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文華殿的雷厲風行

原來過春節這麼麻煩的,我現在才知道祭祖是有多大的陣杖,呼拉拉的幾千血緣較近的宗親,全跪在太廟,然後又是祭文,又是賞賜。我還要在乾清宮大宴宗親,足足忙到年初八才搞完。可憐在本人崇禎元年開始我就給人拔了一地雞毛。

在年前高起潛把皇莊的收入給了我看,還真不錯:

賣粱谷,牲口各項之銀共折銀八十萬兩。

另有,御田胭脂米二千石,碧糯五百石,白糯五百石,粉粳五百石,雜色粱谷各五千石,下用常米五萬石,各色乾菜十車,

銀霜炭上等選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萬斤

活虎一隻,大鹿三百隻,獐子五百隻,狍子五百隻,暹豬二百個,湯豬二百個,龍豬二十個,野豬二百個,家臘豬二百個,野羊二百個,青羊二百個,家湯羊二百個,家風羊二百個,鱘鰉魚二個,各色雜魚二百斤,活雞,鴨,鵝各二千隻,風雞,鴨,鵝二千隻,野雞,兔子各五百對,

熊掌二十對,虎皮十張,鹿筋二十斤,人蔘十斤,海蔘五十斤,鹿舌五十條,牛舌五十條,蟶乾二十斤,榛,鬆,桃,杏穰各二口袋,大對蝦五十對,幹蝦二百斤。

我還高興我的莊子裡能有這麼大的產量,但是春節過後,該賞的賞完,我就沒剩下什麼東西了。東西全發給宗親國戚,文武大臣。剩下的銀子發給宗人就發了六十萬兩。可嘆要到四月纔有夏稅,而現在國庫只還有一百五十萬兩。陝西今年乾旱,我已經發旨給楊鶴了,同時又發內幣五十萬到江南買糧食。

正月十六,到早朝的時候了,今天是我整頓六部內閣後的第一次朝會。我當然不能出什麼差錯,急急忙忙往嘴裡塞了點東西就去了文華殿。文華殿一直來都是早朝的地方,平時處理政務倒可以到別的宮殿。等我到的時候,羣臣已經排班站好。我看了下,左右兩列前面最先的是六位內閣,後面一邊是六部尚書,侍郎,另一邊是五軍都督,都御史。再下面站着幾排其他的知事大臣,人數在九十左右,看來這就是文武百官了。

羣臣參拜後,議事開始了。這幾日我思慮了好幾個要改革的問題,準備今天朝堂上討論。沒想到一開局議事的主題就偏離了我的意願。我本想今天討論下賦稅的改革問題,可翰林院編修倪元璐首先出班啓奏,

“臣倪元璐有事啓奏。”

“將摺子奏上來。”

曹化淳下去把摺子拿上來,再恭恭敬敬的給我。我大略看了下摺子,是關於給東林黨人翻案的。我皺了下眉頭,這件事我打算押後再處理,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使大明王朝的經濟復甦。我開口講到:

“這東林黨的案子,前朝已有定論。倪愛卿不必再多做無謂之舉。”

倪元璐看到我這個態度,急忙跪下道:“陛下,今世界已清,而方隅未化;邪氛已息,而正氣未伸。現在攻擊崔、魏者,都把他們與東林並稱爲邪黨。如果稱東林爲邪黨,那麼魏、崔之流又算什麼?魏、崔既是邪黨,那麼抗擊魏、崔的東林豈能算作是邪黨?東林是天下才藪,錯在過於刻薄,但絕不是狂狷邪黨。讀書人處世立身,寧可矯激,也不能忘廉恥。如果以“假借”、“矯激”爲大錯,那麼就會有人公然背叛名義,忘卻廉恥,所以會有天啓年間那種天下爲魏、崔歌功頌德的場面。而大家還自我安慰,說什麼“無可奈何,不得不然耳”。正是這種無可奈何、不得不然之心,造成了天啓年間無所不爲的局面。現在朝廷竟能原諒這些隨波逐流之輩,卻不肯替那些剛正不阿的東林黨說句公道話! 東林得罪魏逆最深,受到的迫害最酷。時至今日,應當體諒他們被殺被壓之苦,而不應當抓住他們的小節不放。魏忠賢之流曾以貶殺東林爲首功,而東林黨人今天竟然與魏忠賢之流一樣,同爲邪黨惡逆,這算什麼邏輯? 陛下,人才不可不惜,我見不可不除,衆鬱不可不宣,羣議不可不集。”說罷磕頭頓首。

