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奏書

bookmark

太子一隻腳邁入殿內,另一隻腳還沒有跨過門檻,就聽一隻瓷碗摔落在金磚上,砰然而碎,湯藥「嘩啦」一聲,隨之潑灑出去。

膝蓋跪地之聲也如此響亮,太子甚至能聽到皇后身上華貴衣料「沙沙」作響,響徹大殿。

緊接着便傳來皇帝上氣不接下氣的怒罵:「狼心狗肺!一個個......端着朕的碗吃飯......弄到這個局面,還要朕來收拾!」

碎瓷片不知在誰手中互相磕碰,藥氣瀰漫,皇后低聲勸道:「陛下龍體要緊,氣大傷身。」

太子腳步不停,快步入殿,離御榻五步開外,便伏跪在地:「陛下,臣來遲了,請陛下責罰。」

他悄然擡眼,以餘光查看殿內情形,只見皇后親自撿起碎瓷片,放入渣鬥中,宮人內侍跪了滿地,皇帝在榻上半坐半躺,臉色發青,兩眼下黑影重重,嘴脣發紫,胸膛急劇起伏,比起九月裡因爲死諫病倒那一回,更顯憔悴,錦衣華服也掩蓋不住的蒼老和衰敗。

寬州定有大事!

不知是殿中炭火太盛,過於憋悶,還是心中惶然,太子掌心被汗濡溼,皁色折角襆頭額邊也一點點浸溼。

皇帝冷冷覷他一眼,對皇后揮手:「出去。」

皇后不看太子,福身告退,殿中內侍宮人魚貫而出,只剩下還在殿中伺候的幾人。

張供奉火速上前,爲皇帝摩挲心口,又使眼色讓內侍擦去地面藥汁,再送藥來。

太子跪地不起,地上收拾乾淨,皇帝漸漸平復,並未叫起,內侍將第二碗藥送來,張供奉正要伸手去接,太子膝行上前,捧住瓷碗,拿起湯匙,親自喂到皇帝嘴邊。

皇帝就着他的手喝完藥,並不領他的孝順,冷笑着坐起來,從榻旁小几上抓住一把奏書,甩到他臉上:「這下你稱心如意了!」

十多封奏書「唰」地抽在太子臉上,太子半邊臉登時紅了大片,他顧不得火辣辣的疼痛,連忙去看落在地上的奏書。

撿起一張,他低頭看去,就見是寬州知府李清於十月初九日所呈送,還未細看,就有古怪——寬州的奏書,上面卻有朔州遞鋪的戳印,竟是輾轉先送到朔州,再到的京都。

再看奏書,寥寥數語,卻令人心驚。

「十月初七夜,知州府失火,譚旋溺亡於水,魏王陷莫府,有傳信者,莫千瀾殺之以儆效尤,並奪和談先機,定十月十五日和談,臣不明其謀,遣曹官往朔州送出此書,請陛下定奪。」

奏書在太子手中顫抖,太子言語無力,放下此書,再取一封,內容與李清的奏書大同小異,卻沒有遞鋪戳記,封函字跡,是吳鴻喆所寫,拆開來看時,卻是寬州轉運使侯賦中所寫,同樣是十月初九日所書。

他記得侯賦中夫人和吳鴻喆夫人是本家,這封信,也和李清的奏書一樣,避開了寬州遞鋪。

太子再看一封,也是如此,再看,還是如此。

莫千瀾囚禁魏王,實控寬州,操縱和談!

奏書上時間,距現在已有十多天,十五日和談也已經過去,寬州如今又是什麼情形?

這些奏書應該是這一兩日陸續送到,沒有一封是寬州急遞,究竟是什麼消息讓皇帝吐血?

又是誰突破重圍,從寬州送出急遞?

