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

王謙之前覺得林輔成這個自由派,還能有什麼高論?

高陽何氏因爲災年不肯減租,導致了滅門之禍,展現了鄉野之間複雜而失序的矛盾平衡;而後又揭露了地方巧立名目,利用勞役的名頭,進行攤派過程中的武裝抗稅;在最近一期的逍遙逸聞裡,更是直接將冒名侵佔官田的事情暴露,引發了大地震。

這一趟保定之行,林輔成的揭露已經很大膽了,至少對於朝廷而言,需要一段時間去調整,而下一期的內容,王謙認爲,還是不要寫得好。

林輔成要寫官逼民反,那還不如直接寫【我要造反】,直接繞過了中間環節,蹲大獄好了,王謙陪着林輔成一起蹲大獄。

“黃公子手眼通天,說可以寫的。”林輔成略顯心有不甘。

王謙思索了下說道:“林大師,我有說過這樣的話嗎?黃公子從來沒有給過這樣的承諾。”

“原來大人物也會出爾反爾。”林輔成聽聞王謙收回之前說的話,也多少知道這個話題的確不太方便觸碰,還是淺嘗輒止的好。

“畢竟我對這個美好的世界有着深深地眷戀,相信林大師也是如此眷戀着人間的美好。”王謙用略顯誇張的語氣說道。

林輔成點頭說道:“是的,我也非常眷戀。”

不是心裡想什麼就必須要表達出來的,做過首輔的李春芳,尚且要通過西遊記去隱晦的表達自己對世界的理解,更惶恐其他人了,爲了光德書坊的存續,林輔成的官逼民反捲,不太方便在這個時間出現。

“朝廷是不是過於苛責勢要豪右鄉賢縉紳了?”章丘王氏王德欣是第二次和林輔成聚談了,上一次他灰溜溜的落敗,狼狽逃跑,這次見到了林輔成,王德欣開始了自己的觀點闡述。

“極盡苛責。”林輔成認可了王德欣的觀點,大明多次興起大獄,這一次,侵佔官田案,又有一批鄉賢縉紳要鋃鐺入獄了,這一次又一次,大明的屠刀到底要怎樣才能停止落下。

“哦?林大師同意我的想法?”王德欣立刻心生警惕,這個林輔成的認可,可不是那麼好接受的,林輔成最擅長的就是把你的主張作爲反對的依據,林輔成不是第一次這麼做了。

林輔成看着王德欣說道:“朝廷所做的事兒,不過是爲了讓大明的肉食者們放棄苟且偷安罷了,如何簡明扼要的描述這種苟且偷安?兩個字收租。”

“如果無法改變收租的想法,只想着收租,自然被滾滾大勢所淘汰,大勢已經變了,人也要改變,一如那西山煤局周圍白色的蛾子,被天敵吞噬。”

“這是天擇人擇,優勝劣汰。”

王德欣認真思索了這番話,由衷的說道:“謹受教,原來是這樣。”

大明論述歷史轉折中生產關係的轉變,總是以窮民苦力的視角去討論,而從來沒人指導過勢要豪右鄉賢縉紳應該如何去轉身,他們成爲了大明萬曆新政的反派,似乎成爲了必須被消滅的對象。

雖然大明不是與士大夫同治,但鄉賢縉紳也幫着大明維持了統治兩百餘年,皇帝的目光從未看到過勢要豪右,鄉賢縉紳。

王德欣家裡是數百年的世家,名門望族,他頗有感觸的說道:“都是大明的子民,都是陛下的臣民啊,陛下的目光總是看向窮民苦力,是不是也應該看向勢要鄉賢一些,告訴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如此一次次的舉起屠刀,一波一波的殺人,萬曆維新是有代價的,就只讓勢要和鄉賢去承受嗎?”

“唉。”

王德欣對大明風向的轉變是極爲忐忑不安的,頭上就像有把刀隨時都會落下一樣。

“那你們能遵紀守法嗎?”林輔成笑着問道。

“別人不敢說,但我們家能。”王德欣對這點還是有信心的,他們家膽子小,對犯法的事兒極爲擔心。

林輔成笑着問道:“那你何必擔憂呢?”