倪元路說完,臣下已是交頭接耳,如果我現在同意給東林翻案,那就意味着再一次陷入朝廷政治鬥爭。人心皇皇,我怎麼實行我的新政。但是要是我不翻案,朝野輿論紛紛,我要起用的東林黨人未必肯出仕,就算肯也會以此爲要求。這下倒把我給逼到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

“肅靜,朝堂之上,你們嘈雜紛亂成何體統。”劉鴻訓首先醒目過來,看到臉色有些發青的皇帝。作爲首輔趕忙制止同僚。

“陛下,臣認爲倪大人所言不妥,現今各地出現災害,又有流賊鬧事,東北滿洲也在虎視耽耽,臣認爲同僚該羣策羣力,中興我大明。”韓鑛爲人果然老成,知悉朝廷弊端。也知從何開始處理。

接着少詹事文震孟出班,“陛下,臣以爲,天下需要大治更應順應人心。維正義伸張,方可使上下效力。如奸邪者位於廟堂,忠貞者卻被削籍爲民,身陷溷囹,豈不令天下忠臣之士齒寒。”

這個更好,居然把朝堂上的人都得罪了!說我朝廷重臣有奸邪之人。這個文震孟是東林人,沒想到我剛提他上來,讀書人的臭脾氣也跟着帶上來了。

“文大人說誰是奸邪之人?”協理京營戎政張慶臻嗡聲嗡氣的說。

“阻正氣者即是奸邪者。”文震孟針鋒相對。

看來不給個結論,今天的事情還收不了尾了。我起身,走到前階上。

“這事你們休再爭論,朕自有獨斷。”我說完,下面的臣子看到我有些怒氣,都不再說話,低着頭聽我訓斥。

“凡事都有輕重緩急,朕相信站在這朝廷上都是國之棟樑。大家羣策羣力方可中興我大明。無需自欺欺人,滿洲人打到家門口了,每年耗費糧餉九百萬兩。今年陝西大旱,南京地震,這些都需要臣工齊心去解決。所以沒有清算的必要。至於東林黨的案子,朕看“逆黨”兩個字,逆”就免了,東林人朕是知道的,忠君愛國,但是這個“黨”字,君子之交淡如水,如果人人都結黨,那麼朝廷還成朝廷嗎?大家都是飽讀史書之人,唐朝李牛黨朋之爭,直接的導致朝綱敗壞。這是要借鑑的。閹黨禍害,東林受害最深。這樣吧,翰林院將《三朝要典》修改,將魏忠賢定成逆賊,東林黨人定爲朋黨,將東林下獄之人盡數放了,賜還家產,有官爵的吏部安排。此後再無東林黨,本朝唯纔是舉。此事不得再議。”

百官跪下高呼:“謹遵聖意。”

我差不多是把各方面大打五十大板。總算把這場危機壓了下去。原本怕清算的,聽到我旨意心下方安。東林黨人雖然給平反,但是也給定成了朋黨。東林人也無話可說,畢竟結黨是朝中大忌。

兵部尚書王永光出班奏道:“陛下,陝西總督楊鶴上摺子說,陝西內的流賊已經給肅清,大部分流民已經給安置,開春後準備重新分配土地,使流民定居不再流竄。周遇吉攻澄縣有功,俘虜一千三百人,剿匪一千一百人。招安的王二殺死匪首王嘉胤。楊鶴爲其兩人請功。”

“好,朕登基後,終於迎來了個好消息。下旨嘉獎他們,楊鶴安撫得力,賜明珠十顆,周遇吉爲陝西提督,節制陝西內兵衛。王二也算是個勇將,調到京城來。到三千營去做個千總。”

“陛下,匪首的弟弟王自用逃到了陝西山西交界處,應該早日剿清。”兵部侍郎陳奇瑜啓奏道。

我想了想朝廷中能夠打仗的人選,想到個盧象升,就用他了。

“那兵部意見呢?”我沒有立刻表明我的態度。

孫承宗馬上接口道:“兵部準備讓五軍營衛使洪承疇出任山西總兵。”

這個洪承疇是要用的,明史上說他頗通武略,能文能武。在松山大敗後,作了漢奸。清朝在定都北京後,也是靠着洪承疇才能那麼快建立起朝廷來,可見洪承疇也是個人才。所以我一早就給他安排了位置去發揮。孫承宗很是推許洪承疇,看來這個任命是他決定的。

