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新年趙國的第一次廷議(今天就一更了)

邯鄲城。

又一次的廷議剛剛召開,所有人的臉上都是喜氣洋洋的。

肥義摸着已經完全變白的鬍鬚,笑道:“在幾年前大王剛剛提出一統天下論之時,老臣的心中其實是頗爲不以爲然的,如今方纔知道確實是老臣老糊塗了,跟不上時代了。依照大趙這個勢頭,怕是隻需要再過幾年時間就能夠實現天下一統嘍!老臣是真的沒有想到啊,這有生之年竟然能夠看到天下盡歸大趙所有!”

肥義的話頓時得到了在場衆人的贊同。

司寇周袑感慨道:“是啊是啊,數年前大趙還僅僅是七大戰國之中排名二、三名的國家,彼時齊國如日中天,秦國獨霸西域,東西兩邊都是強敵,我等身爲大趙臣子哪個不是戰戰兢兢?沒想到才短短的幾年時間大趙竟然就成長到了這個地步,實在是讓人不可思議。別的不說,單單是我司寇官署這幾年新增的官員就已經是以前的兩倍還多,沒辦法,實在是事情太多啊。”

中尉趙文笑道:“我看啊,你們就是因爲現在國土闊了,事務多了,所以來抱怨來了,順便再讓大王給你們提一提明年的預算。”

衆人齊聲大笑。

周袑笑着瞪了趙文一眼,道:“你趙中尉倒是厲害,提預算的時候聲音就屬你最大了吧?”

趙文哈哈一笑,聳了聳肩膀,一副你儘管說我不還嘴的態度。

作爲國君的趙何坐在上首,微笑着看着下首的衆位大臣們插科打諢相互調侃。

這是元旦之後的第一次廷議,就好像是後世春節假後的第一天上班一樣,肯定是要說說笑笑,沒有那麼嚴肅的。

熱鬧了好一會之後,肥義咳嗽一聲,道:“好了,諸位開始說正事吧。”

作爲三朝老臣,又是多年的執政的相邦,肥義的話自然是非常管用的,因此大家立刻收斂起了笑容,紛紛坐等肥義提出議題。

至於趙何這邊雖然是大王,但畢竟在過去的大半年時間裡征戰在外,所以並沒有來充當這個主持者的角色。

肥義道:“今日主要商議的是兩件事情。首先是大趙的商人和商業問題,其次則是即將到來的邯鄲會盟問題。在老夫看來,商人商業問題更爲緊要,最好先議一議吧。”

肥義話音落下,在場的其他趙國大臣不免露出驚訝的表情,有人忍不住問道:“商業事務何德何能,竟能比四國會盟更爲緊要?”

肥義嘿了一聲,道:“爾等是不知道啊,如今大趙的商業可不是當年那般情況嘍!”

肥義捋着鬍鬚,開始侃侃而談。

在接連不斷的勝利之後,這裡如今已經成爲了中原乃至整個華夏最熱鬧、最繁華的城市。

無數的士子齊聚於此,希望能夠得到趙國國君的賞識,能夠在趙國獲得出仕的機會。

無數的商人聚集在此,希望能夠挖掘出更大的商機,同時也想要藉助趙國的強大來保證自己商道上的安全。

在趙國之中經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上黨郡的人蔘、臨淄的絲綢、邯鄲的舞女和鐵器、北地諸郡的戰馬和牛羊等等都是廣受歡迎的貨物,而且還可以僱傭來自燕趙之地的遊俠作爲護衛。

更重要的是在趙國之間經商不需要經過一個又一個國家的國境,不需要被一遍又一遍的徵收商稅,讓商人們所能夠得到的利益遠勝以往。

不僅如此,趙何還破天荒的設立了一個在邯鄲之中專門處理商業事務的商部。

這個商部在三年前成立,一開始的時候掛靠在相邦官署,只是一個看上去並不算起眼的部門。

但隨着時間的過去和工作量的加大,最主要的還有就是趙國商業規模的擴大,讓商部如今已經成爲了相邦官邸的一個舉足輕重的部門,它的負責人也從一開始的一名小吏到如今由肥義心腹、相邦官署長史親自出任,越發的顯得重要起來。

