
二境:詩魂
三境:喚聖
四境:聖魂
與此同時,還有各種天地異象,如千里血虹,文曲星動,金聲玉振,紅袖添香,雷鳴聖音,魚躍龍門,詩成騰龍,天花亂墜,萬書拜月等。
還有各種文寶,四大奇珍:聖頁、墨女、筆老、硯龜。俗言道:兇物嗜殺,靈骨狡詐,墨女天真,筆老睿智,硯龜癡傻。
還有各種文心。
奮筆疾書:使用“紙上談兵“時,一息一句(下品)一息兩句(中品)一息一首(上品)一瞬一首(聖品)
巧舌如簧:使用“出口成章“時,一息一句(下品)一息兩句(中品)一息一首(上品)
才高八斗(無上文心):每高一斗才氣增加一倍
信口雌黃:直接抹除敵方身上不屬於他的力量
口是心非:一句假詩(下品)一句改詩或兩句假詩(中品)兩句改詩或三句假詩(上品)
文思泉涌(無上文心):於才氣枯竭時可瞬間恢復才氣
一心二用(無上文心):可以在同一時間內做兩件事。
……
可以說《儒道至聖》已經完整的構造了一個架空的世界,並且爲它創立了一個嚴謹的體系。
在這樣的體系下你可以任意的發揮,可以根據這樣的體系自己創作。
因此也難怪那麼多人跟風《儒道至聖》。
“我真的是佩服浮雲呀,真不知道他的腦子是什麼做的,竟然能構造出這樣一個完整的世界。”
“厲害,浮雲真是厲害!”
“這次跟風浮雲大大混一口飯吃。”
“看來這個題材要大火呀!”
……
隨着越來越多的人跟風《儒道至聖》,“儒道流”也正式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