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詭異的局勢

bookmark

突然想起白天的那個面相有些兇惡的大漢,徐平問魯芳:“這縣裡只有蔣大有一家上戶,那今日酒宴上的童七郎又是什麼人?”

“說起來官人不信,這童七郎是個客戶,在縣裡沒半分田地。”

聽了這話,徐平吃了一驚:“客戶?能夠在今天被請縣衙裡去作陪,必然是在縣裡有些身份地位的,怎麼可能是客戶!”

魯芳連連搖頭嘆氣:“所以這河陰縣處處透着古怪。童七郎開着幾個窖口,燒造瓷器,家資豐饒,偏偏就不在縣裡置辦房產土地,他的窖和住處都是從附近村民那裡租來的。而且不單單是他,在他手下做工的也一樣都是客戶,在本地只有浮財。”

徐平還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事情,客戶雖然不賦不稅,但相應的也就少了許多權利。不僅僅是會被主戶欺負的問題,凡是涉及到官方的事情,往往會要求他們要找當地的主戶作保,不得不去求人。所以雖然客戶負擔輕,但只要有條件,小農戶往往還是願意置辦點資產別立戶籍爲主戶,總體算起來還是划算的。

想了一會,徐平問魯芳:“那童七郎財產豐饒,必然是故意不置辦田產,你可知道他爲什麼這麼做?那樣身家的人,難道還忍得住不時去求人?”

“求人?郡侯,你想得差了,童七郎從來不求人。”

見徐平滿臉疑惑之色,魯芳接着道:“他窖口附近的人家,全都是靠着他穿衣吃飯,一個個想巴結他都沒有機會,怎麼會輪得他去求人!”

徐平想了好一會,才明白其中的道理。這童七郎是控制住了自己產業周圍人的經濟命脈,別人要想衣食無憂,只有來求他。相應的,官府有事情,只怕附近的主戶爭着到他面前做保主,他雖然是個客戶,卻是騎在一衆主戶頭上的客戶。

這河陰縣地方又小,人口又少,沒想到卻有這種怪事。一個控制了全縣大部分土地的大地主,一個壟斷了大部分商業活動的資本家,這種情形只怕全國也找不出幾個地方來,卻偏偏讓徐平在這裡碰上了。

視察完了河道,如果雨季來臨,則開渠的事情就要放到秋後了。開渠就要調動周圍地方的人力物力,河陰縣這個樣子,怎麼調動?

服役的只有本地主戶,便是蔣大有手下的那些佃戶,他們今年有沒有飯吃都是問題,哪裡還能夠幹得動活!這個年代徵發徭役可是不管飯的,這些人來了徐平首先要找東西給他們填肚子。而最有勞動能力的童七郎及一衆屬下,偏偏都是客戶,他們不服差役,連修護黃河堤的事情都不參與,更不要說開渠了。

越想越覺得這個地方滑稽,徐平苦笑着搖了搖頭。看來要想把河渠開通,首先得解決河陰縣裡詭異的局勢,把人力物力解放出來。

擡頭對面前的魯芳道:“我給孟州州衙的那封書信,你派人送出去了沒有?”

“人已經走了,郡侯安心,明天應該就能夠到孟州。”

爲今之計,也只有等着孟州來人,藉助州里的力量,來粉碎河陰縣的局面了。不管蔣大有和童七郎有沒有作奸犯科,造成這種局面他們就是有罪。

自秦漢時候起,地方官一上任,首要的任務就是打擊豪強。晚唐五代雖然消滅了勢力龐大的世家貴族,地方土豪卻跟野草一樣,滅了茬又一茬,生生不息。

河陰縣令姚廣澤坐視這種情形繼續下去就是失職,哪怕他用一些不上臺面的手段,也應該消滅掉這兩大勢力。

入宋以來,嚴格地說,地方官員都是中央朝廷的派出人員,人本身屬於朝堂,到地方只是臨時差遣。他們代表的是中央朝廷的利益和權威,絕對不容忍地方勢力威脅國家權力,這種時候,消滅地方土豪是一種政治正確。

只要想去做,縣令有許多的辦法可以讓蔣大有和童七郎傾家蕩產,不過是要費心費力,還要有上面官員的支持。姚澤廣這兩方面都沒有,便就縮頭做鴕鳥了。

孟州州衙後花園,李迪喝了口茶,舒舒服服地靠在椅子上,眯上了眼睛。

還是在地方的日子好過啊,又不用早起上朝,州里的事情也不用自己操心,每天只是吃飽喝足,修身養性。來了興致,便到周圍遊覽山水,與高僧名士談些塵世之外的事情,真是神仙一樣的日子。

惟一就是偶爾想起朝堂國事,會有那麼一絲失落的感覺。輔佐兩代帝王,身爲帝師,多次爲相,想放下不是那麼容易就放下的。

正在李迪剛剛神遊天外的時候,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州衙裡能夠這樣行路的,除了自己,也只有通判了。

李迪睜開眼睛,看着快步走來的中年人,問道:“清臣,何事如此匆忙?”