太子滿心狐疑,撿起散落的奏書,高高舉過頭頂,急道:「陛下,臣雖與老二不睦,卻也是兄弟手足,絕不會因老二受難便得意忘形,況且臣與國朝一體,國朝不利,臣又豈敢有誅心之想!」

等皇帝示意張供奉拿走那些混亂的奏書,太子仰頭直面皇帝:「陛下!臣斗膽一問,寬州情形如何?」

皇帝盯着他,片刻後從袖中取出今日急遞,扔入太子懷中。

這封急遞帶着皇帝體溫,太子拿在手中,微感嫌惡,面不改色打開,仍然書侯賦中所寫,只看兩三行,便目瞪口呆,繼續往下看,更是呼吸急促。

「......魏王、臣、知府李清、叛賊莫千瀾,十五日入堡寨和談,金虜索高平寨爲界,臣等要三川寨,金王子言莫家鎮寬州,交還三川寨,魏王應允,魏王護衛忽出,擊殺莫賊、金王子,金虜大屠寨外。」.

看過之後,太子訥訥無言。

他是局內人,略一思量便知前因後果——莫千瀾以十洲之財,引金虜、黃義仁入甕,爲莫聆風謀取寬州。

更有可能,謀的是天下——雖未反,卻和反了無異。

他想莫千瀾這個人,當真是陰魂不散,哪怕身死,也能讓國朝籠罩在陰影中。

他跪的兩腿發麻,將侯賦中奏書交給張供奉:「陛下,莫家不臣之心昭然若揭,臣願領兵圍剿寬州,救魏王於水火之中!」

皇帝喉間又翻起一股血腥氣,閉上眼睛平復許久,徐徐吐出這口惡氣。

「你監國已久,朝中情形,你一清二楚,如何圍剿?」

太子思索片刻:「百駐軍不如十壯士,十壯士不如一精兵,若從各州駐軍挑選壯士、精兵,無需十倍於寬州,也可成事,戶部上月有九成州郡登額,今年蝗災大爲緩解,宗室祿米開支減少,如再減去浮費……」

