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刻蝕機難關

bookmark

6月5日,周宇來到位於燕京大興區的一片工地中,正在建設中的廠房是星火科技石墨烯芯片廠房。

旁邊已經建設完成,看上去灰濛濛,外表有些樸素的12層小樓是研發中心實驗室。

這些廠房都是採用預製模塊組裝完成,建設速度非常快,研發中心外牆就是水泥表面噴上一層防護漆。

袁可慶帶領周宇參觀工地,同時邀功道:“周總,你看我的建議是不是很好,直接用預製模塊建房,能節省90%的時間。

房子外面可以直接噴漆,內部貼成牆紙就行,人們可以直接進去工作,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這裡是實驗室,又不是自家住的房子,用不着精裝修。”

“你的主意一向很正,這裡建設的速度我很滿意。

我看到芯片工廠大部分房屋都已經封蓋,再有一個星期左右,它們就應該全部完工。”周宇滿意的說道。

“在華夏只要有足夠的資金,這些建築公司能保質保量的給你建設完,如果是普通的預製模塊廠房,早就能建設好。

我們芯片工廠要求有些高,它需要全部建設成無塵車間,有的車間還要建設成真空車間。

這就必須要選用先進的預製模塊,有的模塊還需要進行定製。”袁可慶解釋道。

“全息手環和虛擬偶像湘華持續不斷爲我們公司提供現金流,公司不缺資金,芯片工廠必須要保質保量完工。

特別是抗震動級別要高,要保證設備的絕對穩固,哪怕一個低等級地震,人沒有多大的感覺,加工設備卻會產生位移。

芯片加工哪怕偏差一納米,整個晶片都會報廢。”周宇鄭重交代道。

“請周總放心,我作爲監理方,瞭解芯片工廠的質量,這個要求我們已經寫入合同內,它是高度防震,6級以下地震不會影響到芯片加工。”袁可慶微笑着介紹道。

“芯片工廠還沒有建設完成,我們去研發中心那看看,他們負責研製芯片加工的設備。

田開院士設計完成石墨烯芯片,並探索石墨烯芯片製備的工序。

實驗室也能生產出成品芯片,現在他正在進行芯片指令集的開發工作。

芯片真正的工業化生產,就完全看研發中心是否能製造出合格的加工設備。”周宇期待的說道。

他和袁可慶兩人走進研發中心,這裡一共有數千人爲星火科技的科研服務。

馬尚書看到周宇到來後,他立刻前來迎接。

“周總,歡迎你來視察研發中心,我們這裡現在立項數百個科研項目,80多個實驗室。

科研項目從基礎科學到未來科學探索應有盡有。”馬尚書自豪的介紹道。

“別整這些沒用的,我來幹什麼你心裡能沒數,現在石墨烯芯片加工設備研製到哪一步。

田開院士已經把理論搞明白,還探索出石墨烯晶片加工的三大主要工序。”周宇立刻詢問道。

馬尚書擦了擦額頭上的細汗,有些遲疑道:“這個,周總,煉製石墨烯晶片的反應爐已經研製成功。

我們接到研究所那邊的數據,對我們研究的反應爐進行優化。

現在已經形成生產參數,交給星火精密製造公司生產反應爐,石墨烯晶片的封裝設備,我們也取得突破,比研究所25%的良品率更好,我們設備加工芯片良品率已經達到85%。”

“別避重就輕,這些設備憑藉研究所那幾個人,都能研究出來,研發中心這些人研究不出來纔不正常。

石墨烯芯片製造最核心的設備就是刻蝕機,它需要用0.1納米的氫原子束刻蝕石墨烯晶片,把一平方米的石墨烯晶片分割成標準的芯片。

通過氫原子束把石墨烯晶片分割成作用不同的單元,這也是石墨烯芯片編碼的過程,它的研究進度到了哪一步。”周宇直接詢問道。

“這個,這個,刻蝕機的加工難度太高,我們現在投入龐大的人力物力,正在攻克難關。”馬尚書糾結的說道。

“帶我去研製刻蝕機的實驗室看看,你們到底遇到什麼難關,竟然能卡住這麼久?

