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小燕子與老鷹

“白癡!全都是白癡!”

奏摺啪的摔到地上,狹長鳳目掃過羣臣,怒意就像驚濤拍岸,紅衣的攝政王傲立此間,轉瞬間教檣櫓灰飛煙滅。

“你們是不是覺得本王太蠢?南方大水,你們拿不出有效的方法,就把欽天監推出來,怎麼,新帝剛即位,你們就要告訴我大周流年不利嗎?還是想要我用欽天監的人去填那窟窿眼兒?!”

一通臭罵,羣臣都灰溜溜的滾下朝堂。

有人不禁嘀咕着,“大水恨不得年年都發,以前也沒見先帝發多大的火啊。”

旁邊一路過的御史就老神在在的嘲諷道:“大水還知道隔年就換個地方發呢,某些人還拿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法子出來糊弄人,真不知道是缺心眼兒呢還是沒腦子。”

“嘿你什麼意思啊?”

“你聽不懂人話啊?”

這廂快吵起來,那廂幾個官員已經圍上了大理寺卿關卿辭。

“關大人,這幾天王爺的心情又不大好啊……”

“是啊是啊,您看您是不是……去勸勸?”

新任的大理寺卿,那可是攝政王跟前的紅人啊,而且最重要的是他跟宮裡那位白先生關係很好,能說得上話。

攝政王發火的時候,可就全靠他了。

不過關卿辭雖比以前穩重許多,不會隨便給人甩臉色看,但也不是那麼喜歡蠅營狗苟的,“白先生今日不在宮中,諸位還是請回吧,想想如何治水方纔有效。”

而此時那位白先生究竟在何處呢?

他正在城門口,坐在黑色的軟轎裡,掀開鏈子往外看,城門口走進來兩個牽着馬的江湖人,一個道士,一個和尚,道士白髮如雪,和尚袈裟勝火,這畫面,看得新奇。

而且這兩人還不停的在鬥嘴。

道士說:“你怎麼就跟來了呢?”

和尚說:“興你來就不興我來啊?”

道士:“我來看我徒弟,你來幹嘛?”

和尚:“看你看徒弟。”

道士:“你會說人話嗎?”

和尚:“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路邊的轎子掀開個簾子,一道溫潤的聲音傳來,打斷了他們的對話,“兩位前輩,別來無恙。”

釋無心一瞧那人的頭髮,“嘿,後生,你怎麼跟這老道一樣了。”

可不是麼,秋戌子也覺得神奇,跑到那人身邊,兩人的頭髮互相輝映,可不一模一樣麼,跟父子似的。

秋戌子問:“怎麼稱呼?”

“叫晚輩阿白就可以了。”

阿白下了轎子,帶他們慢慢往前走,沿途給釋無心介紹着長安的風土人情。

秋戌子看了他好幾眼,“眼睛好了嗎?”

“好一點了,現在大約能看到模糊的人影,行走已無大礙。”

此時距離新帝登基已經過了大半年,北方終於徹底平定,於是秋戌子和釋無心便到長安來走走。

最主要,是來找某個玩得樂不思蜀的小徒弟。

“我家小楠竹呢?”釋無心對楠竹也頗爲想念,這可是個好孩子啊,他平常喝醉了酒,秋戌子只會把他扛起來扔街上,李晏在旁邊樂呵呵的看,順便還搭把手,只有楠竹這個暖心的小傢伙會哼哧哼哧把他拖回去,還給他蓋被子。

“他這幾日跟着謹之迴歸鶴派了,明日便回來。”

“嘖嘖。”釋無心瞅了一眼秋戌子,“徒弟大了不留人啊。”

秋戌子白了他一眼,拂塵一掃,“你個沒徒弟的少來說我。”

釋無心手裡拿着佛珠,豎掌在前,“阿彌陀佛,那是貧僧收不到徒弟嗎?那是貧僧不想收徒弟。”

“那就別來惦記我徒弟。”

“做道士有什麼好的?”

“做和尚有什麼好的?整一個大光頭,下雨都不用打傘。”

兩位武林老前輩的對話如孩童一般幼稚,阿白聽得忍俊不禁,“前輩餓了嗎?我在前面酒樓裡訂了位置,不如先去坐一坐?”

“還是後生想得周到。”釋無心拍拍他的肩,“有酒有肉嗎?”

