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誰利用誰

bookmark

ads_wz_txt;

“在你們看來,孟讓帶着長白山義軍去攻打琅琊郡,會引來大量官軍,這對蒙山不利。”李風雲微笑說道,“而在對手看來,孟讓和長白山義軍,與我們徐州義軍是一體的,不分彼此。假若長白山義軍對琅琊郡展開攻擊,會讓對手對當前局勢作出錯誤的分析和判斷。”李風雲手指韓曜等三人,笑道,“就是你們剛纔所做的推衍。對手會認爲我們要攻佔琅琊郡,要以琅琊郡爲根據地發展壯大,會切斷連接東萊和江淮的運輸通道,會嚴重威脅到東征的順利進行,所以,當孟讓和長白山義軍攻打琅琊郡時,必然會把齊魯乃至徐州兩地的官軍大量吸引到琅琊郡。”

三人的心裡頓時涌出一個念頭,聲東擊西?白髮帥要拿孟讓當誘餌,把官軍主力吸引到琅琊郡,然後再出手攻打其他地方?魯郡還是彭城?從琅琊郡的地理位置來看,東萊方向的官軍和徐州方向的官軍都有可能進入琅琊作戰,而徐州軍隊距離琅琊郡最近,北上琅琊的可能性最大。如此推斷,白髮帥的目標十有八九便是彭城。

“琅琊郡這個窮地方可以養活我們,但若想發展壯大,絕無可能。”李風雲總算說出了心裡話,“我們救了孟讓,還要給長白山義軍糧食和武器,這是個天大的人情,必須要他們馬上還,假若現在不還,將來就更不可能還了,這是顯而易見的事。”

李風雲說得輕鬆,也頗有道理,但義軍的實力擺在那裡,而中土的局勢也是可以預見的。東征勝利後,東征大軍紛紛歸來,齊魯地區的官軍數量會成倍數增長,還有東萊水師,隨便估算一下都有好幾萬人馬,不出意外的話,一年後,也就是明年的冬天,義軍若沒有發展壯大起來,必死無疑。

義軍打琅琊尚有可能。琅琊地形險峻,一旦攻佔,全力經營,還有抵禦官軍四面圍剿之希望。實在不濟的話,還可以出海逃生,找個海島藏匿起來,最起碼可以苟延殘喘。反之,義軍不打琅琊,去打魯郡或者彭城,即便出現奇蹟,打下來了,但魯郡和彭城都是四戰之地,無險可守,只待東征大軍歸來,便是義軍覆滅之時,根本就沒有堅持下去的絲毫希望。

當韓曜三人直言不諱地把心裡的擔憂說出來之後,李風雲莫測高深地笑了起來。

“誰說東征一定會勝利?”

三人相顧無語。以中土之實力,以衛府軍之強大,東征豈會失利?雖然李風雲的才智已經贏得了他們的敬重和信任,但今日中土國力之強盛,可以說是空前的,雄霸萬里大漠的突厥人都被中土人打得俯首稱臣,更不要說遠東高句麗那個彈丸小國了。東征肯定會勝利,沒有一箇中土人對此持懷疑態度,除了白髮李風雲。三人暗自鄙視,你狂妄自大過頭了,若不正視即將到來的危機,未來不是黑暗,而是根本就沒有未來。

“假若東征失敗了。”李風雲對三人鄙夷的目光視而不見,自顧自地繼續說了下去,“那麼東征大軍就不會歸來,相反,皇帝和中樞爲了維護權威,爲了爭回中土的臉面,衛府軍爲了報仇雪恨,爲了洗刷恥辱,必然要發動第二次東征,他們將徵調更多的軍隊去遠東戰場,將把更多的物資從江左運到東北。當中土國力持續消耗之際,朝堂上的鬥爭也會日趨激烈,內部的矛盾也會持續激化,隨着皇帝和中樞權威的急劇下降,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必定迅速減弱,由此將引發一系列的危機,而最大的危機便是地方勢力的重新崛起。地方勢力一旦坐大,便會形成割據局面,中央將被架空,國祚將動搖,統一大業將面臨崩潰之危。但地方勢力的崛起需要時間,尤其需要在權力和財富上與中央進行激烈的博弈。爲了贏得重新崛起的局面和時間,地方勢力會想方設法混亂天下形勢。也就是說,像我們這種舉旗造反者,未來將此起彼伏,將遍佈中土大地。天下大亂,羣雄稱霸,生靈塗炭,到了那一刻,中央不再是中央,地方也不再是地方。成王敗寇,一切靠實力說話,誰有實力,誰就能稱霸天下,甚至能再次統一中土,締造一個空前絕後的大帝國。”