快步走來的孟州通判李參忙拱手行禮:“打擾相公清修,恕罪。”

見李迪並沒有責備自己的意思,李參把手裡的一封書信遞上前去,口中道:“相公,前兩日鹽鐵副使徐待制到了河陰縣,視察引洛水入汴河的水道,因爲在路上發現縣裡有百姓逃亡,給州里寫了這封信來。”

“徐平,又是這個徐平,走到哪裡麻煩跟到哪裡!”李迪一邊搖着頭,一邊接了書信過來,展開觀看。

把信看過,李迪隨手放到身邊的桌子上,對李參道:“也沒有什麼大事嗎!今年河陰縣那裡旱災厲害,雖然免了錢糧,也發了賑災的糧食下去,總免不了還是有人覺得過不下去,又去他鄉尋找新的生路。幾個逃亡的百姓,算不了什麼。”

“相公說的有道理。不過徐待制巡查河道,兼着按察地方,既然來了信,我們也不好坐視不理。左右最近州里沒有什麼事情,我便到河陰縣一趟,與徐待制當面一起把事情料理妥當,也免得朝裡有人閒話。相公以爲如何?”

李迪淡淡地道:“州里的事情你拿主意即可,安排妥當了,去便去吧。”

第202章 換相(上)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11章 回莊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305章 《景祐會計錄》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293章 敕勒川第58章 怪人知縣第246章 生命在於運動第138章 馬踏諒州(下)第64章 一拍兩散第130章 劉太師的煩惱第116章 對衝第67章 找盟友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125章 歸正人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23章 秋意第45章 孟州李迪第75章 僵局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269章 對峙第46章 忠州事發第274章 邕州軍入京第279章 破城第68章 軍民魚水第232章 狼煙第70章 無所不包的三司第146章 泉布第31章 造紙第212章 滿載而歸第36章 手舞足蹈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32章 小縣第13章 治術(四)第121章 非死即俘第31章 攻略(三)第160章 公平交易第27章 夜宴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42章 旬估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114章 盛宴第104章 往事難忘懷第1章 錢能通神第151章 論事不得論人!第67章 挖三司牆角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2章 父老第149章 應急措施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144章 機動利器第30章 分道揚鑣第58章 仙人跳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212章 爭功心切第134章 救星第38章 出仕第48章 下忠州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202章 換相(上)第71章 戰場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16章 仁義者何?第41章 購置新宅第11章 酒精燈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38章 兩地第66章 金光洞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58章 升任副使第23章 又想錯了第60章 慶功第151章 春狩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21章 舊人第127章 大捷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283章 斬于軍前第28章 意外之喜第18章 春忙第40章 清香白酒第48章 風波第173章 佈置第193章 煙雨三月第91章 猛虎入狼羣(九)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282章 父子相殘
第202章 換相(上)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11章 回莊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305章 《景祐會計錄》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293章 敕勒川第58章 怪人知縣第246章 生命在於運動第138章 馬踏諒州(下)第64章 一拍兩散第130章 劉太師的煩惱第116章 對衝第67章 找盟友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125章 歸正人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23章 秋意第45章 孟州李迪第75章 僵局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269章 對峙第46章 忠州事發第274章 邕州軍入京第279章 破城第68章 軍民魚水第232章 狼煙第70章 無所不包的三司第146章 泉布第31章 造紙第212章 滿載而歸第36章 手舞足蹈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32章 小縣第13章 治術(四)第121章 非死即俘第31章 攻略(三)第160章 公平交易第27章 夜宴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42章 旬估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114章 盛宴第104章 往事難忘懷第1章 錢能通神第151章 論事不得論人!第67章 挖三司牆角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2章 父老第149章 應急措施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144章 機動利器第30章 分道揚鑣第58章 仙人跳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212章 爭功心切第134章 救星第38章 出仕第48章 下忠州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202章 換相(上)第71章 戰場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16章 仁義者何?第41章 購置新宅第11章 酒精燈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38章 兩地第66章 金光洞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58章 升任副使第23章 又想錯了第60章 慶功第151章 春狩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21章 舊人第127章 大捷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283章 斬于軍前第28章 意外之喜第18章 春忙第40章 清香白酒第48章 風波第173章 佈置第193章 煙雨三月第91章 猛虎入狼羣(九)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282章 父子相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