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家族力量

李應吃過飯,與父母行了禮便出門而去,路過李通時,同李通施禮道:“通叔,那一會還要勞煩您。”

李通連忙回禮:“少爺回去稍作調整,老奴片刻便到。”

李應點點頭向自己臥房走去,邊走邊尋思着爹爹安排的事務。

學知識不是什麼難事,自己好歹也是軍校出身,不是沒文化的人,至於經商之類的,確實得撲身細學,但是好在平時算個賬,扒拉個算盤,看個賬本不算難事。至於兵法戰策,自己確實沒有涉獵,特戰出身,指揮小部隊作戰自己不在話下,但是冷兵器時代,動不動就數以萬計的兵團混戰,自己可完全搞不明白。騎射和馬上作戰,自己更是完全不會,日後少說也是個馬上將領,總不可能做個步軍吧,況且老天給了一次重生機會,總不能心甘情願的給宋江那黑廝當小弟吧,做大哥的不會騎馬,太讓人笑話。至於習武的事,一會還是要多多請教管家李通,記憶中的李通貌似也是個武林好手,只是李應年幼,有些事情知道的並不太細。

想着想着,已經來到自己的臥房門口,丫鬟莉香連忙來迎:“少爺吃好了?奴來給您換衣。”

李應答道:“吃好了,莉香可吃過飯了?”

莉香連忙應承:“多謝少爺關心,奴吃過了,這就幫您換裝。”

李應一尋思,這古代別的還好說,動不動就換衣服是真的麻煩,這才過了一上午連穿帶換四五回了。可轉念一想,古代也沒什麼別的東西可以炫富,勤換衣服,騎寶馬,坐轎子,玩些奇珍異獸,多找幾房漂亮夫人,做文官的修整庭院雕樑畫柱,做武將的寶甲神兵高頭大馬,不過如此罷了。

別的不說,一想到幾房漂亮夫人,李應心裡美滋滋的,這萬惡的舊社會啊,想着想着又樂開了花。

莉香看着李應臉上帶笑,也跟着在那裡癡癡的笑。

李應發覺自己失了神,連忙說:“莉香,給我找些練武用的勁裝,一會要跟管家研習武藝。”

莉香點頭稱是,片刻功夫便拿來衣物,方纔穿戴整齊,李通便已來到門口。

李通拱了拱手道:“少爺準備妥當了,讓您恭候多時了吧。”

李應擺擺手道:“通叔哪裡話,我也才穿戴完畢,通叔可吃過飯了?”

李通一笑:“謝少爺關心,已經吃過了,那少爺隨老奴走走看?”

李應點點頭道:“通叔不必太過生疏,你我不必主僕分明,您同我父親多年相交,把我只當個子侄便罷。”

李通忙恭敬行禮:“不敢不敢,少爺請隨某來罷。”李通嘴上不說,心裡卻暗暗稱讚,好個謙和有禮的好少爺。

李應隨李通正走,李通便向李應介紹:“一會先去看看武師教頭,檢驗檢驗咱們自家莊兵的武藝。然後老奴便施展自身所學,看少爺有什麼想學想問之事,最後再去家中書閣,帶您看看您家中藏書可好?”

李應點頭:“全聽通叔的。”

不一刻,已來在了鄉兵演武場,武師教頭共有二十人整,鄉兵整齊列隊也有三百衆,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這也算是不小的勢力了。梁山未聚義前不算揭陽嶺(因爲揭陽三霸算是一個派系),總共十一個山頭,除了混世魔王樊瑞、八臂哪吒項充、飛天大聖李袞有三千嘍囉外,其他的大點的山頭五七百人,差不多的三五百或者二三百,那最差的登雲山鄒淵、鄒潤叔侄倆手下才八九十人。這三百鄉兵着實不少,何況還沒算上出門走鏢、運貨的夥計。

李應側首問李通:“通叔,如果能作戰的人全都算上,不止這些吧?”

李通回覆:“如果在外做各種生意的全都算上,有武藝的教頭武師鏢師有五十人左右,鄉勇私兵也有五百之衆。李家上下算齊整,一共是一千零八十口人,丫鬟奴才百人,經商務農五百人,至於其他人,或是安排官軍之中做些小官小將,或是安插在哪個山頭做些探子內應,或者在重要的路段中間自己開些店面,以接應自家商隊。”

李應點了點頭,心想當真是個地方土豪,不僅自家買賣做的大,就連官府軍營、綠林山頭都安插了自家眼線。也不枉稱個李家莊李大官人。

轉念又一想,這獨龍崗李家莊在書中還有兩個莊互爲照應,是祝家莊和扈家莊,也都是一方土豪,照書上寫法,只怕是祝家莊比李家莊還強,真想不出祝家莊該有多大勢力,但一想也對,沒有那麼大勢力,怎麼能以一莊之力抗衡梁山盜匪呢。

於是轉頭又問李通:“通叔,咱李家莊久居獨龍崗,我也曾聞得獨龍崗前還有兩個莊,分別是祝家莊和扈家莊,這兩家實力如何?”