這話前面說得還正常,後面就荒誕不經了。爲帥者,如此胡言亂語,未免就過了。三人權當沒聽到,左耳進右耳出,不予理睬。雖然理論上的確存在東征失敗的可能,但實際上絕無可能發生。皇帝御駕親征,據說還有一百多萬軍隊,傾盡國力去打一個蠻夷小國,一方面是炫耀武力,一方面則有威懾北虜之意,如此興師動衆,如同殺雞用牛刀,到哪去尋失敗的徵兆?

不過李風雲利用孟讓的計策還是可取的。徐州義軍當務之急是休整,是練好內功,但四周強敵虎視眈眈,隨時都有可能攻打蒙山,這時候利用孟讓去攻打琅琊郡,吸引官軍的注意力,延緩官軍圍剿蒙山的時間,的確有利於徐州義軍的成長。至於孟讓和長白山義軍的生死,徐州義軍根本不放在心上。借刀殺人也罷,欺騙利用也罷,都是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你實力不夠,那就只能任人宰割。

杜、輔二人見到李風雲,把孟讓的計策詳細告之,歸根結底一句話,你給我錢糧武器,我幫你去打琅琊郡,以吸引和牽制官軍,待時機成熟,我走人,我要重返齊郡,而你則可以輕鬆拿下琅琊郡,然後彼此就互不相欠了。

李風雲很滿意,但他還是故意問道,“孟帥爲何不就近擄掠魯郡?還有,此去齊郡,不過隔着一座泰山,近在咫尺,孟帥假若要重返齊郡,取道泰山最爲方便,爲何要捨近求遠?”言下之意,孟讓是不是在騙我?等把錢糧武器騙到手了,然後就逃之夭夭?

杜、輔二人按照孟讓的囑咐,急忙做了解釋。

此戰孟讓以身爲餌,把張須陀的主力牽制在了陽關,從而幫助王薄和義軍主力經泰山而重新殺回齊郡。張須陀勢必銜尾追擊,而王薄和義軍主力遭此挫折後,士氣低迷,實力減損,無力抵禦,只能向北撤離。大河很快就要封凍,封凍後,天塹變通途,王薄和義軍主力就能撤往河北,與河北豆子崗義軍的劉霸道、格謙,平原義軍的郝孝德、劉黑闥等豪帥會合,一邊休養恢復實力,一邊等待渡河南下時機。

這種情形下,孟讓即便殺回了齊郡,最多也就是再做一次誘餌,幫助王薄和義軍主力順利撤往河北,而他自己的運氣就不會有那麼好了,必然會陷入張須陀的圍殺,全軍覆沒。

至於爲什麼不就近擄掠魯郡,孟讓的解釋就顯得冠冕堂皇了。孟讓說,官軍馬上就要圍剿蒙山,魯郡和彭城因爲鷹揚府所,官軍人數多,必定是圍剿主力,而琅琊郡因爲鷹揚府少,必定是輔助攻擊。徐州義軍獨自應對三面敵人,顧此失彼,難以爲繼。孟讓遂急徐州義軍之所急,願意仗義相助,但實力有限,只能去阻御琅琊郡官軍。考慮到琅琊郡官軍少,而徐州義軍即將與強敵作戰,無力長期援助長白山義軍糧草和武器,所以孟讓決定改消極防禦爲積極進攻,乘着官軍尚沒有向蒙山發動攻擊之前,主動向琅琊郡發動攻擊,運氣好的話,不但能解決軍隊的吃喝,或許還能迫使齊魯和徐州兩地官軍不得不暫緩圍剿蒙山,全力支援琅琊郡。

李風雲的臉色有些陰沉,眼裡也露出幾絲陰戾,“如果齊魯和徐州官軍紛紛殺進琅琊郡,孟帥打算如何應對?”