“人活一世,草木春秋,都是如此,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王德欣回答了這個問題,即便是遵紀守法,也要擔心身份地位向下滑落。

林輔成點頭說道:“那就具備了改變的前提。”

“不要再想着收租了,生產關係在轉變,想法也要變。我說的收租,不是單純的土地田畝的地租,你不要狹義的去理解它,我說的是不要想着收租,是新的生產關係,也要放棄收租的想法。”

不換思想就換人,官場如此,勢要鄉賢也是如此。

“願聞其詳。”王德欣聽聞大喜。

王謙也是一臉好奇的看着林輔成,林大師他還在輸出!而且又有高論!這自由派大師,果然肚子裡還有東西!

林輔成想了想說道:“你家裡有三千畝的地契,掌握了生產資料的所有權,你自己種不了,以出租使用權,招募長工短工佃戶收取租金,這是收租,這種想法要變,不要把什麼生意都做成收租,一到下雪天就想着對煤炭米糧坐地起價,這種心態萬萬要不得。”

“所有的財富都源於土地,土地是財富之母,勞動是財富之父,去拼、去搶、去佔有,去開拓。”

林輔成詳細闡述的自己的意思,收租是一種十分簡單高效、風險低收益大的資產增殖,盯着大明這一畝三分地算什麼本事?海外那麼多的土地田畝礦產,朝廷佔的過來嗎?走出去,去佔有,而不是畫地爲牢,圈地收租。

在時代的滾滾洪流之下,能博取一個開拓勳爵,就是頭等善事。

不要把什麼生意都做成收租,就是林輔成的主張,或者更加簡單易懂的講,就是做大蛋糕,而不是一直在本就爲數不多的蛋糕上,不停的下刀朘剝,想着多切蛋糕,本就沒多少了,還搶來搶去,內耗更加嚴重。

王謙聽完若有所悟,這個林輔成雖然沒什麼錢,但是所提出的觀點,確實有點東西!

王崇古是怎麼轉變,從一個僭越臣子,成爲大明次輔?

華麗轉身就是王崇古主張更多的物質,他的所有新政都是圍繞着這個基本主張出發,所以,王崇古一直在做大蛋糕,放棄了收租思想的王崇古,獲得了聖眷。

人世間有很多美好值得眷戀的。

王謙把筆正們叫到一起吃飯之後,把所有人帶到了毛呢官廠,這裡有一臺剛剛落地的十六匹馬力蒸汽機,每日等效爲四十八匹駑馬的工作量,在王謙眼裡,這就是人世間的美好。

相比較有些脾氣的牲畜,蒸汽機只需要定期檢修,就可以使用很久很久。

王謙對着所有人說道:“我們身後的房間裡,有一臺十六匹馬力的鐵馬,這就是美好,它有一個令人驚懼不安的價格,2515兩白銀,即每匹價格爲157銀!我知道有人要問了,一匹駑馬不過六兩銀子,即便是等效三匹駑馬,也不過十八兩銀子,皇家格物院,搞這個不是胡鬧嗎?”

“王御史,這個價格真的是無法令人接受的。”王德欣一直好奇蒸汽機究竟是什麼樣的?一聽價格,稍微核算了下,這很不划算,立刻望而卻步。

鐵馬和真正的馬匹,一個吃煤一個吃草,幾乎沒什麼差別,一個需要工匠,一個需要馬伕,也沒什麼差別,鐵馬日夜不歇勉強算是個優點,但只需要搞三匹駑馬,也可以日夜不歇。

這每匹馬力的價格高達157銀,這也算是好東西嗎?

“是的沒錯!十六匹馬力的鐵馬如此的昂貴,這好像就是斂財的工具,所以這種糟透了的東西,還是交給我們來使用吧!”王謙笑着說道:“這是昇平二號,之前的昇平一號只有7.5匹馬力,你們知道成本是多少嗎?每匹高達400銀!我說的都是成本,而不是售價。”

“你們發現了什麼嗎?”