趙何相信只要趙國的商業能夠繼續繁榮的發展下去,那麼遲早這個商部會徹底的獨立出來,它的首腦也會成爲趙國核心重臣之中的一員。

當然,歷代封建王朝的國君們重農抑商自然不是沒有理由的,歷朝歷代更不是沒有有識之士,爲什麼一直以來重農抑商都會成爲華夏曆代王朝的國策呢?其實就在於一個歷史上繞不開的話題——商業是要和農業爭奪人口的。

比如一位商人開一家店,那麼他就需要僱傭幾個夥計,僱傭一個賬房,僱傭一個掌櫃。他要去進貨的話還要僱傭一個車伕,然後如果貨很值錢不放心,那還得僱傭幾個保鏢。

這粗略一算,起碼十個左右的青壯年勞動力就沒了,而這還只是邯鄲市集之中最小、最普通的一家小店而已,邯鄲之中這樣的店沒有一萬也有八千!

這還只是小店罷了,再算上那些大一些的店鋪乃至於工坊,吞噬勞動力的規模效應就更加的驚人了。

一旦人口因此而大量的集中到城市之中,那麼農田就沒有人耕種了,農田沒有人耕種就代表着會餓肚子。所謂民以食爲天,這顯然是國君們不喜歡看到的情形,因此對於商業和商人進行打壓,防止過多的勞動力從農業進入到商業之中就成爲了必然。

商業對於趙國的改變還不止這些方面。

肥義說道這裡,看了一眼旁邊的司寇周袑,道:“周司寇,你那邊進來接到的商業案件是不是明顯增多?”

周袑略微一沉吟,道:“確實如此,逐年遞增。”

肥義又看了一眼中尉趙文,道:“趙中尉,你那邊關於官商勾結的檢舉和處置的人員是不是也逐年增多?”

趙文略一沉吟,也點頭表示認同。

肥義又一一詢問了下去,果然在其他幾名重臣的相關管轄領域,和商業有關的事務同樣也是在不停的增長之中。

肥義一攤手,道:“諸位都看到了吧?商業和商人對於大趙的影響其實已經是很大的了,若是不能夠注意到這一點並且將其處理好的話,那麼將來很有可能會出亂子的。”

對於肥義的警告,在場一些趙國重臣的臉上明顯有些不以爲然,然而坐在上首王位的趙何卻是心中一動。

商人們繼續發展下去會成爲什麼?趙何當然是知道的,那就是——資本家。

在後世,資本家對於國家乃至於整個世界的影響那可是人所共知的。

即便如今的這個年代還遠遠無法和後世相提並論,但這的確是一個必須要注意的問題。

不得不說,肥義作爲多年的趙國執政,經驗確實豐富,能夠察覺到這個其他人都沒有察覺到的問題。

其實像趙國這麼幅員遼闊的國家之前也不是沒有,秦國和楚國也可以算的上。

但問題在於秦國的商鞅變法是極度提倡小農地主經濟、仇視和打壓商業的,而楚國雖然並不仇視商業但境內貴族們的腐敗和盤剝無比的嚴重,都讓各自境內的商業舉步維艱。

趙國是唯一的例外,這例外當然來自於趙何作爲穿越者的知識讓他了解到商業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也同樣因爲趙國治國的法家思想是以慎到的“勢”理論作爲基礎藍本,和秦國商鞅的“法”雖然是同爲法家,但就好像是華山派的氣宗和劍宗一般有着巨大的差別。

如果現在也來一個統計GDP的話,趙國無疑能夠輕而易舉的吊打其他所有任何國家。

趙何想了想,道:“這樣吧,商部這邊的事情肥相你先多費一點心,等到藺相如回來之後,讓藺相如去解決這個事情。”

趙何話音落下之後,衆多大臣的臉色同時產生了變化。

單單是這麼一句話裡,趙何就至少透露出了兩個信息。

首先,大王對於商部很重視,異乎尋常的重視,否則的話也不會讓肥義進行關注,然後再讓藺相如去主持。

其次,大王看起來似乎已經將藺相如當成了肥義的接班人。

這兩個信息之中的無論哪一個都絕對是能夠影響到趙國國策乃至於將來大陸局勢的,即便是對於在場的趙國諸多重臣來說,也同樣深刻的影響着他們的政治利益。

大殿之中陷入了一片短暫的安靜之中。

趙何輕出了一口氣,笑道:“好了,接下來還是說說會盟的事情吧。”

