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重點扶持

bookmark

萬事開頭難,工業村計劃剛展開,接下來一段時間會很忙。

等吳廷琰開完會,單獨交流了一下,李爲民趕到帆船酒店參加西堤大少們的聚會。

晚上要見“越華文藝研究會”成員,明天上午要出席工投公司董事會,下午要去頭頓工業村,阮明秀把日程安排滿滿的,酒一杯不能喝,連吃飯都要抓緊。

去國外轉了一圈成了“音樂家”,衆人興高采烈聊起《自由之路》。

李爲民沒那麼多時間浪費,拿起餐巾擦了擦嘴,微笑着宣佈道:“各位,電影沒什麼好說的,言歸正傳,給大傢伙一個驚喜。”

阮文馨走人,吳廷琰的位置越坐越穩。不過天天在西貢,消息比他這個剛回來的靈通,除此之外能有什麼驚喜。

吳常明百思不得其解,放下筷子疑惑地問:“什麼驚喜?”

要想馬兒跑,不能不給馬兒草。

李爲民早想好要給他們點甜頭,慢條斯理地說:“大哥和安易應該跟諸位通報過工投公司第一次董事會上作出的一些決定,當時我們暫借給政府一筆週轉資金,事實上並沒有借,只是把之前囤積的那些緊缺物資賣給了難民委員會。

那批糧食、帳篷、生活日用品和藥品全部運到河內海防,解了‘難民救助聯席會議’的燃眉之急。根據事先約定,這筆錢從教會、紅十字會及慈善總會募集到的善款中歸還。聯席會議下午結算好了,642萬美元已劃入那幾家公司在東亞銀行開設的賬戶。”

倒騰外匯時共投入900多萬美元,現在回來600多萬,這意味着只花300多萬美元就換取到工投公司一大半股權,而工投公司總資本現在已超過5000萬!

馬安易樂得心花怒放,急切地問:“這筆貨款現在就可以提取嗎?”

“當然可以,不過要事先預約。”

在工業村投資辦廠可享受一系列優惠政策,堤岸、會安、薄寮和迪石的許多華商已簽下300多份投資建廠協議。他這次又從國外引來一批外商,連風雨飄搖的政局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工投公司前途無量,應該不會資不抵債。

如果幾年之後工投公司能盈利,在工投公司的股權能轉讓,那之前投入的30萬美元已經收回一半,剩下的一半很可能會變成300萬乃至更多。

黃梓恆欣喜若狂,驀地起身道:“爲民,今天無論如何都要敬你一杯酒。”

“等會兒有事,酒真不能喝。再說有錢大家賺,全是好兄弟,搞這麼客氣幹嘛?”

坐在另一桌的郭大公子起身道:“爲民,別得我不多說,就一句,今後兄弟跟你幹,你讓投資什麼就投資什麼。”

馬安易打趣道:“老郭,你這都好幾句了。”

看着他信誓旦旦的樣子,衆人頓時鬨笑起來,李爲民招呼他們坐下,意味深長地說:“從今年四月到現在,倒騰外匯的生意終於畫上一個句話。現在看很成功,可在當時風險很大,相信諸位沒少擔驚受怕,在此,感謝諸位的信任。不過這種生意終究上不了檯面,不能一而再再而三。”

妹夫是“外國人管理委員會”委員,倒賣外匯現在又被政府列入非法生意,吳靜晨側身笑道:“人不能太貪心,犯法的事更不能做。爲民,我們一定支持你工作,不會讓你在政府那邊難辦。”

工投公司董事也算半個政府高官,現在出去別人都另眼相待,黃梓恆深以爲然:“是啊,做正當生意一樣能賺錢,我們可不會佔小便宜吃大虧。”

“這還用說,規定一頒發我家那些亂七八糟的生意就全收了。只會給爲民長臉,不會給爲民丟人。”

……

他們這些既得利益者知道孰輕孰重,李爲民很欣慰,清了清嗓子,接着道:“今時不同往日,有《外國人管理暫行規定》,有外國人管理警察大隊,非法生意當然不能做。但我們更要從這個生意中總結出一些經驗,比如只有先付出才能得到豐厚回報。

如果我們不支持政府,不借款給難民委員會,不冒風險入股工投公司,那些用皮阿斯特採購囤積的物資能賣上好價錢,能變成美元?所以說做生意跟做人一樣,你對人家好,人家纔可能對你好。”

“政府肯定要支持,不支持哪能賺大錢?”

