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陰陽·故人

“虎帥,許久不見,您依然是老當益壯啊!”杜衡一臉尷尬的說道,說實話杜衡並不想以這樣的方式見面。

“小子,說誰老!要不要出去比比弓馬騎射?”餘賡明顯的不滿意。

雙方在杜預的促成下終於見面了,杜衡這邊以杜衡、虞山、危丘壑爲代表,大宣以餘賡、霍幼疾和半殘的方克明,本來方克明是被送到長沙救治的,沒曾想半路方克明醒了,非要到餘賡大營來,兵士拗不過只能將他送過來。

“晚輩虞山見過大宣吳國公!”虞山見氣氛尷尬,主動承擔起調解氣氛的角色。

餘賡瞥了一眼,說道:“虞山?閩越虞氏?我記得你們家是以修文脈爲主吧。”

“國公爺說的沒錯,不過時局艱難,虞氏一族也要活下去,因故也就從軍了。”虞山恭敬的迴應。

“你這話倒是不虛,閩越雖然地處偏僻,但近年來也是幾經遭受戰亂,可惜了。”

在場的人大多是因爲時局不好而從軍的,試問誰願意放在好好的學問不做,又不是世代武將或是武脈大家,走上軍旅這條路都是不情願的。

餘賡作爲在場最年長的,敲了敲桌子,說道:“咱們這次來是爲了和平處理豫章的事情而來的,傷感的話留着以後再說吧。”

大家被餘賡喚回到現實中,杜衡率先說道:“虎帥,豫章和向塘還有十多萬大軍,您這條件是不是苛刻了。”

“向塘?”餘賡輕蔑的笑了一聲,轉頭看向方克明,方克明點點頭回應,而後餘賡說道:“杜衡,你的情報不給力啊!這次的談判只有豫章,沒有向塘。”

杜衡神色大變,以爲餘賡是在欺辱自己,厲聲質問:“虎帥這是何意?!咱們非要戰場上見面嗎?!”

“小子,你不用威脅我,我告訴你,向塘昨日已被我大軍攻破,杜信就在戰俘營中,現在估計已經往長沙押送了。”

杜衡大驚失色,想了一下,安定下來說道:“虎帥莫要誑我,向塘大營四萬大軍,城堅糧足,便是十萬人圍困也能撐三個月,不可能!”

方克明陰沉着臉說道:“杜將軍不信?那今日就先談到這,待杜將軍弄清楚咱們再繼續吧。”

說罷,大宣一方的人全部起身毫不客氣的就走了出去,就在大宣的人即將走出去的時候,霍幼疾轉頭鬼魅一笑說道:“諸位,你們最好儘快搞清楚,不然明日我們的談判條件就不一樣了。”

杜衡等人楞在原地,好一會兒虞山纔回過神來,說道:“大將軍,向塘····”

杜衡冷着臉說道:“走!派人去打探,儘快弄清楚向塘的事情,我不相信三郎會敗!”

事情當然沒有順着杜衡的意思發展,不過入夜時分,向塘的事情就弄清楚了,餘賡沒有騙他。

杜衡再一次昏倒,不過這次很快就甦醒了,長嘆一口氣,看向虞山說道:“虞山兄,去和大宣那邊說,咱們降了,按他們的條件。”

虞山沒有反對,因爲結局已經擺在面前了,虞山匆匆出去,其餘的人也隨着出去了,只剩下杜衡夫婦。

好一會兒,杜衡撫摸着夫人的手緩緩說道:“二郎,還有西邊的事情是你吧。”

杜夫人倒是乾脆,沒有迴避,淡淡的說道:“是,但我從未透露過我們軍中的事情,只是讓人勸你。”

杜衡笑了一下,拍了拍她的手說道:“我知道,我也不是怪你,大宣的諜者從來不屑於這樣,他們一向是盯着人心而動的,這仗我輸得不冤,阿元,大宣許諾我還可以繼續帶兵,但我不想帶兵了,你怎麼想?”

