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9.第566章 我們一起嚐嚐鮮

任博安沒有做聲。

蘇峰還在興奮地說道:“《百官行述》、《千家事略》,想不到真被你弄到手了,你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嗎?”

“知道。”

“知道你還這麼鎮定?”

“知道是知道,這玩意對蘇都事,對錦衣衛大有用處,對在下卻一無是處,也沒有什麼好驚訝的。”

“你是真知道還是假知道,該不會是在給本官裝模作樣吧。你說說,《百官行述》、《千家事略》到底是怎麼回事?”

任博安輕嘆了一口氣:“邵健世代胥吏,家族親戚也多胥吏書辦,遍及東南各地,對南直隸官場,上至南京六部,下到縣衙六房,左右世家豪右,無數的陰私都瞭如指掌。

他後來改做訪行,靠着這些陰私吃飯,更加悉心收集和整理。最後整理成這兩本《百官行述》、《千家事略》。

《百官行述》記的是南直隸以及浙江官場數以百計官員的不法之事。或貪贓枉法,或徇私舞弊,或玩忽職守,或行賄受賄一一不等

時間、地點、人物和事由,記載的清清楚楚。

南直隸分設應天府、江蘇和安徽一府兩省後,這些官員或轉遷他地,或留任一府兩省。不管去了哪裡,《百官行述》上的記錄,都能斷了他們的前途。”

任博安看了一眼蘇峰,見他沒有出聲打斷,就繼續說道。

“《千家事略》,記錄的是東南上千家世家豪右,縉紳名士家裡的腌臢和不法事,淫穢亂倫、貪婪無度、欺男霸女、邀買功名.一一不等。也是時間、地點、人物和事由記得清清楚楚。

這要是落到朝廷或海青天手裡,上千家東南世家怕是要被連根拔起。”

蘇峰拍着手讚道:“任博安,你他孃的還真是個人才啊!”

任博安淡淡地說道:“蘇都事過獎了。只是《百官行述》、《千家事略》過於陰私,就算記錄的種種劣跡都是真的,也難以拿到檯面上,光明正大地擺出來。”

蘇峰點頭道:“沒錯。東廠番子窺記百官言行,都被百官腹誹攻訐,難以容忍。現在邵健以一白身,記錄這些,定會掀起大風波。

那些官員和世家肯定也是抵死不承認,一口咬定是刁民編造誣告。

不過你剛纔說得沒錯,《百官行述》、《千家事略》對我們錦衣衛還是大有好處,它對於我們來說,就是線索,順藤摸瓜的線索。

東南官紳士林總喜歡抱團,同窗、同門、同科、同年、同鄉,再加上姻親,勾連成一道密密麻麻的網,牽一髮而動全身。

成也是網,敗也是網。

有了《百官行述》和《千家事略》,我們錦衣衛是查一家可以蔓抄十家。”

任博安臉色一變。

“朝廷要在東南興大獄?”

剛纔還憨態可掬的蘇峰臉色一冷,目光裡的陰鷙,像利刃一般直刺任博安的心,讓他渾身一緊,後背出了白毛汗。

說錯話了!

蘇峰目光的陰鷙隨即收斂,又變回憨態可掬的神情。

“任先生,興不興大獄的,我們也管不到。我們只能恪守職責,幫着朝廷把那些作奸犯科、違法亂紀的官員和縉紳們都查出來,還天下百姓一個公道。

你說是不是?”

我能說不是嗎?

任博安連忙賠笑說,對對對。

蘇峰又說道:“你的外甥女婿,真是好福氣,居然入了海公的法眼,收他爲門生。海公眼界甚高,海內皆知。

出仕數十年,門下弟子寥寥可數,卻個個都是人中龍鳳。你外甥女婿能入海公門下,幾世修來的福氣啊,着實讓人羨慕。

過兩天皇甫老弟要跟着海公去揚州,你抽空去見見他。”

“謝蘇都事。”

“不用謝我。”蘇峰想了想還是問了出來,“我就想問一下。你是怎麼從邵健身邊拿到這兩本冊子的?

