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各懷鬼胎

bookmark

交朋友是好事,李素從來不拒絕交任何朋友,不講個人衛生的除外。

祿東贊請求結交李素這個朋友時,說實話,李素的內心是拒絕的。因爲吐蕃人的衛生習慣實在是……

從剛見面到現在,李素一直儘量和祿東贊保持距離,實在是受不了他身上的味道,偏偏還不能表現得太明顯,畢竟他與祿東讚的每一句對話每一個表情,都代表着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和態度,一個國家嫌另一個國家身上很臭,有可能爆發尊嚴之戰,後果很嚴重。

當然,不敢拿他當朋友還有別的理由。

祿東贊是吐蕃人,李素是大唐人,當初收復鬆州之戰,李素是個關鍵性的人物,因爲他的存在,吐蕃佔據的鬆州城意外失守,唐軍一路追擊,深入吐蕃境內千里,攻城掠寨,殺人無數,松贊干布剛即位不久便遭此大敗,那一戰差點讓吐蕃國內的大小貴族們起來造松贊干布的反了,東拉西打的,花了好幾年才漸漸重新鞏固了君主之位,總的來說,李素的存在,令松贊干布和祿東贊很狼狽,給他們帶來了大麻煩,可以說,李素是整個吐蕃的仇敵,剁一萬刀都不解恨的那種。

現在面前這位吐蕃大相居然笑眯眯說要跟吐蕃的仇敵交朋友,說實話,李素不敢交這個朋友,他交不起。

交朋友還得看對象的,每個人一生裡總會交到很多朋友,真正理智的人會把自己所有的朋友分類,對有點貪財的李素來說,有的朋友屬於傾家蕩產型,就是說,遇到難處了,大家可以傾家蕩產把錢借給彼此度過難關,有的屬於四五萬或兩三萬的朋友,超過這個限度就傷感情了,還有的屬於一毛不拔的酒肉朋友,平時一起吃吃喝喝沒關係,微薄的交情裡絕不包括爲對方解決哪怕一丁點的困難和麻煩,一旦有事求他,立馬被拉黑取關。

至於眼前這位急着要跟李素交朋友的吐蕃大相,李素不太感興趣。

太客氣了,一見面就滔滔不絕的誇讚和追捧,糖衣炮彈一發接一發不要錢似的朝李素傾泄而去,李素越聽越警覺,這麼有禮貌,他根本看不出來對方到底會選擇什麼時候背後捅自己一刀。

“下官亦素喜交友,大相之請,下官萬分榮幸,以後下官與大相便是朋友了……”李素表情很誠懇,從裡到外透出一股濃濃的真誠。

祿東贊笑道:“你我既是朋友,何必還稱‘大相’‘下官’這種見外的話?我在長安尚有多日盤桓叨擾,日後你我以兄弟相稱如何?”

李素笑了,順勢便朝祿東贊拱手:“愚弟李子正,見過祿兄。”

祿東贊臉色一僵:“祿……祿兄?”

嘴脣囁嚅幾下,祿東贊似乎想解釋自己的名字雖然叫祿東贊,可並不姓“祿”,然而看到李素誠懇的笑臉,祿東贊決定入鄉隨俗。

“祿兄就祿兄吧,子正賢弟有禮了。”祿東贊笑吟吟地道。

李素嘿嘿陪笑了幾聲,然後二人陷入沉默。

說是朋友,可大家實在很不熟啊,不知該聊些什麼話題,兩國和平共處,共同發展之類的屁話應該拿到朝堂上跟李世民聊,李素說白了就是一個地陪導遊。

想到地陪導遊,李素髮覺自己終於找到了話題,於是開始跟祿東贊聊起了大唐的風俗人情,從絲綢到瓷器,從市面上琳琅滿目的特產貨品,到大唐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等等,祿東贊一直笑吟吟地聽着李素天南海北的亂扯,趁着李素歇氣的當口,祿東贊這才笑道:“聽賢弟一席話,愚兄大漲見識,這幾日若賢弟有瑕,可否領愚兄在長安城四處逛逛,領略一下大唐國都的風采?”

