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正色道:“曹操一直想報,我軍奪司州之仇,並非不想滅吳。只是因爲軍力強不過我軍,又不願做無謂的傷亡,還有就是怕我軍由中原乘虛襲他罷了!故他才放下一切,誠心與東吳結盟。再說孫權也不傻,孫家營中還有能人。他們應該早看透了曹操的謀略,所以拿出興兵的架勢虛於委蛇做樣子給曹操看,他要在曹兵和我軍交戰的以後,在出擊攻打我軍,因此孫曹聯合,雖是目標一致,以打跨我軍爲主要目的。但孫曹之間不可能配合無間,打出一場出色的互補戰役。”
議郎李恢上前提議道:“軍師如此說來,那我們是否可以重賄對方將領,實施反間計,分化孫曹之間的關係!”
“不可,孫曹之間關係如鐵,分化不開,即便消耗再多的物質也是一樣。”諸葛亮立刻反駁道。
劉備覺得有些放迷糊了,他看着諸葛亮,想道:“說不和的是你,說關係如鐵的也是你?到底是和還是不合呀!
劉備想着,就開口問道:“軍師所言,怎麼前後矛盾?先前說曹操、孫權貌合神離,如今怎麼又說孫曹之間的勞不可破?”
“此一時彼一時也。對一件事下結論,不可只看表象,要把各種因素綜合考慮進去。先前,曹操剛出許昌,奇襲魯山。雖有小勝,但最終勝敗難以料定,這樣孫權以黃蓋爲上將軍,黃蓋數次與我軍交戰,接連敗北,決不會貿然出兵,拿孫家那爲數不多的士兵和自己的名譽開玩笑。而曹操、孫權目標一至,所謂‘沒有永遠的盟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曹操、孫權的利益相同,又互不侵犯。曹操、孫權被是世間霸主,在強大的利益面前,是不因爲‘反間計’而受到蠱惑。”諸葛亮一番話說地是振振有辭,蹌蹌有理。
在坐的衆人無不點頭稱讚。
稱讚間,外頭傳來了侍衛的叫喊:“啓稟秦侯,關內侯求見!”
這個時候,曹操的任命已經發了下來。曹操封羅靈風爲侯對他沒有一點好處。也沒有一點壞處。他手下被封侯的人多了去了,他並不在意封羅靈風一個小小的關內侯。因此,曹操得到了劉備上奏的詔書,想也沒想,只是愣了一會兒,就寫了同意二字,讓傀儡皇帝下聖旨了。
羅靈風進入了議事廳,此刻會議已經快結束了。重大的事情幾乎已經處理完畢。
聽着下手地諸葛亮給他講的會議始末,羅靈風不住的點頭。會議所定下的大部分決策,都和他腦中的相差不遠。一些不重要的細節還需要細細的思考,才能下結論。
因此,這次會議。大部分他都是作爲一個旁觀者。只有是一些特別的地方提提自己地意見。
“靈風、靈風!”
就在會議結束時,羅靈風突然聽見有人在小聲叫他,他回頭一看,正是諸葛亮。
諸葛亮對羅靈風使了個眼色。
羅靈風會意。高聲道:“臣有事起奏!”
劉備微笑問道:“何事?”
“此戰關乎我軍威望以及日後的發展,因此,此戰非勝不可。爲了激勵軍心,還請主公親征,以便激勵士氣。”羅靈風慎重的說出了他的意思,
“不可”陳羣第一個戰出來反對,“戰場上瞬息萬變,萬一主公有何不測。那應該如何嗜好?”
“我認爲此法不妥!太過危險了!”吳懿也站出來反對,他的家族就押在了劉備地身上,若是劉備有個三長兩短,那吳家可就大虧特虧了。
“主公安危重於一切,我也 認爲主公不適合出征。”孫乾也跟着說道。
“老張也是怎麼認爲的。軍師又犯糊了,對付曹操小兒,那裡能讓大哥放險的道理。只要曹操敢來,老張定讓他們有來無還!”在張飛的眼中劉備大於一切。要讓劉備冒險。他絕對是不樂意地。雖然這是他最要好的朋友羅靈風提出來的。
羅靈風漂了張飛一眼,暗歎:“你這傢伙跑出來湊什麼熱鬧!”
