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古藺(一)

bookmark

在劉一民率中央警衛師準備向茅臺進軍的同時。122午。羅輝按照中革軍委命令。指揮紅九軍團進入正安縣境。

歷史上。紅九軍團在長征中素有“輕騎兵”的美譽。在四渡赤水戰役中。多次擔任偏師牽制任務。完成的都非常出色。

此時的紅九軍團早已在綏陽休整多日。又的到了警衛師提供的兵員和武器彈藥補充。全軍團擴大爲兩師六團。兵強馬壯。

接到中革軍委命令。紅軍軍團迅速動員。兩師六團長驅直入正安。

防守正安的正是黔軍蔣在珍部。蔣在珍黔軍第三師在和王家烈爭奪黔北控制權的戰爭中失敗。逃到了川的江。依靠劉湘的庇護苟延殘喘。

說是一個師。實際上也就是四個團。不到五千人馬。紅軍進入遵義後。王家烈主力全線撤回貴陽。蔣在珍認爲東山再起的機會來了。率部離開江。殺回了正安沿河一帶盤踞。29日中午。蔣在珍道了王家烈被薛嶽趕下臺送到了南京的消息。心情激動之下。就跟薛嶽發報要求中央整編他的第三師。發完報。感覺興勁不退。就喝了半斤茅臺燒跑到新納的小老婆房間耍瘋。正在小老婆嬌嫩的胸脯上啃咬摸抓縱橫馳騁的時候。門外副官的報告聲驚醒了他。紅軍主力殺過來了的消息一下就把他從氣勢兇猛的公牛變成了軟塌塌的牛。哧溜一下就從小老婆的身體裡滑了來。

蔣在珍提溜起褲子。顧不的牀上小老婆白花花的屁股是否會被副官看見。拉開門就問紅匪在哪裡。多少人?

副官看師長如此狼強忍着笑。報告說紅匪主力分兩路向縣城攻來一路沿土|和溪向縣城攻擊。鋒已到硃砂壩附近;一路由綏陽北部的太白翻山經廟堂瑞溪向縣城攻來。兩路匪軍至少兩萬多人。有大炮。駐守土坪一線的兩個團已經退下來。紅匪銜尾急追。很快就會抵達縣城。形成對縣城的合圍。

蔣在珍一聽就感覺這事麻煩。吧紅匪兩萬人。還有炮。憑自己地幾千殘兵肯定是守不住。跑吧。剛佔了正安。有了塊立足之地屁股還沒坐熱呢。|他孃的舍不的。再說剛給薛長官發過電報。表過忠心。人家還沒有回話呢。自己就先垮了。能有好果子吃麼?略一思索。保住實力是第一位的沒有了這殘破不全的四個團。別說薛嶽了就是正安城裡的幹人說不定都敢踢自己一腳。先撤。等看清紅軍的來勢和企圖再說。

想到這裡。蔣在珍就命令副官:命令部隊立即撤退。”

副官問往哪裡撤?

蔣在珍劈臉就是一巴掌:“讓豬油蒙了腦子了?當然是往江撤。去和川軍匯合。”

副官捂着腫脹的臉跑去傳令了。蔣在珍扭身就朝屋裡喊:“別磨蹭了。快起來。我們撤!”

小老婆扭扭捏捏地:“你走吧。我回我父母家躲躲”。

蔣在珍躥進屋裡一把就把牀上光着身子的小老婆提溜起來。惡狠狠地吼道:“想的美。老子還沒睡夠呢。快穿衣服。再磨嘰嘣了你個小娘皮!”

