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五百二十一章 致命的一巴掌

bookmark

六月二十六,遼東行營。

雖然聖主想方設法隱瞞國內危機,但行宮內居心叵測之徒太多,謠言滿天飛,禮部尚書楊玄感發動軍事政變的消息傳得甚囂塵上,而最確切的證據就是楊玄感的弟弟武賁郎將淮南公楊玄縱和鷹揚郎將楊萬石突然消失不見。同一時間,散騎侍郎楊琳突然暴斃於行營,傳說與楊玄縱有關,有人告發楊玄縱逃離行營時,與楊琳有過一次密談,還有傳言說楊琳之死與他哥哥楊恭仁有關,楊恭仁在東都搶奪了軍權,引起了聖主的不滿和猜忌,這讓楊琳憂懼不安。

軍心亂了,人心散了,聖主不得不下令停止攻打遼東城。好在此刻遠征選鋒軍主帥楊義臣已率軍撤回,距離遼東城只剩下一天多的路程,這足以確保全部遠征將士安全撤回國內。

聖主斷然下令,拘捕所有與楊素、楊玄感有密切關係的行宮官員和諸軍將帥,確保行宮和遠征軍在撤離過程中的絕對安全。

黃昏時分,御史大夫裴蘊急奏,兵部侍郎斛斯政突然失蹤,從已知各種消息來推斷,斛斯政極有可能叛逃高句麗,逃進了遼東城。

聖主震驚不已,氣怒攻心,如遭重擊。一直以來他都相信斛斯政,雖然有不少人懷疑斛斯政的“忠誠”,甚至就連兵部尚書段文振都告誡此人不可重用,但聖主抱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態度,繼續委其以重任,在段文振死後更是授權其代領兵部尚書事,成爲中樞核心決策成員之一,哪料到他不但背叛聖主,還出賣國祚,罪大惡極到了罄竹難書的地步。

斛斯政這一巴掌打得太厲害,太重了,打得聖主鼻青臉腫,顏面無存,威信全無,當真是致命的一巴掌。可以預見,這一消息傳開後,上至行宮大臣,下至衛府將士,必然把罪責歸於聖主,認爲聖主識人不察,用人有誤,導致中樞機密泄露,結果去年二十萬遠征將士陣亡薩水,連續兩年遠征大軍都被困在遼東城下貽誤戰機,所有這一切惡果,都是斛斯政這個叛國賊造成的,而對斛斯政信任有加的聖主更是罪加一等。

聖主羞愧難當,自覺無顏面對遠征將士,於是連夜渡過遼水,火速踏上返程。

右武衛大將軍、滑國公李景奉旨留鎮遼東大本營,全權負責遠征軍撤離事宜。李景連夜急書武賁郎將王仁恭,命令他即刻放棄扶余城,率軍撤回遼水,二次東征結束了,但因爲東都兵變,大運河中斷,糧草不繼,不得不放棄前期所有戰果。

六月二十六,行省的最新命令送達陝城。

行省措辭嚴厲,對西京大軍滯留陝城極度不滿,但若想讓西京大軍儘快進入東都戰場,措辭嚴厲沒有用,必須拿出“真材實料”,而行省拿出的“真材實料”就是水師。周法尚的援軍終於到了,依照周法尚的承諾,水師將於六月二十五抵達黎陽、白馬一線,六月二十八抵達通濟渠與大河交匯處,並迅速進入東都戰場。

行省爲取信於西京大軍,特意把周法尚的奏報抄錄一份附於文書之中。

這天下午,西京留守衛文升、兵部侍郎明雅,民部侍郎韋津、持書侍御史杜淹齊聚帥帳,傳閱行省命令和周法尚寫給行省的奏報。行省的命令無人關注,四位大臣都把注意力放在周法尚的奏章上。從這份奏章中可以看出,周法尚迫於形勢,不得不向黎陽的齊王做出妥協,爲此他不但放棄了黎陽戰場,甚至放棄了滎陽戰場,直接由通濟渠進入東都戰場。但反過來,齊王“投桃報李”,也讓步了,也就不會進京了。

