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劉明遠他們正在小院中商討事情,此時已經進入至正十二年的除了,經過一個冬天的艱難度日,劉明遠他們終於熬過到了春天,此時獵物開始變多,衆人正在商討如何多打一些獵物。
突然,一個民壯急匆匆地跑進了小院,然後說道:“常大哥,也不知道哪裡走漏了消息,官府已經得知大哥躲在山中,這幾天就要派人來抓捕大哥你們,各位哥哥還是趕緊走吧。”
氣氛立刻緊張起來了,劉明遠知道他們躲在這裡的消息遲早是要暴漏的,山下村民一天兩天不知道,但是時間久了還是會察覺到一些的,而且劉明遠他們也經常下山,還有常遇春的幾個好友也時常帶着糧食上山,自然是遮掩不住的。
“這羣狗韃子,咱們乾脆和他們拼了,殺光他們,佔領hy縣城。”
藍玉站在劉明遠他們身後激奮地說道。
常遇春大手一揮,就要拍下去,但是還是沒有落下,畢竟經歷過項城之事之後,常遇春也明白藍玉已經長大了,不能再當小孩子了。
隨後,陸續又有幾個民壯趕來了,都是平日裡和常遇春交好的,如果沒有這些人,劉明遠他們也不能安穩地躲在山裡這麼久,渡過了一個冬季還能活下來。
看着身邊的幾個民壯,常遇春立刻說道:“常某對不住大家,害的連累大家了。”
衆人一聽,立刻說道:“常大哥說的哪裡話,如果兄弟們要是怕死,當初就不會幫着大哥逃走了。”
常遇春是性情中人,劉明遠隨後安慰道:“常大哥,眼下咱們要尋一個出路。”
衆人紛紛點頭,絕對不能坐等韃子來抓。
“不然咱們再投一家義軍,咱們兄弟三人出去大幹一場。”
傅友德隨後說道,眼下衆人也沒有出路,這也是算是唯一的出路了。
“眼下也只有這麼辦了,咱們還是趕緊離開這裡,大家這幾天也不要上山了,以免被牽連,趕緊回家。”
常遇春隨後說道。
但是劉明遠不贊成他們的主意,然後說道:“既然咱們想要投奔義軍,那還不如就在懷遠地界上自己立寨,如今懷遠地界上立寨的人馬也不少,何必非要投奔他人,在他人身下做事。”
劉明遠的話一出,頓時讓衆人眼前一亮,紛紛表示贊同,自己立寨也快活,而且衆人對懷遠地界熟悉,如果投奔義軍,都要離開懷遠,如今外面兵荒馬亂的,拖家帶口地趕路,保不準就死在路上了。
常遇春也覺的劉明遠說的有道理,尤其是自己立寨可以讓一些好友過來投奔,尤其是眼前這幾位一直幫助他們的人,也不至於自己的事情連累他們。
此時自己立寨,既可以保全這些人的安危,又是在懷遠地界上,大家熟悉這裡,也可以和官府更好地周旋。
“好,就這麼定了,咱們就自己立寨。”
常遇春和傅友德都激動不已,劉明遠也歡喜的很,然後說道:“立寨最重要的是選好地方,幾位大哥對這裡熟悉,不知道有沒有好的立寨地方。”
衆人紛紛點頭贊同,然後就開始思索起來,片刻之後,常遇春開口說道:“倒是有一個好地方,在hy縣和dy縣交界的地方,有一處山,名爲橫澗山,山林茂密,易守難攻,進山上萬人絕對沒有問題。而且還是兩地的交匯處,也算是三不管的地方,咱們在那裡立寨,也不會引起官府的注意。”
“好,就選這裡,常大哥和傅大哥認識的人多,咱們既然立寨了,兩位大哥可以多聯繫一些志同道合之人,和咱們一同起事。”
兩人紛紛點頭。
“懷遠花雲,與我素來交好,我可以書信與他,定會來投。”
“定遠的華雲龍,濠州的陳德,唐勝宗,這些都與我有交情,也可一起招來。”
常遇春隨後說道。
傅友德接着說道:“我路過虹縣的時候和當地豪傑胡大海有過過命之交,定可來投,還有老家的張龍、陳桓兩人,也可來投。”
“好,那我等趕緊準備,等立寨地點一確定,兩位大哥這就書信給這些豪傑,讓他們一同來舉事。”
劉明遠隨後說道。
“好。”
常遇春豪爽地說道:“既然咱們三兄弟要舉事,那何不學習三國中的劉、關、張三兄弟,一同結拜如何?”
