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逼伊闕口

bookmark

“現在關隴人把你們逼上了絕路,不得不兵變,不得不死裡求生,但你們如果心存僥倖,不願意把未來利益的大部分送給關隴人,那麼你們必敗。”李道,“某從齊魯殺來,是來幫助你們從必敗死局中尋找到一線生機,而生機便是,以最快速度拿下東都,據城堅守,等到局勢明朗了,你們就向關隴人妥協,與關隴人聯手抗衡聖主。當然,如此一來,你們未來的利益會損失更大,但相比兵變失敗後你們灰飛煙滅的結果,這些損失就不算什麼了,完全可以承受。”

李密目光呆滯地望着李風雲,張口結舌。

的確,李風雲的推演是正確的,到了生死關頭,楊玄感和兵變核心成員若想維持本政治集團的生存,唯有向關隴人“投降”,但是,他們是否會“投降”?而關隴人是否會接受他們的“投降”?

“現在,你對我們的合作是否還有疑慮?”李風雲問道。

李密意識到自己不論如何“努力”都無法越過李風雲這道障礙,於是決定暫時蟄伏,“你要信守自己的承諾。”

“某可以向你承諾,只要楊玄感不敗,只要他願意讓某留在東都戰場,某就不渡河北上。”李道,“但是,將來楊玄感如果要某離開東都戰場,或者命令某渡河北上,在河內或者河北方向阻御官軍,就不能說某違背承諾了。”

李密一口答應,雙方就此展開合作,而李風雲的第一個要求便是,在聯盟高層中公開李密的真實身份。李密身份尊貴,公開後,可以直接影響到聯盟軍隊的士氣,增加聯盟高層對東都兵變的信心,而更重要的是,這同樣也有助於李密向聯盟高層施加他的影響力,有助於增加雙方在合作中的信任。

李密稍加權衡後也就答應了,汝水一戰結束後,他就公開自己的真實身份。他兩次化名劉智遠“混跡”於聯盟高層,與李風雲身邊的聯盟核心成員都認識,實際上大家對他的身份都有所猜測,只不過彼此“心照不宣”誰也不願捅破這層窗戶紙而已,現在因爲形勢需要李密自己必須捅破這層窗戶紙,否則必然會影響到這次合作,影響到李風雲在東都戰場上的通盤謀劃。

汝水一戰遠比李密想像的來得快,僅僅兩個多時辰後,前方斥候就傳來消息,他們在前方四十多裡外的兩郡交界處的郟城方向發現了襄城郡的官軍,從官軍所建營寨的規模來看,大約有兩三千人,至於營中具體有多少鷹揚衛,有多少鄉團宗團地方武裝,還待進一步探查。

李風雲沒有絲毫猶豫,即刻命令走在最前面的虎賁軍、驃騎軍以及聯盟第一軍,馬上放下所有輜重,放腿狂奔,務必搶在天亮之前進入戰場,乘敵不備,向敵軍發動突襲。又命令風雲軍和聯盟第四軍緊隨選鋒軍團之後,乘勢掩殺,力爭全殲官軍。李風雲希望這一戰打得於淨利落,最好能封鎖消息,給大軍接下來北上攻城拔寨贏得先機。

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戰鬥,聯盟在兵力上佔據了絕對優勢,又有心算無心,出敵不意,在黎明到來之際,在官軍尚在酣睡之刻,攻敵不備,打了襄城郡官軍一個措手不及。相比汴水一戰,這一仗聯盟軍隊贏得更爲輕鬆,因爲李珉所率的魯軍一度在齊魯戰場上與聯盟軍隊打得“熱火朝天”,有一定的戰鬥力,而襄城郡的官軍已經很多年沒有上過戰場,沒有經歷過生死錘鍊了,甚至連一年一次的冬季軍訓語搏j了事,可想而知當它碰到一羣咆哮的虎狼會有何等悲慘的結局。

兵貴神速,聯盟軍隊在李風雲的敦促下,在李密的配合下,如狂飆一般厲嘯北上,一路勢如破竹,擋者披靡。

襄城郡首府承休驚慌失措,十萬火急報警東都,但來不及了,聯盟軍隊先是橫掃了南汝原,接着攻陷了東汝原,完成了對承休的包圍,然後馬不停蹄,繼續北上,主力大軍於一日後抵達伊水東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佔了湮陽,攻克了當階,越過了天塹防線,距離東都南部關隘伊闕口,只剩下百餘里了。

伊闕口距離東都多少路?百餘里。

由此可知,當打着韓相國旗號的聯盟軍隊猛攻伊闕口之時,必將對東都造成巨大震動,對東都政局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而對登基之後便力排衆議強行遷都的聖主和支持遷都決策的改革派們更是一個沉重打擊。京師遭到反賊的攻擊,中土權力中樞陷入生存危機,這不但充分證明了勞民傷財的環京畿地區的天塹關防根本無法保證東都的安全,更證明了把京師從關中遷到中原是個巨大的決策錯誤,由此也證明了聖主和改革派所堅持的激進式中央集權改革思路同樣不正確,如果接下來保守勢力再在東都發動兵變,二次東征再無功而返,那麼聖主和改革派們在此起彼伏、接踵而至的政治打擊下,必將陷入前所未有的權威和信任危機,其後果之嚴重完全可以預見。