“有,美酒配佳餚。”

“妙。”

酒樓自然是全長安最好的那一家,算在攝政王賬上,想點什麼就點什麼。

只是吃到一半,零丁就從宮裡過來了,先跟秋戌子和釋無心行了個禮,便對阿白道:“先生,王爺說他頭疼。”

釋無心擡起吃的滿嘴油的臉,“這小子可算遭報應了,不過他頭疼就去找太醫啊,找這兒來幹嘛,沒見我們正在吃飯呢嘛。”

阿白無奈,“前輩別理他,他好着呢。”

零丁其實也很樂呵,“先生,話可不能這麼說,你一個人出來玩兒也不帶王爺,他忙着批奏摺又沒空出來,心裡憋着氣呢。”

“他都幾歲了還想着玩兒?”釋無心咬了口雞腿,埋汰他。

秋戌子瞥了他一眼,“你還比他大一輪呢。”

阿白想了想,道:“零丁,你回去跟他說,今兒個我跟關大人約好了要共飲幾杯,晚上也不回去吃了,讓他早些休息,不用等我。”

“好嘞。”

零丁得了回話,立刻回宮。

正在御書房批閱奏摺的李晏聽了,挑着眉,“怎麼又是關卿辭,他就沒別的朋友了嗎?”

“王爺,還有秋戌子前輩和狂僧前輩在呢。”

“哦,這兩個不用理他們。”李晏說着,皺眉看着手中的奏摺,大筆一揮,寫下四個筆走龍蛇的大字——狗屁不通。

翻開下一本,乏善可陳——本王知道了。

再下一本——字醜。

零丁忍不住道:“王爺,陳將軍是位武將,字不好看也是人之常情……”

李晏氣不打一處來,“你看看這文章,七竅就通了六竅,一竅不通,本王說他字醜簡直是擡舉他了。”

零丁也是對王爺深表同情,每天看這麼多奏摺,真是一大折磨。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武將們爲了表示對攝政王的推崇和支持,大字不識幾個的也開始建言獻策,文官們懷疑攝政王的治世之能,總愛上摺子指手畫腳,忠言逆耳,李晏一邊要表示感謝吧,恩威要並施,可實際上恨不得糊他們一臉。

所以,他有時候心情不好也不是沒理由的。

路漫漫其修遠兮啊。

及至傍晚,李晏終於粗粗把摺子都看了一遍,把重點跟進的摺子拿出來放到一邊,他站起來揉了揉肩,看了眼天色,道:“零丁,準備出宮。”

“王爺,去大理寺找關大人麼?”零丁一邊幫李晏繫上披風,一邊問。

李晏勾起嘴角,道:“你以爲他真撇下我去找關卿辭了?”

說是這麼說,李晏從玄武殿的捷徑出宮,去的還是大理寺。

拐過街角,遠遠的就看到有個人坐在大理寺門前的臺階上,李晏不由加快了腳步,那人聽見腳步聲,也擡起頭來,目光在半空相接,相視一笑。

李晏脫下披風把他裹好,牽着他的手拉他起來,“怎麼坐在地上,那麼涼。”

“也不過才一會兒。”阿白說着,指了指門裡,“你師父和釋無心前輩都在裡面喝酒呢,棲微道長也來了,關兄作陪,你要不進去喝兩杯?”

“不進了,進去了也是給那三個倒酒,這美差就留給關大人好了。”李晏說着,牽着阿白沿街慢慢的走,“難得出來一次,陪我走走罷。”

燕三白問他:“餓了嗎?蔡大叔的餛飩鋪子應該還沒有收攤,過去吃一點?”

“你吃了嗎?”

“沒有。”

李晏笑了,“那快走罷,蔡大叔知道我們這麼晚還沒吃上東西,又該說了。”

餛飩鋪子是查歸鶴派那件案子時,李晏帶他去過的,鋪子的主人依舊是那個忠厚老實的蔡大叔。朝堂上被罵慣了的文武百官們大概不會知道攝政王還有這麼親民的一面,也不會想到一個賣餛飩的糟老頭子,還能對他說道。

“王爺啊,哎喲你們怎麼這麼晚啊,再晚一步老頭子我可就要收攤啦,來來來,快來,這麼晚還沒吃飯真是造孽哦。”