李素笑道:“祿兄所請,愚弟必不推辭。”

******

告辭走出四方館,已近黃昏了,李素長嘆一口氣,他發覺自己說廢話的本領又精進了幾分,滔滔不絕說了一個下午,心裡只盼着祿東贊在長安玩過癮了趕緊走人,不然李素擔着這份勞心費神的差事,對自己委實是一種極大的折磨。

更何況,李素的老丈人如今還關在刑部大牢裡,許明珠和丈母每天在家以淚洗面,自己忙着營救,實在提不起心勁去陪一個不知所謂的異國大相閒逛閒聊。

所以李素走出四方館的瞬間便做了一個決定,這幾日索性把剛認的祿兄扔在四方館裡不聞不問,自己則抓緊時間想辦法救老丈人,大唐的生活節奏這麼快,大家都這麼忙,就不要互相傷害了。

…………

祿東贊站在廊沿下,負手靜靜看着李素的身影從大門消失,嘴角的笑意一直不曾消逝過。

廊下拐角處,一道魁梧的身影悄然走近,站在祿東贊身後行禮,輕聲道:“大相,這位大唐的官兒對我們吐蕃似乎頗有戒意……”

祿東贊頭也不回,笑道:“拉扎,你是我們吐蕃使團的副使,身負接送大唐公主和親的重任,難道你不知道此人的名號?”

名叫拉扎的漢子遲疑了一下,道:“此人是害我吐蕃失守鬆州的禍魁。”

祿東贊搖頭,嘆道:“作爲出使唐國的副使,若你對唐國君臣的所知僅只這點皮毛,本相不得不說,你不配當這個副使。”

拉扎垂頭惶恐道:“拉扎知錯,請大相指點。”

祿東贊垂頭,看着自己的手。

他的手很精緻,而且相比別的吐蕃人而言,他的手還很乾淨,李素嫌棄他實在有點吹毛求疵了。

“李素所能者,可不僅僅是造出了震天雷而已,這些年唐國皇帝交給他的差事,他都辦得漂亮利落,二十出頭的年紀,皇帝竟將他調入尚書省任職,顯然是爲了給下一任國君培植羽翼,爲李素將來輔治天下鋪埋伏筆,在皇帝心裡,李素將來的位置大抵等同於如今的右僕射長孫無忌,是皇帝身邊最重要也最信任的臣子,所以,對李素此人,我們不可等閒視之,將來吐蕃若與唐國有開戰之日,有此人在朝堂,怕是不好對付。”

拉扎猶豫了一下,道:“可是臣下聽說,李素與唐國太子似乎有仇怨,將來若皇帝逝去,太子登基,李素怎麼可能成爲新皇最重要最信任的臣子?”

祿東讚歎了口氣,道:“你又失職了,如今唐國太子失德喪行,言行多有忤逆殘暴之處,唐國無論朝堂還是民間,皆有太子即將被廢黜的傳言,傳言自然不可全信,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唐國皇帝必然有了易儲之心,難道你沒聽說,唐國太子多次求見皇帝,而皇帝並不見他,父子二人算來已有半年未見了,上月唐國四道雪災,數十萬流民擁至長安,按唐國規矩,本應太子代皇帝出面安撫流民的,可皇帝卻並未差遣太子出城,此事的暗示可就很明顯了,唐國皇帝怕是已對太子很不滿了,朝堂民間所謂的易儲之說,也不是空穴來風,或許過不了多久,我們便可聽到東宮易主的消息。”

拉扎心悅誠服點頭:“大相遠在吐蕃,掐指卻知數千裡之外的事,臣下佩服。”

祿東贊正色道:“吐蕃和唐國皆是當世強國,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兩國將來必有一戰,中原有位先古兵家聖賢曾說過,‘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開戰前,敵人內部外部的一切情報和內幕,我們務必都要查清楚,多掌握一樁內幕,未來的戰事我們便多得一分勝算,兩國交戰,可不是拉出兵馬你砍一刀我戳一劍那麼簡單。”

“所以大相刻意交好李素,也是這個原因?”

