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平息民怨

bookmark

<div class="adread"><script>();</script>

一聲令下,幾個呼吸間,李家部曲乾脆利落地執行了李素的命令,一個照面之下便打斷了漢子的腿,然後將他擡出人羣。

直到雙腿已斷,整個人騰空而起,漢子這才感覺到雙腿鑽心的疼痛,於是扯開嗓子殺豬似的嘶嚎起來。

從出手到拿下,部曲們勢如閃電,直到那漢子被擡出人羣,百姓們仍懵然不知究竟。

漢子三十多歲年紀,長得很普通很平凡,看起來就像隨處可見的農戶,臉上佈滿了滄桑和落魄,夾雜在人羣絲毫不見特別之處。

李治站在李素身旁,睜大眼睛呆怔地看着這一幕,對李素的斷然果決猶未反應過來,和所有的百姓一樣懵然地注視着如殺豬般慘嚎的漢子。

“子正兄,這,是不是……”李治遲疑地道。

李素扭過頭,溫和地笑道:“殿下覺得我拿錯了人?”

李治猶豫了一下,道:“會不會看錯了?治觀此人似乎……是個本分老實的農戶,咱們若拿錯了人,事情可就大了。”

李素笑着搖搖頭,也未作解釋,他相信自家部曲手下的耳力和眼力,抓起來一審便知究竟。

其實不管拿沒拿錯人,事情已經鬧大了。

見有人無緣無故拿了百姓中的一人,圍觀的百姓們頓時喧囂吵鬧起來,人羣裡的騷動變化也越來越大。

李素皺了皺眉,轉頭朝身後的付善言眼神示意了一下,付善言會意,往前站了幾步,厲聲暴喝道:“肅靜——”

人羣被這平地一聲大吼嚇得一靜,付善言目光含煞。冷冷地掃視了一圈,這才凜然道:“我等從長安而來,隸屬長安右武衛,奉皇帝陛下旨意,着陛下嫡子晉王殿下以及涇陽縣侯出巡晉地,這是我們的腰牌。爾等先看清楚!”

說着付善言從懷地掏出一面刻着虎頭獠牙的象牙腰牌,緩緩地朝百姓們周示一圈。

百姓人羣愈發安靜了,每個人臉上露出敬畏之色。

這個年代再開明,畢竟也是階級森嚴的年代,百姓骨子裡天生對朝廷和官員帶着敬畏和懼意,付善言及時亮出身份,實在是恰到時機。

見人羣愈發安靜下來,付善言點點頭,道:“既然都看清楚了。本將再說第二件事,這次奉旨出巡,晉王殿下和涇陽縣侯代表朝廷和陛下,意在安撫賑濟父老鄉親,朝廷戶部撥付的賑濟糧草已經上路,不出三日必至晉州!大家可以信不過本地刺史,但你們不能不信陛下的親兒子!諸位父老只須安心等待,不日便有賑濟糧草到來。陛下遠在長安,仍憂心受災百姓。只求各位父老與朝廷同心同德,共度危厄,大家心氣擰成一股繩,安心聽從官府調遣和安排,晉王殿下和李縣侯可以保證,絕不餓死一位百姓!”

話音落。人羣漸漸又開始騷動起來,每個人臉上露出狐疑之色,似在權衡這番話的真假。

付善言扭頭瞥了一眼那位被敲斷了腿,躺在地上直哼哼的中年漢子,然後回過頭大聲道:“本將再說第三件事……”

指着那名漢子。付善言的語氣忽然變得嚴厲起來:“大家看見了,我們剛纔把此人拿下,爲何要拿下他?大災當前,正是朝廷和百姓父老上下一心共度危厄之時,此人卻藏於人羣中故意挑撥官民,離間朝廷與百姓,煽動蠱惑父老對抗朝廷,拿爾等之生死以作個人之階石,居心叵測,所圖不軌,若不拿下此人,任由他挑撥爾等與官府對抗,甚至煽動大家造朝廷的反,各位父老試想,他達到了目的,爾等性命何在?”