香噴噴的餛飩新鮮出爐,李晏照舊先拿過阿白的那一碗,幫他吹涼,再端到他面前,囑咐他小心燙。

蔡大叔這大半年來見得多了,就把李晏那碗晚一些盛起來,李晏喜歡吃燙的,溫了就不好吃了。

這看得久了吧,很多事情都落在眼裡,響起坊間那些關於攝政王和白先生的流言蜚語,蔡大叔就直搖頭。

看那麼清幹什麼呢,做人嘛,就是要難得糊塗。

更何況,這不看着挺好的嘛。蔡大叔又看了兩人幾眼,愈發覺得有些人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閒事。

填飽了肚子,兩人又沿着長街慢慢的走。

小糉子剛登基那會兒,長安城裡下了宵禁,如今又解了開來,每天晚上都很熱鬧。前幾日北街那兒還辦了一場廟會,李晏原本打算帶阿白過來看,可惜南邊發了大水,急報傳回來,李晏就只好作罷。

今天晚上,算是補償了。

往人多的地方去,河邊有人在放花燈。李晏順手在路邊買了兩個面具,他們一人一個,披風上還有兜帽,足以遮住阿白那過於顯眼的髮色。

兩人慢悠悠的走,混在人羣裡,說着家長裡短。如今阿白身體好了許多,在宮中無事,便做了小糉子的夫子,原來的太子太傅起初還不放心,大抵不過是因爲坊間關於攝政王和白先生的有些傳言並不好聽,曾經討喜的俠探不見了,如今換成一個滿頭白髮卻依舊好看的白先生深居宮中,對於那深宮內院裡的事,百姓們的想象力總是特別豐富。

但有句話,叫日久見人心。

老夫子覺得白先生不是那樣的人,從一個人的詩文裡能讀到他的風骨,而他上課的時候,小太子確實聽得比以往都要認真,下課了也總愛黏着他,兩個人相處起來,比一般的師生要濡慕得多。

他也時常目睹下了朝,被氣得沉着臉的攝政王跑過來,不消一會兒表情就柔和下來,嘴角也有了笑意,那模樣,難怪攝政王一發怒,百官們就想着白先生救命。

於是老夫子心安理得的過起了悠閒的日子,把教導皇帝的重任交到了白先生手裡。攝政王也表示很滿意,這樣至少不會讓他覺得太無聊。

此時一路走着,阿白心裡對小糉子也多有掛念,忍不住唸叨道:“小糉子最近的功課做的很好,你上次答應他要帶他出來玩兒,什麼時候得兌現了,免得說你騙他。”

“好,都聽你的。只是你不要再答應他晚上一起睡了,別把他給慣壞了。”

“他還小。”阿白無奈。

“小什麼,再過幾年就可以娶媳婦兒了。”

李晏說得理直氣壯,無非是覺得晚上的小糉子太礙事,這小傢伙礙事也就罷了,睡覺的時候跟個八爪魚似的纏着你,還非要睡中間。

可氣。

阿白搖搖頭,笑得無奈又寵溺,看見前面有個賣風箏的,便停下來蹲在攤前挑了一個,“你說是小燕子好還是老鷹好?”

李晏挑眉,賭氣,“你要買給小糉子,就該買個女鬼。”

阿白擡頭看他,晃了晃手裡的風箏,“要不給你也買一個?”

李晏負着手,想他堂堂攝政王,怎麼還會要這種小孩的玩意兒。

硬撐了一會兒,“我要一個小燕子的。”

“那好吧,給你買小燕子的,給小糉子買老鷹的。等天氣好了,我們在花園裡放風箏。”

買了回去的路上,李晏還是忍不住道:“別把本王當小糉子哄。”

“你跟小糉子慪氣,就是跟小糉子一般大。”

李晏氣樂了,一手攬住阿白的腰,湊過去在他耳邊,“要不你晚上試試,我是不是跟他一般大?”