誰知。這一漂,被張飛看了個正着。
張飛大聲嘟囔道:“靈風小子,你別衝我瞪着眼睛,老張纔不會改口呢!想讓大哥冒險,沒門!”
羅靈風額上頓時冒出了幾條黑線,恨不得狠狠 的刮張飛幾個耳瓜子。
龐統上前替羅靈風解圍,肅然道:“主公身爲秦候,名聲震動天下,欲東討漢賊,以伸大義於天下,應當親統六師,以身正法,還我大漢朗朗乾坤!”
說者,龐統也暗自捏了一把汗,原來以爲以羅靈風的威望,說出此事反對的人應該很少,都想到依舊有那麼多人不同意。
諸葛亮也說道:“此戰不只是主公一人,曹操和孫權勢必也會親自前往前線督戰,來激勵士機氣。此戰關係大漢興衰,亮勸主公,親領三軍破曹。”
一時間,議事廳內喧譁聲一片。
“行”“不行”“能”“不能”種種聲音摻差不齊。
不同意的人說危險,同意的人說必須。在這點上誰也不讓誰!
“別爭了!”劉備見堂下聲音混雜,就出聲制止了爭執地衆人。
衆人將目光都聚集到了劉備身上,等着劉備的決定。
劉備只是想了一會兒,望了衆人一眼,權衡了一翻,終於拿定了注意,道:“就依照軍師之言……”
聽到這裡,羅靈風鬆了口氣。要打一場大戰,最主要的就是穩住全軍的士氣,無可否認在抓心這一點,天下無人出劉備左右。有了他在,即便是遇到在惡劣的戰況也可以時時保障軍心和軍中的士氣。
這樣一來,羅靈風、諸葛亮、龐統等人就可以全心全意的出謀劃策。不需要顧忌其他。
當夜,羅靈風對家人說了又要出征一事。離別的哀愁又籠罩着衆人。
好在羅平夫婦,家中妻兒都已經習慣了,縱然有萬般不捨,也是無可奈何。只是一個盡地囑咐羅靈風小心行事。
經過了一段自己地準備,糧草軍馬都已經準備妥當。
“是該出發的時候了?”羅靈風告別了家人地羅靈風早早就來向長安以東三十里外的軍營行去。
一聲淒厲的鷹叫聲突然在高空響起。
李鷹奇怪的對羅靈風說道:“前面後一百多人擋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羅靈風也有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頭腦。他在長安呆了也有七。八年了。還從來沒有人敢阻擋他地去路。
羅靈風沉聲道:“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對方居然在半路光明正大的阻擋,可見不一般,大家做好戰前準備。我們去會會他們!”
行不過一里,羅靈風就大吃一驚。原來擋在他面前的攔路虎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好徒弟——鄧艾。
只見鄧艾一身亮銀甲,手裡拿着一把閃閃發光的長刀,垮下還有一匹黑色駿馬。在他的身後還有百名排的整齊隊伍的青年士兵。
羅靈風上前質問道:“士載。你怎麼再這?”
鄧艾身穿着一身鎧甲,昂着頭,挺着胸,高聲道:“師傅,徒兒也要陪你去殺敵!”
