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爭言以取位

殷朧立駐元空,將自身氣意放出,隨他如此做,他之道名也終是映入了元空之中,併爲諸位上境大能所知悉。

張御此時看了一眼,見其道名喚作“靈瑕”。從此前接觸來過,這一位堅守己道的同時不乏仁心,這與燭相道人利己之性卻是有所不同。

這也正常,先天之靈的映身與先天之靈原身的道法大部分情形下是相近的,但是似他們這些以生靈之身成就的,映身則似更爲多變,其會是選擇何等道路,那事先誰也不知道,也不是主身能夠控制的。

這時他思索了一下,有了一個決定。氣意一轉,就往金庭落去。

此時金庭之內,五位執攝也正是在討論關於殷朧之事。

太初道人道:“此人自有堅持,看來難以用此人完成我等制衡之策略。”

太極道人也是道:“此人所持之理,與清玄執攝等人更爲靠近,若是接納,或還會在某些事上反對我等。”

太初道人卻有不同意見,道:“此人之作用並非在其本身,若是將之招攬進來,也可讓其與先聖得見,映身也能爲我所用,從而入我金庭之中,何況其人也並非人身修道人成就,未必會與清玄執攝他們站在一處。”

說話之間,五人卻是感覺到張御的氣意到來,便往前方看去,就見張御形影出現在了那裡,一身玉白道袍,身繞湛湛清氣,背後是一團燦爛明光,雖未展現聖相,可也是氣意高渺,如立雲端。

五位執攝見了其人到來,也是鄭重了一些。在他們目注之中,張御也是緩步來至近前,對着他們執有一禮,道:“五位執攝有禮。”

五位執攝也是還有一禮,道:“清玄執攝有禮。”若是面對其餘執攝,他們通常是不會如此禮遇,然而張御卻用自身實力及戰績贏得了這等尊重。

太素道人問道:“清玄執攝來此可是事麼?”

張御擡頭看向五人,道:“這一次乃是爲殷朧上神而來。”他頓了一下,“我願以金庭執攝的身份,舉薦殷朧上神爲金庭執攝。”

五位執攝有些詫異,他們不曾想到,張御這回來居然是主動舉薦他人爲執攝的。

一般來說,新的執攝都是由他們所提拔。這是因爲他們本身就是金庭,而且他們掌握了清穹之氣真正的權柄,同時他們也是功行最高的五人,名分和力量皆是佔據。

可是張御此刻出言舉薦,也不能說不對,因爲其身爲執攝,名義上與他們五人是平起平坐,那自然也有這個權利。

並且以人身修道人的抱團,他此回之舉薦,肯定也是其餘幾位執攝的意見了,這的確不能輕易忽視。

太極道人開口道:“這殷朧上神此前拒絕我等傳意,現在我又能怎能入我金庭呢?”

張御道:“據我所知,殷朧上神拒絕之時金庭並未正式降下諭令,且他所做之事,也是爲了完自身之道,並無太大過錯。

而這位雖未在天夏成就,可尊奉天夏之道念,與其餘先聖有所不同,再則,其本爲燭相先聖之映身,我若不相召,卻極可能被元夏喚了過去,這是平白增進元夏實力之事,不該放任。”

不過他很清楚,按照金庭、元一天宮雙方共同維護的道爭來說,表面上一方多一些上境大能不礙大局,反正有定約約束,道爭結束之前反正不會真的鬥戰起來。

可他認爲,雙方弄出這等近乎均勢局面,應該還是有其用意的,或許是爲了維持表面上的平衡,也或許是爲了給那些大能一些希望,不至於讓他們轉而投向大混沌。

可能這裡還有他看不透的原因,但不管如何,既然雙方表面願意維持,那他這麼說就一點問題也沒有。

五位執攝沒有立刻回答他,似是在考量,也似是對於他這個提議並不願意接受。

張御看着五人,不待等到這個答覆出現,他又拋出了另一個建言,道:“除此之外,我今日也是受元衡、白朢、青朔三位執攝所託而來,向五位執攝提出一事。”