“洪承疇另有差事,就讓盧象升領山西總兵,節制平陽,懷溪兩衛,前去剿滅王自用,同時讓周遇吉配合,別讓王自用又跑到別的地方去了。”

“是。”孫承宗見自己所推的愛將沒有領兵的機會很是惋惜,他覺得浪費了個棟樑之才。但天子已經下了旨意,他也不好抗爭,不然讓人覺得自己也在結營拉黨。

戶部尚書程國祥出班啓奏,“陛下,現在國庫只有三百萬兩白銀,遼東又在追加糧餉,就連楊鶴也在追要獎勵將士的銀子。現在剛過新年,戶部已發出在京官員的俸薪,宗室的宗俸。現今遠遠不夠支出。”

“那戶部意見呢?”

“臣請陛下發內幣充軍餉。”

“嗯,這也是沒法子,朕就應了你們這回。九邊的將士欠餉已有數月,只怕這個新年也過不好,他們在爲我大明守衛邊疆,豈能如此虧待。就撥內庫一千萬兩充軍餉,把拖欠的給補清了,將士們纔會盡心爲國效力。周遇吉那邊還是要給的,連着楊鶴那邊也要給糧食抗旱救災。戶部給三十萬吧。”

“謝陛下。將士們必然以死報皇上恩德。”

“國之事即朕之事,朕登基後,諸事百廢待新。按朝廷制度,各部官員開缺的都給朕補齊了,職能重複多餘者,着吏部去辦理,過幾天擬個條陳到內閣。吏部要好好考評官員,昏庸之輩給朕剔除了。你們是朕開朝的文臣武將,可別用些伎倆來搪塞朕。”

吏部尚書周嘉謨連忙應下。

“宗人令在嗎?”我對下面臣子問到:

一個大約六十多歲的老臣走上前跪下,這頭髮花白的老臣便是京城內輩分比較高的王爺朱翊成,與神宗是堂兄弟。現任宗人府,宗人令。

“老王爺比朕的輩分高了兩輩,站起來說話吧。”

“謝皇上。”

“老王爺你回去起草個宗人改革文書。將我朝宗人世襲爵位按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依次降襲。最後宗室朱姓男女都封未爵,無俸。未爵新生者,滿十三歲發送銀一百兩。”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這宗室無俸豈非要做勞役之事,朝廷顏面何在?”老王爺當下就反對。

“老王爺,你是管宗人的,也知道現在宗人數有六十萬之多,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朝廷既是邊疆無事,過得幾十年也養不起如此多的宗人。現在宗人俸祿也是發到將軍這一爵位,其他的都顧不到了。宗人繁多,也要加以管制,不然養就的也就是一班蛀蟲,成日在京城惹事生非。太祖的子嗣夠多,朕要的是精英,那些碌碌而爲的不要也罷。封未爵也有好處,入學堂免費。只要皇族人員有本事,難道就不能報效朝廷?非得朝廷養着?這事就如此辦理,你無需多言,過幾日把擬好的條陳呈進來。”

“老臣遵旨,”老王爺也知道現在宗室到了非要整治的地步。現在皇上大舉革新,他也不能阻了皇上的興頭。而這個老王爺還不知道,我現在做得這是剛開始而已。

“戶部尚書?”我想到最主要議題還沒有跟上。

“臣在。”程國祥剛得到萬歲的內幣,想到自己這個年尾不用被一羣人追着要錢,心裡着實高興了下,沒有想到這麼會皇上又找到他了,他誠惶誠恐地出班。

“朕聽說,只要湖廣豐,天下足,這話可是真的?”

“萬歲,我大明賦稅有一半來自江南地區。因此湖廣豐,天下足確實如此。”

“那你可知江南地區,有多少耕地?江南有多少人口?沒有土地的有多少人?有土地不用交稅的又有多少?”

聽到這,程國祥開始頭上冒汗了,

“萬歲,江南有耕地三百四十二萬頃,有戶四百萬,其他臣該死,臣未記得,臣等下就去查。”程國祥說話明顯中氣不足。

“不用了,朕告訴你吧,江南多數十有七八是沒有土地的。那些土地全到了些大戶人家去了,到了那些有朝廷恩典的人家去了,歷來朝廷缺餉,只是加稅,結果只是那些自耕農遭罪,最後沒錢交了,也只有把田地賣給官宦人家。原本免稅,是朝廷給臣下的榮耀,現在卻變得成了賦稅的障礙。國庫缺餉,就是賦稅制度中有這麼個大漏洞,現今各位大臣有什麼好意見阿?”