要知道我們錦衣衛的人,爲了這兩本冊子,絞盡了腦汁。”

任博安遲疑地答道:“蘇都事,我能知道邵健有這兩本小冊子,是當年無意間知道了他的一個大秘密。

這一次我也是嘗試着順着這個秘密往上摸索,沒有想到,還真讓我找到了。可以說是天意。”

“天意?也罷,你不願說也沒關係。誰還沒個秘密,只要不耽誤辦差就行了。老任,你趕緊去見你外甥女婿。”

“謝蘇都事,在下告辭了。”

看着任博安的背影,蘇峰忍不住又嘀咕了一句,“還真是個人才。”

蘇峰拿起《百官行述》和《千家事略》,看了幾頁,忍不住罵道:“這些當官的,這些狗屁名士大儒,人模狗樣,全他瑪德一個德性。

來人。”

他叫來了心腹,叮囑把《百官行述》和《千家事略》各抄了兩份。

然後自己提起筆,寫了一份密文報告。

蘇峰在報告裡把近期情況,以及拿到《百官行述》和《千家事略》的前因後果詳述了一邊,筆墨間對任博安的褒讚不吝字詞。

錦衣衛上下那麼多雙眼睛,任博安的事,肯定有其它渠道報上去了。

自己隱而不報,還會吃掛落。

不要忘記,人家外甥女婿入了海公門下,以後肯定大有出息。

就算有心侵吞任博安的功勞,也肯定遮不住的,不如大方一點。

反正是誰拿到《百官行述》和《千家事略》,主持此事的自己都是大功一件。

寫好密文報告,蘇峰叫來心腹,切切叮囑:“你帶着四三個精細可靠之人,帶好這封報告,還有那兩本冊子的原件,日夜兼程,趕赴京師,直接交到錦衣衛機要局。

路上你們就算把命丟了,也不能把報告和冊子丟了,更不能給人看了。

記住了嗎?”

“卑職記住了。”

京師西苑南華門值房裡,申稼良和周慕賢坐立不安。

他們穿着一身鬥牛服,頭戴烏紗帽,小心翼翼地坐在座椅上,左看看右瞄瞄,時不時抻一下衣襟衣角,生怕把皇上恩賜的這身服裝給坐出皺紋來。

大明工商聯合會成立,朱翊鈞不僅親筆題詞,還恩旨賜下官服。

主席和副主席皆賜鬥牛服,理事皆賜麒麟服。

雖然自弘治年後,蟒服、飛魚服、鬥牛服、麒麟服四等賜服被恩賜得過濫。但朱翊鈞即位後,簡旨內閣和禮部,對逾制服飾穿着要嚴厲打擊。

此前世廟和神廟皇帝恩賜的賜服,朱翊鈞都認,在禮部登記覈實完後隨便你怎麼穿。

但是你還如從前那樣,想着法不責衆,一起逾制冒穿,那就不行。

抓到一起就嚴懲一起。

有官身的逾制穿着,就是穿超過自己官階的服飾,抓到第一次降一階,第二次抓到降兩階,第三次抓到直接免職,以後也是永不錄用。

沒有官身的,直系親屬,如父親、兄弟、兒孫有做官的,可認爲你這是仗着親屬官勢逾制。

抓到第一次,本人坐牢一年,罰錢一百圓銀圓,連同爲官的直系親屬訓誡一次。

抓到第二次,本人坐牢三年,罰錢一千圓銀圓,爲官直系親屬降官階一級。

第三次被抓到,本人流放邊疆,家產抄沒,爲官直系親屬降官階三級。

你要是覺得自己有大把青春,口袋裡有的是錢,可以沒事穿着逾制的衣服瞎溜達。

沒有官身,也沒有直系親屬做官的,那你真是屬於讓虛榮心燒得慌那一類。依照第二種處罰。

對此,朝野上下議論紛紛。

不過內閣和都察院都一致贊同朱翊鈞的話,說這是改變國朝上恬下嬉、綱紀廢弛的一個契機和抓手。

不過朱翊鈞在嚴肅官服法度的同時,也放寬了許多規定。

比如商賈不能穿綾羅綢緞,然後生員穿什麼衣服戴什麼帽子,普通百姓穿什麼衣服戴什麼帽子.

朱翊鈞只是劃定了底線,赭黃、杏黃這種皇家專用顏色不能用,任何人不能穿類似皇帝禮、朝、常、燕居等服的服裝,庶民也不能穿類似宗室勳貴和文武百官禮、朝、公、常服的服裝

連擦邊球都不能打。

不能越級穿官服,你什麼官階穿什麼級別的官服。

更重要的是不能冒穿官服和賜服,也就是沒有官身穿官服,沒有恩賜穿賜服,這是重罪,會被嚴懲。

轎子嚴厲限制,效率太低了。鼓勵大家坐馬車

住宅建築規格也做了調整,放寬了許多限制。除了高度有限制,修多大多寬,沒有限制了。

但是修建房屋必須去當地官府報備.