李通嘿嘿一笑:“若說實力還是李家莊爲上,祝家莊第二,扈家莊次之。祝家莊買賣上和咱差不多,家主是祝萬茂年歲不如家主大,生有三個子嗣,只不過官府中有些親眷,也給官軍養些軍馬,據說還與官軍有些軍械上的往來,好像是家中從外鄉找來許多好鐵匠幫着官軍打造軍械,常言道家中有官好做事。”

李應暗暗記在心裡,只是心裡納悶,祝家莊不是祝朝奉和他三個兒子嗎?尋思半天想起來,常看水滸傳,都說是祝朝奉這個朝奉(宋朝官階有朝奉郎,朝奉大夫,明、清則常稱鹽店、典當店員爲朝奉,亦有地方用以稱鄉坤。)是他買來的官職,因此都叫他做祝朝奉,這也就難怪了,不認識當官的,上哪裡去買官做呢。

李通又說:“扈家莊買賣則不同,平時做些織錦綾羅、布匹綢緞、歌姬舞女、香料日用等物,也開些村坊酒店,幹些遠途倒賣等事物,扈莊主年歲稍大些,年長家主些歲數,長子扈成今年十六,前年加冠成人,二子扈英十二送至青虛山修道一直不見回來,又生個小女年方八歲,倒也可愛至極。”

李應一點頭,這個小女便是一丈青了,倒是小我個六歲,只不過小說裡卻是那祝彪的未婚妻,不知爲何。

管家李通把情況說了個大概,又指着二十個教頭武師逐個介紹一通。

爲首頭一位武師,姓劉名坡,善使朴刀、銅臂鐵腿、步鬥首屈一指,平常時身負二百斤、日行三四百里,以往家中走鏢運貨,多是劉武師應承,目下生有一子,因此不常出行,現在莊裡主要負責教授鄉兵拳腳、步戰功夫。

李應點點頭,拱了拱手算是行禮,劉武師也朝李應回了禮。

第二個武師姓歐名慶,不是此處人士,在李家莊做了八年馬軍教頭,現家中尋了一良人給做妻子,妻舅是行伍出身,不日便要啓程歸鄉,但往日也不少出力,馬上功夫也甚了得,槍棒精熟,極善暗器,會使飛刀袖劍。

李應朝李通說:“歐武師是家中人,雖要歸鄉,也必要好生管待,結算時多多給付銀兩,也好歸鄉長些門面,到時也不枉做我李家人一場。”

李通道:“那是自然,老爺早已吩咐,但凡李家長工,留者好生管待,去者多添銀兩,也好歸鄉有光。”

那歐武師一聽,連忙稱謝不已道:“俺歐慶平生庸碌無爲,幸得遇到老爺提攜,一身武藝得以有處施展,目下家中老孃無人管顧,又往來信件盼着早抱孫兒,今無奈要返鄉,又得老爺少爺如此管待,真讓俺歐慶內心不安,恨不能以死相報李家大恩,老爺少爺懇請知之,歸鄉之後事情辦妥,某便帶妻攜子再來李家報莫大恩情……嗨,莫不如不歸家便了,娶何妻生甚子,便一腔熱血報了恩便罷了。”說罷竟激動不已,泣之於地。

李應慌忙扶起,連忙說道:“歐武師不必如此,家中有事自要去辦,常言道父母在不遠行,父母之命大過天,又不是日後不得相見,歸鄉事情辦妥,若心中仍不捨李家,帶妻攜子再來便是,何時來也是我李家人,若江湖中有甚難事,書信往來,李家必然相幫,不可在人前落淚了。”說罷緊緊握了握歐慶雙臂。

歐慶用衣袖粗粗擦去眼角淚滴:“少爺,歐慶是個粗人,說不得甚好言語,日後有用得着俺的,千里萬里,水裡來火裡去,上刀山下油鍋,俺歐慶眉頭不皺,勢必應承,俺要是死了,子孫也都聽咱李家吩咐,但有吩咐,死命相報。”

李應用力抱了抱這個鐵骨漢子,歐慶端端正正行了禮。

李通又指了第三位武師,這武師姓張名忠,目前接替了歐武師,任馬軍教頭。

李應問李通:“莊上還有馬軍?馬幾匹,善騎者幾人?”

李通回道:“現今莊上馬有一百五十匹,善騎術者同等。”

李應點點頭,心想莊上作戰力量共五百人,竟有一百五十馬軍,真個是個大莊。比那尋常山大王強的不是一星半點,一般的山大王嘯聚山林,少的三五百,多的七八百嘍囉,軍械五花八門差的有木槍、石刀、扁擔、哨棒,好點的也不過是些朴刀、鐵劍、短槍、馬叉,山大王並頭目有個馬匹代步已然好極了,更別提馬軍了。就是那水泊梁山鼎盛時期,衝州撞府、打家劫舍、攔路搶劫獲了無數資源,馬軍也只是寥寥而已。現如今李家莊,馬軍小有規模,更兼有些武藝之人數以十記,已然是一方村縣的大勢力了。難怪日後水泊梁山之人,州府打了不知幾次也不敢輕易惹惱祝、李、扈三莊之人,若不是有那腦殘的祝彪擾亂三莊關係,恐怕梁山也不是那麼容易就拿下三莊。