人羣頓時又安靜下來。

李素站在不遠處,不由輕輕頷首。

這個付善言,平日一副冷冰冰的樣子,一旦講起道理來,卻是有理有據有節,雖不知他個人統兵韜略能力如何,但僅看他此刻表現,卻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由此看來,李世民對李治身邊的隨駕人選還是慎重考慮後才決定的。

無論朝廷還是百姓,這個年代信服是道理,只要道理講出來真正能讓人心服,大家便能夠接受。

付善言一番話後,人羣已停止了騷動,每個人的臉上或許仍帶着幾許狐疑,但剛纔那種憤怒和怨恨的表情卻已漸漸消逝。

皇帝陛下派出了親兒子出巡安撫賑濟,戶部的糧草馬上就到晉州,拿下居心不良的煽動蠱惑者,這些事情做下來,百姓們對朝廷還有什麼不滿呢?朝廷和皇帝陛下已經把該做的都做了。

人羣被付善言一席話安撫下來後,李素這才上前,揚聲道:“我便是涇陽縣侯,旁邊這位是晉王殿下,當今陛下嫡子,剛纔這位將軍沒說錯,戶部撥付的糧草已在路上,三日內必至晉州,各位父老且安心等三日,我保證絕不讓大家餓肚子,現在,晉州刺史府的上下官吏和差役,以及本地府衛屯營馬上集結,採集樹木和稻草,召集城中所有工匠,於城外平地搭建棚帳,用於百姓父老居住,這三日的糧草,由官府負責給百姓籌集,每到飯時定點放飯,父老自來取用。”

不得不說,李素的這番話更有效果。

他知道這個時候的百姓最關心的是什麼,無非賑濟糧食而已,所以一上來他便直奔主題,非常詳細地把賑濟糧食問題掰開揉碎了說清楚。

如果說百姓們心中對朝廷還有些許不滿的話,李素這番話後,大家最後一絲疑慮終於完全打消了。

是啊,只要不餓肚子,別的事情還重要麼?

對一個普通百姓來說,誰當皇帝,用什麼手段當皇帝,雪災到底是不是天譴……這些大事小節加起來,哪裡比得上實實在在填進肚裡的糧食?

******

李素下令以後,百姓的情緒安撫下來了,那位姓餘的刺史上前走到李素等人面前。

烏福拿出了證明身份的腰牌以及聖旨文書,餘刺史認真查驗過後。遞還給烏福,然後領着十來名官吏朝李治李素二人行禮。

李素命方老五等人將拿下的那名漢子押入晉州城內大牢仔細審問,然後示意餘刺史領路進城。

在餘刺史的帶領下,一行人入城,走進城內的刺史府。

直到賓主在刺史府前堂坐定,餘刺史揮退不相關的人後。這才擦了擦腦門的汗,發出幾聲苦笑。

李治這時像個小大人似的挺直了腰,緩緩問道:“餘刺史,晉州如今景況如何?”

餘刺史苦笑道:“景況如何,想必今日晉王殿下都看到了,從去歲入冬後,晉州連降大雪,積雪盈尺,人畜不能行。直到開春播種時節,晉州城外十數萬畝田地仍有積雪未化,土地被凍得又乾又硬,完全斷了生機,根本無法播種,眼看春播時節已過,氣候也不見好轉,百姓們終於絕望。於是從五日前開始,百姓們便攜家帶口離鄉逃難。有的地方甚至是整個村落整個莊子一同離鄉,下官每日守在城門外的大道上,苦苦哀求百姓們不要離開,可是收效甚微,仍有大部分百姓逃出了晉州……”

說着餘刺史臉上浮現愧疚心痛之色,眼中很快蓄滿了淚水。泣道:“原本去年的年景就不大好,百姓家裡並未存下多少餘糧,如今帶着一家子往長安走,那點存糧能耗得幾日?就算一路啃着樹皮草根撐到了長安,難道長安便有他們的活路了麼?下官苦勸多日。差點給他們跪下,可百姓們就是不聽……就是不聽啊!”