祿東贊笑道:“不完全是,本相只是對這位唐國少年很好奇,很想知道他究竟有什麼本事,能令唐國皇帝如此看重他,聽說此人很愛乾淨,而且有些貪財,若有可能收買他的話,對吐蕃未嘗不是件好事,更何況,本相在入長安城以前便收到了潛伏在城裡的探子傳來的消息,李素啊,如今正有一樁麻煩呢,而且是一樁人命官司,這樁官司越鬧越大,本相想看看李素有何本事能扭轉逆勢,自證清白。”

******

李素目前無法自證清白。

看似簡單的一樁人命官司,其實卻非常麻煩。刑部和大理寺會審,他們無法找出許敬山直接的殺人證據,只知道是許敬山賣的茶葉裡下了毒。

而李素,他也找不出許敬山沒殺人的證據,畢竟死了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且死者家人一口咬定許敬山有最大的殺人嫌疑,許敬山和李素辯無可辯。

不僅如此,此事還鬧上了朝堂,不僅牽扯了一位刑部侍郎,連三省六部許多官員都被傳喚問話,事到如今,可就不止是一樁兇殺案那麼簡單了,李世民有沒有用此案借題發揮達到某種政治目的的想法,不可知,李素其實也在小心觀察試探,他的眼睛緊緊盯着李世民。

把事情鬧到如今這般地步是李素的傑作,他不確定的是,李世民究竟清不清楚是他乾的,更不確定那位刑部侍郎韓由下獄,到底是李世民的默許,或是他也被蒙在鼓中,李世民大張旗鼓辦這樁民間的兇殺案,到底有沒有別的目的,若李素想把此案鬧得更大一些,是否會觸怒李世民,或是正合聖意,君臣二人無聲配合來個小小的朝堂清洗……

一樁兇殺案,涉及到的東西太多,太深,也太危險,李素如今每邁出一步都彷彿踩在一塊極薄的冰面上,說不準下一步便會整個人掉進冰窟窿裡凍死。

長安城整整閒逛了一天,日落時分,各坊官敲着銅鑼吆喝着要關坊門,招呼百姓商賈們各自歸家歸店,李素踏着鑼鼓聲,領着方老五等人慢悠悠地出了城。

…………

太平村。

武氏站在李家大門二十餘丈處的一個偏僻角落裡,神情猶豫躑躅,欲進又止。

她想大大方方的走到李家門前,大大方方的告訴值守門禁的部曲,說武氏求見李侯爺。

其實一切舉動都可以大大方方的,因爲武氏這次求見李素,並沒什麼見不得人的目的。

可是,她還是不敢。

站在門外遠處的陰暗角落裡,武氏已徘徊了一個多時辰,這一個多時辰裡,她不停在角落裡踱步,掙扎,身上一襲黑白相間的百衲道袍隨着身形的擺動扭轉而搖曳生姿,怎麼看都像是一副月下幽會情人的懷春少女。

說不出爲什麼如此鬼祟,武氏就是不敢上前,與李素見過一面之後,武氏莫名就對李素產生了一種畏懼的心理,每當她回想起見面時,李素望向她的目光,他的眼睛清澈明亮,在漆黑的夜色裡仍像兩汪清可見底的靈泉,不含半點雜質,可偏偏那略帶幾分笑意的目光,卻令武氏至今回想起來都不自在。

是的,那雙帶着笑意的目光,讓武氏由衷感到畏懼。

在那道目光的注視下,武氏覺得自己的一切謀算和心計都被他看穿了,看透了,那種眼神,就像一個大人居高臨下笑看着小孩子玩的把戲,那麼的幼稚可笑,不值一哂。

所以,今日武氏遠遠站在李家門外,猶豫了一個多時辰,也沒拿定主意到底該不該上前求見。

她很想得到一個機會,但她也很怕那雙眼睛。(未完待續。)