杜、輔二人不假思索地說道,“當然避敵鋒芒,主動撤入山中。”

“孟帥避入山中,官軍找不到他,就要來找某,要來打蒙山,到那時,官軍三面圍攻,三面都是強敵,某如何應對?”李風雲冷笑道,“如果他不在琅琊郡燒殺擄掠,齊魯和徐州官軍就不會支援琅琊郡,某隻要集中力量對付魯郡和彭城兩路官軍即可,然而,他在琅琊郡這麼一鬧,某卻要對付三路強敵,請問,孟帥這是什麼意思?是不是想禍水東引,把魯東地區的官軍都吸引到琅琊郡,讓他們來打某,而他卻帶着軍隊大搖大擺離開琅琊郡,殺進魯東地區,在高密、北海一帶逍遙快活?時機成熟,王帥在河北義軍的支援下,渡河南下攻打張須陀,而孟帥在魯東地區積極西進,主動配合,兩人對張須陀實施南北夾擊,然後便可重新殺回齊郡,是不是?”

杜、輔二人緊張起來,張口結舌,不知如何回答。

李風雲笑了起來,“緊張甚?孟讓那點齷齪心思哪能瞞得了某?某之所以不忿,是他一直利用你們來哄騙某,自己卻躲在背後不敢出來,欺人太甚了。你們兄弟回去告訴他,某同意了,給他錢糧武器,允許他借道蒙山去打琅琊郡。不過,這是衝着你們兄弟的面子,某給人欺負就欺負了,某忍了,但你們兄弟一定要記住,若不想被人欺辱,不想被人利用,就要自己掌控自己的命運,就要去做陳勝吳廣,去做項羽劉邦,切莫寄人籬下,仰人鼻息,俯仰由人,知道了嗎?”