羅靈風心頭好笑。一個小屁孩跑來湊什麼熱鬧,萬一一不小心死在戰場上,那豈不是枉殺了一個天才。羅靈風雙眼一瞪,怒聲道:“胡鬧。就你那三兩下本事還想上戰場?乖乖給我回去。”
鄧艾昂首道:“師傅曾經說過,有志不在年高,再說我已經十五歲了。還是我鄧家家道不落,現在我已經討媳婦了。記得我爹就是在十五歲地時候娶了我孃的。”
一條黑線在羅靈風的頭上,若隱若現,他橫着雙手插在胸,堅決的說道:“不行,戰場非同兒戲。你年紀太小過早在戰場上歷練,並非是一件好事!戰場上的血性,殘忍,非爾等可以想象。曹軍士兵悍勇兇猛,此次東征危難重重,爾等可回長安繼續訓練,在過三年就可出陣殺敵。”
鄧艾領着手下百名士卒,一齊拜倒道:“既已投軍。自當爲秦侯赴湯蹈火。雖萬死而不辭。既然我等來到此地,自然不會懼怕曹賊地精銳戰士。焉敢敵軍未出。先行怯陣的道理。若我碰上曹賊,在下讓他有來無回。”
羅靈風見鄧艾一臉的認真,若是過份的打壓他地激情,可能會傷到他那小小的自尊心,在他的心裡留下一些不好的腹面影響。想着,羅靈風嘆聲道:“士載,戰場上處處都洋溢着死亡的氣息,一不小心就會告別這個大千世界。這樣吧,你若是能打敗我身後任何一位,爲師就同意帶你去!”
“好!就依師傅的意思!”鄧艾聽了羅靈風鬆口,開心的說着。他的目光在羅靈風身後地樊成,拓跋兄弟身上掃了一眼。都後,將目光定在了拓跋武的身上。
鄧艾長刀指向拓跋武道:“武大叔,是否有膽和小侄切磋一下。”
拓跋武在遼東十八騎中武藝只在拓跋無雙之下,羅靈風的幾個護衛他的武藝可排在第三,不過爲人有些好勇,有些自大。
原本以爲鄧艾會挑武藝最差的拓跋智,如今卻挑了位列三甲的拓跋武,讓衆人好生差異。
拓跋武笑了笑,上前道:“來吧!讓我看看你小子在龐將軍那學了些什麼東西!”
鄧艾使個旗鼓,以刀當槍使,一招“毒龍出洞”,刀上亮光抖動,捲起碗大槍花,往拓跋武心口直搠過去。
拓跋武一怔,奇怪鄧艾爲什麼不使刀法,拓跋武心想着,手也不慢,讚了聲:“好!”就身隨槍走,避向左側,右手腰刀架在長刀上。左掌翻轉,徑自來抓刀柄。
鄧艾在這手長刀上可下了苦功夫,在加上他的天資聰穎,深得刀法技藝。刀風一轉,就撤回了長刀。
拓跋武呵呵大笑,彎刀上下翻騰,處處向鄧艾的空門砍去。
須知,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這短彎刀走地就是險和奇,只見那彎刀或勾、或挑、或劈,或攔,神出鬼沒地攻擊,打的鄧艾節節敗退,眼看就要取得了勝利。
拓跋武一邊一邊揮舞着彎刀,神色得意之極。
羅靈風看了許久,微微搖頭道:“武兄弟要輸了。”
果然。羅靈風話音剛落不久,戰場上就豈了翻天覆地地變化。
鄧艾突然如有神助,眼中射出幾分自信。長刀化守爲攻,閃電般地砍出七刀,呼嘯的刀影瞬間就將拓跋武給籠罩在其中。
要知鄧艾的一手。可是龐德的絕技“絕殺七式”。這“絕殺七式”可非同一般,當年高祖帳下勇將樊噲,就是憑着這連霸王項羽和讚歎的七式刀法,爲高祖縱橫沙場。所向披靡。
鄧艾雖然不及樊噲之神勇,也不比龐德之威猛,但這七式刀法一出,立刻就將大意的拓跋武困在了自己 的刀鋒下,打了拓跋武一個措手不及。
拓跋武左右抵擋,不多時,就因爲失去了先機,而落敗下來。
羅靈風見拓跋武落敗。心中也很是高興。遼東十八騎各個都是好手,雖然拓跋智武藝在羅靈風的護衛中倒數第一,不過鄧艾未必打地贏他,畢竟兩人之間的經驗和力量相差太遠了。而在遼東十八騎中只有拓跋武的性格有着明顯的弱點,
鄧艾雖說勝的不光彩,但這也證明了他的機靈,果斷,隨時懂得審時度勢。
羅靈風也不好在反對。帶上鄧艾一起向軍營走去。
軍寨大營校場。
羅靈風走在劉備身旁。身後依次是諸葛亮、龐統以及法正。劉備走上了高聳的校臺,對鼓手道:“壘鼓集合!”