“大郎不願意帶兵就不帶兵,做些你自己喜歡的事情,我會陪着你的。”杜夫人很感動。

豫章戰事最終以不戰的結果結束了,大宣軍馬沒有對撫州的棠遠用兵,這是大宣對杜衡的承諾,也算是杜衡對仲柔蘭最後的忠心了。

豫章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遠在辰京的仲柔蘭那邊,仲柔蘭沒有說任何的話,同時制止了羣臣要求屠殺杜氏的決定,只留下一句話:“當日杜氏從成都而來,爲我朝平定閩越,孤軍駐守豫章一年多,已是對大楚盡忠了,現在他們復歸成都,我大楚不能做不仁不義的事情,豫章之失在朕,不在杜。”

對於棠遠來說是幸運的,大宣信守承諾入駐豫章後沒有向撫州動兵,對於來自大寧的壓力棠遠還是有信心的。

“父親,杜衡他·····”棠遙小心翼翼的發問。

棠遠似乎知道他要說什麼,打斷兒子的話說道:“陛下都不追責了,有些話不要再說了,算起來是我們的錯,杜衡已經足夠盡心盡力了,再說杜氏本就出自大宣。”

“父親,大宣餘賡那邊給父親來了一封信,希望與您在鍾崚鎮見一面,您看?”

棠遠想了一下,很淡定的拒絕道:“算了,告訴他我知道他是什麼意思,有些事不能強求,還有你態度一定謙遜,他是你的長輩,懂嗎?”

棠遙沒明白父親的意思,但還是堅持照做了,正準備離開的時候突然想起什麼,說道:“對了,父親,康山的夏文宇沒有對父親的書信沒有任何態度。”

棠遠眉頭一挑,沉思了一下,而後說道:“夏文宇手上握着兩萬水師,杜衡的做法讓他起了心思了,你可知都有誰去過夏文宇那裡?”

棠遙沒有猶豫,“父親,咱們的人過去以後也注意了,有霍幼疾的人,也有於慶武的人。”

“哼,怪不得了,夏文宇之所以敢這樣有恃無恐,一則他是孤身一人,二則他本就是杜衡家將出身,三則他手中的兩萬水師大多都是閩越海盜歸附組成的,這些人最喜歡乾沒本的買賣。”棠遠直接點出夏文宇的現狀。

“那咱們怎麼辦?不管怎麼說,康山水師的名頭還是咱們大楚的。”棠遙有些激動的說道。

“孩子,你還是看不清現在的形勢,陛下南遷是爲了什麼,這中原只可能屬於那兩個人其中一個。”棠遠意味深長的說道,自從杜衡不戰歸降之後棠遠就生出了別樣的心思。

“父親,慎言啊!”棠遙謹慎的環顧四周小聲說道。

“無妨,這房中只有你我二人,外面侍立都是我們棠氏家臣,爲父深受皇恩,此生只能爲仲氏效力了,你不一樣,你還有大好年華,爲父怎麼也要爲你爭取一下的。”

棠遙對父親的話越來越不懂了,一臉疑惑和驚恐。

棠遠對這個兒子有些無可奈何,但是形勢所迫,不能任由他這樣稀裡糊塗了,耐心說道:“陛下南遷就是看清楚了中原的形勢,陛下最終還是向南走的,這中原天下早晚是蒙琰或蕭彧的,蒙琰本來偏安西南,與蕭彧的大寧僅是防守的態勢,如今豫章歸了大宣,就不一樣了。”

“蒙氏經略西南貧瘠地帶,富庶之地只有成都周邊和漢中地帶,其他的地方都是窮鄉僻壤,甚至還不如我們大楚,父親何出此言?”

“你清醒一點,我中原地帶富饒之地多依託大河與大江,現在大河地帶的主要控制權在西陵的手中,大家都不在乎,西陵的實力不值一提,因故大宣與大寧的爭奪點一直在大江之上,豫章是大江的分界點,豫章歸大宣,整條大江流域大宣便佔據了三分之二,與大寧的實力幾乎不想上下了。”

棠遙想了一下,而後突然特別驚恐,說道:“父親,您的意思是,豫章之戰之後,大宣要南下對付我們大楚,而大寧會北上解決西陵?!”

棠遠深吸一口氣而後吐出,欣慰的說道:“你總算明白了,所以我必須得爲咱們棠氏打算了。”

棠遙還在發愣,棠遠接着說道:“不日我會向陛下請旨讓你鎮守廬陵,你且記住只要固守廬陵不出,咱們棠氏就還有資本,就像杜氏一樣,明白嗎?”

棠遙機械性的點點頭,棠遠也不指望他一時間能接受,擺擺手就讓他下去了,棠遙還沒起身,棠遠突然叫住他說道:“你去告訴大宣那邊,故人相邀不敢不從!”