林輔成呆滯了下說道:“在進行了一次迭代之後,每匹馬力的成本在快速下降,如果是下一代呢,再下一代呢?不可思議。”

王謙點了點頭說道:“沒錯。格物院的目標是:低馬力的鐵馬,每匹的價格最好能降低到40銀,高馬力的鐵馬,每匹價格降到120銀,只需要每匹的價格到了這個空間之內,就會被廣爲接受。”

越高馬力的鐵馬,每匹價格會越貴這是必然的,低馬力鐵馬的每匹價格40銀,高馬力鐵馬每匹的價格爲120銀,就是可以廣泛接受的價格區間了,因爲馬匹的維護要比鐵馬困難,牛馬也是有脾氣的,而且還要吃糧食,而且還有生產場地的成本等等。

“很遺憾的是,即便是成本降低到這個地步,鐵馬還是和諸位無緣,但和諸位息息相關。”王謙這話,多少有點欠打了,描繪了一個宏偉藍圖之後,告訴所有人,這個宏偉藍圖,和所有人無關。

王謙解釋道:“因爲成本降低到四十銀每匹,十馬力、三十馬力的鐵馬,也會用於礦山、馳道、官廠,而不是對民間售賣,這很殘酷,但的確是事實,但它又和每個人息息相關,因爲運力的增加,讓大明的商貿來往更加頻繁,物質更加豐富,每個人生活都會發生改變。”

就像五桅過洋船、快速帆船,和大多數人無關,甚至不會放開民間買賣一樣,這些東西看似和大明普通人沒什麼瓜葛,但社會存在的普遍聯繫,快速帆船對大明每一個人都是有益的,這是公私論裡已經討論的不再討論的問題了。

王謙帶着人走向了鍋爐房,蒸汽機的咆哮聲在撲滿而來,高壓的蒸汽從泄壓閥噴出,發出了高亢的汽笛聲,兩個工匠維護着這臺龐大的機器,沒有過分追求小型化,飛輪呼嘯着帶動着曲杆在快速運動着,發出了哐嘡哐嘡的聲音,還有些機械呼嘯的風聲。

一切的一切,顯得那麼有條不紊,機械的暴力美感,直接出現在了所有筆正的面前。

這不是手工工坊,這是永定毛呢廠第一個機械工坊,十六匹馬力,能夠帶動兩臺織機,而每臺織機,只需要三名織娘,每天可以產出超過三百匹的粗紡毛呢,穩定而持續的動力,對於製造業是巨大的改變。

王謙閉着眼聆聽着一切的聲音,在他看來,這些聲音就是銀子碰撞的聲音,他在綏遠馳道壓上了全部身家。

“這是泄壓閥,在需要的時候,只需要輕輕一拉,就可以將鍋爐上的安全閥打開,將鍋爐內的氣壓,降低到一個安全的標準之內,事實上,這是皇家格物院做的安全冗餘設計,從未使用過,但需要定期保養。”王謙開始介紹昇平二號蒸汽機的許多新的設計。

安全設計,是完全超脫於時代的概念,和商賈們瘋狂追求利益不同,皇家格物院的設計,總是有些多餘,在五經博士看來,昇平二號,多了這十四處安全冗餘,的確讓成本上升了,但相比較爆炸造成的危害,只要這十四處生效一次,就是大賺特賺。

去掉這十四處安全冗餘設計,的確可以降低一些成本,但要付出的卻是不安全的生產。

泄壓檢修增壓,大約需要半個時辰的時間,但營造一個全機械的工坊,需要數月的時間。

王謙詳細介紹了昇平二號的改變,氣缸內壁更加平滑,讓活塞的做功更加平滑,熱效率提升,還增加了使用壽命,昇平一號是能用,昇平二號是好用,如何降低成本的情況下,增大馬力,就是皇家格物院的目標。