“但這裡是越南,不是香港,更不是臺灣,我們寄人籬下,仰人鼻息,樹大招風的道理大家都懂,光支持政府是遠遠不夠的。”

“爲民,你的意思是?”

“賺十萬往口袋裡裝十萬,這種生意顯然做不長的。我家老頭子經常說我們在越南生活賺錢,欠越南人的人情,既然欠人情就要還,就要像歐美企業家一樣去回報社會。多少捐點,去難民營和農村轉轉,做做善事,露露臉,緩和下與越南人的關係,既積德又能掙個好名聲,這樣生意才能做長。”

先打擊害羣之馬,再想方設法改善華人形象,這是華青會一直在宣傳的。

吳常明認爲很有道理,第一個舉手道:“我捐30萬皮阿斯特,明天就換成糧食去城外難民營,就當給我家生意打廣告。”

“我捐20萬,明天跟你一起去。”

你30萬,他20萬,一會兒就湊出700多萬皮阿斯特。大舅哥最慷慨,承諾捐50萬。

這就對了嗎,光一個人露臉有什麼用,只有更多華人從事公益慈善,才能徹底扭轉華人形象,李爲民滿意地笑道:“做善事量力而爲,主要是一份心意。時間和地點最好錯開,別一窩蜂去。難民委員會規劃了300多個安置村,我們帶個頭,召集一些有識之士,一家去兩三個村,一次多少捐點,細水長流,多去幾次,如果能堅持兩三年,誰不說我們好?”

許公子忍不住笑問道:“收買人心?”

“收買人心算不上,只能算緩和相互之間關係。這件事可以與華青會、越青會協調,他們熟悉情況,配合起來或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捐點小錢,圖個好名聲,這一提議獲得一致贊同。

李爲民微微點了下頭,繼續說道:“最後就是工投公司發展研究中心接下來會設立‘工投研發基金’,專門扶持工業村內企業引進和研發先進技術。比如大哥家的船廠,完全可以申請。”

這件事劉家昌和陳世國提過,吳靜晨搖頭苦笑道:“現在接的全是小船,沒什麼技術含量。”

“造船和港口設備製造是工投公司重點扶持的產業之一。大哥,作爲一個船舶建造企業經理,你肯定清楚貨櫃運輸是遠洋航運的未來發展方向。如果你有決心研發,有信心建造,我現在就可以給你下一艘萬噸油輪改裝訂單和一艘萬噸貨櫃輪建造訂單。

另外在我看來吳記船廠格局太小,想生存下去,想做大做強必須轉型。比如招聘歐美船舶建造和碼頭機械製造專家,成立研發團隊,把船廠升級爲吳記重工,專門從事船舶建造、碼頭港口設施製造安裝和鋼結構製造安裝。”

吳記船廠升級爲吳記重工,這需要大魄力。

吳靜晨若有所思,李爲民趁熱打鐵地說:“如果能搞起來,南越所有碼頭肯定會優先採用你們的設計、設備和安裝,工業村所有鋼結構廠房肯定會優先考慮你們。這是保護民族工業,政府和工投公司有這方面政策。”

李家生意全轉型了,引進了許多人才,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股權激勵方案,一家剛成立的電影公司就賺到幾百萬美元,製藥廠剛破土動工已經賺了幾百萬。

吳靜晨當然想轉型,可想了想之後還是搖頭苦笑道:“爲民,我不是不想現代化、企業化、國際化,是沒那麼多資金。”

“資金不夠可以貸款,可以發行債券,可以通過東亞銀行公開募股,像造船廠這樣的龍頭企業,政府和工投公司會全力支持。因爲只有你先發展起來,才能帶動鋼鐵、船舶配件、船舶塗料等相關產業。”

“好吧,我回去想想。”

“要快,不能拖,另外我可以明確告訴大家,接下來政府和工投公司會在每個行業扶持一個巨頭。手快有,手慢無,別到時候看人家有低息甚至免息貸款,享受更優惠的稅收政策甚至政府補貼後悔。”