田開院士和我說過,他選擇刻蝕這個方案,就是國內刻蝕技術相對先進,不會被卡脖子。”周宇不解的問道。

田開院士研究所那裡科研人員和技術儲備都不足,無法完成刻蝕機。

他本以爲研究中心這裡能取得突破,沒想到他們也被這個技術難住。

當時周宇選擇讓研究所和研究中心齊頭並進,研製石墨烯芯片加工設備,採用這個浪費人力物力的方法,就是爲了防止一個單位被某個困難難住。

沒想到研究所和研發中心都被刻蝕技術難住。

他們一行人來到一間龐大的實驗室,一羣穿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員,正對着一個大概兩米高,長寬都是1.5米的機器指指點點。

周宇看到于振峰也在人羣中,他向于振峰擺擺手,把他招呼過來。

“於主任,你們研發中心被刻蝕技術哪個難關難住。”

于振峰聽到周宇的問題,他立刻解釋道:“周總,我和田開院士的研究所一直有溝通,我們遇到的問題很相似。

這不是刻蝕技術原理問題,而是現實中加工出現的問題。

田開院士按照國內最先進的刻蝕技術,設計加工石墨烯芯片的方案。

田開院士是不懂機械原理,他設計出這個標準,在理論上刻蝕機能夠加工芯片,但是在實際加工過程中很難去控制它。

因爲要把標準的石墨烯晶體管,加工成符合要求的樣式,需要調整氫原子束的持續時間和轟擊力度。

在實驗室可以製作出幾個不同的氫原子束髮射槍,每一種發射槍只加工一種晶體管。

刻蝕機就不能採用這種方式,一旦採用這種方式,那就像雕版印刷一樣,每個刻蝕機只能加工一種芯片,一個晶體管的改變,價值數億元的刻蝕機就完全廢掉。

哪怕是再富有的企業,都無法建造這麼奢侈的生產線。”

周宇聽到于振峰的解釋,他立刻明白,笑道:“你們就是想把雕版印刷改成活字印刷,卻無法突破技術難關。”

于振峰苦笑道:“周總,意思是這個意思,但難度完全不一樣,不說其他加工難點,就是不同屬性氫原子束相互干涉,氫原子束的高頻變動,這兩問題都無法解決。”

周宇沉思片刻,眼睛一亮道:“我有主意了,你們可以設計多個發射源,準備不同屬性的氫原子束。

氫原子束髮射槍就好像活字印刷一般,可以連接多個發射源。

連接每一種發射源的發射槍,在同一時間工作,之後立刻切換不同的發射槍,這樣不就能完美解決遇到的問題。”

于振峰驚喜道:“周總,這個解決思路很巧妙,這樣只需要刻蝕機更大一些,成本也可以接受。”