王謙站在龐大的機械面前,大聲的說道:“昇平三號,三十匹馬力的鐵馬,已經開始了試車,從試車到小規模量產,大概需要一年的時間,而三十匹馬力每匹的價格來到了一百二十銀,如果做成十匹和十六匹的低匹鐵馬,每匹的價格爲八十銀。”

“帶好藤帽!”一個十分洪亮的聲音突然響起,顯然是廠裡最招人討厭的法例辦的人來了,法例辦對工匠們的行爲很不理解,藤帽在保護安全,可是大家都不怎麼喜歡帶,每天檢查藤帽的佩戴,就成了法例辦的日常。

而今天,有一羣人來到了蒸汽工坊,這些人的藤帽戴的歪七扭八,讓法例辦的巡安們頗爲不滿!

“我是王謙!”王謙大聲的說道。 法例辦的巡安,絲毫不客氣的回道:“王次輔來了也要帶好藤帽!”

“好吧。”王謙選擇了尊重法例辦的工作,因爲王崇古到官廠,也要帶藤帽,這東西在西山煤局有大用,在永定毛呢廠其實沒那麼重要,但這也是官廠的僵化和刻板,沒有什麼靈活執行的標準。

藤帽帶好後,法例辦的巡安,立刻變了臉色,笑着說道:“王御史,這也是次輔反覆交代的,您將就下,等出了工坊再摘。”

“好說好說,伱先忙着,我帶筆正們看看咱們廠的鐵馬。”王謙對官廠的匠人們態度可比對筆正的態度好多了,顯得頗爲客氣,筆正不事生產,整天咬文嚼字,匠人們每天都能生產無數的精紡粗紡毛呢。

深諳階級論第二卷的王謙很清楚,自己這種階級的人,其實在朘剝工匠們的勞動成果,拿人手短吃人嘴短,人家執行法例,王謙不會帶頭破壞。

“得了,我們也不在這裡礙事了,王御史您忙着,我們去別處了。”法例辦的巡安,帶着人繼續巡視去了。

王謙繼續介紹着蒸汽機,學名叫蒸汽機,但俗稱都叫鐵馬,而工匠們專門爲蒸汽機立了一個機神,等到開工的時候,就會祭奠一番,保證生產順風順水,名叫做: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簡稱:水火神。

“子不語怪力亂神。”一個筆正,眉頭一皺的說道。

王謙非常不客氣的說道:“工匠又不是儒生。”

“有理。”筆正被噎的說不出話來,的確是這樣的。

王謙已經講完了就到了自由參觀的時間,他安排了幾個工匠,帶着參觀介紹,而王謙卻站在工場門口,水火神的形象有兩個,一個是王崇古一個是德王朱載堉,朱載堉被封爲德王之後,宮廷畫師專門爲他畫了相,這張畫像就成了火神的原型,而後兩個形象正在合併。

大明工匠們這種行爲,其實很像是墨家,法儀天志,尊天事鬼(民俗),簡單解釋就是:舉頭三尺有神明。

或許墨家從未在這片土地上消失,只是不再是顯學,其思想仍然在影響着大明的方方面面。

讓筆正去了解蒸汽機,並且講明白蒸汽的前景,這是講好鐵馬故事計劃的一部分。

綏遠馳道和礦業,現在還是債務,沒有規模化盈利之前,需要一些故事來增強信心。

朱翊鈞就跟一個烏鴉嘴一樣,在萬曆十年的十一月初,就開始了暴雪,第一次持續了三日,雪還沒化,第二場暴雪,悄然而至,東城西城倒是安然無恙,外城和附郭民舍,則是有數間民舍坍塌,順天府丞沈一貫帶着火夫救災,將百姓安置到了養濟院的官舍,朱翊鈞派遣了宦官前往了官舍,保證官舍的供應正常。

西山煤局對西山至盧溝橋段的馳道清理了道路積雪,煤炭可以順利抵達京師,煤炭的價格在積雪被清除之後,價格從十二文每斤,波動到了七文每斤,有些囤貨的奸商,又賠了錢。

德勝門外的兩片工地,十王城和皇家理工學院的工程,朱翊鈞本來打算停工,等待雪化了一點再繼續進行,但從工部奏聞來看,積雪已經清理完畢,次日就可以開工。

王崇古既然敢在陛下面前打包票,自然是有底氣的,不是胡說八道,銀子已到位,大雪算事兒嗎?