“水師來了,大河就被樵公封鎖了,此刻就算楊玄感攻陷了東都,向齊王發出了邀請,齊王也無法南渡大河進京了。”兵部侍郎明雅喜形於色,高興地說道,“如此這場風暴對東都和國祚的傷害也就得到了有效控制,形勢對我們非常有利。楊玄感深陷被動,必然急於突圍,而我們屯兵陝城,堵住了他西進關中之路,那麼楊玄感是否還會急於決戰以期迅速殺進關中?如果他毅然放棄西進,轉而南下豫州,橫渡長江,轉戰荊襄,而我們久駐陝城,任其禍亂東都之後逃之夭夭,則聖主迴歸後必然會追究我們的罪責。”

明雅這番話明顯就有警告關中人的意思,周法尚來了,齊王不會進京了,楊玄感要逃了,而你們試圖利用這場風暴摧毀東都的目標估計難以實現了,但東都已遭重創,聖主和中樞亦飽受打擊,你們還是大獲其利,適可而止吧,不要鬧得最後雞飛蛋打就不好了。

衛文升臉色陰沉,一言不發。

韋津和杜淹四目相顧,彼此都從對方眼裡看到了一絲擔憂。

水師馳援的速度太快,周法尚來者不善,他的目標首先是楊玄感,其次就是保守勢力,而這個保守勢力不僅僅是以弘農楊氏爲首的河洛貴族集團,還包括關隴本土貴族集團,也就是說,代表江左利益的周法尚,必然會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不遺餘力地打擊關隴人。

這從周法尚爲了以最快速度進入東都戰場,不惜向齊王妥協讓步就能看得出來,而行省在得到水師這支強大援軍後,對整個局勢的掌控力大大增強,這從行省措辭嚴厲的最新命令中就看得出來,如果西京大軍繼續滯留於陝城,行省極有可能以水師爲後盾向西京大軍“發難”,日後政治清算西京必然首當其衝,難逃聖主和改革派的瘋狂報復。

杜淹眉頭緊鎖,盯着地圖看了一會兒,然後擡頭詢問衛文升,“同軌公,在你看來,樵公(周法尚)進入通濟渠後,是否會竭盡全力展開攻擊?”

這一點很重要,如果周法尚默契“配合”楊玄感,把西京大軍誘進東都戰場,讓西京大軍與楊玄感決戰,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水師在一邊看熱鬧撿便宜,那對西京來說損失就大了。

“樵公是否一往無前,關鍵在黎陽戰場。”衛文升保持着極大的剋制,耐心解釋,“如果齊王迅速拿下黎陽,而順政公(董純)迅速殺進滎陽,南北大運河就能迅速暢通,那麼河北軍和幽州軍就能騰出手來,急速趕赴河陽,由鄧津和孟津方向渡河殺進東都戰場,如此便與樵公的水師形成了夾擊之勢。那時形勢對楊玄感已非常不利,他爲了求生只有果斷撤離東都,而撤離方向只剩下兩個,一個是向西進入關中,但我們堵在陝城,此路不通,所以他只剩下一個突圍方向,那就是向南,轉戰豫州。楊玄感一旦率軍進入豫州,就如猛虎下山,其發展速度之快肯定超過我們的想像,內戰的爆發將不可避免。”

衛文升說到這裡不禁連聲冷笑,“或許,叛亂迭起,國內大亂,正是某些人所願意看到甚至是樂於推動的結果,但某必須提醒一句,楊玄感只有到了大江南北,也就陷入了江左人的包圍,他的覆滅不過是時間問題,而江左人必將因此而建功,會更加贏得聖主的信任,會在中樞裡贏得更多席位,反之,西京卻要爲楊玄感的逃亡以及由此造成的巨大損失承擔相當大的責任,這必然會嚴重影響到西京未來的地位。”

杜淹對衛文升的“威脅”不以爲然,他轉目望向韋津,低聲問道,“齊王是否會迅速拿下黎陽?”