小老婆憋着兩眼淚慌里慌張地穿好衣服。跟着蔣在珍就走生怕走地慢了。師長把她槍斃了。

等紅九軍團的戰士們趕到正安城裡的時候黔軍第三師已經向北撤退了。

九軍團在正安稍事休整。補充乾糧就轉兵向西殺向了桐梓。連個監視敵人的小部隊都不留。

蔣在珍率領着幾千殘兵一路跌跌撞撞地向逃竄。一直逃到川黔邊界的新洲。遇到了川軍教導師廖海濤旅邊防第二路穆肅中旅。才停止了逃跑的腳步。

川軍教導師是23潘文華麾下的甲等師共三旅六團。每旅轄兩團一獨立營。是劉湘一等地主力師。戰力強大。看見在珍如喪家之犬一樣逃回來。廖海濤直想掏出手槍把他斃了。

忍住心頭怒火。詳細詢問了紅匪情況。廖海濤一面向四川南路剿匪總指揮潘文華報告。一派出部隊向正安方向偵查。

等廖海濤派出的偵查部隊回報正安縣城空無一人。紅匪不知去向的時候。紅九軍團已經以急行軍的速度。原路返回綏陽。集結到了綏陽和桐交界處。

2日晚上。就在劉一民率警衛師向古隱蔽前進的同時。紅九軍團打着火把。兵分數路殺向了夜幕下的桐梓縣城。

桐梓是貴州桐梓系軍閥地家鄉。此時駐守此地的只有從潭撤下來的黔軍萬式炯團兩個營。

ωwш ☢ттkan ☢¢Ο

萬式炯在烏江北岸損失一個營後被紅九軍團從潭攆了出來。一直撤到桐。本來想撤回貴陽與主力匯合。但是遵義附近全被紅軍佔領了。過不去。撤就通過正陽撤向銅仁。走黔東南迴貴陽。可是蔣在珍這傢伙趁這黔軍主力西撤佔領了正陽。和蔣在珍打交道無異於與虎謀皮。萬式炯是不敢冒這個險的。無奈只好困守桐梓。坐等中央軍和黔軍主力攻黔北。

2日上午。王家烈臨上飛機前。給萬式炯發了個電報。知了被薛嶽趕下臺的情況。要他順時應變。好自爲之。接着。長何知重就發報通知他全師接受中央軍整編。

一日之間。迭遭鉅變。弄的萬式炯心煩意亂。晚上上牀的時候。都沒有好自己該怎麼辦。

睡到半夜。衛兵報。紅匪來了。嚇萬式炯趕起牀。站在城牆上一看。紅匪幾路隊伍打着火把從十幾裡外正向縣城奔來。萬式炯半點猶豫都沒有。馬上命令部隊集合。向北邊四川邊界轉移。

一個營長提出來。是不是打一下。萬式炯心裡想。打。爲誰打?替誰賣命?自己的姑父剛被薛嶽弄到南京。難道自己反倒要替薛嶽賣命掙功不成?就對那個營長說:“傻瓜你沒看見這是紅匪主力麼?打什麼打。能跑了就不錯了。撤!”

和蔣在珍差不多。萬式炯也是帶着部隊跑了幾十裡夜路。一直到了川黔邊界的木瓜。遇

軍教導師蔣尚樸三旅和獨立旅。才停住了腳步。

蔣尚樸一問敵情。萬式炯就報告紅匪主力數萬人分六路攻打桐自己率部頑強抵抗無奈兵力太少。只好突出重圍。尋找援軍。

蔣尚樸聽說是紅匪|力大至。不敢怠慢。忙將敵情報告潘文華。派出小部隊向桐梓方向搜索偵查。並命令部隊佔據有利地形準備防止紅匪北進。

川軍南路總指揮潘文華被紅軍弄的暈頭轉向。不知道紅軍究竟要幹什麼。只好把敵情一遍遍地發往劉湘處。請劉主席決。

劉湘其人。看上去傻乎乎的。實際上是四川軍閥中最善於權術機變地人物。

四川比較富裕。歷來都是各路軍閥競相掠奪的對象。從清末編練新軍第十七鎮開始中國現代史上十大雜牌軍之一的川軍開始露臉。從辛亥革命到護國戰爭再到1933年地劉之爭。四川各路軍閥在巴蜀大地上。上演了一幕幕內戰擾民地醜劇。大幕落下。勝出的主角就是劉湘。

此時。劉湘是四川省主席。對各路川軍也進行了初步整編。他秉承蔣介地旨意。調動大在川北追剿紅四方面軍。又任命潘文華爲四川南路剿匪總指揮指六萬餘人馬在川南佈防。防止中央紅軍北上四川。

接到潘文華的電報。劉湘不僅將敵情通報蔣委員長。自己也在思索紅軍到底要幹什麼。

和湘軍桂軍地想一樣劉湘最怕的就是紅軍入四川。要是中央紅軍進入四川和徐向前指揮地紅四方面軍匯合那就要劉湘地命了。因此。當蔣介石命令劉出兵川南黔北防堵紅匪北躥時劉湘行動積極。把自己的絕對主力教導師模範師甚至自己的貼身警衛大隊都交給潘文華率領。數萬大軍雲集川南。向黔北壓來。隨時準備與南線黔軍和中央軍配合。夾擊紅軍。