棠遙再一次顛覆三觀,這一會兒的功夫自己堅守的信仰全部喪失,父親先拒後請實在令人難以捉摸。

棠遠的回信很快就到了餘賡的手上,餘賡大馬金刀的坐在篝火旁烤着羊腿,說道:“這豫章的羊就是不如草原上的,回頭得讓狄信那小子給老夫弄點羊腿回來!”

“虎帥想吃狄侯不敢不從的,不過,虎帥,棠遠居然同意了,這倒有點意思哈!”霍幼疾一邊拍着馬屁,一邊嘀咕。

“哼!棠遠不是個傻子,老夫的態度就是咱們大宣朝廷的態度,而且杜衡的事情就擺在眼前,他不會不心動的,那兩個書生,你們也說說,弱雞一樣的身體!”餘賡心中已有定數,看着袁懷英和方克明蹲在角落異常不爽,文人體弱,在他們兩個身上體現的淋漓極致。

袁懷英笑呵呵的迴應道:“虎帥威武,您老一封信就讓南楚數一數二的大將動搖,好手段!”

方克明對於拍馬屁這事兒一向做不好,表情嚴肅的接話道:“虎帥,雖然咱們讓棠遠起了心思,但是咱們未來南下之前還是要將寧軍趕出江右。”

“這就不是老夫的事情,駙馬爺,對付於慶武和蕭澤有把握嗎?”餘賡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怎麼着,虎帥,咱們準備返回長沙?”鄧昂從外面過來一屁股坐在餘賡身邊。

“襄陽侯,我這還指望着虎帥在豫章指導我一下,您這就搶人了?”霍幼疾玩笑着說道。

都是熟人,都是故人,多年來各自領兵,難得在一起這樣,大家都很隨意。

“老夫見過棠遠之後就去看看鄭希那小子,至於你們,各自歸位,做好自己的事情!”