“以某看,齊王在目的沒有達到之前,應該不會拿下黎陽。”韋津低聲說道,“齊王謀取的是儲君位置,但聖主不會答應,相反,聖主會想盡一切辦法削弱和遏制齊王,將其對國祚和皇統的危害降到最低。”

“所以某認爲,齊王爲了自保,勢必要以退爲進,以免與聖主發生激烈衝突。”杜淹同樣壓低聲音說道,“當陽公(韋福嗣)說過,齊王迫不得已之下,爲求自保,極有可能自我放逐,北上戍邊。如果齊王以北上戍邊爲目標,他與聖主之間就很難發生激烈衝突,而他迅速拿下黎陽打通大運河,必然會贏得聖主一定程度的好感,如此聖主便有可能順水推舟,把他流放戍邊了。”

“漢王楊諒是前車之鑑,聖主豈能重蹈覆轍?”韋津搖頭道,“再說以齊王的性情,他有多大的可能自我流放,主動北上戍邊?”

“正因爲有前車之鑑,聖主纔不會重蹈覆轍,肯定要防患於未然,不會授予齊王太多權力。”杜淹反駁道,“至於齊王,志大才疏,膽大妄爲,以他這一年多來的所作所爲,聖主不殺他就算格外開恩了,所以在東都政局異常艱難的不利局面下,聖主肯定要把他這個隱患先行解決了,正好齊王要自我流放北上戍邊,聖主有什麼理由不順水推舟?

“如果這不是齊王本人的意願呢?”韋津質疑道。

“正因爲如此,齊王纔沒有選擇。”杜淹說道,“韋福嗣、董純和李善衡三人豈能給齊王陪葬?即便走投無路了他們也要絕地反擊。”

韋津沉吟良久,緩緩點頭,“你決定直殺東都了?”

“我們只有搶在周法尚的前面殺到東都城下,才能始終掌控主動。”杜淹說道,“如果我們陷入被動,日後的損失恐怕難以估量。”

韋津權衡片刻,擡頭望向衛文升和明雅,大聲說道,“既然形勢對我們有利,那便遵從行省命令,急速殺向東都

衛文升大喜,“善”