紅匪佔據遵義後。連日休整。爲什麼今天突然出兵正安和桐梓呢?他們是想掃清黔北地區黔軍殘餘徹底控制黔北呢。還是別有所圖啊?既然正安桐梓已被紅匪攻破。那麼他們下一個目標是哪裡呢?如果紅匪準備在黔北立足。那一定是習和赤水了。如果他們想北上攻擊重慶附近。那兵鋒一定是指向江合江。就目前情況看。我軍重兵已經推向正安桐赤水邊界。料紅匪也不敢和我軍硬碰硬撞。那麼。無論他們是想在黔北割據還是北上川南。都只能在綏陽正安桐習水赤水尋找機會。

都是薛嶽這混蛋誤事。本來。薛指揮中央軍和軍滇軍由西向東擠壓。中央軍增援軍由南向北攻擊。自己的川軍由北向南壓迫。就可以將紅匪圍困在遵義地區。聚而殲之。誰知道。薛嶽竟然置紅匪於不顧。悍然拿下了王家烈。這下好了。薛嶽忙着整編黔軍。一時半會兒根本就不可能北上夾擊。而中央軍增援部隊尚在烏江南岸。短時間內也不可能飛過烏江。這就成了川軍獨抗紅匪了。

既然黔北只有自己的川軍和紅匪對壘。還是小心,免的走路撞見鬼陰溝裡翻船。還是讓潘文華督促各部穩步推進吧。既然正安城裡的紅匪已經撤走。廖旅穆旅可以趁勢佔領。蔣旅獨立旅守住桐梓北部。看紅匪下一步怎走再說吧。其他一師二師模範師部隊穩步向赤水壓去。各部之密切聯繫。互相支援。免的被紅匪所趁。

好了。劉湘就打電報給潘文華。把自己地意見告訴他。讓他臨機決斷。

桐梓和貴州其他地方不同。由於是桐梓系的老窩。發展比較畸形。

小小的縣城裡。有幾十幢別墅。門前都還聽停放着從外國買的小汽車。

羅炳輝一路走來。邊看邊罵:“貴州這幫王八蛋軍閥。把掠奪老百姓的錢都運回老家修別墅了。我說什麼貴州的幹人那麼多。都是這幫軍閥乾地好事。”

新任九軍團政委何工說:“別罵了。貴州這樣路況這些汽車也跑不起來我們也開不走。這可怎麼辦啊?”

羅輝冷冷地說:“怎麼辦?涼。把汽油倒出來。分給戰士們帶上。夜晚行軍的時候打火把。遇到敵人地碉堡的時候少他王八蛋的。汽車全部給我砸了!”

何長工感覺有點可就沒有說。

羅炳輝看何長工不說話。就知道委心疼這些東西可是自己又不懂汽車不砸了難還要留給反動不成?想想要是警衛師的劉一民在這裡就好了。那傢伙鬼點子多。說不定可以有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沒有辦法。政委剛來。還要尊重他的意見不是?羅炳輝只好說:“要不我們給中央發個電報請示一下?”

何長工遺憾地看了看那些小汽車。說:“算了。把汽油放了帶上車就不要砸了。劉一民說地對。我們是紅軍。不是土匪。不要過多的破壞。”

羅炳輝看了看何長工。奇怪地問:“政委對劉一民也很熟悉?”

何長工搖搖頭:“我還沒有見過我們這位傳奇小英雄呢不過。他地話我倒是聽了不少。走吧。抓緊時我們的目標不是這裡。”

羅炳輝點點頭。命令部隊立即出發。

就在劉湘給潘文華髮報後不久。紅九軍團各部隊打出一軍團三軍團五軍團地旗號。兵分數路。浩浩蕩蕩地殺向了習水。

紅九軍團並沒有進習水縣城。而是在習水和桐梓交界的官店桃林二里二郎桑木等比較大地鄉鎮大張旗鼓地打擊侯之擔殘存的民團摧毀地方政權。開倉放糧。救濟幹人。30日一下午。就從幹人中擴紅10人喜的羅炳輝和何長工心裡直樂。