他稍作停頓,緩緩道:“日後若是五位執攝需要提拔某位上境大能入金庭執攝權柄,還望能事先通傳一聲,我等既是執攝,決定新任執攝之前,也當是能夠提前知悉或是加以決定的。”

這個提議明面上是合情合理的,身爲執攝,憑何不能參與決定此事呢?縱然五位執攝認爲不能由除他們之外的人來決定此事,可並不能直接這麼說。

這一次,五位執攝更是陷入沉默之中。過了一會兒,太初執攝開口言道:“清玄執攝方纔所言,不令靈瑕上神被元一天宮招攬了去,也確實有幾分道理的。”

太素道人認真道:“我等可以提拔靈瑕上神進入金庭。”

太始執攝則道:“至於提拔執攝事先定議之事,以後我等若有決定,當會提前通傳清玄執攝及諸位執攝一聲的。”

這裡說的是通傳,而不是商議,其實並不讓出權柄,只是明面上看去好像退了一步。

張御見五人已然同意殷朧之事,算是達成了一個目的,對於後一件事也就沒有再繼續追着不放。而且他也清楚,目前的情勢之下,這個權利實際上他們還爭取不到,因爲他們的力量還沒有達到那等地步。

此事某種意義決定了金庭的走向,五位執是不會輕易讓渡出這些的。

不過此事可以慢慢來。等到力量足夠了,一切都是能夠水到渠成的。

他對五位執攝執有一禮,便就告辭離去了。

元空之中,殷朧因是貫徹了自身道念上進的緣故,所以此刻道名落下的同時,他也是尋到了自身之道。

此道爲“存純之道”,此道法在於彌補諸物之漏缺,使之在無盡變化之中得以維繫下去。

不過這一切的前提,是變化仍然存在,天道仍在轉動,而不是固守不變,若是如此,那麼他的道法也無法伸張。

其實值此一點,就意味着他絕無可能加入的元夏陣中。

正在他看向元空之中其餘上境大能的道名時,一縷氣意過來,卻是金庭再度來召。

這一次他沒有再拒絕,而是順此而去。

對於加入金庭,也是他必須做的,除了進入金庭後自己才能獲得更多元空問對外,還因爲他有自身所需維護的東西存在。即便他現在改變了奉界,可若是無法保全成果,那麼這一切終究沒有意義。

且他所要做的,不僅僅是要維護一個奉界,而是要使秉持相近道唸的世域都是維繫下去。維護天夏道念算是他自身之選擇,可之所以做此選擇,也是他憑藉着本能覺得這是最後能勝出的道法,所以他站在了這一邊。

於己有利,於人更有利。

此刻他跟隨着氣意指引,落入了金庭之內,待形影顯現出來,見到五位執攝正站在淨水金蓮之上。

儘管燭相給他的氣意已是讓他知悉了這五位,可此刻真正見到,心神爲之凜然,因爲感覺之中,這五位氣意無邊無際,給他以十足的壓迫感。這也可能是因他此前拒絕而給予的迴應。

他稍定心神,上前執禮,道:“靈瑕見過五位執攝。”

太初執攝問道:“此前我等相召,靈瑕上神爲何先前不應?”

殷朧鄭重道:“在下此前曾有過回傳氣意,若是諸位執攝不曾見到,在下於此重述,因我並非是元夏之人,也非金庭下屬,何況自身之道也未得貫徹,自是無心與外勾連,此並非是刻意針對金庭。”

縱然他想加入金庭,可他的態度並不諂媚,且還帶了一點強硬。因爲他知道,五位執攝不會太在意這一點,除非自己威脅到道爭了。要是到那程度,那說什麼都沒有用。

太初道人道:“那麼靈瑕上神,現在你受我氣意接引來此,可是願意加入金庭了麼?”