杜、輔二人躬身領教,心裡已經把李風雲當作了兄長,當作了親兄弟。

第一百零一章 誰利用誰第三百二十章 李安期的期待第一百五十五章 結束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悲天憫人的徐大郎第763章 都是兄弟第一千零三十章 斬盡殺絕第兩百四十一章 在推演中迷失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誰來做皇帝?第六十二章 圍追第四百二十章 唱了一出雙簧第八百七十六章 去死吧!第九百九十九章 變計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些靈感第七百四十七章 劫獄營第一百八十七章 京畿之下有陷阱第兩百二十三章 變局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知死活第一百九十六章 轉嫁危機第三十八章 自以爲是第三百零七章 東阿程咬金第兩百七十五章 《天命論》背後的秘密第三百七十五章 你這是訛詐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爲所動第三百五十五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八十四章 危險不大?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進北上第五百二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兩百二十三章 變局第六百九十八章 受驚的兔子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三百三十八章 決非易與之輩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六百四十二章 觀望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三百八十七章 黎陽密議第八百一十七章 捨本求末第801章 錯亂第九百二十三章 秘兵刀已死第九百零七章 鷂鷹第五百七十九章 實不相瞞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三百九十六章 李密的轉變第一百一十六章 翟讓造反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也敢與虎謀皮第七百一十二章 鬱悶的齊王第四百三十九章 坑慘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還不連夜逃離?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些靈感第四百七十三章 孤身犯險第八百五十二章 收之桑榆第八百九十四章 何許人也?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義當前第兩百四十一章 在推演中迷失了第765章 此城名鬼方第九百十二章 圍殺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有對策?第三百七十七章 爭執第五百九十四章 振聾發聵第一百零六章 崔氏家主第三百九十一章 殺人好難第四百四十四章 觀公挖坑了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六百零八章 危機重重第八百七十(一)章 兩難第兩百五十二章 不真實的未來第九百十七章 放飛心魔第五百八十六章 夜會趙王陵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代名士第733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零十五章 羅藝的優點第八百五十二章 收之桑榆第三百六十八章 瓦崗人要走了第四十章 夜襲夏亭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史很生氣第六百八十九章 野望第五百九十七章 滿座皆驚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瀾已起第九十五章 十一刀第四百零四章 鷸蚌相爭第六百零八章 危機重重第四百五十三章 被關在牢籠裡的楊玄感第六十八章 致命的誤會第三百四十五章 狗屁不通的理由第八百六十八章 兄弟聚首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郎高義第兩百二十八章 擊敗元文都第九百三十四章 惡化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險的假設第八百八十章 敵人是誰?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是一個誘餌第三百五十七章 上了賊船第兩百二十八章 擊敗元文都第三百一十章 秦瓊被圍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在哪第四百六十三章 不要低估聖主第三百一十三章 瞬息萬變第六百八十三章 陷阱無處不在第六百四十九章 兩大阻力
第一百零一章 誰利用誰第三百二十章 李安期的期待第一百五十五章 結束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悲天憫人的徐大郎第763章 都是兄弟第一千零三十章 斬盡殺絕第兩百四十一章 在推演中迷失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誰來做皇帝?第六十二章 圍追第四百二十章 唱了一出雙簧第八百七十六章 去死吧!第九百九十九章 變計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些靈感第七百四十七章 劫獄營第一百八十七章 京畿之下有陷阱第兩百二十三章 變局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知死活第一百九十六章 轉嫁危機第三十八章 自以爲是第三百零七章 東阿程咬金第兩百七十五章 《天命論》背後的秘密第三百七十五章 你這是訛詐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爲所動第三百五十五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八十四章 危險不大?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進北上第五百二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兩百二十三章 變局第六百九十八章 受驚的兔子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三百三十八章 決非易與之輩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六百四十二章 觀望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三百八十七章 黎陽密議第八百一十七章 捨本求末第801章 錯亂第九百二十三章 秘兵刀已死第九百零七章 鷂鷹第五百七十九章 實不相瞞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三百九十六章 李密的轉變第一百一十六章 翟讓造反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也敢與虎謀皮第七百一十二章 鬱悶的齊王第四百三十九章 坑慘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還不連夜逃離?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些靈感第四百七十三章 孤身犯險第八百五十二章 收之桑榆第八百九十四章 何許人也?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義當前第兩百四十一章 在推演中迷失了第765章 此城名鬼方第九百十二章 圍殺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有對策?第三百七十七章 爭執第五百九十四章 振聾發聵第一百零六章 崔氏家主第三百九十一章 殺人好難第四百四十四章 觀公挖坑了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六百零八章 危機重重第八百七十(一)章 兩難第兩百五十二章 不真實的未來第九百十七章 放飛心魔第五百八十六章 夜會趙王陵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代名士第733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零十五章 羅藝的優點第八百五十二章 收之桑榆第三百六十八章 瓦崗人要走了第四十章 夜襲夏亭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史很生氣第六百八十九章 野望第五百九十七章 滿座皆驚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瀾已起第九十五章 十一刀第四百零四章 鷸蚌相爭第六百零八章 危機重重第四百五十三章 被關在牢籠裡的楊玄感第六十八章 致命的誤會第三百四十五章 狗屁不通的理由第八百六十八章 兄弟聚首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郎高義第兩百二十八章 擊敗元文都第九百三十四章 惡化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險的假設第八百八十章 敵人是誰?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是一個誘餌第三百五十七章 上了賊船第兩百二十八章 擊敗元文都第三百一十章 秦瓊被圍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在哪第四百六十三章 不要低估聖主第三百一十三章 瞬息萬變第六百八十三章 陷阱無處不在第六百四十九章 兩大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