皇帝打斷他:「誰來減去浮費?」

太子一時愣住。

浮費之廣,文武百官心知肚明。

樞密院奏兵元章二十九年之籍總七十萬兩千,禁軍馬步十九萬三千,如此龐大的軍隊,能上戰場的不足一半,無用之兵的軍餉便是浮費。

兵不可輕動,此項浮費避無可避。

此乃其一。

其二宗室,鄔瑾快刀斬亂麻,已經砍去宗室浮費。

其三,官無定數,恩蔭之濫、雜流之猥,未有如本朝之多者。

朝中亦有官員上書冗官一事,卻無人能像鄔瑾那樣碎首以諫,若由皇帝親自裁官,便會大挫天下士子進取之心。

皇帝本打算借鄔瑾之手,劍指宗室,再以十洲之財填補官、兵之浮費,如今謀劃已失,官、兵兩處浮費不動,就是昏混衰世之政。

若大一個朝廷,竟無人可用。

太子回想起方纔所看的奏書,想過之後,他面露失望。

如此多的奏書裡,沒有鄔瑾。

鄔瑾在朝時能死諫,寬州發生如此大事,他卻沒有隻言片語進京,可見其心已變。

如此局面,既讓人心驚,又令人膽寒。

第353章 我的第392章 爭吵第一百八十一章 文會第一百零六章 堡寨第419章 齊聚一堂第七十一章 驛券第五十八章 休養第二百一十四章 告別第一百八十二章 毫無懸念第二百九十三章 鳴冤第二十四章 罰第一百八十六章 棍棒第348章 身死第一百五十章 一家人第396章 唐百川第一百五十五章 護短第425章 祭天第六十五章 館驛第一百三十二章 旁觀第二百七十章 快刀斬亂麻第二十五章 輕描淡寫第一百二十九章 謀劃第二百九十章 守節死義第428章 圍觀第二百二十一章 收心第二百七十九章 失敗第六十九章 示警第三百章 小人第二百五十五章 盯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埋伏第五十二章 醉第369章 死訊第368章 奏書第379章 虛驚一場第二百七十五章 驚馬第432章 值房第432章 值房第一百二十五章 埋伏第八十二章 平靜第406章 戰後第二百二十一章 收心第三十八章 福氣第369章 死訊第二百章 放榜第329章 剋制第一百八十九章 談話第344章 程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毫無懸念第二百零七章 坦白第二百四十二章 傻第335章 殺戮第二百零六章 落定第385章 內鬥第一百二十二章 遭罪第八章 雪中送炭第二百四十四章 短暫第一百九十七章 明槍暗箭第二百零六章 落定第376章 火藥作第419章 齊聚一堂第二百三十八章 天災第二百二十一章 收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災請假條第二百零一章 遠方來客第410章 風平浪靜第四十一章 春心第一百五十三章 打了一路第一百五十六章 散步第二百二十四章 摩睺羅第二百六十一章 守城第一百二十章 日錄第一百二十四章 蠱惑第十一章 兩重天第一百四十九章 套話第七十八章 靜觀其變第六十八章 夜襲(爲盟主加更)第425章 祭天第401章 平靜第八十三章 程府宴第428章 圍觀第七十二章 救兵第七章 騾子第376章 火藥作第五十章 亂戰第369章 死訊第一百零六章 堡寨第436章 喜事第406章 戰後第二百六十三章 傷第一百四十八章 分別第401章 平靜第一百九十六章 狂風第一百九十三章 心跡第345章 逼問第408章 壎聲第十七章 齋學第九十七章 算賬第一百八十七章 流言第一百一十四章 探脈
第353章 我的第392章 爭吵第一百八十一章 文會第一百零六章 堡寨第419章 齊聚一堂第七十一章 驛券第五十八章 休養第二百一十四章 告別第一百八十二章 毫無懸念第二百九十三章 鳴冤第二十四章 罰第一百八十六章 棍棒第348章 身死第一百五十章 一家人第396章 唐百川第一百五十五章 護短第425章 祭天第六十五章 館驛第一百三十二章 旁觀第二百七十章 快刀斬亂麻第二十五章 輕描淡寫第一百二十九章 謀劃第二百九十章 守節死義第428章 圍觀第二百二十一章 收心第二百七十九章 失敗第六十九章 示警第三百章 小人第二百五十五章 盯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埋伏第五十二章 醉第369章 死訊第368章 奏書第379章 虛驚一場第二百七十五章 驚馬第432章 值房第432章 值房第一百二十五章 埋伏第八十二章 平靜第406章 戰後第二百二十一章 收心第三十八章 福氣第369章 死訊第二百章 放榜第329章 剋制第一百八十九章 談話第344章 程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毫無懸念第二百零七章 坦白第二百四十二章 傻第335章 殺戮第二百零六章 落定第385章 內鬥第一百二十二章 遭罪第八章 雪中送炭第二百四十四章 短暫第一百九十七章 明槍暗箭第二百零六章 落定第376章 火藥作第419章 齊聚一堂第二百三十八章 天災第二百二十一章 收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災請假條第二百零一章 遠方來客第410章 風平浪靜第四十一章 春心第一百五十三章 打了一路第一百五十六章 散步第二百二十四章 摩睺羅第二百六十一章 守城第一百二十章 日錄第一百二十四章 蠱惑第十一章 兩重天第一百四十九章 套話第七十八章 靜觀其變第六十八章 夜襲(爲盟主加更)第425章 祭天第401章 平靜第八十三章 程府宴第428章 圍觀第七十二章 救兵第七章 騾子第376章 火藥作第五十章 亂戰第369章 死訊第一百零六章 堡寨第436章 喜事第406章 戰後第二百六十三章 傷第一百四十八章 分別第401章 平靜第一百九十六章 狂風第一百九十三章 心跡第345章 逼問第408章 壎聲第十七章 齋學第九十七章 算賬第一百八十七章 流言第一百一十四章 探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