萬曆十年十一月十二日,範應期被送進了解刳院裡,和別人進解刳院做標本不同,範應期是進解刳院是爲了戒毒,如果能夠戒毒成功,範應期還能平安一生。

解刳院的大醫官,給範應期拔了兩顆智齒,範應期一共長了四顆智齒,同側兩顆都是歪的,痛是真的痛,都痛到了開口障礙的地步。

大明官田侵佔案,在寒冬臘月拉開了序幕,在一整個月的時間裡,不停的有囚車入京,抵達刑部大牢。

王德欣的擔驚受怕不是杞人憂天,大明對勢要豪右鄉賢縉紳的確頗爲苛責,侵佔官田案,並沒有殺頭,因爲本質上,這是一個經濟案件,不涉及到了刑事,也不涉及到謀逆謀叛,但仍然有六十四位官員,被送往了綏遠,這是流放,流放到綏遠後,幹不好,一輩子回不到腹地。

至於到了綏遠幹什麼,那就看潘季馴的安排了,既然給了總督的位置,那就讓潘季馴自由發揮就是了。

潘季馴能治水也能治人。

部分勢要豪右被流放到了呂宋,說是流放,更像是遷徙,因爲只是罰沒了違法所得,而沒有進一步抄家。

林輔成的判斷是極爲準確的,大明朝廷、大明皇帝並不是殘忍嗜殺,而是意圖做大蛋糕,向琉球、雞籠、呂宋、舊港不停的遷民,就是這種想法的具體體現。

王謙狠狠的鬆了口氣,因爲林輔成似乎放棄了官逼民反這個篇章,暫時不再刺激大明朝廷,而是換了個方向,去論述自由,他寫了一篇新的文章,雖然這一篇是借古諷今,但相較於官逼民反這個課題,借古諷今而已,不算什麼。

這次論述的是:開元天寶,大唐的由盛轉衰。

開元年間萬國來賀,是不折不扣的盛世;天寶年間安史之亂,是不折不扣的人間煉獄;安史之亂毫無疑問是大唐的轉折點,林輔成綜述了大唐衰敗的諸多原因,而林輔成站在自由經濟的觀點上,將它描述爲了三閥並亂。

這是一個很新穎的觀點,因爲主流的士大夫,還是對李隆基本人的批評,尤其是怠政這方面的批評,似乎楊國忠入朝之後,一切都開始了急轉而下,昏君貪圖享樂,佞臣霍亂超綱,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

但是林輔成卻從另外一個角度出發,由軍閥、門閥和財閥出發,將安史之亂定性爲了三閥並亂。

“林輔成倒是知道給自己找退路的。”朱翊鈞看了看文章的前兩段,笑着對馮保說着。

林輔成首先給自己迭甲,他的迭甲方式非常有趣,引用皇明祖訓裡朱元璋的聖訓。

朱元璋在洪武十年九月初三,對左丞相胡惟庸說:前代那些個昏聵的君王們,總是以垂衣拱手是無爲而治當做藉口,放縱自己的私慾,荒誕政務,殊不知這天下事,都是先有忙碌纔有賢逸的時候,要珍惜寸時光陰,宵衣旰食。

朱元璋的勤勉,是所有人都認可的,巴依老爺家的驢看了都要豎起大拇指說一聲牛皮。

洪武朝每日三朝,萬曆年間也就是每日常朝而已。

林輔成用太祖高皇帝的勤勉爲例子,說明,大唐由盛轉衰,唐玄宗李隆基的怠政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林輔成迭好了甲之後,開始了論述自己的想法,說起了大唐的府兵制敗壞的根本原因。