京畿門戶近在咫尺,聯盟軍隊飛奔的腳步停了下來。

前方兩山夾一川,路途艱險,有垂亭,有高都城,然後纔是伊闕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攻擊難度非常大,聯盟將士一口氣衝了數百里,必須停下來暫作休整,一邊養精蓄銳一邊進行攻堅準備,而聯盟高層則要馬上拿出一個切實有效的攻堅方案。這個方案既要避免自身傷亡過大,又要吸引和牽制更多東都衛戍軍,同時還要想方設法在最短時間內衝過伊闕口這道天險,兵臨東都,所以難度非常大,需要聯盟高層們統一認識,羣策羣力。

聯盟統帥部設在最前線,位於伊水河畔的當階城外。此刻正值盛夏,天氣炎熱,爲避暑納涼,李風雲和聯盟高層把軍議會場搬到了河堤樹蔭下,大家席地而坐,暢所欲言。

李風雲隆重介紹了蒲山公李密,並圍繞着李密以及以越國公楊玄感爲首的兵變同盟,選擇性地透漏了一些重要機密。

軍議氣氛頓時熱烈起來。正如李風雲所料,李密的顯赫身份起到了振奮軍心的作用。李密出身趙郡李氏遼東房,雖然從其曾祖父西魏八柱國之一的李弼開始便在關隴打“天下”,但中土一統後,在關隴“事業有成”的山東豪門子弟紛紛迴歸“光宗耀祖”,李弼一脈也不例外,即便因爲複雜的政治原因,使得這一支並未與本宗趙郡李氏建立非常密切的利益關係,卻依舊不能否認李密是“根正苗紅”的山東人,這讓他在身份公開的同時,理所當然地贏得了聯盟高層的認可,豪帥們也毫無例外地接受了這位特殊“高參”的存在。

李密在軍議上侃侃而談,向大傢俱體解說和分析了當前形勢對兵變有利的地方,蓄意隱瞞了東都政局的最新變化和黎陽方面因此而陷入的困境。沒辦法,爲確保士氣,只能報喜不報憂,而事實也的確喜多憂少,畢竟聖主和遠征軍正在遼東鏖戰,西京和關隴方面的注意力都在西疆危機上,河北的官軍正在永濟渠上戡亂,當前對義軍構成威脅的只有東都衛戍軍,而東都衛戍軍既要保護通濟渠的安全,與聯盟軍隊正面作戰於河南,又要在京畿南面的伊闕口方向阻御來自豫州的韓相國,同時還要確保東都和京畿關防各道要隘的安全,兵力一分爲三,在任何一個戰場上沒有絕對優勢。由此可以推斷,義軍在伊闕口即便會遭遇到官軍的頑強阻擊,但只要楊玄感在黎陽舉兵,並迅速渡河殺進京畿,直逼東都,則東都在自身安全難保的情況下,必定收縮防守,如此伊闕可下。

李密據此拿出了攻擊之策。

聯盟主力以最快速度,乘着東都還沒有做出反應之前,攻陷垂亭和高都城,兵臨伊闕口,然後展開猛烈攻擊,以便把更多的東都衛戍軍吸引和牽制到伊闕口上。

韓相國洗劫了潁川之後,馬上率部北上進入東汝原和南汝原戰場,在包圍潁川首府承休的同時,以最快速度掃蕩汝水和伊水一帶,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把京畿南線的外圍城鎮“一掃而光”,建立一個穩固的“後方”,給主力突破京畿關防殺進東都創造出最好條件。

密令留在河南和通濟渠一線的聯盟大總管府及前後左右四路總管府,在繼續劫掠通濟渠的同時,主動突破京畿防線向滎陽發動攻擊,想方設法迫使東都調兵支援滎陽。

如此一來,整個中原形勢是,義軍聯盟和韓相國的部隊在通濟渠的東南兩個方向,向京畿展開了鉗形攻勢,導致東都衛戍軍陷入兩線作戰的窘境。李密堅信,東都在這種危局下,必然分兵阻御,必然兩線作戰,東都防守力量會因此而削弱,這就給黎陽的楊玄感渡河突襲東都創造了機會。

