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父嫉子

“如桓公強求此位,陛下必厭之。”薛允衍涼靜的語聲響起,仍舊平靜得毫無起伏,“當今局勢,於桓公不利。江、杜、週三姓隱有合圍之勢。桓氏遠離朝堂多年,族中在仕者極少,麾下府兵也再非當年之精銳。與之相比,江氏如今卻日益壯大,如桓氏逞強,必將引來三姓聯手反擊,則桓氏將落敗局。”

寥寥數語,卻是正說出了秦素心中的隱憂。

她顰眉低首,轉動着手中的茶盞,沉吟良久後,道:“如果薛氏能夠與桓氏……”

“還遠不到時候。”薛允衍打斷了她的話,語氣中有着難得的凝重:“奇兵正用,乃兵家大忌。”

秦素微微一怔,旋即瞭然。

桓家纔回大都,桓公到現在也都還沒個實職,如果這時候薛家冒出來,從力量配比上並不能起到強勢壓制之效,反倒會讓對方更加警醒。

既是奇兵,自然要用在危機之時,方能收到奇效。

凝眉沉思了一會,秦素便道:“我總覺得,桓公不是如此淺薄之人。我想,桓公表現得如此明顯,是不是他已經有了令陛下去疑的法子?”

這話一出,房間裡便安靜了下來。

薛允衍微微垂眸,用一種審視的目光,打量着秦素。

膽大時能把天捅出個窟窿,行事亦是毫無顧忌;然心思縝密之處,卻又能一眼勘破全局,點出關鍵所在。這個秦六娘果然是個人物,也難怪能把全天下的人都給騙了去。

“吾,亦如此認爲。”良久後,薛允衍說道,撣了撣衣袖,緩步回到了座位邊。

秦素見狀,脣角便往上翹了翹。

薛大這是認可了她的想法了,當真可喜可賀。不過,到底她也是活了兩世之人,冒充個聰明人也是不難的,誰教她知得多、看得遠呢。

秦素這廂正暗自得意着,便聞李玄度冰弦般的語聲響了起來:“卻不知,桓公去疑之法,法在何處?”

這幾乎也是屋中所有人心中的疑問,此言一出,房間裡便又安靜了下來。

窗外,雪下得正緊。

微啓的窗扇上有雪落時細碎的聲響,偶爾幾片雪花隨風而入,瞬間便被屋中暖意融化,落地時便成了水珠。

也不知過了多久,薛允衍方纔淡淡地道:“我曾聽過一傳聞,桓公屬意幼子桓子瑜,執掌桓氏。”

秦素一下子擡起了頭。

“此話怎講?”她問道,面上是掩飾不住的驚訝。

桓子澄纔是真正的人中龍鳳,堪稱一時之俊傑,在她看來,沒有誰比他更適合成爲桓氏的郎主。

猶記前世時,桓子澄之所以名傳大陳,不只是因爲他有着俊美如謫仙的樣貌,更因其才氣縱橫、胸懷韜略,曾以詭術領兵大敗趙國,更以一筆妙文而名著於世。

與桓子澄相比,桓子瑜縱然再好,也只能算做尋常。

“桓公……到底是怎麼想的?”秦素喃喃語道,看向薛允衍的眼神中滿是不解。

桓道非是不是眼睛長到腳底下去了?爲何把個絕好的未來郎主給推開,卻妄想以魚目替下珍珠?

這人到底在想些什麼?

“裴氏式微,不堪用也。”李玄度的玄音乍然響起,似在秦素的耳邊劃響了“錚錚”琴韻。

她先是愣住,旋即便醒悟了過來,不由神情一黯:“原來是母族無力。”她無奈地嘆了口氣,搖頭不語。

桓子澄的母親出身於高苑裴氏。

在士族林立的大陳,裴氏堪稱末流,比呂氏還要差了一大截。桓子澄就算再是出衆,母族卻是式微,這是他的軟肋。而桓子瑜便不同了,其生母盧氏出身於七姓之一的范陽盧家,如果桓子瑜當上了桓氏郎主,那麼,桓氏就是集兩姓之勢,在力量上自是更強。

桓公的選擇不能說是錯,然而,秦素卻總覺得心裡有點不舒服。

此刻的桓公,與秦家的太夫人,何其相似?

也可能是同樣親身經歷過一次大災難的緣故,在面對困境之時,桓公與太夫人時的選擇幾乎如出一轍,那就是拉攏一切可拉攏之力,卻根本忘記了,若自身不立,又何談拉攏旁人?說不定反倒被旁人一口吞了。

盧氏下任郎主盧申言,便是個非常厲害的角色,以桓子瑜的那點兒能爲,沒準兒就被人家啃得渣不都剩。

然而,桓家離秦素實在太遠,這又是人家的家務事,她根本就夠不着。

思及至此,秦素便長嘆了一聲,道:“罷了,既然桓氏早有取捨,則在取捨之後,桓公的去疑之法,便不外乎放棄一個嫡長子罷了。”

這是最簡單的辦法,將桓子澄送給中元帝做質子,隨便給他安排個什麼差事,讓他總在中元帝的眼皮子底下,如此一來,中元帝對桓氏想必會放下防備之心。

“只怕未必。”薛允衍的聲音平淡得近乎無情,“也可能桓公放棄的不是一個嫡長子,而是桓氏更多的子弟,以此換得桓子瑜一人之坦途。”

“瘋子。”秦素面上露出一個譏笑,語聲亦越加寒冷:“桓公若如此做,當真不堪與謀。”