第一百四十九章 積累人脈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三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七百三十七章 豁然開朗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七十五章 盡釋誤會第三百五十章 霸臨西州 上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父女隔閡第二百零五章 留下狗命第四百一十三章 共此一死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人恩重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鬆州 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七十二章 東陽傷情第二百四十章 衆人皆醉第六百六十四章 路見不平第六百七十五章 子夜奪門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軋猜疑第八百九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四百一十一章 鐘鼎山林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多舛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七十二章 東陽傷情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月溝渠第四百八十章 中秋遊園 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鐵案如山第四百八十六章 賞功罰過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平庸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封推感言兼求雙倍月票!!第五百七十一章 辯證藥理第五百四十章 庭院賞雪第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行送賄第三百五十四章 進退維谷第二百零一章 化解干戈第九百零三章 壓陣挽瀾第三百零一章 諫書犯顏 上第五百六十五章 絕世高手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九百四十七章 故人夜歸第六百一十九章 製造時機第五百二十七章 禍起事變第六百四十七章 醉酒禍言第六百九十一章 父子相殘 下第三百二十章 出塞玉門第八百八十章 遇伏兵敗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漠玉人第六百一十四章 圖窮匕見 下第五百三十章 掘地三尺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九百一十四章 突然攤牌第二百三十章 朔望朝參 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八百八十章 遇伏兵敗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七百八十九章 所謂取義第六百五十八章 雨夜刺殺 下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平庸第七百九十章 漸生疏離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第三百九十九章 迷霧挾制第二百一十七章 因果報應第二百八十五章 陌生夫妻第七百五十九章 復官晉爵第八百九十章 城外激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鐘鼎山林第一百九十八章 千里孤墳第七百九十九章 公主夜宴 下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選秀納妃第六百九十七章 鹹魚立志第九百零六章 退兵部署 上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第三百七十章 順手而爲第七百三十三章 威逼妥協第七百九十七章 公主夜宴 下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出京北行第七百八十二章 突生橫禍第六百三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四十章 月照溝渠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三百七十八章 潤物無聲第八百六十三章 艱苦行軍第六百零三章 晉陽生變 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錯綜關係第一百一十四章 鏖戰鬆州 中第九百五十七章 設計埋雷第八百七十七章 收爲己用第五百九十四章 駕至晉陽第八百二十一章 回心轉意第六百九十八章 侯府論勢第二百二十章 高陽鬧喪 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家門不幸第二百六十八章 魔王告誡第八百八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六百零五章 烽煙突起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親香澤第八百二十七章 李家大喜
第一百四十九章 積累人脈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三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七百三十七章 豁然開朗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七十五章 盡釋誤會第三百五十章 霸臨西州 上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父女隔閡第二百零五章 留下狗命第四百一十三章 共此一死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人恩重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鬆州 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七十二章 東陽傷情第二百四十章 衆人皆醉第六百六十四章 路見不平第六百七十五章 子夜奪門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軋猜疑第八百九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四百一十一章 鐘鼎山林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多舛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七十二章 東陽傷情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月溝渠第四百八十章 中秋遊園 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鐵案如山第四百八十六章 賞功罰過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平庸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封推感言兼求雙倍月票!!第五百七十一章 辯證藥理第五百四十章 庭院賞雪第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行送賄第三百五十四章 進退維谷第二百零一章 化解干戈第九百零三章 壓陣挽瀾第三百零一章 諫書犯顏 上第五百六十五章 絕世高手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九百四十七章 故人夜歸第六百一十九章 製造時機第五百二十七章 禍起事變第六百四十七章 醉酒禍言第六百九十一章 父子相殘 下第三百二十章 出塞玉門第八百八十章 遇伏兵敗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漠玉人第六百一十四章 圖窮匕見 下第五百三十章 掘地三尺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九百一十四章 突然攤牌第二百三十章 朔望朝參 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八百八十章 遇伏兵敗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七百八十九章 所謂取義第六百五十八章 雨夜刺殺 下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平庸第七百九十章 漸生疏離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第三百九十九章 迷霧挾制第二百一十七章 因果報應第二百八十五章 陌生夫妻第七百五十九章 復官晉爵第八百九十章 城外激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鐘鼎山林第一百九十八章 千里孤墳第七百九十九章 公主夜宴 下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選秀納妃第六百九十七章 鹹魚立志第九百零六章 退兵部署 上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第三百七十章 順手而爲第七百三十三章 威逼妥協第七百九十七章 公主夜宴 下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出京北行第七百八十二章 突生橫禍第六百三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四十章 月照溝渠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三百七十八章 潤物無聲第八百六十三章 艱苦行軍第六百零三章 晉陽生變 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錯綜關係第一百一十四章 鏖戰鬆州 中第九百五十七章 設計埋雷第八百七十七章 收爲己用第五百九十四章 駕至晉陽第八百二十一章 回心轉意第六百九十八章 侯府論勢第二百二十章 高陽鬧喪 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家門不幸第二百六十八章 魔王告誡第八百八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六百零五章 烽煙突起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親香澤第八百二十七章 李家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