在習水和桐交界:折騰完後。紅九軍團打着火把繞過習水縣城於30日夜裡襲佔了土城。

歷史上。侯之擔部遵義被擊敗後殘部曾經退守土城。在紅軍攻佔土城時。侯之擔殘部逃跑了。

現在歷史已發生呢個變化。侯之擔部在遵義被

乾乾淨淨。土城根本就無兵把守。所以。紅九軍團刃就佔領了土城。

這一下。不光是潘文華和劉湘坐不住了。蔣介石也坐不住了。他斷定。紅匪一定是想從土城渡赤水河。能流竄川南。因此。嚴令劉湘川軍兵力向土城集中。堵截紅匪主力。使其不的流竄川南;命令薛嶽留下較疲憊地部隊守備貴陽。率主力督促滇軍和剛整編地黔軍迅速向遵義進軍;命令到達烏江南岸的增援部隊湯恩伯等部強渡烏江。配合薛嶽攻佔遵義。

接到命令。劉湘一琢磨。還真是那麼回事。紅匪幾個主力軍團來土城這小地方幹什麼不就是爲了渡水進川南麼?這還了的?他立即命令潘文華集中11個旅的兵力向土城攻擊前進。務必將戰鬥在赤水東岸打。力爭把紅匪消滅在土城附近至少也要將其逼回遵義。趕緊中央軍和軍黔軍的包圍圈。

潘文華算的上是川軍中一個傑出人物。歷任要職。此人個子不高。圓臉。戴近視鏡。現年48歲。他是重慶曆史上的第一任市長。川軍中有名地軍事政治兩面手。深受劉湘信賴。

接到劉湘電令。他也看出了紅匪企圖。當即命令在正安桐梓的教導師四個旅以急行軍速,。向土城方向追擊紅匪;命令教導師其餘各旅和一師五師各旅出赤水向土城攻擊前進。命令住敘永一個旅渡赤水河阻擊紅匪。一時間。小小的土城。成了蔣介石劉潘文華薛嶽等關注的焦點。

此時。無論是蔣介石還是劉湘潘文華。誰都沒有想到。離土城較遠與敘永相鄰位於赤水河西岸幾十裡處的古縣城會發生什麼事。

古位於四川最南緣。處於四川盆地與雲貴高原渡帶烏蒙山系大婁山西段北側。全縣呈半島狀伸入黔北。是典型的盆周山地中低山地地形。

1日凌晨3點中央警衛師特戰支隊來到了古縣城東門。

縣城面積不大。但,牆比較堅固

李凌風王同生大湖爬在距離城門00米遠的地方。稍一觀察。就發現城門緊閉城樓上站哨的兩個保安團士兵嘴裡打着哈欠來回遊動。周圍不見有其他崗哨。估計守城門的保安團士兵們正在睡大覺。

三人對視一下。點,頭。王同生做個手勢。他地擊手們就上前隱蔽。槍口對向城樓上的哨兵。

王大湖爬着退了回去。他身後山坡上。一營配屬地迫擊炮已經架了起來。隨時準備炮擊城樓。

李凌風向王老虎中隊發出了指令。王老虎就帶着員匍匐向前到了城牆下面約3米處。兩個戰士取下了背上的弓箭。只聽“嗖嗖”兩聲。城樓上地兩個哨兵就軟倒城牆的垛口上。

王老虎發出前進手令。隊員們迅速跑到城牆下。手中地鐵抓飛出。牢牢地扣在了城牆上。隊員們拉着繩蹭蹭地往上爬一會兒功夫。就上到了城牆上。

接着。趙治宇中隊趙勇剛中隊都先後爬上城牆。留下趙治宇中隊控制城樓城牆。提供火力支援。王老虎和趙勇剛率領自己的中隊分頭摸向守城門地保安團哨卡和營房。

王大湖緊張地盯着特戰隊隊員的身影。直到看見特戰隊員幹掉城樓上地哨兵攀上城牆。算鬆了口氣。扭頭一招手一連就按着步兵班進攻隊形悄悄地向城|摸去。

城門打開了。一連進入了古縣城。接着二連三連火力支援連和王同生的狙擊大隊都進入了縣城。

特戰隊員已簡單審問了俘虜。縣城只有一個保安團三個營。不到100人分別把守幾個城門。團部就設在縣衙裡。和縣長合署辦公。

簡單會商後。李凌風決定狙擊隊留一個小隊控制東門。特戰隊王大湖中隊一分隊配合狙擊隊一個小隊去控制北門二分隊配合狙擊大隊一個分隊控制南門。三隊配合狙擊大隊一個分隊控制西門。其餘兩個中隊和狙擊大隊剩餘人員配合一營分三路解決保安團三個營。又從俘虜中挑出6個人。以每人給五塊大洋的價錢給部隊帶路。