殷朧道:“在下願意,在下十分不喜元一天宮,如今也唯有金庭可爲我容身之所在,但在下也知先前有錯在先,若是五位執攝認爲在下有所不敬,予以回絕,那也是理所應當,在下心中也無任何怨言。”

太始道人道:“你之所言,也算有理,只是若入我金庭,自當按我金庭規序行事,不得再有那等違反諭令之事。”

殷朧見這五位有所鬆口,便道:“在下自當遵循。”

只他心中明白,若是金庭要他所做之事違背自身之道念,那麼他還是會加以權衡的。不過這種情況應該不會多,因爲除了道爭結果之外,大部分情況下,天夏和金庭的目標和利益近乎是重合的。

太素道人道:“既如此,還請靈暇上神收下印信,我金庭允你執拿權柄,並奉道而行。”說話之間,上方光華一閃,有印信飄落過來。

殷朧神情一肅,伸手將印信接了過來,並道:“謹尊上命。”

太素道人道:“既得授命,靈暇上神可以離開了。若到需要之時,我等自會下得令諭。”

殷朧道一聲是,再對着五人執有一禮,便是從金庭之中退了出去。

……

……

------題外話------

PS:今天一章。

第一百九十二章 洗劍煥珠芒第一百一十八章 甲壹第一百八十七章 求上捉方寸第一百二十章 發動第兩百二十六章 理道心自明第四百五十一章 制敵拿先手第兩百二十一章 先和爲後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胃宿第一百零八章 間隙第二十八章 動一引復變第一百三十一章 胃宿第一百五十三章 問秘知機變第四百零六章 指法化侵毒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法決道意第兩百五十二章 述理卻波平第三十章 光星俱列陳第三百四十章 天門待推啓第三百九十一章 諸機起微勢第四十五章 上陽真炁第七十一章 演景傳心言第五百六十四章 授道補有缺第六十六章 力量信仰第四十六章 破攻後記一第四十二章 域外第一百八十七章 捲雲定舊契第四百三十章 挪空陷邪域第四十四章 暮渡曉山第一百一十一章 秘圖第三百四十二章 乘烈再入空第兩百四十三章 長恆生起落第一百五十四章 着勢落光陽第兩百八十一章 諸法俱有渡第一百七十四章 靈枝可渡引第兩百五十章 懷謀拒勸言第兩百三十五章 定持道法常第三百八十九章 潮聲動雲庭第三百三十章 虛空橫晝光第四十八章 傳知化異應第兩百七十一章 化執動勢起第一百一十五章 邪咒第三百三十四章 水風洗氣身第一百八十六章 冷石難及誠第一百九十六章 御力試束空第三百二十六章 虛實照元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種落異光動第兩百一十七章 取符挪天門第兩百一十五章 先機化空實第四百三十二章 道爭補缺蔽第四百七十九章 啓器匿空藏第一百九十五章 萬相天輪第兩百二十六章 截敵各攻守第二十五章 蔽氣斷機空第十八章 修元傳印第一百九十七章 洪潮今又至第兩百六十七章 塑軀以載力第一百二十五章 尋虛傳幻行第一百四十五章 紫氣入靈臺第一百六十四章 心觀第十一章 坐對言存機第一百八十九章 削氣鎮靈光第九十四章 驚虹若萬鈞第兩百四十八章 獲軀代心識第兩百零六章 觀跡有痕落第兩百七十四章 崩序發元劫第二十九章 下層第八十五章 同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諸神第十三章 身份第五百三十七章 謀定築厚基第一百六十八章 飛天第一百二十四章 失機得融通第三百二十三章 觀元浮生滅第三百零四章 取失憑人斷第二十四章 請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得乎唯一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化符第一百二十七章 落禁求後存第一百八十六章 惘心自難知第一百零九章 金書傳訊光第四百七十九章 啓器匿空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合光遮負天第二十九章 乘虛待世引第兩百六十一章 問玄第一百四十六章 元固顧道功第兩百零六章 破壘顧虛涵第一百七十四章 託靈散素塵第一百三十五章 暗策第三十八章 駐空得意傳第六十二章 盛光蓋心焰第四百四十章 道問寄鬥戰第四百三十二章 道爭補缺蔽第兩百七十七章 同根引氣生第三百四十八章 殺勢斬命機第兩百七十八章 根枝復歸虛第三十八章 盛陽烈烈第四十五章 覺機漸趨來第兩百五十章 展機以待敵第三十八章 盛陽烈烈第六十七章 築器再尋蹤