朝上的文武大臣沒有想到皇上會說出這樣的一番話來,這個賦稅的制度朝上的人都瞭解,也知道要有充足的賦稅就要改收稅制度。但是這是祖上就留下的積弊,一開口就是要得罪人。因爲在朝上的人全是不用繳稅的,而且都是各個家中都有幾百畝地的主兒,哪個敢開口!

我掃了他們一眼,繼續說道:“你們既然都不說,那朕來說好了,現在開始,凡是官員中一品大員可以擁有一千畝(明時1公頃=100畝)的田地免稅,超過的就要按大明賦稅交,其餘各官員依次下推,九品爲三十畝。有功名的也是類推,朝廷有特別恩典的可例外,本朝皇親王爺,除了原先封地外,購買的土地全部要交稅。朕不制止你們買土地,但是這稅總是要交的。另外取消人頭稅,壯丁稅,徭役稅,除各種商業稅外,對農夫只徵收總的田稅,採用先朝的一條鞭法。賦稅爲十分之一點五,兵丁則三十戶出一丁。有功名可免兵役。”

我頓了頓接着說,“在朝堂上的都是滿腹經綸,道德昭彰之臣,若是爲了富貴而來,這官不當也罷。如今賦稅的積弊朕提了策略,你們難道不同意嗎?”

我說完,朝下許久都沒有人說話,他們知道這是在觸動他們的利益,但是誰也不敢去動出來反對這個念頭。

“皇上,此乃千古盛事,臣以爲應該在我大明內早日實施,以補賦稅不足。”好容易有人出來贊成,我擡頭一看,居然事溫體仁,這個被明史列位奸臣的傢伙。想不到我新政的第一個支持者居然是他。

滿朝中竟然只有他一人表態!半響,主管戶部的錢龍錫出來說話了:

“ 萬歲,改革賦稅滋事體大,稍有不慎就國體動盪。現遼東事急,一旦出現賦稅不濟,將士何以爲戰?”

“不錯,這纔是老成謀國的言論,那就這樣好了,先在一省實施,看情況如何?如果好,就再推廣到全國實施。”

“那萬歲準備在哪個省實施?”

“江南是賦稅的根基,等有經驗了再推行,朕看就在河南好了,戶部給事中黃道周可在?”

“臣在。”黃道周沒想到我會把這件事情交給他來做,心下喜憂參半,喜的是皇上知道自己,看重自己,憂的是這差事得罪人多,要是沒有辦好差事,後果也會很慘。

“你就去河南主理這賦稅改革吧。改任河南巡撫。朕賜你尚方寶劍,方便行事。你可以帶些吏部候補的官員去,河南地方官員不聽,你就給我全撤了。”

黃道周看到皇上給自己這麼大的權力,感激的跪下謝恩。“臣一定竭盡全力辦好差事。”

我想了下覺得少點什麼,冷冷的說“朕再給你道旨意,你宣給河南指揮使,就跟他說,如果賦稅改革成,他就加官進爵,不成就人頭落地。”

“臣遵旨。”

等我辦完這件事,堂下的大臣都沒有吭聲了,也不知道是給我嚇到了還是心裡都在打小九九。是時候給點甜頭了。

“朕也知道列位臣工辛苦,我朝俸祿在洪武二十五年後就再也沒有漲過,很多大臣都是清貧度日,爲此朕決定給各位加俸祿。現改訂一品大員的年俸爲兩千兩,米500石,九品爲50兩,米50石。”這些數據是我根據京師物價用度來定的,事前曾問過徐光啓。

程國祥聽了後又跑了出來,“萬歲,雖然萬歲善待臣子,可現在國庫空虛,如此將無糧發放俸祿。”

“需要多少用來發放俸祿?”

“照額全發,全國官員需得近三百萬兩。”

“照發,先由內府支付。來年不足,朕給你們補上。既然朕給足你們俸祿,貪污之事,朕必會嚴處,現在知會你們一聲。”

全部朝臣都跪下謝恩。事情都議得差不多了,時間都到了午時,朝會結束,今天的議事終於給我弄完,但是我卻虧出了一千三百萬兩白花花的銀子。只希望我做到收支平衡的時候還沒有破產。