第123章 豁達的蕭美玲第116章 誰更有資格第354章 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小型化第259章 城市規劃第71章 產能爆發第379章 探險家第363章 無線輸電網絡第160章 劃時代的產品第384章 影響第132章 基礎科學,難於上青天第44章 芯片公開第191章 首座中微子通信基站第388章 科研方向競爭第12章 牽手第405章 前往小行星帶第416章 開啓太空城第161章 吃螃蟹的人第325章 通過倫理審查第58章 市場反響第165章 人工智能聖手第415章 建設太空城第240章 中微子通信衛星第137章 吹響進攻的號角第91章 汽車發佈會(二)第176章 臨牀實驗啓動第147章 專利超市第317章 粒子電推發動機第135章 引導輿論第114章 星火嘉年華第209章 爲了安全第123章 豁達的蕭美玲第306章 飛行汽車發佈會第426章 閒聊第245章 人造器官第81章 殺人不用刀第232章 量子相干球第327章 招募航天員第74章 嘲諷第200章 新車發佈會第373章 小型核聚變反應堆第39章 石墨烯芯片第229章 石油美元體系崩潰第270章 馬裡亞納海溝第43章 貧困學校的救星第338章 航天飛機啓程第367章 月球探礦第38章 智能指令集第195章 無人智能駕駛第180章 吸波材料第247章 醫生眼中的新技術第89章 輿論戰(下)第144章 廢品處理第342章 建設核聚變發電站第139章 遲到的電子支付第362章 工程機甲第252章 褒貶不一(400訂加更)第236章 量子模擬計算第184章 腳踏實地發展第389章 探索外星物質第146章 科研產業新引擎第206章 虛擬醫院第112章 輿論反轉第211章 細胞導彈第375章 試飛第27章 互聯網新貴第325章 通過倫理審查第120章 利益分配(200訂加更)第279章 四大基本力統一第403章 世界沸騰第239章 粒子電池的影響第302章 反重力設備第290章 航天發射中心第342章 建設核聚變發電站第355章 引力波載能第180章 吸波材料第251章 唯頭不換第192章 智能工廠第190章 常溫超導材料第270章 馬裡亞納海溝第113章 擬定婚期第70章 工業機器人第250章 捨己爲人的英雄第197章 轟動第220章 取暖問題第210章 血液的秘密第238章 電池界的胖子第145章 水純化技術第30章 背鍋第140章 漢語熱第100章 論文答辯第295章 天基武器影響第373章 小型核聚變反應堆第328章 航天員海選第285章 技術秀第84章 同學聚會第295章 天基武器影響第37章 刻蝕機難關第161章 吃螃蟹的人第408章 月球航天港第223章 項目啓動
第123章 豁達的蕭美玲第116章 誰更有資格第354章 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小型化第259章 城市規劃第71章 產能爆發第379章 探險家第363章 無線輸電網絡第160章 劃時代的產品第384章 影響第132章 基礎科學,難於上青天第44章 芯片公開第191章 首座中微子通信基站第388章 科研方向競爭第12章 牽手第405章 前往小行星帶第416章 開啓太空城第161章 吃螃蟹的人第325章 通過倫理審查第58章 市場反響第165章 人工智能聖手第415章 建設太空城第240章 中微子通信衛星第137章 吹響進攻的號角第91章 汽車發佈會(二)第176章 臨牀實驗啓動第147章 專利超市第317章 粒子電推發動機第135章 引導輿論第114章 星火嘉年華第209章 爲了安全第123章 豁達的蕭美玲第306章 飛行汽車發佈會第426章 閒聊第245章 人造器官第81章 殺人不用刀第232章 量子相干球第327章 招募航天員第74章 嘲諷第200章 新車發佈會第373章 小型核聚變反應堆第39章 石墨烯芯片第229章 石油美元體系崩潰第270章 馬裡亞納海溝第43章 貧困學校的救星第338章 航天飛機啓程第367章 月球探礦第38章 智能指令集第195章 無人智能駕駛第180章 吸波材料第247章 醫生眼中的新技術第89章 輿論戰(下)第144章 廢品處理第342章 建設核聚變發電站第139章 遲到的電子支付第362章 工程機甲第252章 褒貶不一(400訂加更)第236章 量子模擬計算第184章 腳踏實地發展第389章 探索外星物質第146章 科研產業新引擎第206章 虛擬醫院第112章 輿論反轉第211章 細胞導彈第375章 試飛第27章 互聯網新貴第325章 通過倫理審查第120章 利益分配(200訂加更)第279章 四大基本力統一第403章 世界沸騰第239章 粒子電池的影響第302章 反重力設備第290章 航天發射中心第342章 建設核聚變發電站第355章 引力波載能第180章 吸波材料第251章 唯頭不換第192章 智能工廠第190章 常溫超導材料第270章 馬裡亞納海溝第113章 擬定婚期第70章 工業機器人第250章 捨己爲人的英雄第197章 轟動第220章 取暖問題第210章 血液的秘密第238章 電池界的胖子第145章 水純化技術第30章 背鍋第140章 漢語熱第100章 論文答辯第295章 天基武器影響第373章 小型核聚變反應堆第328章 航天員海選第285章 技術秀第84章 同學聚會第295章 天基武器影響第37章 刻蝕機難關第161章 吃螃蟹的人第408章 月球航天港第223章 項目啓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