第三百七十六章 通濟渠告急第九百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八十六章 翟讓來訪第九百二十四章 鬱憤第三百五十五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章 轉嫁第三百三十八章 決非易與之輩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你造反第五百六十四章 宇文述的艱鉅使命第九百三十六章 誰去古北口?第四百一十二章 危機四伏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虧第兩百五十三章 又見忽悠第五百五十五章 周法尚的猜測第七百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八百三十二章 自作孽第二十二章 你爲何畏懼第兩百二十五章 瓦崗人賺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不加掩飾第三百零六章 秦瓊要戰第五十九章 陷阱第兩百二十章 做局第七百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五十章 再燒一把火第三百零八章 打土豪第兩百一十九章 瓦崗決策第兩百五十五章 憂鬱的李密第三章 白髮刑徒第五百三十一章 老將軍的深謀第七百七十章 劣勢第二十章 你還有什麼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三百一十九章 李安期的凌厲一擊第九百六十一章 李平原已死第四百八十四章 韓相國的怨憤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一千章 有難同當第五百八十六章 夜會趙王陵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赤膊上陣第三十章 誰要造反第九百三十三章 攪局第四十八章 陶驛第九百四十章 當斷不斷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險的假設第三百七十九章 惶恐的蒲山公第804章 交易第四百七十七章 用心險惡第三百一十九章 李安期的凌厲一擊第九百八十四章 赤峰第八百八十六章 愚不可及第四百五十七章 混淆視聽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密重返聯盟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十三章 挾持第一百一十章 神棍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兩百零五章 李密決定留下來第一千零十九章 郭榮難做了第六百九十八章 受驚的兔子第八百九十三章 眼見不實第757章 給我武器第六百四十九章 兩大阻力第四百七十八章 關中韋氏第四百八十二章 取捨第七十一章 立足大計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一百五十五章 結束了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兩百六十章 政客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大一個人情第九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兩百八十二章 南下部署第七百二十六章 刀回來了第六十一章 誰想捅破天第三百三十一章 避之不及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爲所動第四百七十六章 凌厲一擊第三百八十九章 眼花繚亂第五百五十六章 諱莫如深第三十八章 自以爲是第五百六十一章 某還有一個使命第三百七十六章 通濟渠告急第七百章 利益驅動第十四章 憤怒的崔九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你造反第兩百七十六章 都有難處第兩百一十八章 走投無路第二十三章 長街襲殺第六百二十四章 不加掩飾第一百一十六章 翟讓造反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運籌第六百六十五章 破局之策第四十二章 睢水河畔第八十四章 齊郡張須陀第七百三十九章 言無不盡第四百一十四章 保護秦王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密的智慧
第三百七十六章 通濟渠告急第九百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八十六章 翟讓來訪第九百二十四章 鬱憤第三百五十五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章 轉嫁第三百三十八章 決非易與之輩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你造反第五百六十四章 宇文述的艱鉅使命第九百三十六章 誰去古北口?第四百一十二章 危機四伏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虧第兩百五十三章 又見忽悠第五百五十五章 周法尚的猜測第七百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八百三十二章 自作孽第二十二章 你爲何畏懼第兩百二十五章 瓦崗人賺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不加掩飾第三百零六章 秦瓊要戰第五十九章 陷阱第兩百二十章 做局第七百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五十章 再燒一把火第三百零八章 打土豪第兩百一十九章 瓦崗決策第兩百五十五章 憂鬱的李密第三章 白髮刑徒第五百三十一章 老將軍的深謀第七百七十章 劣勢第二十章 你還有什麼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三百一十九章 李安期的凌厲一擊第九百六十一章 李平原已死第四百八十四章 韓相國的怨憤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一千章 有難同當第五百八十六章 夜會趙王陵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赤膊上陣第三十章 誰要造反第九百三十三章 攪局第四十八章 陶驛第九百四十章 當斷不斷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險的假設第三百七十九章 惶恐的蒲山公第804章 交易第四百七十七章 用心險惡第三百一十九章 李安期的凌厲一擊第九百八十四章 赤峰第八百八十六章 愚不可及第四百五十七章 混淆視聽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密重返聯盟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十三章 挾持第一百一十章 神棍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兩百零五章 李密決定留下來第一千零十九章 郭榮難做了第六百九十八章 受驚的兔子第八百九十三章 眼見不實第757章 給我武器第六百四十九章 兩大阻力第四百七十八章 關中韋氏第四百八十二章 取捨第七十一章 立足大計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一百五十五章 結束了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兩百六十章 政客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大一個人情第九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兩百八十二章 南下部署第七百二十六章 刀回來了第六十一章 誰想捅破天第三百三十一章 避之不及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爲所動第四百七十六章 凌厲一擊第三百八十九章 眼花繚亂第五百五十六章 諱莫如深第三十八章 自以爲是第五百六十一章 某還有一個使命第三百七十六章 通濟渠告急第七百章 利益驅動第十四章 憤怒的崔九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你造反第兩百七十六章 都有難處第兩百一十八章 走投無路第二十三章 長街襲殺第六百二十四章 不加掩飾第一百一十六章 翟讓造反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運籌第六百六十五章 破局之策第四十二章 睢水河畔第八十四章 齊郡張須陀第七百三十九章 言無不盡第四百一十四章 保護秦王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密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