“咚……咚……咚……”
密集的軍鼓聲時起彼浮。營寨中頓時向燒開了地開水一樣,沸騰不止,翻滾不已,只聽見戰馬失鳴,人聲鼎沸的喧譁之聲。
不過,不到半個時辰,
營寨中就變了副模樣。安靜的就連走路的回聲都聽得見,戰馬、人聲通通都消失不見了。
接着,就傳來高順那嚴肅,冷酷的聲音:“陷鋒軍團已經全數集結完畢,請主公指示。”
“陷鋒軍團”是劉備軍中地王牌,無論是在軍紀,還是在戰鬥力上,“陷鋒軍團”都是當之無愧的大哥大,那整齊的隊行,威武不屈的站姿,在劉備軍中無一支可以和“陷鋒軍團”相提並論。
“‘飛羽弓騎’集結完畢,請主公指示。”趙雲是第二個,那五年成一軍地‘飛羽弓騎’確實有他的 獨特之處。
緊接着就是馬超的“天罡軍團”,陸遜新建的“神策軍”、龐德的“地龍軍團” 典韋“天虎軍團”,還有就是黃忠的“重甲營”、張飛的“黑甲騎”、黃敘的“神箭營” 等等。
站在最前頭地是張飛、趙雲、典韋、馬超、龐德、高順六員軍中的中流砥柱。
在他們後頭的是陸遜、黃忠、沙摩柯、黃敘等將領。往後在就是呂蒙、凌操、淩統、李嚴、張嶷、馬忠、馬岱等將。
最後纔是傅彤、陳式等雜將。
四十多萬大軍,整齊的排列在一起,那宏大的氣勢讓校臺上的衆人豪氣大生。在校臺邊緣充當羅靈風護衛的鄧艾更是看得目瞪口呆,眼中冒出無數小星星,想道:要是能當這四十萬大軍的統帥,那該多好!
這時,劉備從身上取下配劍,教與羅靈風之手,道:“備在統兵上,差靈風多矣!備現在當着這千員戰將和四十萬大軍面前,將這四十萬大軍地指揮權交給你。備相信,你依舊會向以往一樣,指揮着我軍這四十萬戰士,破曹賊,斬孫權,還我大漢,朗朗乾坤!”
羅靈風見劉備如此待己,心頭感動非常。他恭敬地接過“寶劍”大喊道:“破曹賊,斬孫權,還我大漢,朗朗乾坤!”
“破曹賊,斬孫權,還我大漢,朗朗乾坤!”
“破曹賊,斬孫權,還我大漢,朗朗乾坤!”
“破曹賊,斬孫權,還我大漢,朗朗乾坤!”
………
四十多萬大軍的吶吼可謂是驚天動地,地動山搖,那氣勢有如黃河之水,洶涌澎湃。
羅靈風走上臺前,高舉寶劍,道:“衆將士聽令!”
衆將齊聲抱拳應諾。
“高順何在?”
“末將在!”高順快步走去,抱拳應道。
“命你率本部人馬爲前鋒,逢山修路,遇水搭橋,直取安樂縣!”
“莫將領命!”高順接過令箭,返回陣中。
“趙雲、黃敘、李嚴、張嶷聽令,你們領本部軍馬爲軍中左翼。”
“得令!”趙雲、黃敘、李嚴、張嶷四人齊聲領命。
“馬超、馬岱、馬忠聽令,你們三人領本部軍馬爲軍中右翼。”
“緊遵號令!”馬超、馬岱、馬忠同時領命!
“龐德、黃忠聽令,你二人趕往洛陽,聽從州牧田豐地調遣!”
龐德、黃忠齊出,同聲道:“得令!”
“其餘將士隨我與主公前往南陽破敵!”
“是” 其餘將士齊聲喊道。
手機賺錢網,賺錢很簡單!你每天都在分享好的文章給朋友是嗎?
好消息:現在同樣是分享文章給朋友,但是能賺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