作爲穿越者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夠站在歷史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商業和農業之間的對立,歸根結底還是因爲生產力的不足導致了相互之間對人口的爭搶。

想要一勞永逸的解決這種對立和衝突,其實有兩種辦法。

第一種是提高糧食產量,具體的事例就是像後世的雜交水稻。當糧食的產量提高到只需要少量人口就能夠種植出足夠所有人食用的糧食之時,那這個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第二種是繼續提高商業的生產力,當生產力提高到高度自動化、機械化,甚至是從生產到運送到銷售統統都能讓機械來代替人工的時候,這個問題也同樣解決了。

以趙國現在的水平而言,顯然無法做到這兩種“治本”答案之中的任何一種。

好在趙何雖然不能治本,但是治標還是能做到的。

怎麼做?

答案很簡單,戰爭!

戰爭能夠爲趙國源源不斷的帶來新的、廉價無比的勞動力,能夠帶來更多的土地,更加豐富的資源,更加大的市場和商品傾銷地。

所以,無論是商業還是農業,都能夠從戰爭之中收益。

只要趙國還能夠在戰爭之中不斷的獲勝,只要趙國的領土和人口還在不斷的擴張,這個問題就會一直被壓制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之中,就不會尖銳到即將爆發出來的地步,趙何也就不用像歷史上的那些國君那樣只能選擇其中一個而忽略另外一個。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暗合了軍功爵制度的特點——擴張,再擴張!

當然會有付出和犧牲,但那些付出和犧牲的人永遠都不會是趙國的子民,而是那些被趙國擊敗並且征服的土地上生活着的人們。

這公平嗎?

當然不公平。

但是,人都是有立場的。

趙何作爲趙國的君主,想的當然是趙國的利益,謀求的當然是趙國人民的福祉。

如果趙何因爲別國的利益而損害了趙國和趙國人民的利益,那他纔是真的腦子被踢過了。

這就是所謂的“立場決定思維”,或者更直白一些的說,就是“屁股決定腦袋”。

……

在趙何一錘定音之後,在場的諸多趙國大臣也不再糾結,而是開始討論起了下一個問題,那就是馬上就要舉行的趙、魏、韓、楚四國盟會。

不,其實不是四國。

趙何咳嗽一聲,道:“這一次,有人向寡人提了一個建議,希望大趙能夠讓薛公田文也同樣參與到這一次的會議之中,不知諸卿覺得如何?”

在從大梁城之中逃出之後,田文被魏王除去了相邦的職位,並且公開進行通緝。

除此之外,魏王還從河東郡抽調芒卯所部回師,讓芒卯率部進攻田文的封地,想要消滅田文。

田文也同樣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做了一個極其大膽的舉動,那就是宣佈自己的封地脫離魏國,自立爲薛國,同時派出使者向周天子請求冊封。

對於薛國的成立,像秦國是完全沒有心思理會,而韓國和楚國則是保持了微妙的沉默。

唯一一個第一時間承認了薛國的則是就在薛國邊上,脣亡齒寒的魯國。

在魯國的幫助下,薛國雖然被芒卯打下了不少城邑,但核心地區依舊是掌控在田文的手中。

由於冬天已至,所以戰爭不可避免的也就停滯下來,而田文在聽說了邯鄲會盟的消息之後也是立刻就親自前來。

只要趙國能夠站在薛國這一邊的話,魏國顯然就完全不足爲慮了。

在聽完了趙何的話之後,趙國衆臣紛紛陷入思考之中。

薛國和魏國,看上去顯然是完全處於對立的態勢。

那麼,趙國究竟要支持哪一方呢?