李通接着介紹:“這張忠以前曾是青州正牌軍,爲因醉酒誤了點卯,一氣之下離了職,爲因州府中有人護持,不至犯了刑罰,但也因此沒了差事。好在武藝卓羣,老爺外出碰巧遇見,便帶到莊上,做了馬軍教頭。”

張忠忙向李應抱拳行禮,李應點了點頭。

第四位武師姓傅名羽,任弓弩教頭,祖上也是行伍出身,爲因家中不幸遭了荒,偕老帶幼舉家搬遷到此,前年老爺莊上招人,特來相投,弓弩射術十分了得,也會制些弓弩箭羽。

傅羽抱拳行禮,李應也回了禮,心中一想,這馬步弓三軍,還盡然配齊了。

第五位嶽竺鏢頭,乃是京兆府人士,爲因江湖上久聞獨龍崗李莊主大名,特來相投,在家時便是遠近聞名的鏢師。目前主管走鏢運貨,步鬥功夫也十分了得,更兼深知江湖上的形形色色,因此是老爺的得力助手。

又指了指第六位,這位也是鏢頭,嶽竺多往南路走,北路便是裴英了,南路富庶難行,但北路更加兇險,雖不甚富庶,但馬匹鐵礦多從北地與遼金商販買賣,這莊裡馬匹便是裴鏢頭從北地取來。

第七位姓鄒名飛,乃是莊中軍械製造的主管,自身武藝也十分了得,更兼一膀子好力氣,鐵錘舞將起來,尋常三二十人近不得身。

第八位姓仲名磊,是個相撲好手,未來李家莊前曾在泰山與人爭跤,兩年奪魁,現如今指導鄉勇相撲格鬥並強化體能等。

李應又與衆位一一見禮。

李通指了指其他人,剩下一衆或是副手,或是親傳親授之人,也都是個中強手。

其餘諸人也同李應一一施禮,李應點頭回應。

眼看時間不早,李應示意李通讓衆人按部就班做事便好。心中想着莊上軍備問題,看看有何可整改的。

李通向李應說出一番話來,讓李應武藝更爲精進,若問所說何話,且聽下回分解。

第一章重生第五章江湖往事第三章家族力量第七章營救李通第七章營救李通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一章重生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一章重生第五章江湖往事第二章未來的生存計劃第三章家族力量第七章營救李通第五章江湖往事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一章重生第七章營救李通第三章家族力量第一章重生第一章重生第一章重生第三章家族力量第二章未來的生存計劃第一章重生第一章重生第一章重生第八章前路難行第二章未來的生存計劃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八章前路難行第一章重生第二章未來的生存計劃第一章重生第八章前路難行第八章前路難行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五章江湖往事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三章家族力量第二章未來的生存計劃第八章前路難行第八章前路難行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八章前路難行第八章前路難行第三章家族力量第一章重生第二章未來的生存計劃第八章前路難行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七章營救李通第一章重生第三章家族力量第七章營救李通第八章前路難行第七章營救李通第三章家族力量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一章重生第二章未來的生存計劃第七章營救李通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一章重生第八章前路難行第五章江湖往事第八章前路難行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五章江湖往事第八章前路難行第五章江湖往事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五章江湖往事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三章家族力量第五章江湖往事第五章江湖往事第七章營救李通第二章未來的生存計劃第二章未來的生存計劃第一章重生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五章江湖往事第一章重生第二章未來的生存計劃第一章重生第一章重生第一章重生第五章江湖往事第五章江湖往事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七章營救李通
第一章重生第五章江湖往事第三章家族力量第七章營救李通第七章營救李通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一章重生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一章重生第五章江湖往事第二章未來的生存計劃第三章家族力量第七章營救李通第五章江湖往事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一章重生第七章營救李通第三章家族力量第一章重生第一章重生第一章重生第三章家族力量第二章未來的生存計劃第一章重生第一章重生第一章重生第八章前路難行第二章未來的生存計劃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八章前路難行第一章重生第二章未來的生存計劃第一章重生第八章前路難行第八章前路難行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五章江湖往事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三章家族力量第二章未來的生存計劃第八章前路難行第八章前路難行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八章前路難行第八章前路難行第三章家族力量第一章重生第二章未來的生存計劃第八章前路難行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七章營救李通第一章重生第三章家族力量第七章營救李通第八章前路難行第七章營救李通第三章家族力量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一章重生第二章未來的生存計劃第七章營救李通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一章重生第八章前路難行第五章江湖往事第八章前路難行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五章江湖往事第八章前路難行第五章江湖往事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五章江湖往事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三章家族力量第五章江湖往事第五章江湖往事第七章營救李通第二章未來的生存計劃第二章未來的生存計劃第一章重生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五章江湖往事第一章重生第二章未來的生存計劃第一章重生第一章重生第一章重生第五章江湖往事第五章江湖往事第四章李應初學藝第七章營救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