大唐的府兵制在天寶年間被徹底敗壞掉了,改爲了募兵制,而募兵制最大的問題,就是極耗錢財,大唐朝廷沒錢養兵。

府兵制的徹底破壞,導致了大唐皇帝,徹底失去了對軍權的掌控,安史之亂是結果,宦官們可以連續廢立九個皇帝也是結果。

而府兵制的敗壞,是財閥的形成,世家大族對關隴門閥的反擊。

世家大族形成事實上的財閥,掌控了生產資料和社會財富,這個時候,財閥是完全沒有任何安全感的,因爲關隴集團是門閥、軍閥、財閥於一身,而且是李唐的擁躉。

只有破壞關隴門閥對軍事的壟斷,世家大族這些財閥們,纔會有安全感。

開元年間,關隴門閥在經歷了武周亂唐之後,變得虛弱了起來,世家大族的財閥們,開始系統性的破壞府兵制的基礎,也就是田畝,經過大量的兼併,讓土地高度集中在了世家大族的手中。

府兵制敗壞,募兵制興起。

這個時候爲了生存,關隴門閥只能向世家大族妥協,而各地的藩鎮節度使們,掌握了軍政財三權後,形成了實質性的軍閥。

門閥、財閥、軍閥,三閥並亂,就是林輔成對安史之亂的理解。

林輔成說的是大唐,話鋒一轉,開始說大明,林輔成得到了黃公子的承諾之後,其表述非常直接!

萬曆初年,大明經歷了四閥並亂的可怕場面,相比較大唐的三閥,大明多了學閥,就是座師制。

自正統年間明英宗帶着大明軍在土木堡大敗虧輸之後,大明開始由盛轉衰,武勳的陣亡和後繼無人,也讓財閥得到了機會,大明的府兵制,也就是軍屯衛所在興文匽武、柔遠人的風力之下,大肆被破壞,朝廷的官田大量流失。

李成樑、宣大地方,都是實質上的藩鎮軍閥;而座師的學閥大幅度削弱了大明的行政力量;勢要豪右鄉賢縉紳掌控生產資料是財閥;

還有就是門閥,大明也是有門閥的,是名門望族,例如兗州孔府、新都楊氏、松江徐氏、仁和夏氏等等,他們的無法無天,加速了大明的衰敗,激起的民亂,大幅度消耗了大明的國力。

若無救時之法,大明必亡於四閥並亂。

就是林輔成藉着說唐玄宗,發出的吶喊。

“林大師不是自由派嗎?他這說的是自由嗎?”朱翊鈞看完了整篇文章,但是看了半天,還是沒看出和自由的關聯。

馮保訝異的說道:“陛下,林大師的觀點非常明確啊,以臣之愚鈍,都能看明白林大師這篇雄文和自由的關係。”

“什麼關係?”朱翊鈞拿着手中的逍遙逸聞說道:“就他這篇東西,和自由有一點關係嗎?”

馮保非常確認的說道:“林大師這字字句句,都在說,大明太自由了。”

“是嗎?好像是,好像還真是。”朱翊鈞又讀了一遍,才確信了馮保講的對,他主要關注點是四閥並亂的困局,大明的的確確是是亡於李自成入京,亡於民亂,亡於百姓揭竿而起,但同樣,也是亡於四閥並亂。