看着餘刺史的淚水一顆一顆滴落,李素心情也十分沉重。

他相信餘刺史是好官,也相信晉州的官府已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可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天災時期,糧食纔是最重要的東西,沒有糧食,做再多的事情都是徒勞無功的。

“餘刺史,不知晉州境內如今百姓所餘幾何,官倉糧草所餘幾何,百姓傷亡幾何,治下是否太平,有沒有亂民滋事,諸如此類的情況,請餘刺史詳細告之。”李素緩緩地道。

餘刺史吸了吸鼻子,擦了一把眼淚,深呼吸平復了一下情緒後,才哽咽道:“昨日轄下各縣令派人遞來了消息,如今晉州四野村郭百姓紛紛離鄉逃難,真正留在晉州本地的,大概只有十之三四,總數約莫在三萬人左右,其中聚集在城外的,大約六千餘人,餘者有的進了深山採集野菇或打獵,有的則不知所蹤,無從知曉,至於官倉糧食,下官剛纔說過,去歲年景並不好,官倉糧食去年中秋時押送了大部入充長安國庫,剩下的舊米陳黍約四百餘石,如若賑濟百姓,這點糧食頂多只夠百姓們吃十天,而且沒有三省批文,下官也萬萬不敢打開官倉放糧……”

李素迅速扭頭,與李治對視一眼,隨即李治點點頭,李素重重一揮手:“先開官倉賑濟百姓,穩住百姓人心,度過這個難關再說,萬事有晉王殿下擔待便是。”

李治在一旁飛快點頭。

餘刺史猶豫了一下,然後如釋重負地鬆了一口氣,笑道:“若晉王殿下首肯,下官就不愁了,晉州百姓人心可定矣……再說,三日後戶部便有賑災糧草至,下官還擔心什麼?這就命人搭建棚帳,絕不讓百姓挨餓受凍……”

話沒說完,李素陰沉着臉瞥了他一眼,幽幽地道:“誰告訴你,三日後戶部有賑災糧草至?”

餘刺史一呆,接着額頭流下冷汗,臉色也迅速發白了,指着堂外廊下如木樁般佇立不動的付善言,結結巴巴地道:“剛纔不是這位,這位將軍,說……說……”

李素嘆道:“別人說什麼你就信什麼,你要不要這麼天真爛漫?餘刺史,你跟這位將軍很熟嗎?”

**

ps:今晚就一更了,明天要陪老婆做b超,今晚早點睡。。。(未完待續。)