第59章 損兵折將(中)第218章 又見陷阱第110章 訓練京營第247章 反攻第131章 混水摸魚第122章 紅袖不添香(上)第3章 宮外世界第298章 應勢(上)第67章 臣子的無奈第146章 合縱之策第178章 藉口手機站第138章 呼嘯而來(上)第111章 攻佔雙方第255章 探視第168章 鬥法第62章 偷襲?!第43章 寧靜遼東第218章 又見陷阱第24章 朝鮮局勢第92章 結盟第247章 反攻第8章 南糧北運(下)第37章 二度失利第6章 額哲歸國第97章 二審定案第14章 越俎代庖第109章 年內計劃第139章 戰果輝煌第76章 知己難求(下)第112章 演習開始(上)第27章 出航第36章 一度失利第73章 結交好友第305章 御史大人第106章 京師調兵第17章 接連交錯第71章 兩位巡撫第57章 退兵(下)第124章 身份懸殊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90章 說服第238章 條件第2章 巡視三營(上)第184章 明荷戰爭(上)第34章 秀兒進宮第91章 風花雪月夜(上)第178章 藉口手機站第86章 女真內政(下)第120章 紅顏似知己第151章 重建察哈爾第284章 較勁第12章 文華殿的雷厲風行第7章 突生橫變第312章 將計就計第40章 北伐第131章 混水摸魚第52章 親征第26章 正副失和(上)第109章 啓蒙老師第268章 不化之人第46章 宗族第313章 觀望第164章 爭權第293章 發明第229章 該給的纔給第50章 會兵城下第35章 皇上也使奸計第58章 損兵折將(上)第145章 圍困第8章 南糧北運(下)第112章 演習開始(上)第247章 反攻第312章 將計就計第99章 廣寧之失(三)第114章 第二次演習第10章 陝西流民第164章 福晉的決定第50章 會兵城下第26章 正副失和(上)第21章 女真對策(上)第222章 驚秫第87章 朝鮮使者第67章 不進則退第127章 物盡其用第161章 自找麻煩第25章 廷訓第206章 暗含殺招第251章 會師第264章 兩位國公第52章 親征第137章 兩向夾攻第169章 過招第186章 明荷戰爭(下)第147章 私下協議第246章 遠征第304章 復職第143章 女真蹤跡第91章 南國方略第120章 紅顏似知己第156章 出發赤峰
第59章 損兵折將(中)第218章 又見陷阱第110章 訓練京營第247章 反攻第131章 混水摸魚第122章 紅袖不添香(上)第3章 宮外世界第298章 應勢(上)第67章 臣子的無奈第146章 合縱之策第178章 藉口手機站第138章 呼嘯而來(上)第111章 攻佔雙方第255章 探視第168章 鬥法第62章 偷襲?!第43章 寧靜遼東第218章 又見陷阱第24章 朝鮮局勢第92章 結盟第247章 反攻第8章 南糧北運(下)第37章 二度失利第6章 額哲歸國第97章 二審定案第14章 越俎代庖第109章 年內計劃第139章 戰果輝煌第76章 知己難求(下)第112章 演習開始(上)第27章 出航第36章 一度失利第73章 結交好友第305章 御史大人第106章 京師調兵第17章 接連交錯第71章 兩位巡撫第57章 退兵(下)第124章 身份懸殊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90章 說服第238章 條件第2章 巡視三營(上)第184章 明荷戰爭(上)第34章 秀兒進宮第91章 風花雪月夜(上)第178章 藉口手機站第86章 女真內政(下)第120章 紅顏似知己第151章 重建察哈爾第284章 較勁第12章 文華殿的雷厲風行第7章 突生橫變第312章 將計就計第40章 北伐第131章 混水摸魚第52章 親征第26章 正副失和(上)第109章 啓蒙老師第268章 不化之人第46章 宗族第313章 觀望第164章 爭權第293章 發明第229章 該給的纔給第50章 會兵城下第35章 皇上也使奸計第58章 損兵折將(上)第145章 圍困第8章 南糧北運(下)第112章 演習開始(上)第247章 反攻第312章 將計就計第99章 廣寧之失(三)第114章 第二次演習第10章 陝西流民第164章 福晉的決定第50章 會兵城下第26章 正副失和(上)第21章 女真對策(上)第222章 驚秫第87章 朝鮮使者第67章 不進則退第127章 物盡其用第161章 自找麻煩第25章 廷訓第206章 暗含殺招第251章 會師第264章 兩位國公第52章 親征第137章 兩向夾攻第169章 過招第186章 明荷戰爭(下)第147章 私下協議第246章 遠征第304章 復職第143章 女真蹤跡第91章 南國方略第120章 紅顏似知己第156章 出發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