非常順利。沒有響一槍保安團千名士兵在睡中糊糊塗塗地就成了特戰支隊的俘虜。

等劉一民率領警衛師擁進古縣城時。李凌風王同生王大湖已經審問完古縣長保安團長警察局長了。縣衙裡存的六萬大洋的鹽稅也被戰士們完整繳獲了。

劉一民命令部隊在古休息兩個小時。兩個小時,特戰支隊全部換上保安團服裝。襲佔敘永。多餘的|安團服裝。讓一團換裝。跟在特戰支隊後面支援。七團留一個連看俘虜。迎接一軍團部隊。其他部隊隨一團後跟進。

新兵團長周毅問劉一民。可不可把保安團地士兵納入新兵團管理。劉一民一口就拒絕了。直接告訴他不行。前面俘虜多的是。新兵多的是。這些俘虜留給一軍團處理。弄周毅既充滿期又非常失望。感覺渾身上下都不自在。

接到警衛師成功襲佔古的電報語。毛澤東恩來朱德按下狂喜的心情。立即電令等候在赤水河邊的一軍團一師出發。迅速接管古。命令九軍團天亮後作出向赤水攻擊動作。進一步迷惑川軍。中午12點後。務必脫離與敵接觸。迅速隱蔽南返。

若川敵急追。將敵引向婁山關實施阻擊後。甩開敵人向仁懷前進;若川敵停滯不前。就前進到茅臺渡過赤水。追上主力。進入川南。然後電令三軍團五軍團軍委縱隊緊急集結分數向仁懷前進。目標橫渡赤水。進入川南。

今天山在辦公室值班。又忙一天。更地少了點。請原諒。明天補上。最少一萬字。謝謝大家對山人的支持和鼓勵。謝謝大家的月票!謝謝真誠謝謝!請繼續月票支持!