第400章 炮轟大梁城(第三更)第291章 宜陽破,武遂陷(第二更)第447 昭齊回師,白起復土(第二更)第344章 出人意料的高陵君嬴悝(第二更)第381章 趙人計窮?薛公亡(第二更)第115章 簽訂盟約第195章 匡章要反?(第一更)第388章 屈原想要和寡人見面?(第二更)第82章 看看王兒究竟搞的什麼名堂第45章 十六歲的大王,懂什麼兵事?第405章 白氏襲北關(第一更)第330章 屈原奪宛城(第二更)第303章 蘇代使魏(第二更)第100章 會盟之問第452章 白起的驚人計劃(第二更)第184章 主父南下,白起攻陶(第二更)第443章 給昭齊一點顏色看看(第二更)第41章 安陽君亡第48章 伊闕之戰第474章 甚至都還沒有來得及高興上一個時辰(第四更)第85章 趙何大婚第122章 趙齊高唐會盟第170章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第八更,求訂閱!)第275章 秦軍敗,燕人驚(第一更)第468章 今夜註定無眠(第二更)第304章 楚韓風雲(第一更)第122章 趙齊高唐會盟第366章 肥義求見(第一更)第323章 屈原立威,韓魏心計第189章 聊城破(四更一萬兩千完畢,求訂閱)第148章 齊國滅宋,秦王索玉第196章 蘇秦應知我意(第一更)第481章 宛城之戰揭幕(第一更)第244章 時機未到(第二更)第416章 繼續打趙國!(第五更,求訂閱)第449章 荀況上任,新政暗潮(第二更)第24章 安陽君,給寡人退下第348章 新年趙國的第一次廷議(今天就一更了)第513章 東胡王(第二更)第227章 田單將軍,戰吧!(6K章節,第一更)第198章 決戰日第346章 趙王入咸陽(第一更)第155章 秦王的態度第195章 匡章要反?(第一更)第500章 天子,河東,壽春,屈氏(第一更)第135章 鄒衍的五行之秘第447 昭齊回師,白起復土(第二更)第280章 燕王求和,廉頗求戰(第二更)第78章 爲人君者,可無情而不可絕情第332章 關中秦王函谷,廉頗太后暴鳶(第二更)第534章 禪讓大典(第一更)第462章 白起溫聲安楚地,景陽獻計破壽春(第四更)第475章 下一次見面寡人就沒有這麼好說話了(第一更)第248章 秦王定計,白起論戰(第二更)第87章 戰!第456章 秦國人在搞什麼鬼?(第二更)第437章 寡人要磨礪一下荀況(第二更)第224章 尷尬的蘇秦(一萬五更新完畢,求訂閱)第127章 主父歡喜魏冉愁第144章 神藥人蔘。和齊國全面開戰?第302章 封賞分地,趙勝出燕(第一更)第412章 下一次,你可就不會這麼威風了(第一更)第488章 死亡地帶(第二更)第392章 咸陽居大不易,雲陽令有趙周(第二更六千字大章,萬更求訂閱)第148章 齊國滅宋,秦王索玉第351章 就這麼放過魏王了?(第一更)第36章 大王讓我轉告您一句話第423章 視察學宮(第三更)第131章 信期誤我第518章 東胡亡(第一更)第59章 主父被震天雷給驚到了第511章 單單滅掉秦國好像沒有什麼挑戰性(第二更)第263章 魏冉竭盡全力,趙何未雨綢繆(第一更)第111章 秦王,咱們聊聊?第516章 破匈奴(第一更)第84章 矛與盾,鐵甲與鋼甲第110章 秦國吃癟第95章 邯鄲廷議第473章 寡人還有別的選擇嗎?(第三更)第414章 忙碌的趙何(第三更)第533章 日新月異的趙國(第二更)第71章 敵駐我擾第47章 竟然是大王發明的?第422 封賞功臣,蘇秦辭官(第二更)第195章 大王,這樣下去不行啊(第二更)第56章 固陽之戰第244章 時機未到(第二更)第476章 首先,我們把十門重炮擡上去(第二更)第117章 趙王究竟想幹嘛?蘇秦很困惑第525章 龍城(第二更)第48章 伊闕之戰第64章 田甲之亂第312章 廉頗去哪兒(第二更)第417章 西羌亂(第一更)第168章 韓王的最終決定(第六更,求訂閱!)第171章 趙王,寡人今天吃定你了(第一更)第515章 開戰(第二更)第288章 藺相如的以退爲進之計(第一更)第116章 龍驤軍的優劣,誰是藺相如?第91章 魏冉樂毅再相逢