第兩百九十五章 豪帥王安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驚的來護兒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七百零六章 你不能死第兩百三十二章 有心無力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俠隱秘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鼓擂第一百三十九章 出城了第一千零十六章 警醒第四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六十二章 圍追第十八章 瓦亭第四百二十八章 接上頭了第796章 響鼓也要重敲第四百八十三章 寸步不讓第六百零五章 志在必得第一千零二十章 有所取捨第五百五十六章 諱莫如深第八百一十章 望梅止渴第796章 響鼓也要重敲第五百七十五章 榨取價值第一千零十四章 你可有膽下令?第一千零十三章 留得青山在第兩百七十八章 取信於人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夫的保證夠不夠?第七百七十四 大賀氏聯盟第三百六十九章 聯盟重組第九百三十四章 惡化第五百二十三章 警示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五百零五章 你不要陷害我第兩百五十章 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第四百九十三章 楊玄感的退路第三百三十八章 決非易與之輩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情不明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密的智慧第七百二十四章 你還活着?第六百九十三章 韓世諤的猜測第80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五百二十四章 悲觀的救火員第三百三十一章 避之不及第六百五十九章 簡單粗暴第四十七章 唯有造反第九百九十八章 摸摸底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王說對了第一千零十五章 羅藝的優點第兩百九十四章 低調第五百四十七章 無奈選擇第四百九十五章 李渾的反擊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密第三十二章 合作第六百二十二章 心急火燎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逼伊闕口第五百七十九章 實不相瞞第六十九章 黯然嘆息第八百二十四章 戰鼓擂動第一百一十三章 某是賊第七百二十七章 替罪羊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兩百九十五章 豪帥王安第807章 遙無歸期第十三章 挾持第七百五十五章 什麼都不幹?第七百二十四章 你還活着?第六百二十一章 裴世矩的悲觀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四百四十六章 樊子蓋的堅持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絲暖意第一百零四章 試一試第六十章 全軍覆沒第一百九十三章 蒲山公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四百三十四章 楊玄感的諱莫如深第799章 連夜雨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兩百四十五章 爲什麼要越獄?第四十五章 撐死膽大的第一百六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六百六十四章 唯一條件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此默契第九百九十九章 變計第九十八章 意在何爲第一百零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三百七十一章 再見李密第六百六十一章 相見不相識第五百五十三章 穿華服的死人第六百零八章 危機重重第兩百九十三章 意欲何爲?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八百二十五章 攻擊第九百八十九章 打臉第九百六十章 一直在努力第八百二十九章 志得意滿第一千章 有難同當第四百八十二章 取捨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一百六十章 大總管第七百七十四 大賀氏聯盟
第兩百九十五章 豪帥王安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驚的來護兒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七百零六章 你不能死第兩百三十二章 有心無力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俠隱秘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鼓擂第一百三十九章 出城了第一千零十六章 警醒第四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六十二章 圍追第十八章 瓦亭第四百二十八章 接上頭了第796章 響鼓也要重敲第四百八十三章 寸步不讓第六百零五章 志在必得第一千零二十章 有所取捨第五百五十六章 諱莫如深第八百一十章 望梅止渴第796章 響鼓也要重敲第五百七十五章 榨取價值第一千零十四章 你可有膽下令?第一千零十三章 留得青山在第兩百七十八章 取信於人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夫的保證夠不夠?第七百七十四 大賀氏聯盟第三百六十九章 聯盟重組第九百三十四章 惡化第五百二十三章 警示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五百零五章 你不要陷害我第兩百五十章 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第四百九十三章 楊玄感的退路第三百三十八章 決非易與之輩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情不明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密的智慧第七百二十四章 你還活着?第六百九十三章 韓世諤的猜測第80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五百二十四章 悲觀的救火員第三百三十一章 避之不及第六百五十九章 簡單粗暴第四十七章 唯有造反第九百九十八章 摸摸底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王說對了第一千零十五章 羅藝的優點第兩百九十四章 低調第五百四十七章 無奈選擇第四百九十五章 李渾的反擊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密第三十二章 合作第六百二十二章 心急火燎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逼伊闕口第五百七十九章 實不相瞞第六十九章 黯然嘆息第八百二十四章 戰鼓擂動第一百一十三章 某是賊第七百二十七章 替罪羊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兩百九十五章 豪帥王安第807章 遙無歸期第十三章 挾持第七百五十五章 什麼都不幹?第七百二十四章 你還活着?第六百二十一章 裴世矩的悲觀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四百四十六章 樊子蓋的堅持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絲暖意第一百零四章 試一試第六十章 全軍覆沒第一百九十三章 蒲山公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四百三十四章 楊玄感的諱莫如深第799章 連夜雨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兩百四十五章 爲什麼要越獄?第四十五章 撐死膽大的第一百六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六百六十四章 唯一條件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此默契第九百九十九章 變計第九十八章 意在何爲第一百零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三百七十一章 再見李密第六百六十一章 相見不相識第五百五十三章 穿華服的死人第六百零八章 危機重重第兩百九十三章 意欲何爲?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八百二十五章 攻擊第九百八十九章 打臉第九百六十章 一直在努力第八百二十九章 志得意滿第一千章 有難同當第四百八十二章 取捨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一百六十章 大總管第七百七十四 大賀氏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