第一百九十二章 洗劍煥珠芒第一百一十八章 甲壹第一百八十七章 求上捉方寸第一百二十章 發動第兩百二十六章 理道心自明第四百五十一章 制敵拿先手第兩百二十一章 先和爲後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胃宿第一百零八章 間隙第二十八章 動一引復變第一百三十一章 胃宿第一百五十三章 問秘知機變第四百零六章 指法化侵毒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法決道意第兩百五十二章 述理卻波平第三十章 光星俱列陳第三百四十章 天門待推啓第三百九十一章 諸機起微勢第四十五章 上陽真炁第七十一章 演景傳心言第五百六十四章 授道補有缺第六十六章 力量信仰第四十六章 破攻後記一第四十二章 域外第一百八十七章 捲雲定舊契第四百三十章 挪空陷邪域第四十四章 暮渡曉山第一百一十一章 秘圖第三百四十二章 乘烈再入空第兩百四十三章 長恆生起落第一百五十四章 着勢落光陽第兩百八十一章 諸法俱有渡第一百七十四章 靈枝可渡引第兩百五十章 懷謀拒勸言第兩百三十五章 定持道法常第三百八十九章 潮聲動雲庭第三百三十章 虛空橫晝光第四十八章 傳知化異應第兩百七十一章 化執動勢起第一百一十五章 邪咒第三百三十四章 水風洗氣身第一百八十六章 冷石難及誠第一百九十六章 御力試束空第三百二十六章 虛實照元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種落異光動第兩百一十七章 取符挪天門第兩百一十五章 先機化空實第四百三十二章 道爭補缺蔽第四百七十九章 啓器匿空藏第一百九十五章 萬相天輪第兩百二十六章 截敵各攻守第二十五章 蔽氣斷機空第十八章 修元傳印第一百九十七章 洪潮今又至第兩百六十七章 塑軀以載力第一百二十五章 尋虛傳幻行第一百四十五章 紫氣入靈臺第一百六十四章 心觀第十一章 坐對言存機第一百八十九章 削氣鎮靈光第九十四章 驚虹若萬鈞第兩百四十八章 獲軀代心識第兩百零六章 觀跡有痕落第兩百七十四章 崩序發元劫第二十九章 下層第八十五章 同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諸神第十三章 身份第五百三十七章 謀定築厚基第一百六十八章 飛天第一百二十四章 失機得融通第三百二十三章 觀元浮生滅第三百零四章 取失憑人斷第二十四章 請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得乎唯一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化符第一百二十七章 落禁求後存第一百八十六章 惘心自難知第一百零九章 金書傳訊光第四百七十九章 啓器匿空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合光遮負天第二十九章 乘虛待世引第兩百六十一章 問玄第一百四十六章 元固顧道功第兩百零六章 破壘顧虛涵第一百七十四章 託靈散素塵第一百三十五章 暗策第三十八章 駐空得意傳第六十二章 盛光蓋心焰第四百四十章 道問寄鬥戰第四百三十二章 道爭補缺蔽第兩百七十七章 同根引氣生第三百四十八章 殺勢斬命機第兩百七十八章 根枝復歸虛第三十八章 盛陽烈烈第四十五章 覺機漸趨來第兩百五十章 展機以待敵第三十八章 盛陽烈烈第六十七章 築器再尋蹤