大明,太自由了。

第七十九章 罵了他,他還得謝謝咱們第545章 清流名儒難負盛名,憐孤惜寡上門認第二百三十一章 正奇相生,變化無窮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415章 萬曆朝特色王化道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可攻陷、無懈可擊的城堡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執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誠就是最大的必殺技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565章 耗子給貓系鈴鐺第二百五十九章 朕將帶頭衝鋒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457章 人性本惡的鴻溝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360章 陛下這個樣子,都是你張居正教的!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563章 壓力山大的工部尚書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三十九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392章 我朱翊鏐該有的命運,就是享樂!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525章 那都是過去倭人做的,和現在倭人無第348章 小善大惡,少殺一人,而多害千萬人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貴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傷己傷天下第424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來賭命第290章 你拿這個來考驗朕,朕怎麼可能經受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454章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三十八章 壞了,日後當明公得會算學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執行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465章 三角貿易的形成請假條第425章 大明律,不保護泰西番夷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301章 這結個婚,比西山拼殺都累!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363章 多大點事兒?張居正兜得住!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新定義清流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493章 詔曰:今日,廢除賤籍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第465章 三角貿易的形成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時候,反對,也是一種配合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288章 怎麼可能讓狗皇帝順意!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297章 屎盆子都嫌他臭第287章 民以食爲天,萬務民爲首第551章 故事講得好,經費少不了第537章 藩鎮糧餉在地化第一百五十二章 畫舫一二事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營,號令爲:回家第429章 買得吳船載吳女,都門日日醉醺醪第356章 精紡毛呢的最後盛宴第381章 君子之惡,小惡爲大惡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說,不敢說,不能說第353章 不是思維簡單,而是這樣做效率最高第一百五十七章 朕就是這樣的人,小肚雞腸第499章 知恥,謂有羞惡知榮辱之心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一百四十六章 毀天下非官式書院,禁聚徒講學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374章 兩宮太后非但不阻攔,還一起胡鬧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三十一章 張居正的新《陳五事疏》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是一個好主意!第474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搗巢滅倭長策疏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軟弱,習以爲常的妥協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二百一十九章 奇觀興國,大建安邦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大明火器,遙遙領先!第554章 莫敢言,道路以目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386章 徐階威脅朕!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二百三十六章 搗巢滅倭長策疏第412章 人與人的悲歡喜樂,並不相通第555章 欠陛下的債,還不完,根本還不完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565章 耗子給貓系鈴鐺
第七十九章 罵了他,他還得謝謝咱們第545章 清流名儒難負盛名,憐孤惜寡上門認第二百三十一章 正奇相生,變化無窮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415章 萬曆朝特色王化道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可攻陷、無懈可擊的城堡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執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誠就是最大的必殺技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565章 耗子給貓系鈴鐺第二百五十九章 朕將帶頭衝鋒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457章 人性本惡的鴻溝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360章 陛下這個樣子,都是你張居正教的!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563章 壓力山大的工部尚書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三十九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392章 我朱翊鏐該有的命運,就是享樂!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525章 那都是過去倭人做的,和現在倭人無第348章 小善大惡,少殺一人,而多害千萬人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貴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傷己傷天下第424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來賭命第290章 你拿這個來考驗朕,朕怎麼可能經受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454章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三十八章 壞了,日後當明公得會算學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執行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465章 三角貿易的形成請假條第425章 大明律,不保護泰西番夷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301章 這結個婚,比西山拼殺都累!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363章 多大點事兒?張居正兜得住!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新定義清流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493章 詔曰:今日,廢除賤籍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第465章 三角貿易的形成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時候,反對,也是一種配合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288章 怎麼可能讓狗皇帝順意!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297章 屎盆子都嫌他臭第287章 民以食爲天,萬務民爲首第551章 故事講得好,經費少不了第537章 藩鎮糧餉在地化第一百五十二章 畫舫一二事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營,號令爲:回家第429章 買得吳船載吳女,都門日日醉醺醪第356章 精紡毛呢的最後盛宴第381章 君子之惡,小惡爲大惡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說,不敢說,不能說第353章 不是思維簡單,而是這樣做效率最高第一百五十七章 朕就是這樣的人,小肚雞腸第499章 知恥,謂有羞惡知榮辱之心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一百四十六章 毀天下非官式書院,禁聚徒講學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374章 兩宮太后非但不阻攔,還一起胡鬧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三十一章 張居正的新《陳五事疏》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是一個好主意!第474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搗巢滅倭長策疏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軟弱,習以爲常的妥協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二百一十九章 奇觀興國,大建安邦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大明火器,遙遙領先!第554章 莫敢言,道路以目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386章 徐階威脅朕!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二百三十六章 搗巢滅倭長策疏第412章 人與人的悲歡喜樂,並不相通第555章 欠陛下的債,還不完,根本還不完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565章 耗子給貓系鈴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