第400章 炮轟大梁城(第三更)第291章 宜陽破,武遂陷(第二更)第447 昭齊回師,白起復土(第二更)第344章 出人意料的高陵君嬴悝(第二更)第381章 趙人計窮?薛公亡(第二更)第115章 簽訂盟約第195章 匡章要反?(第一更)第388章 屈原想要和寡人見面?(第二更)第82章 看看王兒究竟搞的什麼名堂第45章 十六歲的大王,懂什麼兵事?第405章 白氏襲北關(第一更)第330章 屈原奪宛城(第二更)第303章 蘇代使魏(第二更)第100章 會盟之問第452章 白起的驚人計劃(第二更)第184章 主父南下,白起攻陶(第二更)第443章 給昭齊一點顏色看看(第二更)第41章 安陽君亡第48章 伊闕之戰第474章 甚至都還沒有來得及高興上一個時辰(第四更)第85章 趙何大婚第122章 趙齊高唐會盟第170章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第八更,求訂閱!)第275章 秦軍敗,燕人驚(第一更)第468章 今夜註定無眠(第二更)第304章 楚韓風雲(第一更)第122章 趙齊高唐會盟第366章 肥義求見(第一更)第323章 屈原立威,韓魏心計第189章 聊城破(四更一萬兩千完畢,求訂閱)第148章 齊國滅宋,秦王索玉第196章 蘇秦應知我意(第一更)第481章 宛城之戰揭幕(第一更)第244章 時機未到(第二更)第416章 繼續打趙國!(第五更,求訂閱)第449章 荀況上任,新政暗潮(第二更)第24章 安陽君,給寡人退下第348章 新年趙國的第一次廷議(今天就一更了)第513章 東胡王(第二更)第227章 田單將軍,戰吧!(6K章節,第一更)第198章 決戰日第346章 趙王入咸陽(第一更)第155章 秦王的態度第195章 匡章要反?(第一更)第500章 天子,河東,壽春,屈氏(第一更)第135章 鄒衍的五行之秘第447 昭齊回師,白起復土(第二更)第280章 燕王求和,廉頗求戰(第二更)第78章 爲人君者,可無情而不可絕情第332章 關中秦王函谷,廉頗太后暴鳶(第二更)第534章 禪讓大典(第一更)第462章 白起溫聲安楚地,景陽獻計破壽春(第四更)第475章 下一次見面寡人就沒有這麼好說話了(第一更)第248章 秦王定計,白起論戰(第二更)第87章 戰!第456章 秦國人在搞什麼鬼?(第二更)第437章 寡人要磨礪一下荀況(第二更)第224章 尷尬的蘇秦(一萬五更新完畢,求訂閱)第127章 主父歡喜魏冉愁第144章 神藥人蔘。和齊國全面開戰?第302章 封賞分地,趙勝出燕(第一更)第412章 下一次,你可就不會這麼威風了(第一更)第488章 死亡地帶(第二更)第392章 咸陽居大不易,雲陽令有趙周(第二更六千字大章,萬更求訂閱)第148章 齊國滅宋,秦王索玉第351章 就這麼放過魏王了?(第一更)第36章 大王讓我轉告您一句話第423章 視察學宮(第三更)第131章 信期誤我第518章 東胡亡(第一更)第59章 主父被震天雷給驚到了第511章 單單滅掉秦國好像沒有什麼挑戰性(第二更)第263章 魏冉竭盡全力,趙何未雨綢繆(第一更)第111章 秦王,咱們聊聊?第516章 破匈奴(第一更)第84章 矛與盾,鐵甲與鋼甲第110章 秦國吃癟第95章 邯鄲廷議第473章 寡人還有別的選擇嗎?(第三更)第414章 忙碌的趙何(第三更)第533章 日新月異的趙國(第二更)第71章 敵駐我擾第47章 竟然是大王發明的?第422 封賞功臣,蘇秦辭官(第二更)第195章 大王,這樣下去不行啊(第二更)第56章 固陽之戰第244章 時機未到(第二更)第476章 首先,我們把十門重炮擡上去(第二更)第117章 趙王究竟想幹嘛?蘇秦很困惑第525章 龍城(第二更)第48章 伊闕之戰第64章 田甲之亂第312章 廉頗去哪兒(第二更)第417章 西羌亂(第一更)第168章 韓王的最終決定(第六更,求訂閱!)第171章 趙王,寡人今天吃定你了(第一更)第515章 開戰(第二更)第288章 藺相如的以退爲進之計(第一更)第116章 龍驤軍的優劣,誰是藺相如?第91章 魏冉樂毅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