阿白惱羞成怒的瞪他一眼,兩人這般親密無間的鬧騰着,頭上的兜帽就滑了下來,不期然露出滿頭銀白,在月華照耀下美得不像凡間所有。

李晏抓準時機扣住他的手,低頭親吻那越來越愛念叨的嘴脣,在這長安,在朱雀大街上,街邊的燈拉長了他們的身影,在地上緊緊纏繞。

第137章 故居第62章 真兇第92章 鳴冤第37章 進則死第75章 如意郎君第24章 抉擇第75章 如意郎君第118章 驟雨第34章 天棄宮第66章 他的狀元郎第133章 他聽我的第126章 他的秘密第106章 鬼市第32章 草劍驚風第8章 光風霽月有知己第一 局第124章 師父,我打到了第17章 剜心第40章 樹之笛第31章 真正的故事第124章 師父,我打到了第33章 湖救急第117章 歸途第102章 山水有相逢第162章 相思毒第121章 安身立命之所第163章 春風樓第63章 明日復明日第37章 進則死第36章 寂滅林第61章 心病第167章 妙人第54章 莫欺少年窮第95章 世人謂我戀長安第5章 黑貓與浪蕩客第169章 美人香第59章 父債子償第7章 刀與劍,俠探對劍癡第127章 真假第159章 此間的少年(七)第115章 空棺第30章 傘下之人第122章 於溪川畔第71章 畫中燈第41章 疑竇叢生第84章 誰下的毒第56章 夜襲第122章 於溪川畔第63章 明日復明日第153章 此間的少年(一)第72章 調笑令第46章 鳳凰佩第156章 此間的少年(四)第154章 此間的少年(二)第30章 傘下之人第110章 歲月迷宮第46章 鳳凰佩第一 局第102章 山水有相逢第98章 天涼第12章 抽絲剝繭第13章 歸語故山鶴第134章 一路風雪第95章 世人謂我戀長安第92章 鳴冤第58章 未燃盡的火第127章 真假第28章 求情第47章 因緣,姻緣第22章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第121章 安身立命之所第13章 歸語故山鶴第60章 我信你第29章 聽一夜雨第72章 調笑令第145章 在水一方第107章 鬼王第117章 歸途第24章 抉擇第107章 鬼王第30章 傘下之人第101章 西去第149章 家書泣血第92章 鳴冤第64章 各自的約定第90章 癮第24章 抉擇第51章 出殯第132章 烽煙第109章 快走第125章 道士與和尚第166章 信第135章 暗衛第50章 狐妖的黑匣子第43章 三文錢第35章 逢林莫入第134章 一路風雪第122章 於溪川畔第100章 無人應答第77章 梅公子
第137章 故居第62章 真兇第92章 鳴冤第37章 進則死第75章 如意郎君第24章 抉擇第75章 如意郎君第118章 驟雨第34章 天棄宮第66章 他的狀元郎第133章 他聽我的第126章 他的秘密第106章 鬼市第32章 草劍驚風第8章 光風霽月有知己第一 局第124章 師父,我打到了第17章 剜心第40章 樹之笛第31章 真正的故事第124章 師父,我打到了第33章 湖救急第117章 歸途第102章 山水有相逢第162章 相思毒第121章 安身立命之所第163章 春風樓第63章 明日復明日第37章 進則死第36章 寂滅林第61章 心病第167章 妙人第54章 莫欺少年窮第95章 世人謂我戀長安第5章 黑貓與浪蕩客第169章 美人香第59章 父債子償第7章 刀與劍,俠探對劍癡第127章 真假第159章 此間的少年(七)第115章 空棺第30章 傘下之人第122章 於溪川畔第71章 畫中燈第41章 疑竇叢生第84章 誰下的毒第56章 夜襲第122章 於溪川畔第63章 明日復明日第153章 此間的少年(一)第72章 調笑令第46章 鳳凰佩第156章 此間的少年(四)第154章 此間的少年(二)第30章 傘下之人第110章 歲月迷宮第46章 鳳凰佩第一 局第102章 山水有相逢第98章 天涼第12章 抽絲剝繭第13章 歸語故山鶴第134章 一路風雪第95章 世人謂我戀長安第92章 鳴冤第58章 未燃盡的火第127章 真假第28章 求情第47章 因緣,姻緣第22章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第121章 安身立命之所第13章 歸語故山鶴第60章 我信你第29章 聽一夜雨第72章 調笑令第145章 在水一方第107章 鬼王第117章 歸途第24章 抉擇第107章 鬼王第30章 傘下之人第101章 西去第149章 家書泣血第92章 鳴冤第64章 各自的約定第90章 癮第24章 抉擇第51章 出殯第132章 烽煙第109章 快走第125章 道士與和尚第166章 信第135章 暗衛第50章 狐妖的黑匣子第43章 三文錢第35章 逢林莫入第134章 一路風雪第122章 於溪川畔第100章 無人應答第77章 梅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