常遇春他們已經把劉明遠的三國故事牢記於心了,此時更是激動不已。
“好……”
劉明遠和傅友德一聽,三人頓時大喜,三人生死之交,早已經將對方視爲親人了。
“哈哈……”
劉明遠三人隨後就歡喜地大笑起來,身邊的一衆民壯,還有藍玉也激動不已。
第二天,經過一番準備,劉明遠三人正式結拜。
“我常遇春。”
щшш ◆tt kan ◆¢O “我傅友德。”
“我劉明遠。”
“我三人今天結拜爲兄弟,榮辱與共,生死相隨,皇天后土爲鑑。”
隨後三人按照生辰,常遇春最大,爲大哥,傅友德其次,劉明遠最小。
最後就是上供祭品,牛羊和美酒,這些都是劉明遠等人連夜在山下的大戶那裡牽過來的。
祭拜完之後,祭品就全部下鍋了,山下的衆多青壯都聚集到了這裡,衆人把酒言歡,開懷暢飲。
翌日,劉明遠他們立刻起身前往橫澗山,同時常遇春也召集了一些願意相隨的民壯,足有三百多人,加上他們的家眷,一共五百多人,衆人沿着偏僻的山路行進,繞開大陸,以免惹上麻煩。
經過十餘天的趕路,衆人最終到達了橫澗山,然後就開始忙碌搭建房屋,一時間橫澗山一片繁忙,直到一個月之後,劉明遠他們纔算完全在橫澗山落了腳。
隨後就是訓練了,這個任務自然落到劉明遠身上了,一年下來,常遇春和傅友德已經知道劉明遠懂得兵法,對行軍打仗也有一套。
誰讓劉明遠平日裡總在常遇春和傅友德身邊講一些行軍打仗的事情,在他們眼中劉明遠簡直就是上知天文,下旨地理,無所不知,無所不會的人。
劉明遠知道自己逃脫不了,隨行也就接受了,然後開始對手下的青壯進行編練,這一個月下來,橫澗山又有兩百多青壯投奔,眼下青壯已經到了六百多人。
劉明遠先對手下的六百多人進行了整編,他可不想像劉福通的義軍,雜亂無章,六百人被編爲兩隊,每隊三百人,甚至隊正一名,分別爲常遇春和傅友德,總領一隊的全部事務,然後每個隊下面設置三個百長和三十個仕長。
這些百長和仕長是在劉明遠組織的一場比武大賽選中拔出來的,都是衆人信服的勇猛之人,用這些人擔任軍官,下面的人自然沒有意見。
劉明遠擔任典軍書記,負責軍事訓練和軍法軍規,同時劉明遠也組建了一支二十人的典軍隊,平日裡負責監督執行軍法。
編制完成之後,劉明遠就開始着手訓練,先從最簡單的正步隊列開始。
起初這些民夫對這樣的訓練都有些不適用,甚至有些牴觸,在他們看來自己是上山立寨的,應該多和各自的隊正學習刀劍功夫,然後好自保殺敵。
所以衆人對於劉明遠這一套訓練都有些不理解,只是看到劉明遠訓練衆人的時候自己也跟着訓練,而且對自己的要求都高於其他人,於是衆人也不好出來反對,就跟着訓練了。
劉明遠在訓練的同時,也公佈了軍法,軍法是核心,劉明遠的軍法也和這個時代大爲不同,軍法的第一條就提出了軍隊的使命是“驅除韃虜,光復中華”,這是劉明遠他們的奮鬥目標,隨後就是三大令七十二禁。
三大令就是“一、絕對服從命令;二、不拿百姓一針一線;三;一切繳獲要歸公。”七十二禁就是明確了軍隊中各種細節的事情,有行軍紀律,駐紮營地紀律,還有對待百姓的紀律,對待俘虜的紀律,還有如何處置戰場上出現的貽誤戰機,不尊號令,畏敵逃命等等,都做了明細的規定和響應的處罰。
劉明遠將這些軍法全部寫到了木牌上,然後掛在了訓練場地周邊的大樹上,隨時讓士兵們背誦學習。
訓練之初,很多士兵都沒有軍法意識,所以大錯沒有,小錯不斷,但是都被劉明遠和他手下的典軍隊給一一逮住,然後進行嚴格處理,短短十幾天的功夫,六百多人就對軍法有了認識,開始嚴肅起來了,同時也讓訓練變的順利了。
劉明遠規定白天軍事訓練,晚上上文化課,最開始的文化課是從識字開始的,六百多人,識字的人沒有幾個,劉明遠於是先從掃盲開始,每天晚上給手下的六百多人上識字課。
同時劉明遠還會對軍官單獨上課,進行軍事戰略學習,常遇春和傅友德等一衆軍官最爲喜歡,每次都癡迷一般地聽着劉明遠講着古今中外各個精彩的戰例。
短短的兩個月功夫,六百人的隊伍就來了個一個大變樣,陣列走的那是一個整齊,士氣也高昂了,更重要的是每個軍官和士兵在文化水平上都提升巨大,一般的漢字都認識了。
尤其是軍官,經過劉明遠兩個月的灌輸,也算是開了眼界,不再是一個小農思維了,開始接受軍官的身份,起初對劉明遠遠還有些意見的人也開始對劉明遠敬服起來了。
隨後,山寨又迎來了人員到來的高峰期,常遇春和傅友德聯繫的一些豪傑之士也紛紛到來了,他們還帶來了不少民壯,還有這兩個月投奔而來的流民百姓,也被劉明遠全部收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