第三章 亂世風華·顧氏?卓氏?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十)第五章 問鼎中原·親情與時務第八章 新舊·夜陵第四章 兄弟鬩牆·蒼鷹折翼第九章 陰陽·沿江雜事(一)第一章 塵世間·首輔第七章 南北對峙·一門三皇后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七)第六章 七雄並立·北府第七章 南北對峙·會盟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三)第六章 七雄並立·弔唁第九章 陰陽·諸葛之殤(一)第八章 新舊·川西剿匪記(一)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六)第七章 南北對峙·一地雞毛第三章 亂世風華·蕭彧的第一次危機第九章 陰陽·變(二)第六章 七雄並立·東川之戰(二)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一)第六章 七雄並立·顧氏兄妹第五章 問鼎中原·星棋羅布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七)第九章 陰陽·新年新氣象第三章 亂世風華·廬陵保衛戰(二)第六章 七雄並立·東川之戰(三):第五章 問鼎中原·東南無戰事(一)第二章 舊世界·大婚(二)第六章 七雄並立·對決第九章 陰陽·屍山血海第三章 亂世風華·分歧第六章 七雄並立·東川之戰(三)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七)第三章 亂世風華·蕭彧的第一次危機第四章 兄弟鬩牆·三生萬物第六章 七雄並立·東川之戰(六)第六章 七雄並立·成都(一)第六章 七雄並立·顧氏兄妹第九章 陰陽·摧枯拉朽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七)第五章 問鼎中原·東南無戰事(三)第三章 亂世風華·岳父大人們第六章 七雄並立·危機感第七章 南北對峙·庸人自擾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二)第一章塵世間·蛟龍會(三)第三章 亂世風華·三孃的勸降之道第三章 亂世風華·刺殺第七章 南北對峙·一門三皇后第八章 新舊·陳氏第三章 亂世風華·廬陵保衛戰(三)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六)第八章 新舊·易幟(四)第三章 亂世風華·顧氏?卓氏?第九章 陰陽·沿江雜事(二)第九章 陰陽·三陽鎮第二章 舊世界·鴛鴦譜第六章 七雄並立·大婚第九章 陰陽·直搗黃龍(二)第六章 七雄並立·東川之戰(二)第三章 亂世風華·刺殺第二章 舊世界·鴛鴦譜第五章 問鼎中原·東南無戰事(二)第五章 問鼎中原·東南無戰事(二)第九章 陰陽·直搗黃龍(三)第七章 南北對峙·雪狼旗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六)第九章 陰陽·故人第四章 兄弟鬩牆·陳之慶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二)第八章 新舊·川西剿匪記(二)第一章塵世間·大朝拜第七章 南北對峙·清風襲來第四章 兄弟鬩牆·陳之慶第三章 亂世風華·三孃的勸降之道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九)第八章 新舊·易幟(三)第九章 陰陽·朝政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七)第五章 問鼎中原·親情與時務第六章 七雄並立·弔唁第四章 兄弟鬩牆·三生萬物第六章 七雄並立·騙局(二)第五章 問鼎中原·絕交第八章 新舊·易幟(四)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十)第六章 七雄並立·再添噩耗第九章 陰陽·屍山血海第五章 問鼎中原·辰城政變(一)第六章 七雄並立·歡迎儀式第九章 陰陽·沿江雜事(一)第六章 七雄並立·秦淮血夜(二)第七章 南北對峙·截江而擊第五章 問鼎中原·顧氏之殤(一)第九章 陰陽·格局第三章 亂世風華·顧氏?卓氏?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十):第五章 問鼎中原·東南無戰事(一)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八)
第三章 亂世風華·顧氏?卓氏?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十)第五章 問鼎中原·親情與時務第八章 新舊·夜陵第四章 兄弟鬩牆·蒼鷹折翼第九章 陰陽·沿江雜事(一)第一章 塵世間·首輔第七章 南北對峙·一門三皇后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七)第六章 七雄並立·北府第七章 南北對峙·會盟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三)第六章 七雄並立·弔唁第九章 陰陽·諸葛之殤(一)第八章 新舊·川西剿匪記(一)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六)第七章 南北對峙·一地雞毛第三章 亂世風華·蕭彧的第一次危機第九章 陰陽·變(二)第六章 七雄並立·東川之戰(二)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一)第六章 七雄並立·顧氏兄妹第五章 問鼎中原·星棋羅布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七)第九章 陰陽·新年新氣象第三章 亂世風華·廬陵保衛戰(二)第六章 七雄並立·東川之戰(三):第五章 問鼎中原·東南無戰事(一)第二章 舊世界·大婚(二)第六章 七雄並立·對決第九章 陰陽·屍山血海第三章 亂世風華·分歧第六章 七雄並立·東川之戰(三)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七)第三章 亂世風華·蕭彧的第一次危機第四章 兄弟鬩牆·三生萬物第六章 七雄並立·東川之戰(六)第六章 七雄並立·成都(一)第六章 七雄並立·顧氏兄妹第九章 陰陽·摧枯拉朽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七)第五章 問鼎中原·東南無戰事(三)第三章 亂世風華·岳父大人們第六章 七雄並立·危機感第七章 南北對峙·庸人自擾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二)第一章塵世間·蛟龍會(三)第三章 亂世風華·三孃的勸降之道第三章 亂世風華·刺殺第七章 南北對峙·一門三皇后第八章 新舊·陳氏第三章 亂世風華·廬陵保衛戰(三)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六)第八章 新舊·易幟(四)第三章 亂世風華·顧氏?卓氏?第九章 陰陽·沿江雜事(二)第九章 陰陽·三陽鎮第二章 舊世界·鴛鴦譜第六章 七雄並立·大婚第九章 陰陽·直搗黃龍(二)第六章 七雄並立·東川之戰(二)第三章 亂世風華·刺殺第二章 舊世界·鴛鴦譜第五章 問鼎中原·東南無戰事(二)第五章 問鼎中原·東南無戰事(二)第九章 陰陽·直搗黃龍(三)第七章 南北對峙·雪狼旗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六)第九章 陰陽·故人第四章 兄弟鬩牆·陳之慶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二)第八章 新舊·川西剿匪記(二)第一章塵世間·大朝拜第七章 南北對峙·清風襲來第四章 兄弟鬩牆·陳之慶第三章 亂世風華·三孃的勸降之道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九)第八章 新舊·易幟(三)第九章 陰陽·朝政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七)第五章 問鼎中原·親情與時務第六章 七雄並立·弔唁第四章 兄弟鬩牆·三生萬物第六章 七雄並立·騙局(二)第五章 問鼎中原·絕交第八章 新舊·易幟(四)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十)第六章 七雄並立·再添噩耗第九章 陰陽·屍山血海第五章 問鼎中原·辰城政變(一)第六章 七雄並立·歡迎儀式第九章 陰陽·沿江雜事(一)第六章 七雄並立·秦淮血夜(二)第七章 南北對峙·截江而擊第五章 問鼎中原·顧氏之殤(一)第九章 陰陽·格局第三章 亂世風華·顧氏?卓氏?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十):第五章 問鼎中原·東南無戰事(一)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