<div class="adread"><script>();</script>

第九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八百六十七章 臥榻養虎第五百五十九章 閒落棋子第一百五十章 泯嫌消仇第一百三十五章 官職加身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論詩第一百六十九章 欺人太甚第八百四十三章 武氏問情第六十一章 建蓋新房第三百三十四章 死氣沉沉第二百四十一章 蓄勢待發第七百六十二章 萬家生佛第七百四十章 九曲穿線第二百一十章 流水生產第三百七十章 順手而爲第三百二十一章 西行艱辛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八百八十章 遇伏兵敗第五百零六章 暫退一步第五百九十七章 危言聳聽第一百五十一章 挑撥是非第三百零三章 俠之大者第七百一十六章 門閥無情第一百一十章 鐵蹄錚錚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二十八章 荒涼破敗第九百一十一章 軍心可用第三百一十三章 離人愁緒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八十九章 魔王醉酒 上第八百七十八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四十六章 宣召進宮第一百零一章 唐吐恩怨第二百九十八章 詭異暗流第五百九十三章 待之以誠第六百九十八章 侯府論勢第一百二十一章 封爵召回第四百七十二章 才人武氏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秋遊園 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八百三十八章 曉以情理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下立判第二十四章 財路與詩第四百九十一章第七百三十三章 威逼妥協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六十六章 微服訪賢 上第八百二十二章 詭譎莫名第一百七十三章 度盡劫波第四百三十八章 誠信買賣第七百一十八章 罷官除爵第四百七十四章 執念心魔第九百零三章 壓陣挽瀾第三百二十七章 終至西州第四百四十八章 聖旨東來第四百七十三章 乾坤顛倒第八百八十三章 火器攻城第三百一十一章 託付家小第一百四十四章 忍無可忍第七百七十八章 登門賠禮第三百八十八章 敵友難辨第八十八章 當街活擒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軍開拔第四百二十三章 福兮禍伏第二百七十二章 坦誠相對 上第六百六十五章 所思所謀第十二章 上達天聽第九百二十一章 子夜奇襲第八十一章 水落石出第八百九十章 城外激戰第七百四十九章 謀劃奪嫡 上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始善終第八百零七章 歹計安內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灘淺求保底月票!!第三百六十一章 君子交易第五百二十四章 侯爺滅佛 下第八百九十六章 再次攻城第七百四十二章 智商碾壓第九百三十九章 英雄遲暮第一百零二章 再獻妙策第四十五章 行刺有因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八百三十九章 借得東風第四百七十章 刁蠻跋扈第七百四十一章 迎刃而解第九百四十二章 高陽孽情第六百五十二章 一日定情第八百零二章 得我爲君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聖心難測第七百一十七章 國法難容第五百二十九章 忠義之士第二百二十五章 流言四起第四百三十八章 誠信買賣第九百一十六章 主僕相疑第九百一十六章 主僕相疑第八百三十七章 意外來客
第九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八百六十七章 臥榻養虎第五百五十九章 閒落棋子第一百五十章 泯嫌消仇第一百三十五章 官職加身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論詩第一百六十九章 欺人太甚第八百四十三章 武氏問情第六十一章 建蓋新房第三百三十四章 死氣沉沉第二百四十一章 蓄勢待發第七百六十二章 萬家生佛第七百四十章 九曲穿線第二百一十章 流水生產第三百七十章 順手而爲第三百二十一章 西行艱辛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八百八十章 遇伏兵敗第五百零六章 暫退一步第五百九十七章 危言聳聽第一百五十一章 挑撥是非第三百零三章 俠之大者第七百一十六章 門閥無情第一百一十章 鐵蹄錚錚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二十八章 荒涼破敗第九百一十一章 軍心可用第三百一十三章 離人愁緒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八十九章 魔王醉酒 上第八百七十八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四十六章 宣召進宮第一百零一章 唐吐恩怨第二百九十八章 詭異暗流第五百九十三章 待之以誠第六百九十八章 侯府論勢第一百二十一章 封爵召回第四百七十二章 才人武氏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秋遊園 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八百三十八章 曉以情理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下立判第二十四章 財路與詩第四百九十一章第七百三十三章 威逼妥協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六十六章 微服訪賢 上第八百二十二章 詭譎莫名第一百七十三章 度盡劫波第四百三十八章 誠信買賣第七百一十八章 罷官除爵第四百七十四章 執念心魔第九百零三章 壓陣挽瀾第三百二十七章 終至西州第四百四十八章 聖旨東來第四百七十三章 乾坤顛倒第八百八十三章 火器攻城第三百一十一章 託付家小第一百四十四章 忍無可忍第七百七十八章 登門賠禮第三百八十八章 敵友難辨第八十八章 當街活擒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軍開拔第四百二十三章 福兮禍伏第二百七十二章 坦誠相對 上第六百六十五章 所思所謀第十二章 上達天聽第九百二十一章 子夜奇襲第八十一章 水落石出第八百九十章 城外激戰第七百四十九章 謀劃奪嫡 上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始善終第八百零七章 歹計安內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灘淺求保底月票!!第三百六十一章 君子交易第五百二十四章 侯爺滅佛 下第八百九十六章 再次攻城第七百四十二章 智商碾壓第九百三十九章 英雄遲暮第一百零二章 再獻妙策第四十五章 行刺有因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八百三十九章 借得東風第四百七十章 刁蠻跋扈第七百四十一章 迎刃而解第九百四十二章 高陽孽情第六百五十二章 一日定情第八百零二章 得我爲君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聖心難測第七百一十七章 國法難容第五百二十九章 忠義之士第二百二十五章 流言四起第四百三十八章 誠信買賣第九百一十六章 主僕相疑第九百一十六章 主僕相疑第八百三十七章 意外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