大明王朝最基本的威嚴和等級制度,還是需要的。

盧梭在歐羅巴不能喊人生來是平等的,在大明也不能這麼說。

要是敢瞎亂喊,立即讓你嚐嚐大明王朝的鐵拳。

除了那些底線之外,朱翊鈞逐漸放開祖制裡的對官庶軍民吃住穿行的諸多限制。

日常生活限制得那麼多,根本沒有意義。

現在大明大興工商,振舉經濟,百姓們有錢了,要鼓勵他們勇於消費,把賺到的錢都花出去,不能再像以前那般,沒事就把銀子銅錢藏在地窖裡。

日常生活限制那麼多,怎麼刺激消費?

限制放開了,但是大家都知道,皇上對賜服抓得會更緊了。

以後這種皇恩浩蕩、象徵榮耀的賜服,會變得稀貴。

皇上即位以來,賜服十分慎重,蟒服只有四位資政有賜,飛魚、鬥牛和麒麟服也只是賜給立有大功者。

這種情況下,給大明工商聯主席、副主席和理事賜服,就顯得石破天驚了。

連當事人自己都不敢信。

現在賜服都穿在身上了,他們也只能感嘆一句,皇上還真敢幹,然後心裡美滋滋的。

申稼良、周慕賢等人心裡清楚,這可能會是一個大轉折,商賈在大明的地位,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楊金水和宋應卿兩人聯袂走了進來,身後還跟着一位內侍。

“來,諸位快來見過司禮監秉筆太監陳公公。”

申稼良、周慕賢等人身子一彈,連忙站起身,拱手作揖:“不才/侍生/在下見過陳公公。”

衆人七嘴八舌地說着話,但沒有一人自稱草民。

都穿上麒麟賜服,誰還說草民啊,咱們也能躋身於大明百姓鄉紳之中了。

朱翊鈞現在把司禮監最重要的文字房分成左右文字房和校字房。

左文字房對接內閣,右文字房對接戎政府,校字房直接是資政局秘書處一部分。

陳矩以秉筆太監身份掌左文字房,李春以秉筆太監身份掌右文字房,祁言以隨堂太監身份掌校字房。

等馮公公從承德回來,會發現自己也就落個司禮監掌印太監的虛銜,實權已經被分了出去。

陳矩客氣地拱手道:“諸位,咱家奉皇上旨意,前來迎接,請!”

“陳公公客氣,陳公公請!”宋應卿身爲衆人代表,出聲客氣道。

陳矩在前面帶路,宋應卿和楊金水稍微糾葛了一會,被楊金水推到了第二位,他落後半個身子。

宋應卿不僅是工商聯主席,還是宋貴妃的父親,楊金水知道輕重。

接下來是申稼良、周慕賢五位副主席,再接下來是二十一位理事,按照資歷、年紀自然而然地排好了先後秩序。

大家一行人來到紫光閣,朱翊鈞和胡宗憲四人在大廳裡等着他們。

“臣等拜見皇上!”

行完禮,朱翊鈞客氣地讓宋應卿、申稼良、周慕賢等人依次坐下,胡宗憲四人在左右陪坐着。

朱翊鈞和藹可親地問了一些工商聯的情況,又問了一些灤州、太原和上海的工商發展情況,還勉勵了幾句。

半小時後,正常接見流程快要結束,朱翊鈞說道:“諸位賢達,接下來朕和你們一起嘗試一個新鮮玩意。”

宋應卿、申稼良、周慕賢等人面面相覷,什麼新鮮玩意?

吃的嗎?