薛允衍淡淡地掃了她一眼。

桓道非這個人,本就不堪與謀。那就是個野心極盛而手段卻極弱之人,說一聲志大才疏都是客氣的,眼大心空、眼高手低纔是最貼切的寫照。

而更爲可笑、也更不爲世人所知的是,一直以來,桓道非對自己的嫡長子桓子澄,很是嫉妒。

這本是桓氏秘辛,所知者極少。

據說,老桓公桓復誠領闔族流放遼西之時,病故於異鄉。而他之所以選中桓道非接任郎主之位,並不是看中了他,而是看中了當時還很年幼的桓子澄。他老人家當年曾言:“三郎守成,阿澄得成。”

此言中所說的三郎,便是指當時排行第三的桓三郎桓道非。

以桓復誠看來,桓道非只有守成之才,而真正可令桓氏興盛者,是“阿澄”桓子澄。

或許正是因爲有此一言,桓道非便總想要做出一番成就來,而他對桓子澄的態度,亦不大像是父對子,而更像是看待對手,他對桓子澄的處處打壓,從本質上來說,就是想要證明自己比兒子更有能力而已。

第333章 告密人第567章 默然對第720章 斷贗品第198章 冒復除第447章 春/心動第767章 行捷徑第439章 片葉居第174章 香夢沉第1000章 結同心第839章 羞難抑第501章 胸與腰第二百零七章 憶故人第687章 八仙湯第222章 銀面女第851章 林將軍第445章 閤家歡第389章 分涇渭第165章 女蟊賊第550章 銀面具第951章 連環計第255章 火鳳印第823章 見蘭花第453章 漢安侯第900章 母與子第157章 紋枰寧第869章 話涼亭第028章 難自支第1018章 爾活該第810章 不作準第827章 暗中窺第027章 前塵事第593章 以死絕第120章 珠淚盈第815章 珍寶坊第890章 避九川第528章 身無翼第916章 贈香囊第304章 喚阿烏第953章 公道話第637章 已失蹤第436章 寮中變第802章 點迷津第581章 何曾錯第689章 淑女思第726章 自驚心第二百零七章 憶故人第988章 連珠駑第552章 失舊簪第984章 威赫赫第802章 點迷津第344章 且上車第851章 林將軍第859章 顧家事第571章 當年事第一百九十五章 段令史第210章 桃李年第412章 笨侍衛第884章 尋破點第445章 閤家歡第157章 紋枰寧第136章 兼濟名第341章 硃砂痣第035章 薛氏郎第592章 無所獲第713章 白山茶第843章 互推諉第394章 剪不斷第415章 來做事第691章 花朝節第141章 霍家姝第102章 直須看第124章 何不爲第583章 難割捨第393章 折梅蕊第766章 有後招第492章 西廂夜第011章 往事杳第402章 蘇長齡第318章 五人殺第743章 驚聲語第511章 花下客第966章 還公道第939章 亂石灘第497章 樹下人第381章 溼長睫第二百零五章 好風來第二百七十三章 蕭繼珣第一百九十六章 草色蕪第047章 亂雲飛第752章 神算也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乍起第二百一十六章 芙蓉墜第749章 作羹湯第586章 夜語時第909章 千歲羹第495章 皆是色第163章 潑茶香第690章 往而深第1009章 罪應得
第333章 告密人第567章 默然對第720章 斷贗品第198章 冒復除第447章 春/心動第767章 行捷徑第439章 片葉居第174章 香夢沉第1000章 結同心第839章 羞難抑第501章 胸與腰第二百零七章 憶故人第687章 八仙湯第222章 銀面女第851章 林將軍第445章 閤家歡第389章 分涇渭第165章 女蟊賊第550章 銀面具第951章 連環計第255章 火鳳印第823章 見蘭花第453章 漢安侯第900章 母與子第157章 紋枰寧第869章 話涼亭第028章 難自支第1018章 爾活該第810章 不作準第827章 暗中窺第027章 前塵事第593章 以死絕第120章 珠淚盈第815章 珍寶坊第890章 避九川第528章 身無翼第916章 贈香囊第304章 喚阿烏第953章 公道話第637章 已失蹤第436章 寮中變第802章 點迷津第581章 何曾錯第689章 淑女思第726章 自驚心第二百零七章 憶故人第988章 連珠駑第552章 失舊簪第984章 威赫赫第802章 點迷津第344章 且上車第851章 林將軍第859章 顧家事第571章 當年事第一百九十五章 段令史第210章 桃李年第412章 笨侍衛第884章 尋破點第445章 閤家歡第157章 紋枰寧第136章 兼濟名第341章 硃砂痣第035章 薛氏郎第592章 無所獲第713章 白山茶第843章 互推諉第394章 剪不斷第415章 來做事第691章 花朝節第141章 霍家姝第102章 直須看第124章 何不爲第583章 難割捨第393章 折梅蕊第766章 有後招第492章 西廂夜第011章 往事杳第402章 蘇長齡第318章 五人殺第743章 驚聲語第511章 花下客第966章 還公道第939章 亂石灘第497章 樹下人第381章 溼長睫第二百零五章 好風來第二百七十三章 蕭繼珣第一百九十六章 草色蕪第047章 亂雲飛第752章 神算也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乍起第二百一十六章 芙蓉墜第749章 作羹湯第586章 夜語時第909章 千歲羹第495章 皆是色第163章 潑茶香第690章 往而深第1009章 罪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