第13章 知己知彼第131章 蛀蟲!第85章 居安思危第160章 出訪第234章 情報部門例會第210章 情報第131章 蛀蟲!第114章 不作死不會死第130章 挖牆腳第18章 共患難、同進退第17章 錢不是問題第147章 大搜捕!第167章 教育的重要性第221章 特種部隊的打法第212章 軍力!第18章 共患難、同進退第2章 李家第12章 啓程第224章 攻擊!!第168章 天怒人怨第70章 操之過急第209章 “國家建設”戰略第83章 優惠政策第331章 裝備第158章 軍事觀察團第24章 我們,只能靠自己!第40章 混亂的西貢第87章 新職位第176章 投鼠忌器第73章 “唱大戲”第73章 “唱大戲”第20章 歸來!第148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39章 “夫人路線”第133章 擲地有聲第230章 男人有錢就變壞第206章 忠言逆耳第211章 摟草打兔子第8章 李家沒省油的燈第234章 情報部門例會第6章 燒冷竈第204章 空襲(二)第218章 營救行動第227章 戰果輝煌(二)第30章 被拋棄了!第174章 最好的辦法第23章 第三種力量第151章 新的一年第77章 害羣之馬第186章 一石二鳥第192章 做什麼都賺!第45章 安全撤離第233章 “研究會”的新總部第166章 需要支持第157章 苦盡甘來第6章 燒冷竈第33章 秉燭夜談第176章 投鼠忌器第182章 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第26章 表姐秘書第185章 工投系的底限第153章 鄉村經濟第331章 裝備第207章 代價!第116章 不患貧而患不均第103章 重點扶持第187章 輿論戰第135章 封閉式管理第53章 新經濟政策第147章 大搜捕!第27章 抱團取暖第54章 華人的方向第70章 操之過急第237章 輿論戰場第185章 工投系的底限第56章 當官了!第195章 懸崖勒馬第208章 前所未有的會議第213章 軍力(二)第138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第20章 歸來!第62章 工投債券第51章 吳廷琰歸來(二)第221章 特種部隊的打法第71章 雪中送炭第105章 人心不能丟第5章 富國島老兵第53章 新經濟政策第133章 擲地有聲第58章 慷慨大方的山姆大叔第182章 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第88章 第五步兵師防區第178章 政變流產第3章 西堤華僑第169章 訪美第4章 人心惶惶第202章 “南圻王”(二)第122章 亂命第241章 對策第87章 新職位
第13章 知己知彼第131章 蛀蟲!第85章 居安思危第160章 出訪第234章 情報部門例會第210章 情報第131章 蛀蟲!第114章 不作死不會死第130章 挖牆腳第18章 共患難、同進退第17章 錢不是問題第147章 大搜捕!第167章 教育的重要性第221章 特種部隊的打法第212章 軍力!第18章 共患難、同進退第2章 李家第12章 啓程第224章 攻擊!!第168章 天怒人怨第70章 操之過急第209章 “國家建設”戰略第83章 優惠政策第331章 裝備第158章 軍事觀察團第24章 我們,只能靠自己!第40章 混亂的西貢第87章 新職位第176章 投鼠忌器第73章 “唱大戲”第73章 “唱大戲”第20章 歸來!第148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39章 “夫人路線”第133章 擲地有聲第230章 男人有錢就變壞第206章 忠言逆耳第211章 摟草打兔子第8章 李家沒省油的燈第234章 情報部門例會第6章 燒冷竈第204章 空襲(二)第218章 營救行動第227章 戰果輝煌(二)第30章 被拋棄了!第174章 最好的辦法第23章 第三種力量第151章 新的一年第77章 害羣之馬第186章 一石二鳥第192章 做什麼都賺!第45章 安全撤離第233章 “研究會”的新總部第166章 需要支持第157章 苦盡甘來第6章 燒冷竈第33章 秉燭夜談第176章 投鼠忌器第182章 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第26章 表姐秘書第185章 工投系的底限第153章 鄉村經濟第331章 裝備第207章 代價!第116章 不患貧而患不均第103章 重點扶持第187章 輿論戰第135章 封閉式管理第53章 新經濟政策第147章 大搜捕!第27章 抱團取暖第54章 華人的方向第70章 操之過急第237章 輿論戰場第185章 工投系的底限第56章 當官了!第195章 懸崖勒馬第208章 前所未有的會議第213章 軍力(二)第138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第20章 歸來!第62章 工投債券第51章 吳廷琰歸來(二)第221章 特種部隊的打法第71章 雪中送炭第105章 人心不能丟第5章 富國島老兵第53章 新經濟政策第133章 擲地有聲第58章 慷慨大方的山姆大叔第182章 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第88章 第五步兵師防區第178章 政變流產第3章 西堤華僑第169章 訪美第4章 人心惶惶第202章 “南圻王”(二)第122章 亂命第241章 對策第87章 新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