第64章 東南之事要穩第347章 我倆跟着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第60章 還是世子能折騰187.第187章 先毀其巢穴638.第634章 大明那麼大朕想去看看446.第444章 李成樑,我們要團結!424.第423章 防火防盜防海瑞588.第584章 黔驢技窮第65章 大明水師提督盧鏜的警告540.第537章 你們咋纔來呢!448.第446章 太子,老夫也有門生了!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243.第243章 報恩寺大案就是懸案第37章 要五世同堂的嚴閣老132.第132章 達成默契的師生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第384章 老高,千萬別犯渾!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247.第247章 松江,我海瑞來了!121.第121章 早晚你們會念我嘉靖的好!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619.第615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421.第420章 俺答汗請便!186.第186章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211.第211章 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637.第633章 地理朕熟啊!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第733章 《牡丹亭》好就好在豔俗224.第224章 我們要養忠犬,不能養羊548.第545章 佛門喇唬會635.第631章 現在是界港下午十四點鐘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第672章 張居正的臉,被你丟光了!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第60章 還是世子能折騰132.第132章 達成默契的師生518.第515章 現在是我大明的好機會177.第177章 太子不殺人只誅心第364章 召集四王開會第715章 沒打痛了吧?請再來一次!第366章 他終於走了426.第425章 升龍城280.第280章 有些失望的高拱266.第266章 戶部的算盤扒拉聲第90章 又出新幺蛾子了第10章 妥協和交換282.第282章 到西苑宴請海瑞第70章 去皮見骨560.第557章 遭到家人背叛的徐府615.第611章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177.第177章 太子不殺人只誅心600.第596章 現在可以坐下來聊一聊136.第136章 山東巡撫張居正429.第428章 悲憤的海瑞320.第320章 遼東的奇兵第94章 自我開始,大明不再天子守國門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第347章 我倆跟着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第662章 爲什麼失敗的會是我們?131.第131章 徐階和張居正師生密謀251.第251章 松江有兩害!我就是其中一個562.第559章 想求善終的徐階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608.第604章 工人與農民的衝突494.第492章 奉先殿304.第304章 圖們汗玩什麼花樣?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620.第616章 盧鏜,爭取讓小本子給你立雕像594.第590章 皆大歡喜441.第440章 衍聖公594.第590章 皆大歡喜第350章 今日西苑裡全是戲第98章 永不陷落的車陣第102章 天下無巧事第12章 父子和母子第377章 洪武軍事學院第395章 這就是大上海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436.第435章 這妖怪有沒有背景啊?497.第495章 思想陣地我們要去佔領609.第605章 皇上,請您爲民做主!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652.第648章 秉德各修職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第365章 要勇於自我批評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219.第219章 自詡岳飛轉世的魏國公第70章 去皮見骨420.第419章 大戰前的大同城第718章 怎麼可能啊!第393章 流水淘沙不暫停417.第416章 王崇古的苦諫第4章 倒嚴第二刀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129.第129章 你還是老實地住在紫禁城吧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
第64章 東南之事要穩第347章 我倆跟着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第60章 還是世子能折騰187.第187章 先毀其巢穴638.第634章 大明那麼大朕想去看看446.第444章 李成樑,我們要團結!424.第423章 防火防盜防海瑞588.第584章 黔驢技窮第65章 大明水師提督盧鏜的警告540.第537章 你們咋纔來呢!448.第446章 太子,老夫也有門生了!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243.第243章 報恩寺大案就是懸案第37章 要五世同堂的嚴閣老132.第132章 達成默契的師生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第384章 老高,千萬別犯渾!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247.第247章 松江,我海瑞來了!121.第121章 早晚你們會念我嘉靖的好!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619.第615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421.第420章 俺答汗請便!186.第186章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211.第211章 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637.第633章 地理朕熟啊!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第733章 《牡丹亭》好就好在豔俗224.第224章 我們要養忠犬,不能養羊548.第545章 佛門喇唬會635.第631章 現在是界港下午十四點鐘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第672章 張居正的臉,被你丟光了!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第60章 還是世子能折騰132.第132章 達成默契的師生518.第515章 現在是我大明的好機會177.第177章 太子不殺人只誅心第364章 召集四王開會第715章 沒打痛了吧?請再來一次!第366章 他終於走了426.第425章 升龍城280.第280章 有些失望的高拱266.第266章 戶部的算盤扒拉聲第90章 又出新幺蛾子了第10章 妥協和交換282.第282章 到西苑宴請海瑞第70章 去皮見骨560.第557章 遭到家人背叛的徐府615.第611章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177.第177章 太子不殺人只誅心600.第596章 現在可以坐下來聊一聊136.第136章 山東巡撫張居正429.第428章 悲憤的海瑞320.第320章 遼東的奇兵第94章 自我開始,大明不再天子守國門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第347章 我倆跟着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第662章 爲什麼失敗的會是我們?131.第131章 徐階和張居正師生密謀251.第251章 松江有兩害!我就是其中一個562.第559章 想求善終的徐階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608.第604章 工人與農民的衝突494.第492章 奉先殿304.第304章 圖們汗玩什麼花樣?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620.第616章 盧鏜,爭取讓小本子給你立雕像594.第590章 皆大歡喜441.第440章 衍聖公594.第590章 皆大歡喜第350章 今日西苑裡全是戲第98章 永不陷落的車陣第102章 天下無巧事第12章 父子和母子第377章 洪武軍事學院第395章 這就是大上海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436.第435章 這妖怪有沒有背景啊?497.第495章 思想陣地我們要去佔領609.第605章 皇上,請您爲民做主!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652.第648章 秉德各修職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第365章 要勇於自我批評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219.第219章 自詡岳飛轉世的魏國公第70章 去皮見骨420.第419章 大戰前的大同城第718章 怎麼可能啊!第393章 流水淘沙不暫停417.第416章 王崇古的苦諫第4章 倒嚴第二刀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129.第129章 你還是老實地住在紫禁城吧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