第1354章 激戰長春(五)第1003章 雪夜篝火(續)第1166章 日軍也學會了閃電戰第450章 大鬧濟南城(五)第43章 餘韻(三)第1156章 天皇決斷(續)第450章 大鬧濟南城(五)第1310章 計劃轟炸日本第1281章 攻克錦州(續)第348章 徂徠之春(二)第938章 火箭炮VS飛機場(續)第892章 砍頭、破肚、斷尾第1300章 山田乙三第600章 又見閻老西第1319章 日軍第六軍的輓歌第580章 公審第1393章 統一指揮第1296章 到工廠去,到農村去第1484章 灤河大戰(中)第1211章 文化精英(續)第361章 橫掃魯東南(四)第313章 揮師東進(四)第1519章 一戰定華北(五)第1452章 十三省、市第1125章 把我老婆放回來第352章 蒙山之陽第518章 一九三八年的斬首戰(五)第1569章 關鍵時候掉鏈子第612章 中央委員第1261章 蛙跳戰術第306章 子洪口(二)第582章 戰地通訊第339章 寺內壽一的困惑第871章 魯南戰役(四)第738章 槍下留人(續)第439章 周村血戰(五)第375章 危局(四)第1211章 文化精英(續)第1453章 錐子第683章 當機立斷第57章 雪夜苗嶺道第213章 晉祠(六)第1196 四大行(續)第895章 掣肘第766章 亂起諾門坎第271章 風雨冀中(一)第500章 向北出擊(三)第789章 於、沈來訪第457章 連雲港(四)第1484章 灤河大戰(中)第225章 雁門關(一)第1211章 文化精英(續)第889章 四處開花(上)第704章 韜光養晦第311章 揮師東進(二)第1042章 杏花雨第570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四)第569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三)第1392章 對關東軍最後一戰第59章 清溪鎮大捷(二)第999章 三件大事第67章 青龍洞第1355章 激戰長春(六)第385章 魯中戰役(八)第65章 血戰羊坪鎮(四)第25章 初戰小水(一)第865章 白彥鎮第18章 兵臨通道(三)第510章 景芝古鎮(續)第951章 張灣軼事第684章 年貨第242章 沸騰的天津(一)第204章 察哈爾派遣兵團的輓歌(六)第696章 南打北拉(二)第810章 紐約(下)第1077章 前度王郎又重來第137章 東風第一枝(五)第909章 屁滾尿流第1580章 番外二、遙望中東第211章 晉祠(四)第643章 魚兒咬鉤了第779章 皖東北新政第4章 初見陳樹湘第858章 新安古鎮(中)第1365章 國家利益至上第1478章 一聲嘆息(續)第1314章 山田乙三的決心第1408章 動員令第1507章 天津無秘密第71章 遵義會議(二)第907章 各懷心機第845章 不一樣的第一次長沙會戰(中)第1185章 無知者無畏 求雙倍月票第1190章 海上早晨 爲盟主歐陽&晶晶賀第928章 平邑集定策第1078章 夜掃第1086章 娘子關第1440章 血窟窿第1400章 烹小鮮第1310章 計劃轟炸日本
第1354章 激戰長春(五)第1003章 雪夜篝火(續)第1166章 日軍也學會了閃電戰第450章 大鬧濟南城(五)第43章 餘韻(三)第1156章 天皇決斷(續)第450章 大鬧濟南城(五)第1310章 計劃轟炸日本第1281章 攻克錦州(續)第348章 徂徠之春(二)第938章 火箭炮VS飛機場(續)第892章 砍頭、破肚、斷尾第1300章 山田乙三第600章 又見閻老西第1319章 日軍第六軍的輓歌第580章 公審第1393章 統一指揮第1296章 到工廠去,到農村去第1484章 灤河大戰(中)第1211章 文化精英(續)第361章 橫掃魯東南(四)第313章 揮師東進(四)第1519章 一戰定華北(五)第1452章 十三省、市第1125章 把我老婆放回來第352章 蒙山之陽第518章 一九三八年的斬首戰(五)第1569章 關鍵時候掉鏈子第612章 中央委員第1261章 蛙跳戰術第306章 子洪口(二)第582章 戰地通訊第339章 寺內壽一的困惑第871章 魯南戰役(四)第738章 槍下留人(續)第439章 周村血戰(五)第375章 危局(四)第1211章 文化精英(續)第1453章 錐子第683章 當機立斷第57章 雪夜苗嶺道第213章 晉祠(六)第1196 四大行(續)第895章 掣肘第766章 亂起諾門坎第271章 風雨冀中(一)第500章 向北出擊(三)第789章 於、沈來訪第457章 連雲港(四)第1484章 灤河大戰(中)第225章 雁門關(一)第1211章 文化精英(續)第889章 四處開花(上)第704章 韜光養晦第311章 揮師東進(二)第1042章 杏花雨第570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四)第569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三)第1392章 對關東軍最後一戰第59章 清溪鎮大捷(二)第999章 三件大事第67章 青龍洞第1355章 激戰長春(六)第385章 魯中戰役(八)第65章 血戰羊坪鎮(四)第25章 初戰小水(一)第865章 白彥鎮第18章 兵臨通道(三)第510章 景芝古鎮(續)第951章 張灣軼事第684章 年貨第242章 沸騰的天津(一)第204章 察哈爾派遣兵團的輓歌(六)第696章 南打北拉(二)第810章 紐約(下)第1077章 前度王郎又重來第137章 東風第一枝(五)第909章 屁滾尿流第1580章 番外二、遙望中東第211章 晉祠(四)第643章 魚兒咬鉤了第779章 皖東北新政第4章 初見陳樹湘第858章 新安古鎮(中)第1365章 國家利益至上第1478章 一聲嘆息(續)第1314章 山田乙三的決心第1408章 動員令第1507章 天津無秘密第71章 遵義會議(二)第907章 各懷心機第845章 不一樣的第一次長沙會戰(中)第1185章 無知者無畏 求雙倍月票第1190章 海上早晨 爲盟主歐陽&晶晶賀第928章 平邑集定策第1078章 夜掃第1086章 娘子關第1440章 血窟窿第1400章 烹小鮮第1310章 計劃轟炸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